湘教版 必修二31《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布局》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5724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 必修二31《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布局》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湘教版 必修二31《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布局》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湘教版 必修二31《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布局》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湘教版 必修二31《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布局》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湘教版 必修二31《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布局》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 必修二31《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布局》学案.docx

《湘教版 必修二31《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布局》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 必修二31《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布局》学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 必修二31《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布局》学案.docx

湘教版必修二31《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布局》学案

3.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导学案

 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1.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

(1)绝对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点

主要方面

变化特点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比较稳定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

变化较快

3.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农业布局中的“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

①限制因素:

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水源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②主导因素:

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

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

如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2)宁夏瓜农常在瓜地里铺上一层鹅卵石的目的:

减少蒸发,保持水分;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积累有机物,提高瓜果品质;减小大风对土壤的侵蚀等。

(3)温室大棚内的水果、蔬菜口感较差的原因:

大棚内光照不足,昼夜温差较小,有机物积累少。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我检测]

读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农业生产

主导因素

“珠三角”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立体农业

城郊的乳牛、花卉、蔬菜

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2)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农业生产

限制因素

中亚地区发展棉花种植

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种植粮食作物

答案:

(1)气候(热量) 水源 地形 市场 技术

(2)水源 气候(热量) 气候(光照)

考向一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是决定性因素。

分析如下:

考向二 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1.大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分析和选择

(1)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

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下图理解。

(2)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这种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

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

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小范围地域的农业区位分析和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如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在图中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布局小麦种植业、花卉种植业、乳牛业、林果业。

考向三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

气候

光照

①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更多有机物。

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

②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

如西欧地区因光照不足,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农业以乳畜业为主。

③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热量不足的问题。

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热量

①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

如我国海南,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②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

如我国东北地区,因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若夏季出现低温,则易造成农作物减产

降水量

①降水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降水过多易造成洪涝,过少易造成旱灾,均影响农作物生长

气温日较差

①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农作物品质好。

如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但日温差过大会对农作物造成冻害。

②气温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

如温室里栽培的农作物的品质不如室外同种农作物的品质好

地形

①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典型地区如美国。

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典型地区如日本。

③水热条件好的地区,若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立体农业,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若地势起伏较小(坡度<25°),适宜发展梯田。

④发展渔业需考虑水域面积,发展畜牧业需考虑草场、饲料,发展林业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

土壤

需要考虑土壤中的水分(湿度、温度)、土壤的透气性(如棉花宜种植在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中)、土壤的肥力(有机质、矿物质含量高),如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

水源

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有时会成为限制性因素,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

(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

市场

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农业

交通

运输

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政策

一般对农产品种类和种植面积影响较大

通过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业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

农业

技术

如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域的范围,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等

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比较

类型

生产优势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

夏季(全年)降水少、干旱,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冬温夏凉,降水比较均匀)

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

雨天多,云量大,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

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多种气象灾害影响生产(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等)

思考:

下列现象与影响农业区位的哪个主要因素关?

  1.《晏子使楚》中说: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气候

  (光照、热量、水分影响作物种类、复种指数、产量和农业地域类型等)

  2、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着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

  ——土壤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这是为什么?

  ——地形

  展示活动内容:

下列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变化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

(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好暖喜湿的条件。

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

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市场的价格、需求变化影响外,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问题①:

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

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

(1)应结合“喜高温”“抗寒性差”“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等茉莉的生长习性作答。

(2)一方面要根据横县的地形条件分析其有利于茉莉种植的条件(冲积平原由河流搬运的泥沙堆积而成,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地势高,受洪水的威胁较小,且有利于排水,土壤不会过湿等);另一方面要结合“根系发达”(疏松的土质利于根系伸展)、“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等茉莉的生长习性进行分析。

(3)若选择问题①,应侧重分析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优势及其积极影响。

根据材料“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可知,横县适宜茉莉种植,茉莉花茶产业的规模优势明显,对其他地区的启示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并扩大生产规模以取得规模效益;同时,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茉莉花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若选择问题②,应针对茉莉花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提高茉莉花茶产业竞争力的措施,具体应从研发、生产工艺、产品种类、市场开拓、品牌维护等方面提出措施。

答案: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问题①:

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

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农业地域的形成

1.基本概念: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共同特征: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混合农业(以墨累一达令盆地为例)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

自然

条件

气候

气候暖湿,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

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

政策

政府鼓励扶持

(2)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牧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

[自我检测]

读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布:

国土的和西南部。

(2)特点:

耕作业和相结合。

(3)该国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①地势;②灌溉条件好;③气候;④土壤肥沃;⑤地广人稀;⑥程度高。

答案:

(1)东南部

(2)畜牧业

(3)平坦开阔 暖湿 机械化

(2018·南京模拟)下图示意加拿大多伦多市约翰农场土地利用情况,约翰家五口人,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

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1~3题。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降雨

(mm)

45.6

45.5

56.9

64

66

68.9

76.6

84.2

74.2

63

70.3

65.5

月均

(℃)

-6.7

-6.1

-0.8

6

12.3

17.4

20.5

19.5

15.2

8.9

3.2

-3.5

降雨

日数

(天)

14

12

13

12

11

11

10

11

10

12

13

15

1.有关该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合理的描述是(  )

A.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分配均匀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均匀

2.该农场生产的特点有(  )

①商品率高 ②水利工程量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精耕细作 ⑤专业化程度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D.③④⑤

3.该农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及好处是(  )

A.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经济效益

B.家庭农场经营,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C.热量条件改善,以便于提高复种指数

D.增加经营种类,以提高生态效益

解析:

第1题,通过表格各月气温和降雨量数据可知,该地1月气温较低,7月气温不是很高;全年降水比较均匀。

第2题,根据图示农舍和耕地面积对比,可判断约翰家农场面积较大,但只有五口人,推测该农场商品率和机械化水平高;苜蓿、玉米等作物种植集中连片,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说明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

第3题,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畜牧业规模,以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经济收入。

答案:

1.D 2.C 3.A

核心素养提升

答题模板(五)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类

■模板构建—————————————————

1.种植业区位条件评价分析模板

区位因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

纬度较低(较高),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充足(不足),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平坦(崎岖),利于(不利于)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

市场广阔(狭小);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

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等

政策支持(限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历史较短,经验不足)

2.农业区位开放性问题答题模板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观点:

赞成/反对;有利/不利;效益/影响

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

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

3.畜牧业区位条件评价分析模板

区位因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有利)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草场、水源

大牧场放牧业:

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形平坦、地广人稀,草场广阔、草类茂盛,水源充足。

乳畜业:

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等

社会经济

因素

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优惠;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等

4.水产养殖业区位条件评价分析模板

区位因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有利)

自然因素

水域面积、水域条件、饵料、大陆架、洋流、河流注入等

海洋水产:

大陆架广阔;浅海滩涂面积广大;寒暖流交汇或上升补偿流;河流注入等。

淡水养殖:

水域面积广;水域条件适宜鱼类生长;营养物质多,饵料丰富等

社会经济

因素

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养殖经验等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技术先进;政策优惠;养殖历史久,经验丰富等

■模板应用—————————————————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

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

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如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套用模板]

题号

模板答题要点

要点获取依据

(1)

自然因素

从材料中获取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再分析我国的气候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从材料中获取剑麻的用途

(2)

自然因素、社

会经济因素

从图中获取位置信息,距海港近,靠近河流,靠近铁路等

(3)

自然因素

从图中获取该地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气温高,新鲜剑麻易腐烂、变质

[标准答案]

(1)剑麻纤维生产:

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

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模板迁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

美国大盐湖(如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

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

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

(1)根据题目所给图文材料分析可知,大盐湖为高盐水域,适合卤虫生存;图中显示有多条河流注入大盐湖,湖水营养物质丰富,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生长。

(2)题目文字材料给出了本题答案,一方面,20世纪50-70年代,卤虫需低温运输,运输难度大且运费高;另一方面,当时卤虫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市场狭小。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可从过度捕捞导致海洋渔业产量减少、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和近海水产养殖技术不断提高等方面分析;由“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不难得出大盐湖卤虫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结论。

(4)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取决于个人观点,注意选取一个观点加以说明,且理由充分即可。

答案:

(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

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小。

(3)原因:

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

 影响:

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4)赞同。

 理由:

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不赞同。

 理由:

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案例学习:

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

  学生自主学习并回答如下问题:

  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

  2.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你能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引导、评点并作讲解。

  [教师讲解]:

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因素相对稳定,不利因素可以适当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越来越大。

  而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土地不但要考虑自然条件因素,还要考虑发展变化较快的社会经济因素,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

  [教师讲授]:

人们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逐渐将自然环境改变成了不同类型的农业地域。

而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我们称之为农业地域。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农业地域是怎样形成的。

(看课本45页的案例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展示澳大利亚的气温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地形分布图和人口分布图,多图结合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教师讲解]:

混合农业是一种将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经济发达国家其生产形式比较稳定,分布比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种植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牧草和饲料作物,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牛、羊、猪等。

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的小麦—牧羊带最为典型。

  读图指导:

根据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图,确定小麦—牧羊带在澳大利亚气温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地形分布图和人口分布图上的位置,分析说明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地区有利的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劳动力、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

  学生自主阅读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分析:

澳大利亚东南墨累—达令盆地是农牧皆宜的地区。

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点?

  2.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区位因素在起作用?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

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

据此完成1~2题。

1.与黄淮海平原制种基地相比,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

A.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D.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2.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        B.机械

C.土壤D.市场

解析:

第1题,河西走廊地处内陆,气候干燥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作物种子质量优良。

第2题,由于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利润更大且市场需求量大,导致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

答案:

1.B 2.D

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下图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