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调研模拟作文题集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5456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调研模拟作文题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调研模拟作文题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调研模拟作文题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调研模拟作文题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调研模拟作文题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调研模拟作文题集锦.docx

《高三语文调研模拟作文题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调研模拟作文题集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调研模拟作文题集锦.docx

高三语文调研模拟作文题集锦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经管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经管》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经管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324份资料

《员工经管企业学院》

67套讲座+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经管学院》

52套讲座+13920份资料

《财务经管学院》

53套讲座+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4879份资料

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作文题集锦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同的人对财富有不同的看法。

澳大利亚人认为,如果给财富按先后顺序排列,那么,第一大财富便是健康。

澳大利亚人口稀少,资源丰富,地域辽阔,同时也是个高福利的国家,根本不存在生存危机,所以他们把健康的体魄看成是第一位。

第二大财富是接受高等教育。

他们认为人类的进步是以文化为载体的,只有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第三大财富是有幸福的家庭。

第四是有金钱。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指导

本则材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句为第一层次,是概说“不同的人对财富有不同的看法”。

从第二句到最后是以澳大利亚人来举例,具体谈他们对财富的看法。

题意不难概括:

写出对财富的看法,写出你认为什么是财富即可。

二、立意示例

[符合题意]

1、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从一个具体的小角度立意,知识、理想、志向、磨难等等,但凡有价值的,都可以是财富)

2、最大的财富是精神财富

(从一个抽象的大角度立意,选材面能够比较广阔)

[基本符合题意]

3、把握人生的财富

(没有具体阐释财富应该是什么,为什么,把重点放在“把握”上)

4、价值观影响人对财富的看法

(大部分篇幅谈人的价值观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重点偏离。

5、不同的人对财富有不同的看法。

(主要是罗列各种认识。

把对财富的看法表面化。

且较易出现没有自己看法的问题。

6、出现大量似是而非的观点看法。

(大量的套用。

如建功立业是财富;蔑视权贵是财富等。

解决办法:

首先要尊重命题者意图,再在观点认识上适当升华。

主要在事例论证、结构、语言的感染力上增加亮点。

[偏离题意]

7、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此观点放诸四海皆可,完全抛离了材料的中心。

不提倡学生这么立意)

8、追求人生的高远目标

三、存在问题

1、 缺乏中心意识,局部抛离话题

如:

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健康的重要性(之后完全不扣“财富”)

如[例文1]

2、观点零散,全文没有突出的中心。

如:

对财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A认为理想是一笔财富。

B认为磨难是一笔财富。

           C认为健康是一笔财富

          D认为意志是一笔财富。

如[例文2]。

四、例文点评

[例文1]

   腹有诗书气自华

倘若人生是一缕阳光,难么书本就是一颗珍珠,折射出人性恶光芒。

倘若人生是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那么书本就是灯塔,指引着船航行,倘若人生是一株枯萎的花朵,那么书本是一甘泉,滋润着生活。

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如果生活中没有了书,苏轼到赤壁就不能“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果生活没有书,李白就不能大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果没有书本,杜甫也不能胸怀天下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书本,可以在适宜时给予力量,在寂寞时给予安慰,在快乐三国有的之时得以升华智慧,没有书本,就没有苏轼、李白,杜甫的才情万丈,也没有历史长河上的闪闪星光。

或许有人说:

苦难的人有书,会使他们豁达,但生活是平凡,是单调的,书又能如何?

没有书的生活才是平凡的,单调的。

有了书,你便能体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浓浓亲情,有了书,你便能体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深厚友情,有了书,你便体会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爱情,人生不正是由亲情、友情、爱情组成的吗?

有了书,这些深厚的情感,足以取代生活的乏味和单调。

恐怕,有时生活很平静,如一面平静的湖水,不起波澜,有时,生活很规律,规律得让人困惑。

有了书,你可以在平静的生活中闲情似若,看庭前花开花落。

仰天而看,王漫天云卷云舒。

书本是生活的调味剂,带给我们感受不同的人生味道。

书本是一声中最丰富最巨大的财富,雾露是适宜踌躇,使平淡如水,还是其他的生活,书本都可以伴随我们的身旁。

时而是一个语重心长的长者,时而……时而……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好似书本给我们生活的财富,为我们增添“才气”。

使生活感受良多,丰富而多彩。

我有书,我富有!

评分:

13+16+4=33

点评:

(1)缺乏点题意识,在开头和结尾处点了“财富”二字之后就跑开中心话题谈书本的价值和重要性,偏离题意。

(2)不懂得如何分析,也使文章论证力度不够。

如第三自然段简单的因果相加,如果生活中没有了书,苏轼到赤壁就不能“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果生活没有书,李白就不能大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果没有书本,杜甫也不能胸怀天下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例文2]

财富观

什么是财富呢?

不同的人对财富有不同的观点,正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一天,一位友人拜访爱因斯坦,谈话间,讨论到什么是财富,友人认为健康第一,金钱第二,知识第三。

爱因斯坦不同意,说:

“知识对于我来说就是人生,没有知识的我与死人无异。

显然,在爱因斯坦看来,知识是他最宝贵的财富,知识高于一切。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解决数学难题而彻夜不眠,长期下来,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即便这样他也不放弃解题,对他来说,解题比一切都重要。

同样的,华罗庚为了解题不顾健康,难道不与爱因斯坦一样认为知识是财富么?

其他科学家何尝不是这样,由此可知,对于科学家来说,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

除了身处的学术界不同会影响人对财富的看法外,环境氛围也会影响人的看法。

外国有名影星玛丽莲梦露,她以出众的演技,赢取了影迷的心,她更一度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就在这个氛围下,她错误地认为这是世界最宝贵的财富,为了保存自己的这一财富,她自杀了,为的是留住自己最美的时刻。

倘若玛丽莲梦露不因氛围的影响而改变了自己对财富的看法,她就不会自杀了,可知,环境的氛围会影响人对财富的看法。

除此之外,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的人也会影响人对财富的看法。

由于日本队是一个岛国,国内资源短缺,所以日本人大部分认为金钱就是财富,有钱才能进口资源,有钱才能有地位。

在不同的学术间,不同的环境氛围和不同的地域生活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不同的财富观。

那你呢?

[例文3]

最大的财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财富观。

澳大利亚人认为健康是第一财富,他们最看重的是健康的体魄。

但我认为,人生在世,仅仅看重生命的长短是不够的,人生最大的财富,不仅是健康的体魄,更是健康的心灵。

拥有健康的心灵,我们的人生,才更有重量。

健康的心灵使他,坐在轮椅上也能统治美国。

一次不幸的灾难使罗斯福永远失去行走的机会。

他被迫用轮椅代替双脚,但是他没有放弃活出精彩的希望。

从轮椅上的参议员,到轮椅上的州长,最后,他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个轮椅上的总统。

是的,他失去了健康的体魄,但他没有失去健康的心灵,那颗坚强跳动的心,使他带领美国人民度过经济危机,使他在雅尔塔会议上为世界和平出力,使他原本暗淡的人生拥有健康的心灵这笔财富而多姿多彩。

尽管没有健壮的体魄,但健康的心灵这笔财富却让罗斯福受用终生。

健康的心灵使他,躺在被褥中也能赋出佳作。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生命最后7年双目失明,全身瘫痪。

但他却在这7年中创作出大量优秀诗篇。

也许黑暗的世界使人更能静心思考,但坟墓般的被褥却很难给人以灵感,正是因为海涅有一颗自强不息的心,这健康的心是她挥舞心中的生花妙笔,吟出无数篇传世佳作。

纵使没有健康的体魄,拥有健康的心这等财富的海涅依然使自己的生命充满色彩。

健康的心,顽强的心,使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也让曹雪芹举家食粥著《红楼》,巴尔扎克流浪街头写出《人间喜剧》。

如果每个人都是上帝花园里的一株花,那么健康的体魄只是花儿的枝叶,健康的心才是那棵花的根。

即使枝折叶落,只要还有根,花儿照样能倔强地活出精彩。

所以,人类最大的财富,是一颗健康的心。

评分:

20+20+6=46

评语:

这篇文章中心明确“人类最大的财富,是一颗健康的心”。

例证典型充分,详略结合:

罗斯福、海涅两例典型而富新意,其它几个例子(左丘、孙膑、曹雪芹、巴尔扎克)也是得到世人认同的典型事例。

文章注意到多处回扣中心。

结尾以花作喻,贴切新颖,富有文采。

这是一篇中规中距又有一定亮色的文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

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

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

它不停地游,最后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冰川。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鱼”,但它仍然保持着飞翔的姿势。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困难,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

”一位年轻人感叹说:

“它没有正确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一位老者叹息说。

这则材料可以引发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寓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分析:

这是一道多角度立意的文题,可根据自己的优势选定一项成文。

从肯定角度立意:

可贵的探索精神,韧的赞歌,重在过程,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从否定角度立意:

没有目标的探索是可悲的,不能盲目地追求,伟大的精神要与伟大的目标相结合,极端逆向的追求不可取,逆时代潮流而行者戒。

立意参考:

① 渤海之鱼勇敢就勇敢在于它走出了固有的生存环境,选择了与祖辈不同的生命方式,它的行为是一种超越,是对本族群长期形成的生命状态的超越。

②渤海之鱼虽然被冻成了“冰鱼”,但它保持着飞翔的姿势,将自己的美好形象定格于历史的相框中。

生命短暂,而精神永恒。

③ 渤海之鱼成了冰鱼,这结局是悲剧,但它的生命过程分外的精彩,一路过浅滩,趟急流,穿渔网,躲水鸟,过山涧,挤石罅,上高原,览冰川,美在过程。

人生亦如此,短暂中追求过程的精彩辉煌。

④ 渤海之鱼虽然精神可嘉,但方向错误,任性随情,为一时的激情所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这启发我们,立志要适合自身的条件,不要盲目奋斗。

⑤ 挑战自我是可以的,但不要走极端,适可而止才是智慧的人生策略。

假如渤海之鱼到达一定的高度后审视前途,稍作停息,休整锻炼,待体能恢复、能力提高后再作更高远的追求,就不仅能够延长生命,而且可能游得更远。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南非民族英雄曼德拉因领导反对白人的种族隔离政策而被入狱,白人统治者将其关押在一个荒凉的大西洋小岛上,关押时间长达27年之久。

在关押期间监狱方面对当时年事已高的曼德拉进行了残酷的虐待,叫他每天清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下到一个很大的石灰岩矿场,用尖镐和铁锹掘石灰石。

有时还叫他去下海做工,在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

因曼德拉是要犯,有三名看守专门负责看守他,而这三名看守对他都极不友好,总是找机会虐待他。

曼德拉在这27年的牢狱生活中,吃尽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折磨。

然而,令人不可想像的是,曼德拉在1991年出狱当选为总统后,在他的总统就职庆典仪式上发生了一个震惊世人的举动。

他在庆典会上不仅热情致辞欢迎他的来宾,各国政要,还向人们特别介绍了三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他在被关押期间看守他的那三名原看守。

要求: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6年11月29日,媒体爆出某贫困大学生的一封信。

信中称,有一对曾经资助过他两年的明星母女,在他上大学后停止对他的帮助,原因是认为他不节约,花钱太多。

并因为对方曾用“你不如一只宠物狗”的话伤害他,双方从恩人关系反目成仇。

新闻刊登后,引起网民强烈的反响,下面是一些网友的言论:

①网友lingling:

我不赞成这样的捐助,因为如此捐助会滋生惰性,人越养越懒。

②网友笑笑:

明星母女资助大学生的行动,值得全社会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人去学习,对此我比较钦佩。

她们应该将爱心进行到底。

③网友哈比:

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少钱,他都没有任何义务去无限期地帮助别人;任何人也没有资格无限制地寻求他人的帮助。

④网友欢欢:

作为人,首先要自立自强,努力创造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请你依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作文讲评讲义

从立意上看,此题可以有多个角度。

如学生可以写人要自立自强,不要依赖别人,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他人的帮助;也可以写我们要从物质上帮助确实有困难的人,但也要从精神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还可以写别人帮助我们时,我们是需要学会感恩的,别人伤害了我们,我们要努力忘掉。

当然,还可以写其他的看法,但一定要在有关明星资助大学生引发的纷争这一材料范围内,符合道德准则,思想健康。

此题关注了学生的心灵,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增强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教师教案生画苹果,教师拿来一筐苹果,让学生任意拿一个便作画去。

日本教师教案生画苹果,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会儿,然后开始画。

我们中国教师教案生画苹果,则先在黑板上画一个规范的苹果,规定好先画左边后画右边;这里涂红,那里涂绿……结果只有中国学生画的苹果像苹果。

日本学生画的苹果像鸭梨。

最糟糕的是美国学生画的苹果:

有的像南瓜,有的像葫芦。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讲评讲义

(一)教师“教”这一角度立意

1.美国教师的教法上:

①给学生独立创作的机会②要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日本教师的教法上:

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④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3.美国和日本教师共同教法上:

⑤提倡科学的教育方式⑥这种先进的教案思想值得推行

4.中国教师的教法上:

⑦抛弃“填鸭式”教案模式⑧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亟待改革

(二)从“教的结果”这一角度立意

1.从美国教师和日本教师“教的结果”上:

②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势必失败。

2.从中国教师“教的结果”上:

①实践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才能最终成功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朱自清先生说:

“在中等及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阅读应该是一个必要的工程。

其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做一个有相当教养的国民,至少应对本国的经典有直接接触的义务。

叶圣陶先生说:

“若干经典,培育过咱们的祖先,培育过社会的精英,培育着咱们的国民,年轻人更应享受到经典的滋养。

《高中语文新课程规范》中列出的文化、文学等各类经典著作或作品,都应在高中生的阅读视野之内。

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毋亲。

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

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要求选择一各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提示】

材料写了三个人物,先要弄清他们的关系,安泰和盖姬是母子关系,安泰和赫拉克勒斯是敌人,一向无敌的英雄安泰被赫拉克勒斯弄到空中扼死。

究其原因,是安泰离开了力量之源—大地母亲。

从安泰的角度: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别人或集体的力量才能有所作为。

过分依赖别人也会导致失败。

从母亲的角度:

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

知己知被,百战不殆。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骑自行车从北京到西藏;有人游泳横渡英吉利海峡;还有一位妇女,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到原始森林去观察动物,在森林里生活了许多年。

小A说:

“这些举动很有意义。

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去试试。

”小B说:

“有意义也有意思,但我可不想去干。

”小C说:

“这些人简直是闲得无聊,没事找事。

请以其中一种看法为主,兼评其它两种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讲评讲义

1、审题不准

题目要求“以其中一种看法为主”,但不少同学并不谈论其中一种看法,而是从材料中引申出诸如要勇于追求、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的信念、选择等观点进行论述;

2、扣题不紧

许多同学在文章的开头是能引述或概述材料并以其中一种看法来作为观点的,但是随着行文的展开,所论述的对象和观点就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转移。

例如有一位同学在立论“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去试试”之后,却举一外国人士,13岁时打工创造的财富就超过了他的父亲,每年都捐献了许多轮椅给残疾人,给生命添加色彩,然后继续论述应如何给生命添加色彩了。

3、用错文体

题目中“兼评其它两种看法”表明本文的写作只能用议论文,但不少同学却不假思索地用了惯用的记叙文或散文的形式。

例文

现实与意义

高三(6)班曹燕华

有人行万里从北京到西藏,有人凭着勇气和毅力横渡英吉利海峡,还有人为观察森林动物舍弃安舒的生活……是啊!

这都是新鲜而有意义的事情啊!

不单吸引人的眼光,还令人羡慕万分。

但有意义归有意义,终究还要回到现实。

试问还有谁有这般的勇气?

要成就一件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必须要舍弃你现在安恬的生活,你会舍得吗?

你觉得值吗?

不少人可能试想过,但一旦面对着重重的困难、遥远的目标,勇气就慢慢地丧失了。

从原来的壮志雄心变为软弱退缩。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这意义与现实相并得实在太过遥远了。

没有绝对坚韧的毅力和决心,根本就不能实现这有意义的事。

现在的社会太过现实了,就好像你跟一个大人说昨晚我到月亮上面去睡了一觉,那大人一定说你做梦,而跟一个小孩子说这话,他会羡慕地对你说你真幸运。

人遇到的现实事例越多,生活得就越现实,最后心也跟随着社会冷酷起来。

真够讽刺呀,孩子与大人的故事,岁月给人带来的就是这般的“成熟”。

能下定决心而靠坚强的毅力去舍弃舒适的生活而归居森林或游泳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确很伟大,也的确很有意义。

但假如你生活得舒适,但家里还有丈夫、孩儿需要照顾,你还要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做好一顿香喷喷的饭等着丈夫回家,你虽然有着想去森林居住,研究动物的梦想。

但面对着家庭,你还能坚守吗?

又假如你身无多少钱,连在外露宿还担惊受怕,一饿起来就脚跟软,根本儿受不了苦,你还会为了有意义而骑单车从北京到西藏吗?

你压根儿做不到嘛!

现实就是现实,或许你曾想要有一天成为冒险家去探索,或许你曾经想要成为流浪到处歌唱,或许……但面对着生活中的种种现实,你胆怯了。

既然做不到,就应把握现在的生活,也许并不是伟大的创举才能使生活有意义,平凡的生活也可以多姿多彩呀!

不是吗?

 

(九)阅读以下这则消息,按要求作文。

最近,报上有这样一则消息:

2003年,四川南充考生张非考上北京大学。

后因迷恋上网误了学业,他被北京大学退学。

2005年高考,张非以703分的成绩并列南充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

但张非却再次深陷网络,被清华大学退学。

2006年,张非又参加了他人生中的第三次高考,并考出677分的好成绩,名列南充理科第二名。

他有意再次报考名校,但却担心学校会因为之前的“劣迹”而“嫌弃”他。

张非的母亲祝明灿说:

“大家只关注我儿子智商高,考分高,其他的很少关注。

不会与人相处,不知心疼父母,缺乏自理能力,情商几乎为零。

他会真正快乐吗?

 张非的中学班主任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说:

“张非太纯粹,从不知世俗人际交往的规矩。

”“他离常人太远。

张非曾经的同学、北大计算机系2003级本科生段某告诉本报记者,张非除了名字与三国人物同音,没给他太深的印象。

听到他的名字,多是课堂上老师点名,重复几遍仍无人回答。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他都并不出名。

有的网友说:

“张非真牛!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广东实验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十)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风景幽美的地方,这便是“曲径通幽”。

它是画家笔下渲染的景致,是摄影爱好者不断寻找的目标,是园林设计师着力创造的效果,也是文人墨客一直崇尚的意境,更是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因为“幽”也许在这“曲径”之中,“美”可能源于这回转之间。

请以“曲径通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