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整合2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838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8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合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合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合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合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合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合22.docx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合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整合22.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合22.docx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合22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史的几种分期

(1)古典(远-1840)近代(1840-1919)现代(1919-1976)当代(1976-)

(2)古(远古-1898)现(1898-)以戊戌变法开始到现在,这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

(3)古典(远古-1917)现代(1917-1949)当代(1949-没有下限)

现代文学的范围:

从时间上说:

现代文学起始于是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截止于是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

从时间上说是1917-1949年三十多年。

当代文学的范围:

从时间上说:

当代文学起始于是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到新世纪2000年。

从时间上说是1949-2000年五十多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分期:

从1917——1949年,大致可以十年为期划分出三个明显的阶段:

1917——1927年以“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

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

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开端以及承继、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生存背景

(一)文学成为重大社会事件的构成部分,文学呈现出明显的阶级、政党、政治意识。

社会革命政治运动往往以文学作为发端和具体表现。

(二)社会意识对文学审美意识具有重要影响,文学主体性弱化,文学有社会革命附属物倾向。

(三)社会政治事件往往成为文学创作的题材源,引发文学创作和理论论争。

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观

(一)内容思想:

第一个十年:

民主意识、科学精神。

第二个十年:

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

第三个十年:

民族解放意识和人民解放意识,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

(二)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为主潮)

(三)代表作家:

鲁迅、沈从文、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张爱玲、徐志摩、闻一多、丁玲、赵树理、

艾青、戴望舒、萧红、艾芜、钱钟书、艾青、路翎、穆旦等。

(四)主要作品:

◆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野草》;郭沫若的《女神》、《屈原》;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徐志摩、闻一多的诗歌;沈从文的《边城》、《柏子》;巴金的《家、春、秋》、《寒夜》;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曹禺的《原野》、《雷雨》;赵树理的小说;艾青、穆旦的诗歌;张爱玲的小说等。

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中国:

民族性、传统性。

历史的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承传(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具有中国的民族性。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影响艺术的三因素:

种族、时代、环境。

(二)现代:

现代性。

时间上的不可逆性;文学中精神和思想的现代性;文学价值上的原创性;语言上使用白话文;文体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

(三)文学:

艺术、审美属性。

具有艺术的规定性,

属于人类的精神的艺术性创造。

关于现代文学性质的两种观点:

其一:

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心理和现代审美意识的文学。

其二:

无产阶级影响和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文学。

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①思想启蒙性:

中国现代文学不仅关注中国人的现实的生存状况,而且强调作家对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与心理状况的探索,由此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表现“国民性弱点”的传统,唤起民众的觉醒。

②现实功利性:

中国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它的社会功能,从“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到政治的革命文学,再到抗战时期的民族救亡,文学的社会功能变得越来越狭小和具体。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功利性一方面是现代中国生存境遇的要求,一方面也是传统文学功利观的一种现代转化。

引言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持续获得现代性的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形成的。

第一节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

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已开始了民族存亡背景上的外部与内部双重的现代化努力,许多观念性的变革在1898年前后发生。

1、西方知识观念对文学的促进

西学东渐,中国知识分子逐步接受西方的近代科学观念,以此为基点思考国家和民族命运,变革和维新成为时代主潮。

2、社会变革对文学的促进.晚清社会组织机构的变革,引起文化机制和文学的变化。

1)文学活动和创办报刊有了法律保障。

2)具有大众化、平民化、民主特征的现代出版业逐步兴盛。

3)知识分子传统地位和角色的转换,出现了职业作家群。

4)文学平民化、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培养了多样化的读者群。

3、文学自身发展的促进;古典文学的式微,新的文学形式的孕育。

文学自身发展的现代性追求导致传统文学产生新的质变。

第二节      人的发现与文学史构成

人的发现,人对自己我的认识、发展与描绘,人对自我发现的对象化,即“人”的观念的演变,是贯穿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三节      文学观念的变革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

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著名学者。

梁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

1890年赴京会试,未中。

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

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后来,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他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较完备。

《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1、晚清“诗界革命”

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梁启超是首倡的人物,黄遵宪为其主将。

“诗界革命”主张诗歌要有新意境,要有新语句,要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旧瓶装新酒”。

其目的主要是以诗歌革命的旗帜为政治改革张目。

“诗界革命”在观念上影响到后来(1918年)的新诗运动。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黄遵宪1868年《杂感》

“只有黄遵宪走得远些”——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

2、文界革命

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力求借鉴日本和西方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创造出一种“新文体”。

其特点是思想新颖,文白夹杂,平易畅达,笔锋饱含感情,具有很强的鼓动力的文体。

“文界革命”催生了大量政论散文的诞生。

3、小说界革命——小说救国论

梁启超在《译印政治小说序》《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等文中重点表达了他小说新民救国的主张。

后有徐念慈等人加以矫正。

五四文化运动基本继承了这一文学与社会政治结婚的思想,思想家、政治家常常把文学作为改良社会、育治人心,配合革命的工具,彰显了文学的社会现实功能。

4、白话文运动

最早提出“言文合一”的是黄遵宪,他认为文言误国。

裘廷梁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予以支持。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一时代应有一时代之文学”,“今日之文学应以白话文为正宗”的观点。

号召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5、现代意义的文学观念的产生:

王国维的文学观。

《人间词话》_将文学从“文以载道”的奴婢位置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

周氏兄弟的文学观念。

《摩罗诗力说》《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

第四节      文学创作实绩

南社与新派诗:

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成立于苏州,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

南社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

活动中心在上海。

社员总数1180余人。

本社诗人的诗歌艺术并没有多少创新。

诗界革命所提倡的观念变革未能直接转化成文学的实绩。

“文明戏”与戏剧改良:

戏剧改良的两条探索路径;文明戏及其文学史评价。

梁启超与新文体

革命派散文:

革命性、斗争性、鼓动性与通俗性相统一。

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秋瑾《敬告姊妹们》《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士钊——《甲寅》杂志

多元的小说探索道路:

《新小说》杂志中的政治小说与问题小说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以林纾为代表的翻译小说

《礼拜六》与鸳鸯蝴蝶派小说

近代文学实绩的相关文学史评价:

诗歌——没有多少实质性的现代化成就。

戏剧——重表演轻剧本,艺术品位流于庸俗。

散文——精英知识分子的产物。

小说——艰难摸索中的世俗化、低俗化倾向。

图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间生活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分期:

•从1917——1949年,大致可以十年为期划分出三个明显的阶段:

•1917——1927年以“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

•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

•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开端以及承继、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近代进步文学的先导作用

二、外国进步文学的推动作用

三、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激发作用

直接背景和动力——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____陈独秀《新青年》(《青年杂志》)1915年9月创刊,主编陈独秀

发刊词《敬告青年》——宣言书

“民主”与“科学”

六点希望、两面旗帜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伪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俗称“南陈北李”。

他写文章用“独秀”笔名,来源于家乡的独秀山。

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1月,“八事”: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1891—1962),汉族,安徽人。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1917年2月,“三大主义”: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刘半农:

《我之文学改良观》

钱玄同:

“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双簧信”,王敬轩

胡适: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周作人:

《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人道主义”

为人生的文学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2)反对封建“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提倡表现世间普通男女悲欢的“国民文学”,“平民文学”,表现个性解放的“人的文学”;

(3)反对“桐城谬种”、“选学妖孽”,反对一切拟古、师古的形式主义,提倡真实地描写人生、反映社会问题的“写实文学”。

(4)注重吸收外国文学的营养。

尤其是注重吸收苏俄文学的影响,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这影响到后来文学的发展潮流。

新诗:

胡适《谈新诗》俞平伯《白话诗的三大条件》康白情《新诗的我见》

小说:

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胡适《论短篇小说》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的革新》

散文:

周作人《美文》

小说: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

诗歌:

刘半农《相隔一层纸》郭沫若《凤凰涅槃》《匪徒颂》

京沪四大报纸副刊:

北京的《晨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白话文运动:

1920年,北洋教育部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主要有两大方面:

•1.外国文艺理论的介绍,

•2、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介绍。

 

•意义:

使人们认识到新旧文学交替的历史必然性,新文学革命获得全面的社会认同与支持。

《人的文学》西方的人道主义思想

•直接来源:

日本“白桦派”人道主义文学理论

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提出了哪些文学主张?

(1)提出新文学应该是“人的文学”的主张。

(2)提出了“平民文学”的口号。

•(3)提出了文学革命不仅要实行“文学改革”,更重要的是实行“思想改革”。

总而言之,周作人在新文学运动中的文学主张是以人道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一方面有其历史的进步作用,另一方面又有人道主义的局恨性。

1、促进了新文学观念的更新:

文学艺术应与时代同步、人道主义观念的初步形成、注重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各种哲学思想、文学流派的进入。

2、指导并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初期创作:

许多新文学作家的创作都吸取了来自异域的文学艺术营养。

周作人(1885.1.16~1967.5.6),原名櫆寿,自号启明、知堂等,笔名周遐寿等。

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以散文成就最高,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文学思潮:

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析派、意象派、立体派、未来派等。

哲学思潮:

人道主义、进化论、实证哲学、尼采的超人哲学、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

翻译阵地:

《新青年》、《小说月报》《文学周报》、《少年中国》等。

翻译家:

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雁冰、瞿秋白、郑振铎等。

第三节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1921年后新文学社团的峰起。

受不同文艺思潮和方法影响的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都聚集各自的文学社团,并竞相创办各种文艺刊物。

据统计,1921年到1923年,全国出现社团40多个,刊物50余种。

而到1925年,社团和刊物都剧增到100多个。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

发起人:

沈雁冰、郑振铎、周作人、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等12人。

主要刊物:

《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等

“为人生的艺术”“将文艺当作高兴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

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文学史贡献

创作方面:

描写真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注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

促进了20年代问题小说的繁荣。

理论方面: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论争,形成了现代文学中两种文学观念的互补。

批评方面:

批评了鸳鸯蝴蝶派的游戏和消遣文学观,对打破其对文坛的垄断起了重要作用,扩大了新文学的读者阵地和影响。

局限:

1、夸大了文学的现实社会作用,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

2、对鸳鸯蝴蝶派的批判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文学研究。

创造社:

1921年7月,日本东京成立

其代表人物:

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田汉、张资平、郑伯奇等

刊物:

《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等

以1925年“五卅”为界大体分为前后期,前期是以“异军突起之势鼓起浪漫主义”狂风暴雨而驰名文坛,后期以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而引起强烈反响。

1、创造社的文学观念前后期呈现出明显的矛盾。

就是在同一时期,也存在含混和矛盾性。

创造社的文学观念和人际关系都不是十分和谐一致。

2、在革命文学的倡导过程中,由于受外国左倾思潮的影响,曾错误的批判过鲁迅、茅盾作家。

在理论上、组织上表现出较多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倾向。

新月社:

1923年在北京成立

代表人物:

徐志摩、胡适、梁实秋、闻一多、陈源等刊物:

《现代评论》、《晨报副刊》、《诗刊》

提倡新格律诗为宗旨,“三美”:

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文学表现人性的纯正与文学的形式革新。

语丝社:

鲁迅、孙伏园、钱玄同、周作人、林语堂、川岛等

1924年11月《语丝》:

“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斥”。

文明批评、社会批评、语丝文体

《语丝》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为主的文学刊物,成就最高的是简短犀利的思想杂感、社会批评随笔、小品散文等,承续了五四“随想录”的思想精髓,更为洒脱,形成了“语丝文体”——排旧促新、放纵而谈、说古论今、不拘一格。

“语丝文体”最突出的特点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鲁迅语)散文创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锐利活泼的杂文;二是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默冲淡的小品文。

民众戏剧社:

1921年3月,上海

沈雁冰、陈大悲、欧阳予倩、熊佛西等《戏剧》月刊;

湖畔诗社:

1922年,杭州

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汪静之《湖畔》,《蕙的风》

浅草/沉钟社:

1923年《浅草》;1925年《沉钟》

陈翔鹤、陈炜漠、林如稷、冯至“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新文学社团建立的意义

1、标示着新文学运动已从初期少数先驱者侧重破坏旧文学,而转向大批文学生力军致力建新文学。

2、标志着新文学已从一般革新运动中分离出来,而形成独立的运动。

3、培育了大量文学新人。

4、催化孕育了文学流派的产生和发展。

5、有利于对封建复古派的斗争。

第四节   20年代文学论争

1、与复古派的论争:

文白之争、新旧文学之争。

2、与学衡派的论争。

3、与甲寅派的论争。

4、“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论争(问题与主义之争)。

与复古派的论争:

文白之争、新旧文学之争

林纾:

《论古文之不当废》《荆生》、《妖梦》

陈独秀: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李大钊:

《新旧思潮之激战》

鲁迅:

《现在的屠杀者》

与学衡派的论争

学衡派:

1922年1月,《学衡》吴宓、胡先骕、梅光迪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

与甲寅派的论争

甲寅派:

1925,《甲寅》,章士钊,司法总长,教育总长尊孔读经,禁止用白话作文

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评新文学运动》

鲁迅:

《答KS君》《十四年的“读经》沈雁冰:

《文学界的反动运动》

郁达夫:

《骂甲寅十四号〈评文化运动〉》徐志摩:

《守旧与玩旧》

问题与主义之争

胡适: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整理国故1924年,胡适、陈源、徐志摩创办《现代评论》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女师大风潮,“五卅”惨案和“三一八”事件

为什么称之为五四新文学革命?

五四“新文学”的“新”的涵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主题,新的内容,新的人物,新的语言,

新的形式,新的传播,新的队伍,新的成绩。

第五节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1917年至1920年,是新文学创作的萌芽期;

二、1921年新文学社团出现到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是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

三、1926年春到1927年冬,创作一度沉寂而为下一时期准备了勃兴的条件。

•1、理论预设,创作滞后;

•2、功利为主,审美为辅;

•3、反封建,重启蒙为主,文学自身本体追求为辅;

•4、语言、形式变革为主,文学的内涵更新相对滞后;

•5、具有未完成性。

提出了文学革命的目标,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都是去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1)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

注重文学改造社会的功能。

 

(2)感伤情调的流行:

彷徨心态的流露。

 

(3)个性化的追求:

五四精神的体现。

(4)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外国文学的影响。

首先从思想史上讲,向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发动了总攻,否定封建文化,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文化的思想基础。

近代也有仁人志士反对旧学(郭嵩焘、李经方、康梁),都未有此猛烈的姿态。

如鲁迅说可以不读中国书,钱玄同要废汉字。

但只能说猛烈,不能说彻底。

其次从政治史上讲,文学革命一开始就与思想启蒙紧密结合,具有明确的改造社会目的,使文学革命充满革命民主主义精神,为中国新民主革命到来做了理论准备,并在政治上配合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其三从文学史上讲,“五四”文学革命打倒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正统至尊地位,宣告了中国新文学的诞生,从此文学从帝王将相手中解放,成为人民的,形式上内容上都有新的飞跃。

其四,从世界文化交流来说,具有世界的文化意义,它的发生具有国际背景,并开启了启蒙思想、启蒙运动在中国的重要一环,政治上响应了苏俄革命出现的世界革命文学潮流。

部分新文学倡导者存在偏激情绪、激进思想,对某些传统事物(如京剧、汉字)缺少具体分析,以致简单乃至全盘否定。

在五四文化启蒙的时代氛围中,启蒙文学显示出激切的功利性,内蕴着强烈的政治色彩;文学负载着启蒙的重任进入现代化的历程,启蒙和革命的话语霸权造成了文学的排他性;对文学社会功利性的强调,演变成后来革命文学对文学政治工具性的进一步强化。

第二章20年代小说

(一)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道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帮。

——郁达夫:

《怀鲁迅》

第一节 走近鲁迅

早期的生平概况(1881~1918)1881年9月25日生,浙江绍兴。

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豫才;1898年在南京上学时改名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署名“鲁迅”。

幼年家庭变故:

从小康坠入困顿

1898年求学南京:

江南水师学堂、矿路学堂、《天演论》

留学日本七年:

弘文学院、师从章太炎、仙台医专、幻灯片事件、《新生》、和周作人合编《域外小说集》。

《文化偏至论》,主张“立人”,“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右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

“掊物质”:

主要是反对那种偏重物质的弊害。

(金钱、物欲统治一切,势必造成精神道德的堕落。

“排众数”:

主要是反对洋务派、改良派,也批评农村守旧的群众,他痛感官僚、市侩无意改革,“假改革公名,而阴以遂其私欲”。

群众的守旧不争,也妨碍社会的改革。

“张灵明”:

即思想启蒙,希望通过少数前驱者的努力,“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

”这就是他的“尊个性”思想。

《摩罗诗力说》,介绍英国的拜伦、雪莱,俄国的普希金,莱蒙托夫,波兰的巴兹维支,匈牙利的裴多菲等人,赞扬这些人“立志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战争精神和“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顽强意志。

1909年8月,浙江一带任教1911年,文言短篇小说《怀旧》。

1912年,应蔡元培之邀,南京教育部供职,北京教育部部员。

辛亥革命的失败、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使鲁迅深深失望;社会的动荡、婚姻的不如意、谋生的艰难,所显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形成鲁迅归国后十年的悲观绝望情绪。

读佛经,抄古书,搜集金石抄本,辑录和校勘古书,采取种种办法,使自己“沉入国民中”,“回到古代中”。

个人性格:

待人坦率、厌恶政治、好读书(买书、抄书)生活极其俭朴,但平时爱吃糖,爱抽烟。

为人喜好打抱不平对于婚姻“母亲送给的礼物,不得不接受”。

前期创作(1918~1927)《新青年》1918年5月,《狂人日记》《呐喊》、《彷徨》

前期杂文同形形色色思潮的斗争1926年8月8日离京到厦大任教《汉文学史纲要》《朝花夕拾》

1927年1月18日到达广州,国立中山大学任教《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从进化论到阶级论《野草》《朝花夕拾》

后期创作(1927~1936)192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