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206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砂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砂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砂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砂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砂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砂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docx

《砂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砂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砂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docx

砂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

 

砂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总25页)

第一章编制依据

本实施性施工方案编制依据有:

(1)本工程施工合同文件;

(2)设计施工图;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深圳地区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JG04-96);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9)《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1)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经验及现场踏勘情况。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工程名称

华为荔枝园员工宿舍(西区)的“荔枝园员工宿舍项目场地边坡支护工程”。

二、项目建设及服务单位

1、建设单位: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2、设计单位: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三、工程位置

拟建华为深圳荔枝园项目工程场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坂田街道办杨美村、布龙公路西北约500m处,南、西面分别临近发达路和杨美路,距离华为基地约3公里。

四、现场概况及工程量

拟建华为深圳荔枝园项目工程场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坂田街道办杨美村北侧、布龙公路西北约500m处,南、西面分别临近发达路和杨美路,距离华为基地约3公里。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容积率要求不大于。

项目功能定位为员工单身公寓、酒店式公寓及会所。

据勘察资料,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微地貌发育有残丘、坡地、冲沟及洼地等,场地整体地势起伏较大,场地范围内各地段设计标高±不等,拟相当于黄海高程~120m之间。

考虑到该区场地已有松散回填土,填土结构松散,密实程度不均,拟对内侧挡土墙地基采用砂石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

根据设计图纸,砂石桩地基处理采用Φ480mm砂桩,间距1400(1300)mm,总桩数1284根。

本工程主要工程量见下表1:

主要工程量表表1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初步统计)

1

砂石桩

1297

第二节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微地貌发育有残丘、坡地、冲沟及洼地等,场地整体地势起伏较大,仅西南及西北局部地段后经人工挖填,地势较平坦,另外,场地南部中间地段处冲沟积水成塘。

勘察期间钻探点地面标高介于~,高差为。

2地层岩性

根据现场钻探揭露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为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及第四系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燕山期粗粒花岗岩(γ53),现将各地层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人工填土层(Qml)

人工填土(层序号①):

灰、褐红色,主要为粘性土,部分地段填土上部含碎砼块、砖瓦块、碎石等,稍湿,松散~稍密状态。

场地东、南侧冲沟处部分地段为水力冲填而成,东侧冲沟局部地段上部为杂填土;场地西北、西南部地段覆盖~厚的砼地面或分布回填砼块、砖块等建筑垃圾及碎石垫层,直径一般3~10cm,个别达20cm以上。

现场标准贯入试验20次,校正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4~10击,平均6击。

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

含砾粘土(层序号②):

褐红、黄褐色,可~硬塑状态,含20~40%石英砂砾,小部分地段相变为粉质粘土,部分堆积在山坡,表层的坡洪积粘性土呈稍湿、松散状态。

揭露层厚~,层顶埋深±~,层顶标高~,场区内其余钻孔均有揭露。

现场标准贯入试验75次,校正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7~21击,平均13击。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1)有机质粉质粘土(层序号③):

深灰、黄灰、灰色,含植物根系及腐殖质,软~可塑状态,部分相变为粉质粘土或含粘粒砂土,层顶埋深~,层顶标高~。

现场标准贯入试验7次,校正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2~9击,平均5击。

2)粉质粘土(层序号④):

黄、褐黄、灰黄色,可塑状态,部分相变为含粘粒砂土,揭露厚度~,层顶埋深~,层顶标高~。

现场标准贯入试验8次,校正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6~9击,平均8击。

3)砾砂(层序号⑤):

黄、灰黄色,主要为石英质砂,饱和,稍~中密状态,分选较差,不均匀含5~25%粘粒,局部粘粒含量较少,而极少地段可见含砂粉质粘土透镜体。

现场标准贯入试验12次,校正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7~19击,平均14击。

第四系残积层(Qel)

砾质粘性土(层序号⑥):

褐黄、褐红、灰褐色,局部灰白色,由燕山期粗粒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除石英外,其它矿物已风化成粘性土,可塑~硬塑状态。

层厚~,层顶埋深~,层顶标高~,场区内部分钻孔均有揭露。

现场标准贯入试验149次,校正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10~29击,平均19击。

燕山期粗粒花岗岩(γ53)

场地下伏基岩为燕山期粗粒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具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按其风化程度可以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四个带,其特征分述如下:

1)全风化粗粒花岗岩(层序号⑦):

褐红、褐黄、灰褐色,局部灰黄、灰白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具微弱的残余结构强度,钾长石手捏呈粉细砂状,岩芯呈土柱状、砂土状,坚硬状态,合金钻进容易。

层厚~,层顶埋深~,层顶标高~,场区内部分钻孔均有揭露。

现场标准贯入试验127次,校正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30~49击,平均36击。

2)强风化粗粒花岗岩(层序号⑧):

褐红、灰褐、灰白色,原岩结构较清晰,风化裂隙很发育,钾长石晶形完整,手捏有砂砾感,岩芯呈土柱状、砂砾状,局部碎块状、土夹碎块状,岩块手可折断。

层厚~,层顶埋深~,层顶标高~,场区内部分钻孔均有揭露。

现场标准贯入试验130次,校正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均大于50击。

3)中风化粗粒花岗岩(层序号⑨):

褐红、肉红、浅灰色,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裂面铁染严重,岩芯呈块状,少量短柱状,岩块手折不断,合金钻进困难。

层顶埋深~,层顶标高~。

4)微风化粗粒花岗岩(⑩):

肉红、浅灰色,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暗色矿物以黑云母较多,岩芯呈长、短柱状,少量块状,岩质致密坚硬,锤击声清脆,金刚石方可钻进。

层顶埋深~,层顶标高~。

3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含砾粘土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有机质粉质粘土层及粉质粘土层、第四系残积砾质粘性土层及燕山期全风化粗粒花岗岩层皆为弱含水、弱透水层,可视为相对隔水层,赋存于其中的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局部填砖砼块及填石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砾砂层(不均匀含有粘性土)为强透水层,赋存于其中的地下水大都为孔隙水(局部填砖砼块及填石层中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具微承压性,但分布范围有限;强、中风化粗粒花岗岩为弱含水、弱透水层,赋存于其中的地下水属基岩裂隙水,亦具微承压性。

第三节 砂桩地基处理

一、设计技术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砂石桩法进行地基处理。

砂石桩桩径480mm,桩间距1400(1300)mm,采用正方形布置,桩顶高程~,桩长穿透填土层1m或有机质粉质黏土1m.采用振动沉管挤密工艺。

砂石桩施工完成后,铺设厚的碎石垫层,分两层振动碾压密实;上部分层回填碾压土,每层30cm,碾压压实度参照市政设计路面下压实度标准。

砂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60kPa。

填料:

宜选用砾砂、中粗砂、碎石等,少用砂,多用石,石含量60~70%,填料中含泥量不得大于5%,并不得含有大于50mm的颗粒。

二、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采用振动沉管成桩法,施工机械包括:

振动机、料斗、振动套管组成的振动打桩机。

将带有瓣管或套有混凝土端靴的套管沉到砾砂,然后在管内注砂及碎石。

拨出套管形成砂石桩,砂石桩直径φ480mm。

2、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1)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不大于10cm;

(2)垂直允许偏差不超过砂石桩长度的%;

(3)使用砂料含泥量小于5%,碎石粒径不得大于50mm;

(4)保证砂石桩连续、密实,并且不出现颈缩现象。

砂石灌入量不应少于设计值的95%,如不能顺利下料时,可适当往管内加水。

(5)施工时尽量减小对周围土的扰动,砂石桩施工结束后,停歇一周时间以后加载,减小由于振动对土的渗透性的不利影响;

(6)施工后砂石桩的长度、直径和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

(7)砂石桩施工前应进行试桩,试桩根数不少于5根,以便检验机具性能及施工工艺中各项技术参数。

第四节工程质量与工期

一、工程质量

达到国家、省、市及行业现行有关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中的合格标准。

二、工期要求

施工总工期拟不超过60日历天。

第三章施工管理重点、难点分析

1、本工程工作量较大,但工期非常紧。

因此,合理地组织施工、科学地安排进度计划即是保证本工程顺利进行的重点,也是难点。

2、砂桩施工所产生的振动较大,场地邻近有厂房、变压器等建筑物和构建物,因此,做好相应的隔振措施,减少砂桩对邻近建筑的影响是本工程重点之一。

3、本工程施工期间施工所产生的噪音较大,因此,做好安全文明施工也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

4、砂桩施工涉及到构筑物今后的正常使用,因此,施工质量是本工程的重点。

第四章管理架构与管理人员配备

第一节管理机构职责划分

为确保该工程如期保质完成,公司将成立“荔枝园员工宿舍项目场地边坡支护工程砂石桩地基处理专业工程项目管理部”(以下简称项目部),对专业工程实行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部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技术和管理优势,以先进的施工工艺、周密的施工管理、严格的组织纪律和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对本项目的技术、质量、安全、进度严格进行把关,以实现工程施工的优质、高速、安全、高效的目标,使建设单位满意。

第二节项目管理设置

我公司拟对本项目施工分三个层次进行管理,即总包项目经理部、专业工程项目部、专业施工作业层,具体实施由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执行。

项目部具体设置见图1示。

图1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框图

第三节项目人员计划

总包工程项目经理部人员按总承包管理部门构成设置,项目专业管理人员定编计划见表2示。

项目管理定编人员计划表2

序号

定编岗位

人员

职责

1

总包项目经理

马艳阳

总承包项目负责,全面管理

2

总包生产经理

张江明

总承包项目实施调度、现场管理

3

总包技术负责人

任振国

总承包项目技术负责

4

专业项目经理

肖勇

项目负责,全面管理

5

专业技术负责人

胡波

项目技术负责

6

专业施工负责

唐锡荣

项目实施调度、现场管理

7

专职安全员

聂长贺

项目安全管理、文明施工

专业质检员

陈石勇

项目质检、工序报验;工程测量

专业资料员

邹文波

施工资料整理、归档

专业材料员

林豪喜

项目材料调配、采购、供应

第五章 施工总体部署、施工资源需求计划

第一节施工目标

一、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1、无伤亡、无集体中毒、无重大机电设备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无火灾事故;

2、无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事故;

3、无因施工导致地表沉陷、坍塌及由此导致的交通、通讯中断、漏水等重大事故;

4、消灭违章作业,创建安全文明样板工地。

二、质量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达到合格标准,确保单项工程验收合格率100%。

三、工期目标

计划于2013年2月28日开工(具体以移交时间为准),总工期不超过60日历天。

四、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目标

1、粉尘污染、机械噪音控制及生活建筑垃圾处理等严格按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及规定执行;

2、周边管线、建筑物、市政道路不受施工影响。

第二节施工总体部署

一、总体施工安排原则

砂桩地基处理施工分片分区组织进行根据桩基础的数量、形式、分布位置分区分片进行作业,尽量减少桩机的移动,加快施工进度。

二、施工阶段划分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总体进度计划拟按三个阶段划分,即:

施工准备阶段、现场施工阶段、收尾阶段。

三、各施工阶段主要工作任务

1、施工准备阶段

包括人员进场、临时路口开设、临时设施搭设、水电安装、临时道路修筑、机械设备进场与安装、测量放线等;

2、施工阶段

(1)场地平整、砂桩施工

(2)场地平整、碾压

(3)检测验收

3、收尾阶段

包括工完场清、剩余材料清点、机械设备退场、占用场地恢复、施工资料整理、验收准备等,此阶段工作随着工程进度实时进行,至最后施工结束。

第三节施工方法确定

一、试桩

1、试桩目的

在大面积砂桩和管桩施工以前,先进行施工性试桩,确定正式砂桩和施工参数、施工工艺、施工后场地的沉降量等。

2、试桩区选择

根据桩基分区及各区桩基参数,正式施工前先选取7-9根桩或按设计要求数量进行成桩工艺试验,检验和确定砂桩成桩施工方法和填料量、拔管高度、留振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

根据试验结果,制定实施性施工工艺细则。

二、工程桩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图

(1)、砂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砂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

图3-1砂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砂桩施工步骤

(1)、桩位放样:

先用全站仪放出路基两侧纵向控制桩,再根据桩位布置图用钢尺逐桩放出桩位,并用小木桩定出每个砂桩位置。

放样后全面核对桩的位置、数量及布桩形式,确保桩位准确。

在砂桩施工前将其拔掉并收集起来,不得随意丢弃。

(2)、桩机就位:

首先检查桩机的平整度和桩管的垂直度,检查时采用全站仪按水平、垂直两个方向进行检查、调整,保证桩身的垂直度满足验标要求。

进行桩位检查时,桩管横向、纵向移动,使桩尖与桩位对中,桩位偏差满足验标要求。

(3)、启动桩锤电机振动桩锤,使桩管下沉:

桩管下沉入土后,严格控制沉入深度,确保达到设计桩长。

桩管下沉过程中,应沿导向架,并始终保持同导杆平行,如发生桩管偏斜须及时扶正桩管。

(4)、灌砂:

桩管插入到设计标高时,开始上料,上料时控制灌砂量,按照设计砂量的~倍进行灌入,若桩管中一次装不下所要灌入的全部砂量,可以在振动挤密过程中补足。

向管内填砂的同时,向管内通水或压缩空气,利于砂排出桩外,若排砂不畅通时,可适当加大风压,但当拨管快拨出地面时,减少风压,防止砂料外飘。

(5)、拨管、桩管下沉:

第一次把桩管提升80-100cm,提升时桩尖自动打开,桩管内砂料流入孔内。

桩管按规定速度降落桩管,振动挤压15~20s(观察料斗中砂料变化,如砂料不减少,说明桩尖没有打开,要继续提升桩管,直到桩尖打开为止)。

(6)、沉桩过程中的振动挤密:

每次提升桩管50cm,挤压时间为桩管难以下沉为宜,如此反复升降压拨桩管,直至所灌砂将地基挤密。

(7)、完成该桩灌砂量,桩管提至地面,桩管移到下一桩位。

桩头部位1m深度以内要钎探密实。

(8)、砂桩当实际灌砂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时,在原位将桩管打入,补充灌砂后复打一次,或在旁边补桩一根。

3.砂桩施工技术要求

(1)、砂桩振动沉管灌注桩基施工;

(2)、遇沉管施工过于困难也可以在原桩位周边50CM范围内重新打设

(3)、其他施工要求如下:

1)定位:

桩基到位后,首先将沉管对准桩位,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桩位偏差不超过5CM;

2)沉管过程中应观察沉管的下沉速度是否正常,沉管是否有挤偏现象,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3)当沉管穿过淤泥质粉细砂层达到预计深度终止时(即穿透淤泥质粉砂层进入下卧层),应注意电流值变化(关于终止沉管的电流值,可通过施工前试桩决定)。

沉管施工全过程必须有专门记录员记录。

振动沉管应记录沉管所用的总时间;

4)沉管达到要求深度后,应立即投入砂料;

5)拔管速度要均匀,拔管速度宜为~MIN

6)用振动法拔管,先振动5~10s,再开始拔管,应边拔边振,每拔~,如此反复,直至沉管全部拔出;

7)沉管拔出地面后,若发现砂石料超出桩的设计顶面甚多,应及时校核充盈系数,若充盈系数小于1,则认为桩身可能存在缩径或断桩隐患,应及时研究补救措施。

若发现桩顶面低于设计标高,应及时补灌中粗砂料。

4.质量保证措施

(1)、砂料控制:

砂料进场前按验标要求进行检验,要求为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

(2)、砂桩的施工顺序:

施工采用间隔跳打的顺序施工,施工推进按先打第一排的各桩,接着向前推进隔一排打第三排的各桩,然后再退回一排打第二排各桩,以此类推。

(3)、桩长及拔压管控制:

桩管下沉前,在桩管上用红油漆做好满足设计和工艺参数的高度控制线,施工时严格按照此操作。

(4)、全过程实行旁站监督,严格控制桩身垂直度、桩位偏差、桩长及砂料灌入量,作好施工记录,并按照验标规定的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确保桩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10)、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1%以内,桩位允许偏差、单桩≤100mm。

(11)、按照设计要求桩身混凝土采用一级防护措施。

(12)、打桩全过程均落实专人做好施工记录,收集技术资料

5.施工注意事项

(1)、桩机就位时,管底铺左右的砂,防止淤泥挤入桩底活瓣缝隙。

(2)、雨天施工,由于现场砂料含水量大,暂留在桩管内的砂容易在激振力作用下达到密实而不易下料。

要求一次性下料量不超过。

(3)、现场装载机铲运砂时,带进的泥团,灌砂前一定要将泥团清理出来。

(4)、成桩结束后,桩管带出的部分淤泥及施工废弃物要及时清除到指定地点,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6.安全保证措施

(1)、机械操作工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和违规操作。

(2)、桩机工作时,除本机操作人员外,其它人员必须离开桩机一定距离,以免桩机部件坠落伤人。

(3)、所有施工人员一定要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要系安全带,雨天要穿防滑靴。

(4)、电器一定要有接地装置,以免发生漏电现象。

(5)、桩机关键部位之螺栓、螺帽应用不同颜色标出紧固定位线,便于在螺帽松动时及时发现。

(6)、桩机及其他设备及时检修与保养,不得带故障作业,一般每工作一周全机检查保养一次。

7.环境保护措施

(1)、现场要保持清洁,并做好防排水措施。

(2)、桩机、发电机使用的油料严格按规定存放,废油不得随意排放,集中回收后定点处理。

(3)、进场的砂料堆放整齐。

第四节 施工进度计划

一、施工段划分及施工程序

施工区域分为四个(如图4-1、4-2、4-3及4-4),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要求调动桩机施工指定区域,进场后将各桩进行编号并报送总承管理部门、监理和建设单位。

图4-1施工区域1

图4-2施工区域2

图4-3施工区域3

图4-4施工区域4

2、施工程序

本工程施工场地分开,且设备进场路口在4号施工区域附近,因此从4号区开始施工,一次完成3号、2号、1号区的砂石桩工程。

二、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1总工期安排

(1)工期:

60天,计划开工时间为2013年2月28日(开工时间以移交时间为准),完成时间为2013年4月28日;完成工期以现场总体进度为准,项目部根据现场情况安排施工进度。

(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本工程工期非常紧,仅需用2天进场施工准备工作,开工后立即投入正常的施工过程中,开工后58天完成所有的砂桩施工,第58天退场。

具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见表3所示:

表3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表

序号

工作名称

工期

(天)

工程施工进度安排(日历天)

10

20

30

40

50

60

1

施工准备

2

2

砂桩施工

58

(3)工期保证的组织措施

1)建立强有力项目经理部,配置高效项目管理层。

本工程施工的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质检员、安全员均由具备丰富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并针对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后勤保障工作配置项目副经理主抓分项工作。

2)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多劳多得,优质优价,调动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严格实行奖罚制度,对各个工种、工序制定严厉的奖罚制度,对工期有重大影响的工作实行重奖重罚。

4)在总进度计划控制下,坚持逐月、逐周编制出具体的施工计划和工作安排。

如发现拖后,及时进行检查、分析原因,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和调整计划。

5)定期召开工程例会,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部成员、班组长参加,听取工程施工进度问题的汇报,协调工程施工内部矛盾,并提出明确的计划调整方案。

对于影响工期的主要问题或关键工序,项目经理亲自组织力量,有关管理人员跟班作业,确保按时完成。

6)与甲方、监理紧密配合,把好工序验收关,及时解决施工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杜绝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4)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在施工生产中影响进度的因素纷繁复杂,如设计变更、技术、资金、机械、材料、人力、水电供应、气候、组织协调等等,要保证目标总工期的实现,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克服上述影响进度的诸多因素,其中从技术措施入手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1)劳动力配置:

保证现场劳动力数量,优化工人的技术等级。

2)材料配置: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及时供货,特别是砂的及时供应到位等,满足施工进度需求。

3)机具配置:

为保证本工程的按期完成,配备1台桩机及相应辅助设备进场,并配置备用机械;同时,备足务类零配件,做好施工机械的定期检查和日常维修,保证施工机戒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资金配备: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编制进度报表,根据合同条款申请工程款,并将预付款、工程款合理分配于人工费、材料费等各个方面,使施工顺利进行。

5)后勤保障:

后勤服务人员作好生活服务供应工作,重点抓住好吃、住两大难题,工地食堂的饭菜保证品种多,味道好,同时开饭时间随时根据施工进度进行调整。

(5)劳动力计划

1)施工人员主要在深圳地区就地调遣,从事砂桩和管桩施工等各工种的作业人员均为公司培训上岗的长年熟练工人,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各专业工种均持证上岗。

劳动力按工程进度计划分期分批组织进场,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

2)根据本工程项目分项工程、工序、工种和施工劳动进度,安排相应的队伍和劳动力进行分工合作,流水作业,并在实际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在施工区域进行调整,灵活安排,以保证施工进度。

具体劳动力安排计划如下:

本工程劳动力投入计划见下表4。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表4

工种

级别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人)

5

10

15

20

25

30

砂桩

司机

1

1

1

1

1

1

指挥

2

2

2

2

2

2

测量工

2

2

2

2

2

2

桩基工

4

4

4

4

4

4

铲车司机

1

1

1

1

1

1

电工

1

1

1

1

1

1

挖掘机

1

1

1

1

1

1

机械维修

2

2

2

2

2

2

安保人员

3

3

3

3

3

3

炊事员

1

1

1

1

1

1

后勤司机

1

1

1

1

1

1

项目部管理人员

3

3

3

3

3

3

合计

22

22

22

22

22

22

第五节施工机械设备

1、本工程拟投入机械设备计划见表5。

2、所有进入现场用于本工程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