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流程XXXX文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071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CB设计流程XXXX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PCB设计流程XXXX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PCB设计流程XXXX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PCB设计流程XXXX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PCB设计流程XXXX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CB设计流程XXXX文档.docx

《PCB设计流程XXXX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设计流程XXXX文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CB设计流程XXXX文档.docx

PCB设计流程XXXX文档

一、建库:

Y

1.建库资料:

(1)确认本公司建库规范的版本及时效性。

(2)要求硬件工程师提供BOM表。

(3)确定本项目使用的建库模板。

(4)确认每个器件的datasheet是否完整(完整性的评审参考建库规范)。

(5)要求硬件工程师提供对特殊器件的建库说明,并保证说明的完整性。

(6)确认本项目使用的建库用Checklist的版本及时效性。

2.建库准备:

(1)建立专用的建库文件夹,并设定项目目录。

(2)根据BOM表建立相应数量的与symbol名同名的文件夹。

(3)确保每个文件夹内有与其symbol名相应的完整的datasheet或建库说明。

(4)Datasheet重命名,标注页数。

(5)确保每个文件夹内有与其一份Checklist。

(6)建立brd数据库文件夹,pad与psm由以上确保正确的dra文档重新炸出。

3.建立焊盘:

(1)确认该焊盘是直插的还是贴片的。

(2)根据

(1)项,确认Parameters页面的信息的正确性。

(3)根据

(1)项,确认Layers页面的信息的完整性。

(4)填入相应数据(数据来源参考建库规范)。

(5)注意保存路径。

4.建立器件:

(1)除BGA外,均手工建立器件。

(2)按建库规范建立器件。

(3)注意保存路径。

5.器件检查:

(1)将datasheet或建库说明按文件夹交由硬件工程师检查其准确性。

(2)根据Checklist检查器件。

(3)将检查后无误的dra、psm、pad、fsm等文件复制到项目目录的路径下。

二、机构:

1.机构资料:

(1)将资料中的单位换算成mil。

(2)确认数据是否齐全。

(3)是否需要工艺边。

2.Brd文件设置:

(1)整板设计单位设为mil,精度为2。

(2)设计范围有正有负。

(3)导入色盘,调整各个类的颜色及显示。

3.画OUTLINE:

(1)确认倒角问题。

(2)Outline左下边缘设为坐标点0,0。

4.添加机械部件:

(1)确认机械部件清单。

(导轨边,屏蔽罩,螺丝孔,接插件)

(2)确认规定的机械部件的坐标。

(3)确认可移动的机械部件的可移动范围。

(4)对于背板,要确认元器件面及1pin方向。

5.添加禁止区:

(1)添加Outline内缩40mil的routekeepin。

(2)添加机械孔的packkeepout及routekeepout。

(3)添加特殊机械部件的packkeepout及routekeepout(若需要)。

(4)添加top与bottom的限高区。

(5)添加其它特殊要求的禁止区。

6.出机构图纸:

(1)对机构进行准确标注。

(2)交由硬件工程师审查。

三、布局:

1.导入网表:

(1)为网表建立单独的文件夹,每次网表的修改都要进行备份。

(2)当网表修改时,注意是否要自动替换已部器件,注意是否忽略已锁定的器件。

(3)若导入时报错,必须查出原因并重新倒入。

(4)其他软件的网表导入,见附3.

2.预布局:

(1)要求硬件工程师提供系统框图,原理图.Y

(2)确保原理图的版本及时效性与倒入的网表一致。

(3)对原理图进行分析。

(4)要求硬件工程师提供对特殊器件的布局说明(包括接插件、led、测试点、晶振等)。

(5)要求硬件工程师提供重要信号(高速、ddr等)的拓扑结构(包括允许孔数、上下拉及串接分立元件的就近摆放需求等)。

(6)要求硬件工程师提供功耗表。

(7)要求硬件工程师提供所有电源及差分对的net名。

(8)要求硬件工程师提供可换pin器件的pin脚图。

(9)要求硬件工程师提供完整的GUIDE(包含等长要求、差分对要求、线宽线距要求等)。

(10)找板厂;确认项目是否有成本要求。

综合考虑整体方案(是否盲埋,几层等)。

(11)计算重要BGA的出线难度,确定整板叠层。

(12)为板子设置过孔或盲埋孔。

0.8pitch以上的BGA至少用VIA10D18的孔;普通过孔最好大于VIA12D20;最小过孔不得小于VIA8D14。

3.布局:

(1)根据整板的信号输入输出关系,放置重要器件(包含主芯片、桥片、ddr、flash等),并根据走线关系调整器件的方向。

(2)完成非BGA的重要期间的周边器件(BYPASS,晶振,小电,串接r,有长度限制的上下拉等)的摆放。

(3)重要器件FANOUT。

(非BGA器件VIA-PIN20mil以上,并交错打孔保证能穿单端线;)

(4)设置整板的约束(包含重要BUS设定、所有差分对及XNET设定、线宽线距设定等、BGA设区域)。

×详见附1

(5)以大芯片为单位放置重要信号的上下拉及串接分立元件,并补过孔。

(6)计算所有重要BUS线的走向,调整布局。

(7)将剩余器件按原理图分类摆放。

(8)以电源分布状况放置各电源模块,补过孔,并调整布局。

(9)为变压器等需要挖空的器件预留走线及电源的位置。

(10)为大bga增加MARK点。

(11)为整板预留MARK点位置。

(12)大部分器件入板。

(13)对于预布局需开讨论会,让硬件工程师及机构工程师通过。

(14)完成BUS走线,完成与BUS相同方向的CLK走线。

4.布局检查:

(1)接插件周围2mm内不得有器件。

(2)BGA周围40mil内不得有器件。

(3)IC与IC之间保持50mil。

(4)直插器件与周围保持60mil,背面最好不要有器件。

(5)变压器,晶振等背面最好不要有器件。

(6)0402阻容间间距40mil。

(7)0402阻容与ICpin脚之间25mil。

(8)保证器件尽可能对齐。

(9)是否有器件超过高度限制。

(10)是否有器件影响井或屏蔽罩。

(11)串接电阻,上下拉,放在收发哪一端。

(12)Led、测试点等是否有顺序,放置面是否正确。

(13)检查是否有明显无法满足等长要求的布局产生。

(14)模拟与数字是否能在切割上完全隔离。

(需考虑AGND,GND,AVCC,VCC的孔看情况)

(15)电源模块的放置是否合理,低的电压要离用电器近。

检查是否好切割。

四、布线:

1.重要信号:

(1)按照规划先完成高速信号、差分对、clk等重要信号的走线。

2.局部走线:

(1)将不影响其他区域的局部飞线走完(接口致缓冲、ddr、电源模块内部等)。

3.清长飞线:

(1)将剩余散的长飞线清除。

4.清短飞线:

(1)将大芯片周围的上下拉等短飞线清除,做到0UnconnectedPin。

5.绕等长:

(1)检查等长约束。

(2)在可能要绕等长的区域再次确认是否已补孔(包含电源及GND)。

(3)绕等长。

(4)针对重要信号线,与走线guide进行核对。

6.去藕电容:

(1)摆放BGA的去藕电容并完成连线。

7.平面层预切割:

(1)考虑重要信号线进行平面大致切割。

8.电源飞线:

(1)将非主要电源(通过小铜或走线解决)的飞线清除。

9.电源保证:

(1)保证每个电源的电流量(加粗走线,修正铜箔)。

(2)保证每块GND比电源强(加粗走线,修正铜箔)。

10.走线检查:

(1)单独高亮每个电源检查有无过细线头(加粗走线,修正铜箔)。

(2)保证每块GND比电源强(加粗走线,修正铜箔)。

(3)注意小电。

(4)修整所有铜箔,保证无棱角。

排阻及一整排阻容一端防冷焊处理。

(5)检查电容下是否有走线,检查开关电感下的走线。

(6)做相应report保证线已清完。

11.修线2:

(1)让线尽量平整。

(2)注意clk及重要信号是否跨切割。

(3)检查CM,整理所有XNET是否设置。

五、后期:

1.叠层检查:

(1)叠层结构检查。

(是否完美叠层,是否对称?

(2)Surface检查:

信号层为CONDUCTOR,介质层为DIELECTRIC,平面层为PLANE。

(3)根据板厂给的参数确认fab和artwork。

(4)检查正负片。

2.机构检查:

(1)检查Outline及机械件,出Dimension。

(2)确认工艺边问题。

确认导轨边接地问题。

注意过孔型螺丝孔。

(3)对于背板,对插件的位置,检查器件面及1pin方向。

检查接插件net,pn结。

3.检查禁止区:

(1)检查Outline内缩40mil的routekeepin。

(2)检查VCC内缩。

(3)检查负片板边及接缝处锐角。

(4)检查机械孔,变压器,晶振等的packkeepout及routekeepout及挖空处。

(5)检查top与bottom的限高区,屏蔽罩或井的避让。

(6)检查其它特殊要求的禁止区。

4.检查ConstraintManager:

(1)核对线宽线距,最小过孔,Bga。

等是否符合板厂阻抗工艺及阻抗。

(2)检查cm的设置,功能开启项。

(3)对于非capture的板子,进行dummynet检查。

(4)检查模拟线是否加粗。

(5)写等长报告,给硬件工程师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6)检查设置,0DRC,danglingline,shape设置及repot。

5.库的检查:

(1)反导板中的库并进行检查。

6.走线最终检查:

(1)打开每个film层逐一检查。

(用大屏幕。

(2)要求同层的线是否走在同一层上。

(3)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是否区分。

(4)数模地的分割检查,线、电源铜跨切割检查。

(5)数模电源切割是否与地对齐。

(6)模拟线内层是否穿越其他模块。

(7)重要bus线的匹配电阻,收发端检查。

(8)TOP层与BOTTOM层是否有多于过孔。

(9)BGA区域是否有线宽突变。

(10)做线宽repot。

7.CLK信号检查:

(1)点亮整板clk信号。

(2)检查有无跨切割。

(3)检查有无串扰。

(4)检查走线是否简约。

(5)JTAG链检查,加粗。

8.电源检查:

(1)电流流向整理。

(2)检查电流及相应的地的承受能力。

9.丝印:

(1)做丝印调整。

(2)开启PIN与VIA与PLACEBOUNDRY

(3)按:

接插件,BGA,IC,有极性器件顺序检查。

(4)是否REF只有2个方向。

(5)1pin标识。

(6)极性符号。

(7)BGA背面PINNUMBER。

(8)做丝印检查。

(9)添加板名。

10.其他film检查:

(1)Solder及paste检查。

(用大屏幕反复点亮及灭掉pin。

(2)特殊器件:

屏蔽罩,导轨边,晶振,变压器等,表层solder做特殊处理。

(3)单独铺的Solder是否在表层有走线,是否可能与机构短路,是否暴露了不必要的铜。

是否美观。

是否有丝印重叠。

(用大屏幕反复点亮及灭掉pin,注意板边及mark点。

11.出gerber:

(1)检查放置板名、LOGO、mark点、必要的制板说明等。

(2)进行gerber设置:

Availablefilms设置:

走线层:

VIACLASS

PIN

ETCH

DRILL层:

NCDRILL_FIGURE

NCRILL_LEGEND

NCLEGEND-1-X(有盲埋孔时需注意有多个)

DIMENSION

PASTEMASKTOP层:

PACKAGEGEOMETRY/PASTEMASK_TOP

PIN/PASTEMASK_TOP

PASTEMASKBOTTOM层:

PACKAGEGEOMETRY/PASTEMASK_BOTTOM

PIN/PASTEMASK_BOTTOM

SOLDERMASKTOP层:

BOARDGEOMETRY/SOLDERMASK_TOP

PACKAGEGEOMETRY/SOLDERMASK_TOP

PIN/SOLDERMASK_TOP

SOLDERMASKBOTTOM层:

BOARDGEOMETRY/SOLDERMASK_BOTTOM

PACKAGEGEOMETRY/SOLDERMASK_BOTTOM

PIN/SOLDERMASK_TOP

SILKCREENTOP层:

BOARDGEOMETRY/SILKSCREEN_TOP

PACKAGEGEOMETRY/SILKSCREEN_TOP

REFDES/SILKSCREEN_TOP

SILKCREENBOTTOM层:

BOARDGEOMETRY/SILKSCREEN_BOTTOM

PACKAGEGEOMETRY/SILKSCREEN_BOTTOM

REFDES/SILKSCREEN_BOTTOM

一般所有层再加一个BOARDGEOMETRY/OUTLINE如有需要也可再加MANUFACTURING/PHOTOPLOT_OUTLINE。

Filmoptions设置:

Rotation=0

Offset=0,0

Undefinedlinewidth:

除负片外均为6mil

Plotmode:

仔细检查所有负片选择Negative

下面的都不要勾。

Devicetype设置:

注意选择,多为RS274X

Outputunits设置:

仔细检查用何种单位

Format设置:

Integerplaces:

3Decimalplaces:

5

Suppress设置:

勾Leadingzeroes及Equalcorrdinates

Scalefactorforoutput设置:

注意该值需为1

其余多为6x00及4x00的设置可不理会。

(3)出gerber文件,确认文件数量=7+层数。

附1:

关于CM的设置

1.Physical设置:

(1)Allow→Ts设置成PINS_VIAS_ONLY可防止T型连线。

(2)BBViaStagger可用于设置盲埋孔出pin距离。

(3)为特殊走线设置单独的规则,如:

差分对,POWER等。

2.Spacing设置:

(1)除表层fanout需要外,内层可将特殊信号spcing设大。

如clktoall20mil。

(2)MinBBViaGap可用于设置盲埋孔纵向的安全间距。

(3)SameNetSpacing如无特殊要求,可与Spacing同。

3.Electrical设置:

(1)Wiring设置:

A.Topology可用于设置走线的拓扑结构并进行检查。

B.StubLength可用于控制net的分支线的最长长度。

C.ViaCount可用于控制net的最大过孔数。

D.ExposedLength可用于控制net在表层走线的最大长度。

E.Parallel可分段设置net与其他线的平行间距。

F.LayerSets可用于控制走线层面。

附2:

玩转AllegroPCBEditor

1.基础:

(1)Setup–ApplicationMode,每种模式的操作是不同的。

(2)初始化:

env文件+allegro.ini文件+allegro.ilinit文件。

其中:

env包含了路径、快捷键、scripts、系统变量设置等信息。

allegro.ini包含了工具栏、色盘等信息。

allegro.ilinit包含了skill的信息。

lallegro.col存放了色盘信息。

当你启动软件时发生的事:

 

(3)后缀名知多少:

 

(4)网表到底是什么:

标准网表的格式:

(5)后缀名知多少:

(6)后缀名知多少:

(7)后缀名知多少:

(8)后缀名知多少:

(9)后缀名知多少:

(10)后缀名知多少:

(11)后缀名知多少:

(12)后缀名知多少:

(13)后缀名知多少:

(14)后缀名知多少:

 

2.小技巧:

(1)老是出现?

Input–no_dynamic_zoom,将它关掉吧。

(2)保存你喜欢的颜色:

Display–Color/Visibility–File–SaveColorPalette成为*.col文件。

(3)一步统一类的颜色:

(4)当find栏里开了多个类时,悬停时可能出现的不是你要的,此时可按Ctrl+Tab切换。

(5)当板内多处被高亮时,可在小视窗中用findnext命令切换。

(6)Database锁,牛物,锁住后:

防止篡改;防止export任何数据出去;防止升降版本。

File——properties

3.重要变量:

(1)datatips_fixedpos与disable_datatips悬停小标签的开关。

(2)undo

(3)dbsave_full_check=1,表示每1次保存时都做一次dbdoctor的检查。

(4)autosave_time=10,表示每10分钟自动保存一次。

ads_autosaverevs=版本数。

(5)display_raster_ops显示是一定要优化的。

(6)PCB_cursor_angle可调整大十字鼠标的角度。

(7)No_dragpopup按ctrl才能用stroke。

(8)

附3:

关于其他软件导网表时的注意事项

1.Protel:

(1)Allow→Ts设置成PINS_VIAS_ONLY可防止T型连线。

(2)BBViaStagger可用于设置盲埋孔出pin距离。

(3)为特殊走线设置单独的规则,如:

差分对,POWER等。

2.HDL:

(1)除表层fanout需要外,内层可将特殊信号spcing设大。

如clktoall20mil。

(2)MinBBViaGap可用于设置盲埋孔纵向的安全间距。

(3)SameNetSpacing如无特殊要求,可与Spacing同。

3.PADS:

(1)$$$变成rmb

(2)#变成jin

(3)删除*misc*整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