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解题模板观点评述类小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3998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解题模板观点评述类小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解题模板观点评述类小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解题模板观点评述类小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解题模板观点评述类小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解题模板观点评述类小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解题模板观点评述类小论文.docx

《高考历史解题模板观点评述类小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解题模板观点评述类小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解题模板观点评述类小论文.docx

高考历史解题模板观点评述类小论文

观点评述类小论文解题模板

题型特点

观点评论(析)类试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

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历史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

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具有“借古鉴今”的功能,很受命题者的青睐。

解题方法

1.亮明观点。

用词一定要确定。

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

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

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

(关键词可以抄下来)

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

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

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

内因、外因。

思路三:

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

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思路五:

主观、客观。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3.总结提升,一定要有这部,做到首尾呼应,可以适当加入怎么做,不必展开论述。

高考真题

1.(2020全国Ⅰ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

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

宋朝》《宋史:

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

(要求:

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略

【解析】题目要求“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可见本题主要是分析某一历史时期在一个或者多个方面的时代特征,如秦朝政治上的时代特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汉代思想上的时代特征是儒学成为正统,宋代经济上的时代特征是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明清经济上的时代特征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世界潮流。

因此在拟定书名时,从各个朝代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时代特征入手,结合二轮通史的知识,列举出相关史实,进行分析论证,言之有理即可。

2.(2020全国Ⅱ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有学者将欧洲联盟的结构列为三大支柱,如图12所示:

——摘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列支柱中各选取一点。

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述。

(要求:

明确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略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选取论述点,如从第一支柱中提取出欧洲一体化起步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第二支柱中提取出欧共体成员国强化了维护自身安全的军事外交合作,推动欧洲联合的进一步深化,从第三支柱中提取出欧洲在政治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成员国间司法与内务的合作,联系三个论述点得出观点:

欧洲一体化以经济为先导,逐步加强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或者欧盟是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组织、欧盟国家主权让渡先经济后政治。

其次,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特点、影响等进行分析论述。

最后,总结观点,表述成文。

3.(2020全国Ⅲ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

表1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单位:

%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

很赞同

比较赞同

说不准

不太赞同

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

2.9

4.3

8.2

23.0

61.1

父母在,不远游

7.2

15.1

21.8

34.9

20.8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

45.4

29.2

l7.5

5.0

2.6

富贵贫贱是命定的

6.8

11.2

15.4

25.1

41.2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

去乡镇企业

工作

读书上大学

去大城市

打工

继续种田

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

35.2

14.1

31.8

2.7

8.5

——据周晓虹《传统与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

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略)

【解析】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把握材料答题要求(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和答题范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例根据材料“赞同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占45.4%和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商业的占比35.2%”可得出改革开放逐步带动了人们思想的转变这一论题;其次,从所学结合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与发展等相关史实展开论述;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得出结论。

注意题目要求:

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2020江苏卷,23).文艺复兴的主要成果是“人和世界的发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文艺复兴开始,“再生”和新生的思想就作为一种纲领和追求,伴随出现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各个方面……“再生”这个概念所肯定和颂扬的东西,却恰恰是重新返回对古代、古典、希腊和罗马价值观的有计划研究。

文艺复兴开始,文化的觉醒就首先表现在从艺术到文明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对人、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肯定。

所以,从初始阶段起,作家和历史学家们最关心的题材就是人、人的世界和人们在世界上的活动……在这样的现实中人的历史、人的命运、人的形象和人的身体成为关注的中心。

——(意)欧金尼奧·加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材料二在谈到文艺复兴的主要成果时,恐怕没有比“人和世界的发现”这句话说得更为精辟了。

它是150年前由法国史学家米什莱首先提出来……在此卷(《法国史》第7卷)开头明言:

“16世纪是从哥伦布到哥白尼,从哥白尼到伽利略,从地球的发现到天上的发现。

人还发现了他自己,探测了他自己的深奥复杂的人性。

”此言一出,立即传遍欧洲,成为赞誉文艺复兴最响亮的口号……文艺复兴作为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变革乃至革命的意义,也就可用“发现”两个字代表了。

——刘明翰等《欧洲文艺复兴史》

完成下列要求: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米什莱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提出的“人和世界的发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

(2)略

【解析】

(2)小论文:

根据“16世纪是从哥伦布到哥白尼,从哥白尼到伽利略,从地球的发现到天上的发现。

人还发现了他自己,探测了他自己的深奥复杂的人性。

”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人和世界的发现”分别是指,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因此可经从这两个事件入手,提炼出主题,比如,文艺复兴运动和新航路的开辟共同推动欧洲社会的进步。

论述时结合所学,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即可,也可以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表述时要史实充分,条理清晰。

5.(2020山东卷·17)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

(要求:

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

(1)作答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角度:

①结合时代背景,对梁启超的认识进行论述。

从中华民族危机严重和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的角度论述;从梁启超强调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和少年是国家振兴的希望的角度论述。

②结合三人活动及其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意义进行论述。

结合詹天佑的主要成就,从推动近代科技进步、为国争光的角度论述;结合邹容的思想及其影响,从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角度论述;结合周恩来的革命活动,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贡献的角度论述。

③联系现实,谈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2)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和积贫积弱的时代,此时的中国外有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内有封建势力腐朽,阻碍社会进步。

因此救亡图存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也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的奋斗目标。

所以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将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少年身上。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卓越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建造京张铁路、滦河大桥,克服了外国人都无法克服的困难,为国家争取了荣誉;邹容作为近代革命的先行者,撰写了大量革命材料,宣扬了民主革命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周恩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积极宣扬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全力战斗,最终为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了赫赫功勋。

他们的这些行为和思想都践行了梁启超主张,特别是邹容和周恩来,作为后来的少年担负了少年者的责任,最终实现了振兴民族的梦想。

6.(2020北京卷,17).(12分)从战歌到国歌

材料一1935年5月,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

丰子恺感叹,“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之于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军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939年前后,《义勇军进行曲》与《保卫黄河》一起在延安地区传唱,国民政府也将该歌曲编入《中国抗战歌曲集》。

1940年,美国歌手罗伯逊翻唱《义勇军进行曲》,以《起来》为名录制唱片,宋庆龄为之撰写序言称:

“中国已经从新的群众传唱运动中发现了抵抗敌人的力量源泉。

”二战结束时,《义勇军进行曲》成为盟军胜利凯旋曲目之一。

材料二1948年5、6月间,针对美国扶植日本,中国民众掀起抗议运动,为《义勇军进行曲》填写新词,改作《反美帝扶日进行曲》:

“我们万众一心,反对出卖人民,前进,争取自由和平”。

1948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编辑的《群众歌曲选》中,《义勇军进行曲》排在首位,一同收录的还有《东方红》《八路军进行曲》等。

同月,国民政府出台“禁止广播不良歌曲”清单,《义勇军进行曲》名列其中。

材料三1949年7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发布《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歌歌词要求如下:

(1)中国特征;

(2)政权特征;(3)新民主主义;(4)新中国之远景;(5)限用语体,不宜过长。

该《启事》解释如下:

“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作为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奏响。

《义勇军进行曲》为何被新中国选定为国歌?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做出历史解释。

(12分)

要求:

从材料三对国歌歌词的五个要求中任选其三,进行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义勇军进行曲》符合“中国特征”的要求。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精神被激发出来。

歌曲以长城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歌词“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号召国人不分地域,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抵抗侵略。

歌曲在世界各地传唱,并成为中国的代表曲目。

《义勇军进行曲》符合“政权特征”的要求。

这首歌曲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流传了十余年,由政协会议征集、讨论并通过,成为国歌,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体现,代表了工农群众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意愿。

这说明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获得广泛认可。

《义勇军进行曲》符合“新民主主义”的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民众支持。

解放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改编为《反美帝扶日进行曲》,表达了人民要求民主自由的呼声。

这首歌曲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充分肯定,却被国民政府列为禁歌,这体现出它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

在新中国成立后,它提倡的团结奋斗精神也符合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

《义勇军进行曲》符合“新中国之远景”的要求。

建国之初,国家尚未完全统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不承认、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的政策。

《义勇军进行曲》能够号召人民不忘创建新中国的艰难历程,发扬爱国精神,激发国人为捍卫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而奋斗。

《义勇军进行曲》符合“限用语体,不宜过长”的要求。

歌词采用了白话文,全文70余字,通俗易懂,社会各阶层都能传唱,收录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歌曲选》中。

【解析】第一小问为何被选定为国歌,根据材料三中“1949年7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发布《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歌歌词要求如下……”可知,因为《义勇军进行曲》符合

(1)中国特征;

(2)政权特征;(3)新民主主义;(4)新中国之远景;(5)限用语体,不宜过长等要求,故被选定为新中国国歌。

第二小问历史解释,阐释《义勇军进行曲》符合《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歌歌词要求的理由。

如根据材料一中“1935年5月,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可知,《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精神被激发出来;歌曲以长城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歌词中“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号召国人不分地域,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抵抗侵略;歌曲在世界各地传唱,并成为中国的代表曲目,符合“中国特征”的要求。

根据材料一中“1935年5月,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二战结束时,《义勇军进行曲》成为盟军胜利凯旋曲目之一”和材料三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可知,这首歌曲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流传了十余年,由政协会议征集、讨论并通过,成为国歌,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体现,代表了工农群众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意愿。

这说明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获得广泛认可,故《义勇军进行曲》符合“政权特征”的要求。

根据材料二中“1948年5、6月间,针对美国扶植日本,中国民众掀起抗议运动,为《义勇军进行曲》填写新词,改作《反美帝扶日进行曲》……1948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编辑的《群众歌曲选》中,《义勇军进行曲》排在首位……同月,国民政府出台‘禁止广播不良歌曲’清单,《义勇军进行曲》名列其中”可知,解放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改编为《反美帝扶日进行曲》,表达了人民要求民主自由的呼声;这首歌曲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充分肯定,却被国民政府列为禁歌,这体现出它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后,它提倡的团结奋斗精神也符合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故《义勇军进行曲》符合“新民主主义”的要求。

根据所学,建国之初,国家尚未完全统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不承认、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的政策,《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能够号召人民不忘创建新中国的艰难历程,发扬爱国精神,激发国人为捍卫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而奋斗,符合“新中国之远景”的要求。

根据《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内容和材料三中“1948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编辑的《群众歌曲选》中,《义勇军进行曲》排在首位”可知,歌词采用了白话文,全文70余字,通俗易懂,社会各阶层都能传唱,收录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歌曲选》中,符合“限用语体,不宜过长”的要求。

7.(2020海南卷,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

转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内部,首先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

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又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围绕“15、16世纪以来的西欧与资本主义世界”,自拟论题,并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论述。

(要求:

论题明确:

论述充分:

逻辑清晰。

【答案】略

【解析】据材料“首先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资本主义又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可知,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世界历史出现重大转折;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初步形成了全球交通网络;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西欧国家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采用重商主义政策,大力扶植和发展工商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促进了西欧思想的解放,进一步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后,升华论题即可,欧洲从殖民掠夺、经商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8.(2019全国卷I·42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

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略

【解析】首先,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读懂材料中的观点,例根据“三、所谓对其本国己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虛无主义......”可以得出钱穆的主要观点是:

我们对待历史,不能从现有的社会环境及观念去评判过去,而应该从当时把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进去,进而去辩证地看待过往的历史;其次,依据主题从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搜寻相关史实,论证主题,例如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史实。

既要看到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以及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也要看到封建专制给当时人们带去的压迫,以及对封建社会晚期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

9.(2019全国III卷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

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

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表1《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黑奴吁天录》(1901年译)

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话剧《黑奴吁天录》(中国留日学生改编,1907年)

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了独立和自由,手持长枪与奴隶主殊死搏斗,最后胜利出逃。

话剧《黑奴恨》(1961年上演)

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最后一幕安排他因反抗而遭受火刑,临死前发表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

——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略

【解析】“《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通过这材料却发现,不同时期对这本书添加了不同的内容,如“1901年译”的加上了“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根据所学可知这些内容与当时中国民族矛盾尖锐,救亡图存兴起的革命思想宣传有关,而“中国留日学生改编,1907年”加入了“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了独立和自由,手持长枪与奴隶主殊死搏斗,最后胜利出逃”这些内容与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直接相关等,由此可以得出观点:

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然后以材料中不同时期对“《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史实为证据进行论证即可。

10.(2018全国II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

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订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

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

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

从张之洞经营汉阳铁厂初期遇到的问题和挫折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经济决策要遵循客观规律。

张之洞开始创办汉阳铁厂时忽视了先要确定煤铁的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的一般规律,先购买安置机炉,结果却因没有合适的煤或者煤矿生产的煤与机炉不适用而导致了生产的延误和损失。

近现代中国政府在领导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等原因,忽视或违背经济规律,给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反之则往往能促进经济建设的良性甚至加速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

例如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期,全民大炼钢铁,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片面追求钢产量比去年翻一倍的高指标,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浪费大量自然和社会资源等严重后果。

后来党和政府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合理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遵循客观规律,“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从1962年起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总结以往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强调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

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解析】本题以小见大,从一个近代企业发展的个案,推广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经验教训道理规律认识等)。

考生解答本题时,首先提出依托汉阳铁厂的发展历程得出的启示,启示要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然后再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尤其史实说明这个启示的正当性、合理性、普遍性、重要性、指导性。

论述过程不仅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而且要史实准确,逻辑严谨,文体结构完整。

本题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和中国历史现代化进程的正确认知。

同时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现代化是一条重要的学习线索。

现代化史观和唯物史观并补充。

现代化是研究历史的一种范式,唯物史观是哲学意义上的指导思想。

现代化也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研究的。

考生可以从引进设备(往往后发国家现代化初始阶段)和自主创新(现代化深入发展,向现代化强国迈进);大型重工业企业(尤其在后发国家)在加速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等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结合史实进行阐述。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