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拍子的指挥的方法.docx
《常用拍子的指挥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拍子的指挥的方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拍子的指挥的方法
常用拍子的指挥图式
乐曲的拍子有三种:
1、单拍子:
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二拍子、三拍子。
2、复拍子:
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同类型单拍子的序列。
3、混合拍子:
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不同类型单拍子的序列。
常用基本拍子的指挥图式是:
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其它拍子的图式都由这三种图式演变而成。
图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即:
击拍线(实线)、拍点(位于击拍线末端,击拍线与反射线的交汇点)、反射线(虚线)。
1、单拍子
a、二拍子二拍子的乐曲最为常见,指挥图式也是最基本的。
常见的拍号有:
四二拍、二二拍。
图式中,第一拍的拍点在腰带处,第二拍的拍点可稍高。
图式均表示右手图式,练习时,可用双手同向
对称进行。
b、三拍子常见的拍号有:
四三拍、八三拍、
2、复拍子
复拍子的图式不能用重复的单拍子的图式来表示,如:
四拍子图式并不是两个二拍子图式的重复。
因为,复拍子的每一小节中只有一个强拍,如果用两个二拍子的图式来表示,就出现了两个强拍的情况,会影响作品表现上的平稳、连贯,甚至会使人弄不清拍子的具体位置,而使演唱出现混乱。
a、四拍子由(2+2)组合而成。
每小节有四拍,第一拍为强拍,第三拍为次强拍,其它为为弱拍。
常见的拍号有:
四、四拍。
b、六拍子由(3+3)组合而成。
每小节有六拍,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
常见的拍号有:
八六拍、四六拍。
c、九拍子由(3+3+3)组合而成。
每小节有九拍。
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第七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
常见的拍号有:
八、九拍。
d、十二拍子由(3+3+3+3)组合而成。
每小节有十二拍,
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第七拍、第十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
常见的拍号有:
八、十二拍
复拍子中的六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等,由于强拍出现的周期较长,前进的动力受到缓冲,所以乐曲多为较慢的速度,常表现平静、柔和、抒情的情绪,指挥线条也要平稳、连贯。
如果乐曲的速度较快,指挥图式则要简化。
图式的简化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介绍。
3、、混合拍子
a、五拍子由(2+3)或(3+2)组合而成。
每小节第一拍为强拍,下一个重音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
常见的拍号有:
四、五拍。
b、七拍子由(2+2+3)或(2+3+2)或(3+2+2)组合而成。
从混合拍子的定义来看,七拍子不会是(3+4)或(4+3)的结构,明确了七拍子的拍子结构,才能正确的设计出七拍子的指挥图式。
每小节有一个强拍,两个次强拍,其它为弱拍。
常见的拍号有:
四、七拍。
七、起拍
起拍是指挥的第一个动作,是指示伴奏或合唱团从预备至开始的指挥过程。
在起拍动作中,要暗示合唱歌曲开始时的速度、力度和基本情感。
因此,起拍是指挥的一个重要步骤。
起拍动作包含三个部分:
1、预备
眼睛首先环视合唱团,以集中合唱团员的注意力,面部表情坚定而自信,眼睛里充满着合唱作品中的情感和对合唱团成功演唱的期待。
双手缓缓抬起并回落,回落后要保持相对稳定、静止状态。
右手稍高,双手距离约二十公分,高度在胸部以下。
肩部和手臂放松、自然。
如果合唱有前奏,伴奏是钢琴一件乐器,可只用右手做预备动作,左手则在引进合唱时加入指挥动作。
如果伴奏是一个较大的乐队,则需要双手做预备动作。
指挥在排练时,不要养成在预备动作中讲话的不良习惯。
因为,指挥在做了预备动作后,合唱团员注意力都处在高度集中的状态,随时准备吸气演唱,预备时间过长就会使大家松懈。
久而久之,预备动作会失去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2、吸气
吸气是起拍过程中关键的动作。
它的动作要领是:
吸气前的预备动作双手必须是静止状态,位置在起拍前一拍的拍点上。
然后明确、果断地做出吸气动作,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吸气动作实际上就是已经练习过的反射动作。
指挥在做吸气动作的同时,自己也要和合唱团一起吸气。
吸气是合唱作品的一部分。
因此,吸气的速度应和歌曲的速度、律动一致。
吸气动作开始于起唱前一拍的拍点并与起拍动作相连,吸气动作的方向一定要准确。
否则,就不能正确联结到指挥图式中起唱的第一拍而导致混乱,吸气与起拍是一个连续动作的两个部分。
3、起拍
吸气之后击出的第一拍称起拍,并从这一拍开始进入指挥图式,合唱团在拍点上进入演唱。
由于歌曲开始拍可以处在小节内的不同位置,所以,又有正规节奏起拍和非正规节奏起拍之分。
正规节奏起拍:
即在小节线后第一拍、强拍处起拍;非正规节奏起拍:
是指在非强拍处起拍。
无论哪种起拍,预备动作总是在图式前一拍的拍点后,吸气动作则是在这一拍反射线上。
起拍就是合唱作品的第一拍,第一个音符要在拍点上唱出。
下面说明几种常见的起拍图式:
强拍起拍
进行曲、欢快情绪的起拍:
动作要干脆、有力。
拍点清晰,反射动作轻快。
抒情曲、委婉情绪的起拍:
动作要柔和、连贯。
拍点清楚,反射动作缓慢。
b、弱拍起拍
c、分割拍起拍:
即单位拍的后半拍。
分割拍起拍的指挥图式与以上图式并无不同。
所不同的是:
整拍起拍时,吸气在指挥吸气动作的同时进行,起唱在击拍点上;分割拍的起拍时,吸气在拍点后的前半拍进行,起唱则在后半拍。
指挥要特别注意的是:
分割拍起拍的吸气动作,要分成两个部分进行:
1、把原来的吸气动作做为吸气的预备动作;
2、把原来的击拍动作想像成吸气动作。
起拍时,吸气预备动作的范围和力度一定要小于吸气动作。
八、收拍
收拍是指挥一首合唱作品的最后一个动作,与起拍有着同样的重要作用。
有时,合唱作品的结束给人留下的印象,比开始还要深刻,它表现了音乐形象的完整性。
指挥的收拍动作,一定要把合唱作品的意境演绎得尽善尽美,切不可草率从亊。
收拍动作包括两个部分:
1、预备
这个动作与起拍的吸气动作相同,在歌曲最后一拍的反射线上,只是稍快、稍高于正常的反射线。
预备动作的大小,要根据作品结束时的意境、情感、速度、力度而定。
预备与收拍同样是一个连续动作的两个部分。
2、收拍
这个动作指示着合唱团声音的停止,收拍动作的设计也要根据作品结束时的意境、情感、速度、力度而定,并无像“标准件”一样的统一规定。
收拍点理论上总是在结束拍下一拍开始的地方,这样才能准确表达作曲者作品结束时的意图。
收拍点要清晰。
由于歌曲结束拍的时值、速度、力度和情感表现不同,收拍动作也有所不同。
强而有力的收拍,可以在收拍点上有力的握拳,从指挥正常手形到握拳至收拍点,要有一个自上而下、小而有力的回落过程,来表示合唱作品的力量。
短促而跳跃的收拍,可单用右手,预备动作后由外上向内里再向外划一小圈,收拍点只需用拇指与食指轻轻一捏。
渐强、延长的收拍,右手在延长拍上做保持动作,左手上举暗示渐强,延长结束前双手做较大的预备和握拳收拍动作。
关于延长记号的时值,很多人主张延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倍,并严格按拍进行的观点我是不赞成的。
音乐理论这样定义延长记号:
可按作品风格、演唱者的意愿任意延长。
因此,我认为:
1、只延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倍是不妥的;2、延长中不应有以拍为单位的节奏感。
如果规定时值并带有节奏感,就与“任意延长”相悖了。
渐弱、延长的收拍,右手在延长拍上做保持动作,左手下拉暗示渐弱,延长结束前双手做较小的预备划圈后拇指与食指相捏收拍。
收拍动作,不是几个模式可以概括的,要靠指挥者在指挥实践中细心体会并精心设计。
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仅供参考。
收拍不同于起拍。
起拍是从无声到有声,情感从自然到投入;收拍所停止的音乐,虽然是声音停了、但合唱团员的表情、指挥的姿势、合唱作品的意境不要变化,而使听众的思绪继续遐想。
收拍后指挥要保持静止状态片刻,再慢慢放松,从作品的意境中出来。
九、长音、切分、附点节奏的指挥方法
长时值或带有延长记号的音,左手通常以保持动作表示,右手长音时正常击拍,延长音则与左手共同保持。
保持动作:
是指手停在击拍点上。
这时手部肌肉稍感紧张,在所保持音最后一拍的反射动作突然放松,预示下一拍的进入。
1、长音保持动作适用于长音。
2、切分节奏切分节奏的击拍,也可以采用保持动作,这里的保持是瞬间的。
在切分音上保持时,小臂和手在反射动作中,有瞬间的保持并使肌肉紧张,这时的反射线比正常的长些。
3、附点节奏附点节奏的击拍,也可以采用保持动作。
这里的保持是短暂的、瞬间的。
十、呼吸与休止指挥方法
呼吸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它不仅仅只是歌唱中的换气,还起着音乐的分句和感情表达的重要作用。
作曲者并非都把它明确的标记在乐谱上,需要指挥来设计和安排。
休止是音乐进行当中的停顿,有长有短,是节奏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音乐的表现手段之一。
作曲者大都在乐谱上明显标记,指挥要用动作传达给合唱团员。
休止时,往往可以安排呼吸,但呼吸并非都在休止时进行,常常需要指挥在动作上明确提示呼吸,但也不是每次呼吸都在指挥提示下进行。
1、呼吸
合唱的呼吸,犹如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对于文章的重要性一样,是指挥不可忽视的。
音乐中如果没有恰如其分的呼吸(分句),不仅给演唱者带来演唱上的困难,也会影响音乐形象的刻划而使听众感觉不完美。
指挥提示吸气的动作与起拍动作中的吸气相同,只是在乐句间进行。
在合唱的声部进出时,吸气动作也可包含“连收兼吸”的用意,它是指挥常用的一种方法。
2、休止
音乐中的休止符,表示声音到这里有节奏地中断。
休止符是组织节奏的一种手段,此时虽然歌声有短暂的停顿,但音乐实际上还在进行,所以指挥也要准确地予以提示。
a、一拍以上的休止
这时要在休止处收拍,可连吸带收。
b、一拍及一拍以下的休止
如果休止符恰在分句处,指挥要在休止符上提示吸气;休止符不在分句处,击拍正常进行。
十一、合拍与分拍的指挥方法
前面已知的指挥图式,是在适中的速度下应用的。
根据音乐速度的变化,在很快或很慢的作品中,指挥图式可以进行简化或细分。
1、合拍
合拍是指对基本指挥图式的简化。
合拍的原则是:
每小节只击出强拍、次强拍。
如此,二拍子、三拍子就简化成一拍子,
四拍子、六拍子可以简化成二拍子,九拍子则简化成三拍子,拍子简化后避免了繁琐的图式和复杂的击拍动作。
重要的是合拍指挥动作更有利于合唱作品的表现,尤其是单位拍小于四分音符、较快速的作品。
也可以把每两小节视为二拍子,用二拍子指挥图式。
并不是每个作品从头至尾都可以单一组合,需要指挥从语句和旋律结构上精心设计,做出正确组合。
2、分拍
分拍是指将基本图式中的基本拍细分。
细分的原则是:
在保持原指挥图式的前提下,将一拍分为两拍进行。
通常在慢速的作品中应用。
有时歌曲速度较大幅度渐慢时,也可灵活使用分拍的指挥法。
很多作品终止时,往往渐慢结束,也可局部采用拍细分的指挥法。
合拍与分拍的指挥方法,可以独立、综合、整体、局部使用,指挥者可根据具体作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十二、力度与速度的指挥方法
1、力度的对比
力度的变化是合唱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力度的对比,可以使作品的风格、意境、情感、色彩更好地演绎。
指挥对力度变化的提示,主要靠动作的大小和手臂肌肉的紧张度来实现。
a、指挥动作的范围
一般的规律是:
弱时,手臂动作幅度小、位置低;强时,手臂动作幅度大、位置高。
指挥动作的范围:
高至眉,低至腰。
渐强、渐弱的变化,指挥用手上举与下拉的动作来暗示。
b、指挥动作的紧张度
一般的规律是:
弱时,手臂肌肉松弛,但不能松懈,要有一定的负重感觉;强时,手臂肌肉紧张,但不要僵硬,要有较强的负重感觉。
渐弱时,手臂肌肉由紧张变为松弛,负重的感觉逐渐减小。
渐强时,手臂肌肉由松弛变为紧张,负重的感觉逐渐加大。
特强时,可握空拳表示;很弱时,可仅用手指的细微动作表示。
2、速度的对比
速度的变化也是合唱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作曲者一般都对作品的速度给予明确的标记,指挥者也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对速度做出相应的处理。
速度变化时,指挥应注意做到:
a、预示清晰,以使合唱团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b、击拍果断,以使合唱团统一速度、完美演唱。
(注: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