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平压的中国创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3810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续平压的中国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连续平压的中国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连续平压的中国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连续平压的中国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连续平压的中国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续平压的中国创新.docx

《连续平压的中国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平压的中国创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续平压的中国创新.docx

连续平压的中国创新

连续平压的中国创新》

                                       俞敏

 

   摘要:

作者以连续压机中国制造亲历者视角,分析了连续压机中国制造起步晚的原因;从欧洲专利失效、热压板材料和组线主机国产化、控制元器件采购渠道、加工手段提高等方面介绍中国连续压机诞生的背景;从创新的切入点、创新的思路、连续平压机经济产能等多方面阐述连续压机的中国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

连续压机;中国制造;创新与实践

 

笔者在本文中所述的连续压机,包括连续平压机、连续辊压机和连续挤压机。

1995年,笔者曾到德国辛北尔康普(Siempelkamp)公司的工厂参观,目睹了他们连续平压机的热压板加工;1997年,拜读了欧阳琳先生在《木材工业》杂志上发表的有关连续平压机工作原理和结构介绍的文章,是对连续平压机的理论启蒙,并作了大量笔记;后来学习了山特维克(SANDVIK)公司编制的有关连续压机介绍的小册子,对世界连续压机的发展过程和各公司连续压机的特点,有了初步了解;2002年,参观湖北石首吉象人造林制品有限公司引进迪芬巴赫(Dieffenbacher)公司的8'连续平压机,并从大量的进口连续平压线的安装图纸中,对其结构有了初步了解;后来陆续参观了数条进口线和国产线,其中包括邵武人造板厂的连续平压线和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有限公司(以下称上海板机)在波兰的8'连续平压生产线。

2003年,上海捷成白鹤木工机械有限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联合做了连续平压机机架的有限元分析。

对于连续辊压的初始认识,主要来自于河北冀县人造板厂(冀州市华林板业有限公司前身)进口的德国比松(Bison)公司的连续辊压线;笔者曾经到连续辊压机的第一用户德国门德(Mende)公司,参观了比松公司制造的刨花板连续辊压生产线;在与德国比诺斯(Binos)公司形成技术合作关系过程中,与其技术主管库斯曼(Kusman)先生多次交流,增加了对门德线的理解;后来参观了德国的一个专业为连续平压和连续辊压制造辊筒的工厂;在与意大利意玛(IMAL)、帕尔(PAL)公司的合作、合资过程中,参加了多次技术交流,增进了对连续压机的理解;在上海板机工作期间,笔者是连续平压机列入开发计划的积极鼓吹者;笔者七八年来,亲历了近20条连续辊压线和4条连续平压线的制造过程。

对于连续挤压机的了解,要追溯到1986年笔者在上海人造板厂专业实习的时候,那时候该工厂有一条挤压法刨花板生产线。

欧洲是连续平压机、连续辊压机和连续挤压机的发源地。

当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企业(以下称“中国企业”)开始研究制造连续辊压机和连续平压机时,已比欧洲晚了33~29年。

目前,中国企业现在的连续压机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已接近欧洲的水准,有的只是一些局部的细微的差别了,只要中国企业心无旁骛,假以时日,连续压机的中国创造和超越定将水到渠成。

部分中国企业已深得连续压机的制造精髓,在满足国内客户要求的同时,在中国制造的连续压机中融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开始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1中国连续压机起步晚的原因

中国企业研制的连续辊压机问世时间,比联邦德国比松(Bison)公司晚了大约33年;中国企业研制的连续平压机,比联邦德国库斯特(Küesters)公司的连续平压机晚了29年,比如今市场主流机型的连续平压机晚了22~16年。

造成中国企业与欧洲企业在连续压机上的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1知识产权的制约

欧洲企业重视知识产权,连续压机问世后,相关的新技术新结构大多被申请了专利。

中国企业要进入连续平压机的设计和制造领域,有许多专利绕不开。

 

1.2国产材料的制约

在很长的时间里,连续压机,特别是连续平压机,上的热压板、油缸密封圈、隔温耐压板等部件,国产材料无法满足其性能的要求。

中国钢铁企业能够提供连续平压机需要的热压板材料,也是近几年的事。

如果没有热压板材料的国产化突破,中国连续平压机的问世,可能还要被推迟数年。

中国企业曾试图从国外进口连续平压机的热压板材料,由于国外的相关钢厂已得到欧洲人造板机械制造企业的“关照”,他们不向中国出售热压板材料。

国外竞争对手的封锁制约了我国连续压机的研制。

1.3控制技术与元器件的制约

中国的电气、液压控制技术的水平与欧洲同行相比,在寿命、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有很大差距,大部分的电气、液压元件都需要进口,早些年的供应渠道根本不能与今天相比。

1.4信心不足

欧洲企业从技术上封锁中国企业,以测绘为主要技术进步手段的中国企业,一方面缺乏主动创新机制;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国企业存在信心不足和畏难情绪,延缓中国连续压机研制的进程。

2中国连续压机诞生的背景

短短三五年的时间,中国有4家企业进入连续平压机的制造行列并为市场提供了设备;至少有4家企业进入连续辊压机的制造行列;连续挤压机也实现了国产化。

中国企业研制连续压机获得成功是其积极创新的结果,同时与其外部条件日趋成熟密不可分。

2.1欧洲企业的专利进入失效期

连续平压机是欧洲人发明的,在他们的专利未到期以前,中国企业陷入无计可施的境地,除了技术准备外,只能束手等待。

当然,无视欧洲企业的知识产权,肆意仿制的状况除外。

欧洲的专利有效期为20年,欧洲企业先期申请的连续压机专利,陆续到期,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给经历了近30年改革开放、具备市场经济理念和基本具备研发制造手段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机遇。

具备研制连续压机基础条件的中国企业,不负众望,抓住了机会。

辛北尔康普公司1984年制造出了双钢带滚杆式链毯连续平压机,那时他申请的专利,到2004年就失效了;迪芬巴赫公司是1990年制造出连续平压机的,那时他申请的专利,到2010年才会失效。

当然,他们也在不断的创新,不断地申请新的专利。

中国企业研制连续平压机,主要是以辛北尔康普、迪芬巴赫公司的机型为样板,走仿制的道路。

如果要回避他们的知识产权,“辛北尔康模式”只能从2004年开始实施;“迪芬巴赫模式”只能从2010年开始实施。

中国企业研制连续辊压机主要以比松的机型为样板;研制连续挤压机,主要以上海人造板厂进口的挤压机为样板。

连续辊压机、连续挤压机的前期专利,比辛北尔康普、迪芬巴赫的连续平压专利早到期,因此中国的连续辊压、连续挤压机,先于国产的连续平压机问世,就不足为怪了;前期以模仿为主的中国企业,从2006年推出国产的连续平压机,也在情理之中。

2.2进口连续平压线的借鉴作用

进口连续平压线增多,增加了中国企业学习的机会,也表明中国连续平压线市场的广阔。

中国客户为了降低采购欧洲设备的成本,要求连续平压线的一部分设备在中国制造,为中国企业制造成套设备提供了条件。

2.3热压板材料的解决

中国钢厂解决了连续平压机需要的热压板材料,解决了这个困扰了中国企业多年的问题,扫除了连续平压机国产化道路上的绊脚石。

2.4控制技术的提高和元器件采购渠道畅通

中国企业的控制技术的提高,得益于3个方面:

学习进口连续平压线的先进技术;与国外元器件供应商的交流,丰富了知识,从侧面帮助了中国电气工程师对新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自身的经验积累和积极进取。

进口元器件的供应商,一方面在中国成立了制造工厂;另一方面看到了中国的巨大市场,对中国企业开始重视。

元器件供应的价格有所降低,渠道更为畅通;国家降低进口税收等政策,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5中国企业加工手段的提高

中国企业,针对加工连续平压机的需要,更新了设备,解决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具备了制造连续平压机的条件。

2.6组线的主机实现国产化

以热磨机、规格锯、8'砂光机为代表的成套设备中的主机,被中国企业逐个攻破,实现了连续平压成套设备主机的国产化,并且消除了生产线产量提高的瓶颈。

中国连续平压成套设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是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整体实力提高的体现。

如果没有大型热磨机、规格锯和8'砂光机的国产化,中国的连续平压机将孤掌难鸣,整线与欧洲设备的价格差距拉不开,就不会形成优势。

在中国连续平压机成功的节点上,遍布了连续平压生产线主机国产化的成功。

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的主要企业,在这个节点上如有神来之笔,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默契。

2.7示范线提高了国内用户的信心

部分中国企业采取自建、合资建立示范线的方式,用事实说话,将产生的问题及早发现和解决,提高了国内用户使用国产设备的信心。

国产连续平压生产线与欧洲进口生产线相比,较大的价格差距带来了较高的性价比。

3中国连续压机的研制方式

3.1拿来主义

一部分企业采取了拿来主义,赤脚不怕穿鞋的,好用就行。

这种方式容易见效,但长远看,有一定的风险,欧洲企业较起真了,就不好说了。

这是一种习惯性的实用主义思维,有利也有弊。

3.2联合设计

有的企业发挥集团力量,将连续平压机分解成若干个单元,在国内由专业企业分工进行制造。

这种方法对于项目的总体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协调工作的难度也比较大。

3.3借助国外技术

有的企业借助合资后国外的技术力量,完善自己的设计;有的企业将电气控制直接发包给国外公司设计。

这种方法,风险小,但必须具备外部条件的企业才能实施,实施的前期成本会比较高。

4连续压机的中国创新

中国的连续辊压机、连续平压机起步较晚,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连续压机会一直处于低端。

中国的中密度纤维板多层压机的起步也比欧洲晚,从第一台中密度纤维板多层压机进到国内,大约经过16年,从1999年起新建中密度纤维板厂已不再引进多层压机,国产多层压机技术不断进步,替代了欧美国家产品。

中国连续压机的发展道路一定会经过模仿、创新和超越3个阶段。

现在中国企业,大部分已进入创新追赶阶段。

面对欧洲企业的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制约,中国企业在连续压机的创新道路上,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创新追赶阶段,也是僵持阶段,如果这一关过不了,中国企业就会长期停留在中国制造的阶段,中国创造只能是纸上谈兵。

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创新了,尽管这些创新是被动的,大部分是为了绕过欧洲企业的专利,这些创新往往表现为画蛇添足,基本没有触及连续压机创新的本质。

要解决中国企业在连续压机关键点创新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两个方面加强努力:

一是高屋建瓴,站得高看得远,抓住问题的关键,牵牛要牵牛鼻子;二是找到连续压机中国创新的切入点,庖丁解牛。

登上连续压机制造的制高点,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多地实践,然后融会贯通,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

4.1中国创新的切入点

找连续压机中国创新的切入点,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

研究欧洲企业创新的盲点;研究现有连续压机的缺点;在欧洲企业创新盲点和连续压机的缺点上突破。

4.1.1欧洲企业创新的盲点

欧洲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远远高于中国。

凡事有利就有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也不例外。

欧洲企业互相模仿的情况比较少,产品的同质化的情况也比较少。

在他们眼里,模仿或抄袭也许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关于这一点有些约定成俗的味道。

不管什么原因,欧洲的企业表现为如下几个特点:

1)很少模仿同行的产品:

比松、库斯特、辛北尔康普、迪芬巴赫、美卓(Metso)都生产连续压机,然而我们无法看到他们之间互相模仿的明显痕迹。

2)很少直接进入同行的业务范围:

欧洲的人造板机械制造企业,很自觉地维护行业的平衡,很少有新的企业进入行业;同行业的企业很少直接进入其他企业的业务范围,比如说,辛北尔康普一般不会去搞热磨机,与专业搞热磨机的帕尔曼(Pallmann)、安德里茨(Andritz)公司竞争;迪芬巴赫一般不会去搞砂光机,与专业搞砂光机的的斯丹利蒙(steinemann)、伊玛斯(IMEAS)公司竞争。

这些大企业要进入行业的其他细分市场,大多采用并购的方式。

辛北尔康普为了进入热磨机这个细分市场,采取了并购帕尔曼的方式;迪芬巴赫为搞刨花板备料工段设备并购迈耶(Maier)公司;安德里茨并购了美国的热磨机制造业务。

欧洲大型企业的发展史,是一部并购其他企业的历史。

3)排斥新的竞争对手进入:

欧洲的人造板机械制造企业很排斥新的竞争对手进入,也许他们太习惯于过安稳平衡的日子,习惯了按部就班,他们心理很难接受变化,特别是不利于他们的变化。

大约五六年前,中国制造出了连续平压机,笔者曾到欧洲公干,感觉他们谈中国色变,好像欧洲的天塌下来一样。

为了消灭竞争对手,欧洲企业会将对手的一个企业买下来,然后将它空置,这也是他们惯用的手法。

在中国就有好多民族品牌的消亡,跟他们的这种策略有关。

他们对欧洲的倒闭或者要退出的企业也是这样做的。

比松、美卓的人造板事业部的瓜分就很有欧洲特色。

当年比松倒闭的时候,美卓、辛北尔康普等行业内的大公司,就瓜分了比松的资产,包括图纸和专利。

他们得到这些东西后,很少投入使用,大部分是雪藏起来。

他们不希望行业以外的企业来收购比松,以免出现新的不平衡。

美卓解散人造板事业部的时候,人员、图纸也是由辛北尔康普和迪芬巴赫瓜分的。

连续平压机、能源工厂部分转让给了辛北尔康普公司;将中密度纤维板的干燥、铺装、预压、后处理连同刨花板业务转让给迪芬巴赫公司。

4)刻意追求差异化:

在中国同行的眼里欧洲企业追求差异化有些过了。

1977年,联邦德国库斯特公司制造了双钢带链毯式连续平压机;1981年,联邦德国比松公司制造了双钢带油膜式刨花板连续平压机;1984年,联邦德国辛北尔康普公司制造了双钢带滚杆式连续平压机;1990年,德国迪芬巴赫公司制造了油缸特别方式布置的双钢带连续平压机;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卓也制造了油缸下置式连续平压机。

纵观欧洲企业,不管他们进入连续平压机制造时间的早晚,但他们都在刻意回避先于他们问世的连续平压机的形式和特点。

库斯特采用链毯作为载体,比松就选择了油膜的方式;辛北尔康普采用辊杆链毯,为了回避库斯特分段式的辊杆,就采用整体通长的辊杆形式;迪芬巴赫为了回避库斯特、比松、辛北尔康普制造技术,设计了新形式的机架和油缸布置方式,辊杆采用分段式,但又区别于库斯特,热压板采用了覆耐磨板的方式;美卓将通常的压力缸上置方式,改成了下置式。

即使同行的专利失效了,欧洲企业还是坚持自己产品的特点,就像现在,辛北尔康普公司不会采用迪芬巴赫公司的机架和油缸的布置形式;迪芬巴赫公司也不会采用辛北尔康普公司的通长辊杆。

在追求差异化方面,欧洲企业严格自律,用心良苦。

从上述欧洲企业的特点中可以找到古代中国武术门派的影子,以前中国武术门派戒律森严,绝不允许弟子学别的门派的武功,强调原创。

拘囿于自身特点的保持,就会减少了博采众长的机会,也许这就是欧洲企业创新的盲点了。

4.1.2连续压机的缺点

连续压机的优点广为传播,有时会被夸大。

改进现有机型存在的缺点,也就找到了创新点或者创新的方向。

1)连续平压机的缺点:

(1)工作过程中热传递效率低,大约是连续辊压的二分之一。

连续平压机热量的传导方式分为两种:

直接接触传导和辐射。

直接接触传导是热压板通过与链杆接触,然后链杆与钢带接触,最后由钢带将热量传给板坯;辐射传热是热压板的热量辐射给辊杆、钢带,然后传给板坯。

连续平压机工作时热传递效率明显低于连续辊压、多层热压机工作时的热传递效率;链毯和钢带离开热压板后,也会产生热损失。

(2)链毯结构复杂,带来了其驱动系统的复杂。

运行在热压板内的链毯的每一个辊杆,都会起到一个调偏辊的作用,都会给钢带带来跑偏。

为了解决钢带的跑偏,钢带的纠偏系统、钢带的驱动系统就变得复杂了。

为了保证链毯与钢带热压过程同步,还要对其驱动系统提出特别要求。

链毯实现了连续平压的目的,但其结构复杂、难以控制的缺点显而易见。

同时,由于链毯结构原因导致的调偏难度,也制约了连续平压机产量的进一步扩大;尽管可以通过增加热压板的幅面来增加产量,但是板坯的排汽难度也随着幅面的增加而增加,这就决定了连续平压机的幅面不能无限制地增加。

2)连续辊压机的缺点:

(1)成品板的厚度范围小,成品板的厚度受限制,一般不超过12mm。

如果针对细分市场来说,这也可以不属于缺点。

(2)施胶量大。

施胶量大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因为在压制过程处于弯曲状态,当素板恢复平直时,已形成的胶钉会被破坏掉,为了保证素板的力学强度,因此需要增加施胶量;二是由于密度较高也增加了施胶量。

(3)密度偏高,原材料消耗高。

辊压法生产板的密度一般为0.8kg/cm3。

辊压法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剥离强度差,也就是存在内结合强度差的缺点,增加密度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内结合强度。

(4)制板工艺复杂难以控制。

与间歇平压法、连续平压法比,辊压法的工艺难度最高,因为辊压法生产影响板子最终厚度的因素很多,好多因素不确定,厚度偏差不规则且难以控制。

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辊压法采用压力控制,而不是位置控制。

3)连续挤压机的缺点:

产量低,成品静曲强度低。

4.2连续压机的中国创新的思路

4.2.1中国创新思路的特点

1)博采众长:

中国人的思维比较开放,并且很少有所顾忌,这样就可博采众长。

2)做减法:

对测绘对象进行减少功能,降低自动化程度,降低成本等,也可规避雷同。

就如吉利老板李书福曾经说过的,“汽车就是由四个轮子和两个单人沙发、一个三人沙发组成。

3)实用主义:

中国企业更注重阶段目标,为了提高部件或者系统的精度,可以牺牲互换性,热磨机的轴承座、大身和磨室体一体加工就是例子。

最有中国特色的发明,要数轿车上的安全带插孔的“裸插”。

轿车上设计的安全带提醒装置,就这样被中国人轻易破解了,这也是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式创新。

4)擅长二次创新:

面对新产品新技术,一方面,中国企业长期习惯于测绘,喜欢拿来主义;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不停步,很快找出其中的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二次创新。

5)缺乏原创更缺乏对原创的保护:

世界经济进入工业化阶段,中国原创的东西比较少,这说明中国的创新机制似乎还有些问题;同时,也缺乏对原创的保护。

6)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缺乏耻感:

中国人习惯了拿来主义,大多中国企业对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缺乏耻感,当然对别人侵犯自已的知识产权也不敏感,别人侵犯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也很少较真去追究。

到目前为止,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企业,大都申请了许多专利,一部分企业的专利被其他企业盗用,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企业出来主张自己的知识产权,这可能是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习惯态度。

4.2.2连续压机中国创新的思路

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企业基本走过了连续压机的“拿来”阶段,已经进入二次创新阶段,进入原创还有待时日,但不排除局部的原创产生。

1)博采众长:

这种方法不局限于同类压机之间的优点汇总,更多地表现在同类型设备间的借鉴。

比如连续平压机机架采用迪芬巴赫公司的形式,热压板采用辛北尔康普公司的形式;机架采用辛北尔康普公司的形式,热压板采用迪芬巴赫公司的形式等。

这种方法就像搭积木一样,但是要注意3个问题:

一是结合后的实用性如何?

二是部件的结构特点与企业加工手段是否适应?

三是避免“乱点鸳鸯谱”,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

2)移花接木:

这种方法主要是借鉴移植,比如,多层压机的预装机的机构,借鉴电梯的升降和刹车机构。

这种方法在连续压机的创新方面,体现在辊压机的结构与连续平压的结构,互相借鉴。

比如,连续辊压机借用连续平压的链毯结构,改善辊压机的性能;连续平压机借用辊压机板坯入口结构生产薄板;连续挤压机借用连续平压的链毯和钢带系统等。

3)局部原创:

针对欧洲连续压机的局部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创新,形成原创。

这种创新往往体现在某一点上,对某一系统、某一部件进行创新。

4)拓展领域:

现在中国企业的连续压机研制范围,大都局限于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这两个领域,其实欧洲的另外一些企业,比如,德国惠门(Hymmen)公司、意大利布鸟尼(Pagnoni)公司等企业,在二次加工领域、胶合板领域和其他领域,都有连续压机的应用。

在连续压机方面,中国企业还缺许多课,需要学习完善。

5)寻求突破:

连续压机的发展,目前好像已经遭遇天花板,要有大的突破,有赖于新工艺的出现、新的液压、电气元器件和密封、特种钢材等新材料出现和行业技术人员的创新。

聪明实用的同行,做出像李书福将汽车简化成四个轮子和沙发的举动,也不是小概率的事件。

连续平压机的突破点,也许是链毯结构,寻找一种更好的结构来替代它,连续平压就有了大的突破,油膜式复古不知是否是一条道路;连续辊压合理地将压力控制,改为位置(厚度)控制,也将带来连续辊压机的突破,至少是厚度公差的改善;连续挤压机是制造空心人造板的利器,与连续平压对接,难免没有突破。

5连续压机创新的中国实践

连续压机是欧洲人发明的,如果今天我们中国人做得跟他们一模一样,那不能叫创新。

我们需要的是外国人没有干过的,并且我们这种方式确实比他们的好,这样的中国实践和创新,才能获得客户的欢迎。

5.1连续平压的优点和经济产能

前面列举了连续压机存在的一些缺点,但不提连续压机的优点也是不全面的,否则就无法实现连续压机创新过程的扬长避短,也无法达成连续平压未来大面积替代多层压机的行业共识。

以连续平压为例,较多层压机有明显的3个优点:

一是产能优势,中国的多层压机单幅30层,双幅18层这是目前的记录,这样多层压机单线的年产能最多18万m³,要突破年产20万m³很困难;也许是这个原因,前几年有中/高密度纤维板(以下称密度板)、刨花板单线产能以15万m³为宜的行业共识,这个共识使得大多数上年产能低于15万m³连续压机的厂家后悔;笔者认为中国的密度板、刨花板的单线年经济产能应该为20万~30万m³,如果低于这个产量的、不是连续压机的、不具备细分市场优势的都是未来10年内淘汰落后产能的对象,笔者预测这个观点5年内就能见分晓。

二是降低消耗,目前连续压机的降耗特点不明显,因为以前使用连续平压机大多是为提高质量而非降低消耗,随着完成资本积累的民营企业的进入和国产连续平压产能超过年产20万m³,连续平压的低消耗特点将日益突出。

三是工艺调整手段丰富:

温度的在线区域调整,压力的在线区域调整,位置的在线区域调整。

5.2连续平压创新的中国实践

连续平压创新的中国实践主要体现在局部、结构、产能3个方面。

1)局部创新实践。

连续平压机可以细分为机架部分、热压板及加热部分、钢带及驱动部分、链毯及驱动部分、油缸部分、调偏系统、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其他部分。

连续平压机按照功能也可以分为入口部分、高压段、放汽段、定厚段及尾部。

柔性入口是辛北尔康普公司的专利,目前国产连续平压的入口方式有压力平台式、分级式的柔性进口,这些方式尚处于模仿或规避专利阶段,没有实现超越;其他部分如热压板孔道、机架和热压板膨胀方式等,大多为“山寨版”的创新,其目的还是为绕过国外专利;敦化市亚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链毯销轴结构可圈可点,有一些平行创新的味道。

2)结构创新实践。

连续平压的结构性创新,应该提到河南的同行,他们提出了一种新概念,近似于挤压式的连续平压,完全摒弃了油缸和液压系统,将连续平压机的结构大大简化了。

行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这种挤压式的连续平压获得成功,将是人造板机械的一场革命。

那么挤压连续平压机的概念会获得成功吗?

理论上是可以获得成功的,但是,这种成功或者这种挤压连续平压的方式,将丧失了目前连续平压的一些优势,比如一些在线调整功能。

实践上也会获得成功,只不过要受到好多局限,比如连续压机的长度、连续压机的产能、连续压机的运行速度和热压板无法参与钢带调偏等。

千万不要将这种挤压式连续平压机与目前的连续平压机等同看待,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设计思路的产物。

目前的连续平压机是用更丰富的工艺调整手段来修正铺装等前道工艺缺陷,制造出优质的板子;而挤压式连续平压机,采取相对固定的程式,是让前道工序完全来满足压机。

挤压式连续平压机更理想,它需要严格的前道工艺来满足这种理想的实现;

连续平压机更实际,它通过丰富的工艺调整手段,来实现理想的工艺曲线和产品品质。

3)增加单线产能。

中国客户大部分偏爱小幅面的压机,在多层压机里,4'幅宽压机远远多于8'幅宽压机,单线的产量提高主要靠增加层数。

对于连续平压而言,8'幅面的连续平压线可以实现60万m³/a的产能,不存在提高产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