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地质实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3791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嵩山地质实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嵩山地质实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嵩山地质实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嵩山地质实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嵩山地质实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嵩山地质实习.docx

《嵩山地质实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嵩山地质实习.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嵩山地质实习.docx

嵩山地质实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嵩山地质概况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

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

207国道与217、316省道贯通全境,郑少洛、禹登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登封铁路与京广、陇海、焦枝铁路干线相连,形成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市)”。

登封已成为中州大地上一座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景致怡人的现代旅游名城。

图1—1

地理概况: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

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

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

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

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

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

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成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72峰。

嵩山顶又名峻极峰,是嵩山的最高峰,古有“峻极于天”之说。

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

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

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

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

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

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

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

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陆象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

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演化的宝贵资料,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登封市行政区划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

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

总人口69万人(2009年)。

辖3个街道、9个镇、4个乡:

嵩阳街道、少林街道、中岳街道、大金店镇、颖阳镇、卢店镇、告成镇、阳城区镇(阳城工业区)、大冶镇、宣化镇、徐庄镇、东华镇、白坪乡、君召乡、石道乡、唐庄乡,以及送表矿区。

市政府驻嵩阳街道。

地处山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北有中岳嵩山,南有箕山和熊山,中为嵩箕盆地。

主要河流颖河。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4.3℃,年降水量524.4毫米。

主要矿藏有煤炭、铝矾土等。

朝(阳沟)兰(考)地方铁路、207国道和S85郑少洛高速、S32永登高速公路穿境。

景点有少林寺及塔林、中岳庙,嵩阳书院,汉柏、唐碑,元代观星台,北魏嵩岳寺塔和唐代净藏禅师塔,汉代太室阙、少室阙和启母阙,中岳36峰,嵩门待月、卢崖瀑布、御寨落日、箕阴避暑等自然景观。

道路交通:

嵩山及邻近地区已经形成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郑少高速(郑州-少林寺)、少洛高速(少林寺—洛阳)、永登高速(永城—登封)已全部建成通车,只需半小时车程即可向东到达郑州,向西到达洛阳。

京广、京九、焦枝、陇海、新菏等铁路干线纵横交织于嵩山邻近城市,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十分适合全国各地的学生到嵩山地区开展地质

图1—2

自然经济及工农业状况:

嵩山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为止先后发现和探明的矿种有40余种:

黑色金属铁,有色金属铝,铜,铅,,锡,稀有金属稼,锂,铌,贵金属金矿和银矿;特种非金属水晶,云母,石棉种:

冶金辅助材料溶剂用白云岩石灰岩硅石萤石,叶腊石,耐火绝热石棉,蛭石,耐火粘土,建材水泥原料用大理石,花岗岩,灰岩,粘土,工艺美术材料玉石,陶瓷玻璃原料石英,长石,能源燃料烟煤,无烟煤,药用矿石麦饭石(黑云母斑状石英二长岩),嵩山药石,矿泉水等。

该区所有矿产主要为沉积或变质矿产,其中以煤,铝土矿为主,其次为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矿,硅石矿,铁矿等,内生矿床少。

嵩山大力发挥旅游和矿产资源丰富两大优势,2008年前5个月,嵩山旅游收入近亿元,登封接待游客已经突破260万人次。

自从俄罗斯总统普京造访少林寺,少林寺景区的国外游客明显增多,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到来,更增加了少林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

到 2008年5月底,登封市共接待游客2631820人次,旅游收入近亿元。

嵩山充分发挥煤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成为全国15个地方煤矿重点开发矿区之一,煤炭以发热量高,灰分低,质量好,蜚声大江南北。

第二节实习要求和内容

时间:

实习时间:

2013.5.08————2013.5.27

我们30人,5人一组,共分为6租

我组成员:

邵振臣、李瑞蒙、杜向阳、田潘潘、杨梦林

本班指导老师:

郑德顺老师、吴伟老师、刘伟庆老师

野外实习阶段:

7天认识实习、7天测剖面、7天填图实习

路线:

1.大石淙—小石淙:

石淙河断层、断层谷、喀斯特地貌(化学风化)

2.中岳庙、黄盖亭:

少顶山背斜、节理、交错层理、飞来峰

3.飞机场:

岩浆岩、球形风化、风化壳

4.嵩顶:

太古宙、尖山斜长石、片麻岩构造、底砾岩、裂隙水

5.龙山辉绿岩墙、嵩阳运动、泉水

目的:

1.巩固和掌握《普通地质学》课程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基本掌握野外观察、认识、记录地质现象的方法,熟练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

3.初步了解分析地质问题的一般方法。

内容:

1.认识和鉴定实习区的三大类岩石及矿物。

学会区分三大类岩石,初步掌握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特征及鉴定标志和方法。

2.认识实习区常见的地质构造,学会判识褶曲、断层、节理的方法。

3.认识实习区各地质时代的地层,了解和掌握从太古代到新生代地层的名称、岩性特征和古生物化石特征。

4.了解实习区各种矿产的特征、成因和用途,为应用地质理论寻找矿产资源打下基础。

5.了解实习区水文地质特征和工程地质条件,为后续专业教学及实践打好基础。

6.了解实习区地质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特征,掌握对地形、地貌成因的分析方法。

图1—3

第二章地层

本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皆有出露。

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第一节太古界

出露于登封市君召以北等地,为本区最古老的地层,自下而上分为三个岩层。

1.石牌河组:

主要为灰绿、灰黄色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厚度大于256米,岩石遭受强烈混合岩化。

有多期基性-中酸性岩浆侵入。

其中变闪长岩年龄值为29.86-30.6亿年。

本组原岩为基性火山岩夹中酸性火山岩及少量沉积岩。

2.郭家窑组:

主要为黄褐、暗绿色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夹斜长角闪片麻岩、变粒岩和磁铁石英岩薄层或透镜体。

上部夹少量云英片岩。

厚857米,本组原岩为基性火山岩和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及沉积岩。

3.老羊沟组:

底部为一层不稳定的长石石英岩,下部为云英片岩、云母片岩夹斜长角闪片岩及少量磁铁石英岩。

上部为绢云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夹变质砾岩及含砾绢云绿泥石英片岩。

厚630米,本组岩层以片岩为主。

无片麻岩,未见混合岩化现象,具斜层理及各种片岩构成的韵律层,含大量云母等粘土质变质矿物。

原岩为浅海碎屑岩。

第二节元古界

1.下元古界嵩山群

分布于玉寨山、嵩山、五指岭一带,自下而上分为罗汉洞组、五指岭组、庙坡山组和花峪组。

(1)罗汉洞组:

与下伏太古界登封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下段为灰白色巨厚含砾粗粒石英岩、含长石石英岩和底砾岩。

厚155米。

中段为白色厚——巨厚层中细粒石英岩,不对称波痕发育。

厚391米。

本组石英岩普遍含磁铁矿。

上段为灰色厚层粗粒石英夹薄层绢云石英片岩,波痕及交错层理十分发育,203米。

(2)五指岭组:

含一、二、三段。

一段为灰白、浅黄色绢云石英片岩、石英岩与千枚岩互层。

二段为青灰、灰白色千枚岩、石英绢云片岩夹石英岩。

三段为紫杂色绿泥绢云片岩、绢英片岩夹赤铁石英岩。

(3)庙坡山组:

厚395米,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粗粒石英岩夹致密石英岩(天然油石层),底部岩层发育称波痕及泥裂。

中部为灰白色夹紫红色条带状石英岩。

上部为中厚层状粗粒石英岩夹紫红色赤铁石英岩及千枚状绢英片岩。

(4)花峪组:

厚194米,底部为紫红色铁质千枚岩和角砾状千枚岩,靠上有一层含磷千枚岩。

下部为灰黄色厚层状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

上部为灰白色中层状石英岩。

图2—1

2.中元古界五佛山群:

不整合覆于嵩山群或登封群之上,自下而上由马鞍山组、葡萄峪组。

骆驼畔组和何家寨组组成,本区缺少底部兵马沟组。

马鞍山组为紫红色底砾岩和灰紫色含砾石英砂岩、肉红色石英砂岩夹层间砾岩痕、泥裂和交错层理发育。

3.上元古界震旦系罗圈组:

主要分布在邻区临汝罗圈、偃师上徐马等地。

实习区南部送表马窑一带有零星出露。

与下伏五指山群石英砂岩呈不整合接触。

第三节古生界

本区古生界地层有寒武、奥陶、石炭及二叠系。

1.寒武系

(1)寒武系下统:

自下而上依次为关口组、朱砂洞组和馒头组。

A.关口组:

厚23——134米,由南向北变薄,与下伏元古界地层呈起覆不整合接触。

本区北部为底部砾岩,南部相变为含磷砂岩。

其上为波痕、泥裂发育的石英砂岩。

B.朱砂洞组:

厚65——97米,下部由紫红色埿砂质灰岩、泥灰岩组成:

上部为青灰、深灰色厚层状泥质灰岩、豹皮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

顶部白云质灰岩含灰色澻石结核。

C.馒头组:

岩石组合以紫红色页岩为特征,夹有灰岩、白云岩、云泥岩及砂岩。

下部夹较多的黄灰色、砖红色泥质灰岩、泥质白云岩、云泥岩,中部夹较多的暗紫色石英粉砂岩、泥质鲕粒灰岩,少量薄层海绿石石英砂岩及灰岩透镜体,上部以黄绿色页岩为主,夹泥质条带鲕粒灰岩,泥质条带砂屑灰岩。

厚276.86m。

该组底以朱砂洞组连续的灰岩或白云岩结束、杂色页岩或泥灰岩、云泥岩出现划界,与朱砂洞组为整合关系;顶以杂色页岩或砂岩结束、连续的鲕粒灰岩出现划界,与张夏组为整合关系。

馒头组划分为三段:

一段厚66.3m,为褐黄色、紫红色薄层泥灰岩、泥晶灰岩、泥晶白云岩夹紫色页岩;二段厚115.4m,以暗紫色含云母页岩、粉砂岩为主,夹灰岩及薄层砂岩;三段厚95.16m,以灰色鲕状灰岩、粉砂岩、砂岩为主,夹灰黄色、黄绿色、紫色页岩。

馒头组在关口出露较好。

剖面描述如下:

上覆地层:

张夏组(Є2zh)深灰色薄板状含泥质条带微晶灰岩

————————整合————————

馒头组(Є1+2m)总厚度276.86m

三段(Є1+2m3)厚66.30m

28.黄绿色页岩夹中层泥质条带泥晶鲕粒灰岩,产三叶虫:

25.60m

27.灰色厚层含泥质条带泥晶鲕粒灰岩,产三叶虫:

8.14m

26.黄绿色页岩,夹薄层泥晶灰岩8.88m

25.灰色厚层含泥质条带亮晶细砂屑灰岩,产三叶虫15.54m

24.灰色薄层含泥质条带亮晶砂屑灰岩,产三叶虫8.14m

二段(Є1+2m2)115.40m

23.灰色薄层泥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产三叶虫:

6.44m

22.黄绿色页岩,夹黄色石英及砾屑灰岩透镜体,砂岩中含少量海绿12.88m

21.暗紫色页岩,夹薄层海绿石石英砂岩及灰岩透镜体,顶部产三叶虫:

9.66m

20.暗紫色页岩及石英粉砂岩,夹紫红色及黄色页岩,产三叶虫化石:

71.84m

19.暗紫色页岩及石英粉砂岩,顶部夹二层鲕粒灰岩,产三叶虫化石:

12.18m

18.紫红色页岩一段(Є1+2m1)69.18m

17.底部80cm灰色叠层石泥晶灰岩,向上为紫色页岩2.40m

16.紫红色页岩与泥质互层,夹少量黄色页岩24.60m

15.灰黄色条纹状泥晶灰岩10.26m

14.黄色泥质微晶白云岩与紫色页岩互层25.98m

13.灰黄色条纹状含粉砂质泥晶灰岩,底部产三叶虫化石:

2.16m

12.黄及暗灰色泥质微晶白云岩,夹少量紫色页岩9.60m

11.黄色薄层白云岩,夹紫红色含铁泥质灰岩:

11.85m

10.紫红色页岩4.11m

9.黄色含铁泥质微晶白云岩,底部夹薄层灰岩4.20m

————————整合————————

下伏地层:

朱砂洞组(Є1zh)以灰岩、白云质灰岩为特征。

主要岩性为深灰色白云质灰岩、青灰色厚层含燧石团块白云岩,底部为黄白色泥灰岩、泥质条带或泥质斑块状白云质灰岩(俗称豹皮状灰岩),在关口厚97.1m。

朱砂洞组底以连续出现碳酸盐岩划界,与辛集组整合接触,或与前寒武纪变质岩不整合接触;顶以大套碳酸盐岩组合结束、杂色页岩或云泥岩出现划界,与馒头组整合接触。

登封市关口朱砂洞组剖面比较典型,描述如下:

上覆地层:

馒头组(Є1+2m)紫红色薄层泥灰岩

————————整合————————

朱砂洞组(Є1zh)总厚度97.1m

4.深灰色白云质灰岩,含三叶虫化石Redlichia(莱地利基虫)54.4m

3.青灰色厚层含燧石团块白云岩32.5m

2.黄白色泥灰岩3.2m

1.紫红色含泥质砂质灰岩7.0m

———————整合————————

下伏地层:

下寒武统辛集组(Є1x)紫红色含泥质、砂质灰岩

朱砂洞组上部具Cu、Pb、Zn矿化,下部含石膏矿,在鲁山县辛集已构成大型工业矿床。

[朱砂洞组创名及划分沿革]朱砂洞组以前资料曾称扳倒井灰岩、景儿峪灰岩,1952年冯景兰、张伯声在平顶山市西南的朱砂洞村创建“朱砂洞石灰岩系”,河南区测队1964年废弃该组,将其并入辛集组,上世纪末地层清理时恢复朱砂洞组。

(2)寒武系中统:

自下而上依次为毛庄组、徐庄组及张夏组。

A.毛庄组:

厚92——150米。

以紫红色砂质页岩为主,夹薄层层面含白云母碎片的粉砂岩,顶部夹泥质灰岩。

B.徐庄组:

厚54——144米。

底部为海绿石细砂岩;下、中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状具泥质条带的白云质灰岩与黄绿色砂质页岩呈夹层或互层;上部为中——薄层状泥质条带灰岩及状灰岩。

C.张夏组:

该组在关口—窖粮坑一带出露较好,主要为灰—深灰色厚—巨厚层鲕状灰岩夹厚层鲕状白云质灰岩、泥质条带鲕粒灰岩、豆状、竹叶状灰岩,以具有鲕状、豆状结构为其特征。

厚110~208m。

张夏组下部以馒头组页岩夹灰岩结束,厚层鲕状灰岩出现为该组之底,标志明显;其顶部以见到深灰色厚层白云岩与崮山组分开,二者岩石风化外表较易识别。

张夏组富含三叶虫化石,化石集中在中下部,所采化石有光滑太子虫、大型太子虫、双疣太子虫、标准小满洲虫、磨坡斯氏盾壳虫、宽河南虫、满瘤小裂头虫、小平凡虫、矢部原附节虫、小脊状虫、宜阳小井上虫、大野营虫、辽东大野营虫、登封大野营虫、太子沟颊形虫、康家沟小无肩虫、北山虫等。

在登封市关口—窖粮坑张夏组出露较好,描述如下:

上覆地层:

崮山组(Є2g)厚层白云岩

下伏地层:

馒头组三段(Є1+2m3)黄绿色页岩与青灰色中厚层泥质鲕状灰岩互层

(3)寒武系上统:

自下而上依次为崮山组、长山组及凤山组。

A.崮山组:

厚36——277米,为灰、深灰色厚层——巨厚层状白云岩、状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

顶部为黄色薄层泥层灰岩或泥质白云岩。

B.长山组:

厚46——120米,为灰、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及含硅质团块或条带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2.奥陶系:

缺失下统及上统。

中统马家沟组:

分布于北部与偃师、巩县交界的边邻地区及东部告城至密县、禹县一带,唐庄附近也有零星出露。

南部无沉积,与下伏寒武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下部以灰黄色页岩、泥灰岩为主,底部有砂砾岩。

厚30米(旧称贾旺组)。

中、上部为深灰色致密状灰岩、豹皮状及角砾状灰岩。

厚93米,产丰富的牙形石。

3.石炭系:

仅发育中统本溪组及上统太原组。

4.二叠系:

与下伏石炭系整合接触

(1)二叠系下统:

下部为山西组,上部为下石盒子组。

(2)二叠系上统:

自下而上依次为上石盒子组、平顶山组及土门组。

第四节中生界

本区仅有三叠系,与下伏二叠系整合接触。

1.三叠系下统圈门群:

由红灰、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组成。

厚550米。

2.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群:

灰黄、灰绿色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珉紫红色钙质粉砂岩、砂质泥岩互层,厚320米。

3.三叠系上统延长群:

下部为土黄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紫红色砂质泥岩;上部为土黄、灰绿色粉砂质与紫红、黄绿色砂质泥岩互层,厚大于300米。

第五节新生界

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及第四系与下伏地层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1.下第三系陈宅沟组:

由褐红、砾石色砂岩、泥岩夹透镜状泥灰岩组成,泥岩层面偶有薄膜状石膏,底部为砂砾岩,砾石磨圆度及分选性极差,钙质胶结,含泥质杂基,本组厚185-436米。

2.上第三系洛阳组:

为褐黄、褐红、灰白等色泥岩与泥灰岩互层,夹砂砾岩透镜体,砂砾岩呈半固结状态,厚12-83米。

3.第四系:

为褐红色亚粘土、黄土、亚砂土、砾卵石等冲积、洪积、坡积及残积物,厚12—55米。

第三章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而火成岩中也以岩浆岩为主。

从我们在嵩山实习的实际情况来说,我们实习的关于火成岩的主要内容就是岩浆岩。

嵩山岩浆岩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约27亿年前的太古代早期,这个时期的岩浆岩以基性和中基性为主,但现在大多都已变质,代表性的岩浆岩主要有角闪片岩、黑云角闪片岩;第二个时期是大约26-25亿年前的新太古代晚期,这个时期的岩石占整个新太古代岩石的90%,以酸性岩为主,尤其以花岗岩为主;以形成侵入岩为主的23-21亿年前的元古代早期为第三个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侵入岩主要有辉绿伟晶岩和钾长花岗岩,但现在大多都以变质;最后一个时期是18-16亿年前的中元古代早期,形成的主要是碱性花岗岩,同时也是登封地区最为典型的花岗岩。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所学习的及采集到的岩浆岩有花岗岩、辉绿岩和石称花岗岩。

(一)花岗岩:

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是酸性岩的典型代表。

我们这次在嵩山学习的有两种花岗岩:

一种是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另一种是侵入花岗岩。

图3—1

1.出露地表的花岗岩:

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来到了登封市的一个采石场,这里的花岗岩的颜色有肉红色,灰白色等。

我们在这里采集到了钾长花岗岩(编号lx8-1)和花岗片麻岩(编号lx8-2)。

编号lx8-1的花岗岩的主要矿物都一正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全晶质等粒粗粒结构,快状构造。

该标本为肉红色,淡黄色,因为它们的主要矿物正长石的含量较多,而正长石为肉红色或淡黄色;而编号lx8-2的标本花岗岩为灰白色,因为它的斜长石含量较多,而斜长石为富钠的酸性斜长石,一般呈白色、灰白色。

这三种花岗岩还可以用作建筑材料,不过在装修是应用颗粒大的,利于观赏,而在作地板是时,则要用颗粒小的,耐磨。

2.侵入花岗岩:

侵入花岗岩是指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

我们在书院河及玉皇庙附近学习了岩浆侵入与围岩接触。

此处的侵入体就是花岗岩,由于花岗岩里面含有长石,在自然界中容易风化,变成高龄石,这种侵入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是石英、云母、正长石、斜长石。

而作为围岩的是石英岩,棱角分明,属变质岩,硬度7,不容易风化,化学性质稳定。

此处的侵入岩(侵入花岗岩)与围岩(石英岩)接触处的特点主要有岩石为褐色、破碎的厉害、接触间线呈锯齿状或港湾状、岩浆与围岩接触的地方有俘虏体。

图3—2

(二)辉绿岩

辉绿岩为基性浅成岩,近于黑色、或灰绿、黑灰色,一般为细粒到中粒结构,多呈岩床、岩墙产出。

在登封逍遥沟处我们看到了辉绿岩墙此地的岩墙上部较窄,大约有7米,下部较宽,有10米左右,高36米,能明显看到岩墙与两侧围岩的间线分明,左侧较直,右侧上部呈锯齿状,岩石破碎、节理发育。

编号为2的辉绿岩呈灰绿色、暗灰色,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含铁量高,节理发育。

图3—3

(三)石秤花岗岩(花云母钾长花岗岩)

岩石呈肉红色,风化后呈灰白、灰黄色,中心相主要矿物成分有钾长石(50—55%)、石英(35—40%),次要矿物有更长石,黑云母(2—8%)、花岗结构,块状结构。

定名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有中心向边缘相过度,岩石颜色有淡红变为灰白,矿物成分上黑云母、钾长石、石英减少,角闪石、斜长石增多。

岩石结构由中粗粒变为中粒,具似板状结构、块状或斑点状构造。

第四章构造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板块的边缘,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连续并且完整出露有30多亿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时期内,嵩山先后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时期,被地质学家称为“五代同堂”。

该地更经历了被称为“嵩阳运动”、“中越运动”和“少林运动”的三大构造运动。

在嵩山此区域内,褶皱、断层、节理等地质构造运动遗迹历来为中外地质学家所瞩目。

第一节三大运动

1951年,张伯声对嵩山进行地质调查,确立了“嵩阳运动”;1954年张尔道在嵩山地区进行地质调查,确立了“中岳运动”;1958—1959年,王日伦等对嵩山地区进行路线地质研究,论述了“少林运动”的存在。

一.嵩阳运动

在距今25亿年前,嵩山地区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被地质学家称为“嵩阳运动”。

嵩阳运动是全球构造三大运动之一,也是形成嵩山的一个重要阶段。

嵩阳运动的地质遗迹界面是划分太古与远古的界限,界面之下是太古宙沉积地层—登峰群;界面之上是元古代沉积地层—嵩山群。

界面清晰地反映了太古宙末发生的一次广泛而剧烈的地壳运动。

其运动的后果是使海底沉寂的花岗绿岩系受到近南北的应力作用、温压效应而产生褶皱隆起,逐渐露出海面,从而形成山脉。

但后来,由于长期的外力侵蚀及地壳下降,嵩山再次被海水淹没,形成了滨海和浅海环境。

此后,该区域不断接受了被称作嵩山群的碎屑物质、泥沙及钙、镁等物质的沉积,为嵩山的再次峥嵘奠定了基础。

嵩阳运动地质遗迹是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场所,国内独有,世界罕见,不可再生,损而皆无。

图4—1

二.中岳运动

再继嵩阳运动之后,距今18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再次发生了一场大的地壳运动,被地质学家称作“中岳运动”。

在此期间,来自东西方向上的应力作用和温压效应促使海底的碎屑岩—碳酸岩地层慢慢上升,隆起成山,露出海面,使整个嵩山群(罗汉洞组、五指岭组等)协调一致地产生紧密的走向近南北,轴面向西倾斜,向东倒转的复式背斜和复式向斜,嵩山再次耸立于中原大地之上。

但是,时间可以摧毁一切。

在中岳运动后,嵩山再次被慢慢风化、剥蚀、夷平及下降,直至再次被海水所淹没,形成滨海、浅海、山间盆地和罗圈冰碛层的地层层序。

三.少林运动

在经历了两次大的地壳运动之后,到了距今约7亿年前,嵩山地区又一次发生了被称作“少林运动”的构造运动。

其表现为寒武系下统辛集组底部砾岩呈角度不整合覆于新元古界五佛山群何家砦组和马鞍山组之上。

此运动仅在少林寺地区见角度不整合,其他地区均表现为平行不整合或逐渐过渡关系。

这次运动以后,本区全面沉降,广泛接受海相沉积。

第二节断裂构造

地壳中岩石再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断裂构造。

它和褶皱构造一样,是地壳中普遍发育的基本构造形式之一。

通常我们根据断裂岩块相对位移的程度,把断裂构造分为节理和断层两大类。

一节理

岩石中有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