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山景区勘察报告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3677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牛山景区勘察报告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石牛山景区勘察报告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石牛山景区勘察报告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石牛山景区勘察报告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石牛山景区勘察报告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牛山景区勘察报告资料.docx

《石牛山景区勘察报告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牛山景区勘察报告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牛山景区勘察报告资料.docx

石牛山景区勘察报告资料

一、前言

受德化县石牛山景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甲方)的委托,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以下简称我院)承担了石牛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场地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

(一)工程概况

德化石牛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场地位于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

拟采用天然地基或桩基础,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属丙类。

拟建场地各建筑物基本情况见表1,具体位置见《钻孔位置平面图》(附图一)。

本工程建筑物部分由北京中帝恒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承担设计。

各建筑物主要特征一览表表1

序号

建筑物

名称

设计室内地坪标高

(m)

层数

高度

m

对差异

沉降敏感程度

结构

类型

单位荷重(KN/柱)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地下室及基础埋深情况

允许倾斜或相邻柱间允许沉降差

1

游客服务中心

261.1

2

11.5

敏感

框架

1350

乙级

基础2.0m

0.002L

2

1#商业~6#商业

260.1~269.6

2~3

9.0~

12.9

敏感

剪力墙

302~319/墙

乙级

基础2.0m

0.004

3

检票口

271.5

1

6.5

敏感

框架

165

乙级

基础2.0m

0.002L

4

消防水池及泵房

263

1

5.85

敏感

框架

1500

乙级

基础2.0m

0.002L

5

柴油发电站、生活泵房及消防水箱

265.5~277.0

1

5.25~5.85

敏感

框架

800~

1000

乙级

基础2.0m

0.002L

另外,拟建场地场平后进行削坡放坡修整,部分地段将形成挖方边坡。

根据拟建场地的整体规划设计,结合场区经平整后的地形地貌,为描述方便,将边坡工程分成1个边坡和2个挡墙,对边坡和挡墙进行编号,分别为边坡a、挡墙A、挡墙B。

边坡及挡墙基本情况见表2~3,具体位置见《钻孔位置平面图》(附图一)。

本工程边坡及挡墙部分由福建省建筑轻纺设计院承担设计。

边坡相关设计参数表2

编号

坡底标高(m)

坡顶标高(m)

边坡高度(m)

边坡长度(m)

拟开挖坡率,分几阶放坡

边坡类型

对应里程编号

边坡a

261.1~277

274.9~278.8

1.5~12.0

270

约6米一阶,分1-2阶

岩土混合边坡

A0+075.9~A0+345.9

挡墙相关设计参数表3

编号

挡墙底标高(m)

挡墙顶标高(m)

挡墙长度(m)

挡墙高度(m)

基底荷载(Kpa)

挡墙类型

拟采用基础型式

对应里程编号

挡墙A

261.1

264.0~271.9

76

2.9~10.8

100~280

重力式挡墙

天然地基

A0+000~A0+075.9

挡墙B

260.5~271.5

263.0~277.0

232.2(局部断开)

2.3~7.4

100~200

重力式挡墙

天然地基

B0+000~B0+232.2

(二)勘察目的与技术要求(分别由各设计单位提出)

A:

建筑物部分:

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并进行下列主要工作:

1、查明拟建物范围内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工程特性。

2、了解场地内是否有暗滨、沟、塘、池、井等,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

3、划分场地类别,分析地震效应情况,判定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地震液化情况,并计算其液化指数。

4、查明地下水的埋设条件,评价场地内水、土对砼、砼中钢筋、钢构件的腐蚀性。

5、对可能采取的基础型式提出建议,提供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

若为桩基础,须查明是否考虑负摩阻力,并提供相关参数。

6、提出基础工程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7、未尽事宜按现行GB50021-2001(2009年版)等规范执行。

8、地勘部门可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适当调整勘探点的间距。

9、要求提交勘察资料内容

(1)提供岩土层物理力学业性质主要指标及基础设计参数。

(2)提供钻孔地质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

(3)提供土工试验成果表,原位测试成果表,水质分析报告表及其它测试成果报告或成果表。

(4)提供有关指标统计表。

地基承载力按现行规范提供特征值。

(5)提供勘察报告书。

(6)勘察深度宜揭露岩层。

其它按现行规范要求提交资料。

B:

边坡及挡土墙部分:

(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2)应说明拟建挡墙和边坡的工程概况及安全等级;

(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

(5)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

(6)地表水对坡面、坡脚的影响情况,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

(7)提供拟建边坡各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8)提供拟建边坡的地震基本烈度、地震效应,并指出其类型;

(9)对拟建边坡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并查明有无不良地质现象;

(10)查明挡墙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如挡墙顶建(构)筑物的荷载、结构类型、基础型式及埋深等。

指明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计算参数;

(11)从地质角度出发,对整个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

(12)分析边坡和建在坡顶/坡上建筑物的稳定性,对坡下建筑物的影响;

(13)提出不稳定边坡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的建议;

(14)对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的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建议;对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提出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15)图件:

a、提供拟建场地钻孔平面图

钻孔的布置、数量及技术孔和一般孔的比例应遵照规范规定。

在地质变化明显处及不良地质区域范围,宜适当加密布孔。

b、提供钻孔柱状图

钻孔深度:

钻孔深度按规范要求或进入中风化。

c、提供拟建边坡的地质剖面图;

d、原位测试成果图表;

e、室内试验成果图表;

(16)勘测点的布置、成果的精度应符合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17)在平面图上标明纵横断面的位置。

(三)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阶段为详勘阶段。

根据上述技术要求,勘察工作主要依据如下规范、规程和标准:

1、质量标准、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

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版);

(2)《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图文件设计深度及总说明要求》

〔建筑工程勘察部分〕;

(3)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4)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5)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行标《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8)国标《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8)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9)国标《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

(10)行标《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11)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

(12)省标《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13)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14)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四)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本工程建筑物重要性等级属二级,场地复杂程度属二级,地基复杂程度属二级,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挡土墙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五)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工作量

本工程勘察主要依据拟建物性质,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拟采用基础类型进行勘察工作量布置。

勘察手段主要采用钻探、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取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取岩样进行抗压试验、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取扰动土样进行颗分、易溶盐分析及土壤视电阻率测定等方法。

本次勘探孔由设计单位与我院共同布设,布孔原则:

(1)拟建物周边、角点及平面范围采用似网格状布置,钻孔间距一般小于24m,布置64个钻孔(部分钻孔兼边坡及挡土墙孔);

(2)为挖方边坡及挡土墙治理方案提供设计依据,专门对其进行勘察,钻孔按二级边坡进行布置(线间距20~30m,点间距15~20m),布置钻孔28个;

故本次共布置钻孔92个(编号ZK1~ZK92),其中控制孔38个(同为取样测试孔)大于总孔数的1/3。

勘探孔深度:

建筑物钻孔按进入中风化岩6~8m(控制孔取最大值),边坡孔进入潜在滑动面以下并进入稳定地层不少于5m,坡脚钻孔进入地面设计标高以下不少于5m。

钻探设备采用XY-1型岩芯钻机,钻进方法采用套管跟进或泥浆护壁,回旋钻进全孔取芯的施工工艺。

土层及强风化岩采用合金钻头,卵石、碎石及中风化岩采用金刚石钻头。

钻探操作、回次进尺和岩土编录工作均符合《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的要求。

钻探观测和测试工作完成后,勘探孔采用粘土分层回填击实进行封孔处理。

本工程勘察布置专门取样孔38个(超过总孔数的1/3)。

取土样孔和进行原位测试孔的孔数和测试数量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4.1.20条的要求。

扰动土试样直接在钻探岩芯中采取,岩石样直接在钻探岩芯中采取,土工试验按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执行,试验项目主要以颗分为主,主要提供颗分成果指标,岩石进行抗压试验。

水试样采用干净玻璃瓶分别在钻孔中或地表水系中采取,试验项目为简分析。

另为判定地下水以上土质对砼结构等的腐蚀性,还采取地下水位以上的素填土试样进行土质易溶盐分析。

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标贯仪,试验层位主要为粉质粘土及土状强风化岩,测试间距约2.0m。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采用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标贯仪,试验层位主要为含卵石粉质粘土、卵石及碎石层。

土壤视电阻率测定采用HT2571数字接地电阻仪。

剪切波速及地脉动测试采用XG--I型多功能测试仪及DPV地脉动测试探头。

岩土层定名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有关分类标准和省标确定。

勘探孔放样及定测根据两个基准点DX01(X=2842538.042,Y=39643082.762,H=258.328)、DX03(X=2842516.441,Y=39642723.091,H=260.484)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RTK进行测放,坐标系统为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为85国家高程基准。

具体孔位及孔口高程详见《钻孔主要数据一览表》(附表十)及《石牛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钻孔位置平面图》(附图一)。

本工程勘察外业工作时间为2017年7月10日~2017年8月20日。

实际完成各项工作量见表4。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4

项目

单位

数量

钻探孔进尺/孔数

米/个

2020.5/92

标准贯入试验

105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m

29

土壤电阻率测定

2

波速试验

2

抽水试验

1

钻孔测量

92

扰动样

31

水样

8

岩样

件(组)

18

颗分试验

21

渗透试验

6

三轴试验

6

岩石点荷载试验

9

岩石饱和抗压试验

9

水质分析

2

土质易溶盐分析

2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拟建场地位于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

原始地貌:

场地大部分地段位于低山地貌单元,北侧局部紧邻赤石口溪段为冲洪积阶地地貌单元组成。

场地地形总体较开阔,勘察期间测得场地现地面标高为258.30~281.94m(以孔口标高计),根据场地现地面标高与各拟建物设计地坪标高对比,场地大部分地段需开挖约1~10.5m,部分尚需回填填约1~3m。

据向当地村民了解,本场地大部分原为水稻田耕作区,原地形较为复杂,场地分布有大量农沟、毛沟等农田灌溉水系,后经旅游区开发需要征收,现场地农业退耕、荒废,长满杂草,但原有农沟、毛沟未专门进行引流,场地内灌溉水系杂乱交错,场地长期泡水。

现对拟建场地及其周边环境简介如下:

根据现场踏勘,拟建场地周边环境总体较简单。

场地北侧紧邻赤石口溪,溪流两侧均已采用浆砌块石挡土墙进行防护;西侧沿用地红线为S203省道,省道外为浐溪;南、东两侧红线外均为自然山体及荒废水田。

其次场地中段及西侧各分布一条明沟,现场地内沿景区道路分布有一小型水电站及少量景区配套设施(厕所、检票口、候车厅等)。

其余地段均未开挖,为待建空地,未见有既有建构筑物分布。

另据现场调查及收集资料,拟建场地分布有一横穿拟建场地中段的国防光缆(大致为北东往南西向)及场地南侧红线外10~15m处分布一大致与红线平行的高压线,另外场地中段沿明沟有一从山顶引流至小型水电站的水管(Φ500mm钢管)。

除此之外,场地内未见有明显标志的地上或地下管线通过。

场地现状详见《钻孔位置平面图》(附图一)。

(二)地层、构造

1、地层

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拟建道路沿线地层主要由近代人工填土(Qml)、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Q4dl)、侏罗系上统南园组凝灰岩(J3nc)的不同风化层构成。

2、构造

从大地构造上,德化县位于平和县至广东省大埔断裂带东侧。

晚古九生华夏古隆起的西缘。

地质构造复杂,具有多旋回、多构造层特点。

主要有:

扬子和加里东构造层,华力西至印支构造层,燕山构造层,喜马拉雅山构造层。

德化县处于德化—诏安断裂带中段,境内有雷峰瑞坂至城关断裂带及郑和—德化—大埔断裂带,场区主要受郑和—德化—大埔断裂带的次一级断裂控制。

晚更新世以来构造运动逐渐减弱,区内各断裂自全新世以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可不考虑活动性断裂的影响,本次勘察未见活动性断层,场地断裂构造条件较稳定。

(三)地基土分布及其性质

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地层结构较复杂,地层岩性、厚度和埋藏分布等在横纵向上变化较大(参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

根据地层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等可将本场地地基土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填土①(Qml),按回填物质可分为素填土

及耕植土

素填土

(Qml):

局部分布,仅在场地北侧部分地段分布,层底埋深0.3~2.5m,层底标高256.02~269.57m,厚度0.3~2.5m。

褐黄、灰黄色,填料主要为卵石夹少量粘性土,回填时间约10年,基本完成自重固结,但回填时未经专门压实处理,密实度及均匀性较差。

该层力学强度低,工程性能差。

另需说明,因该层硬杂质含量较高,取样困难。

耕植土

(Qml):

分布广,层底埋深0.3~1.1m,层底标高260.65~281.44m,厚度0.3~1.1m。

褐黄、灰黄色,主要为粘性土组成,夹有大量植物根系,呈软塑状,局部呈流塑状,密实度及均匀性较差。

该层力学强度低,工程性能差。

2、含卵石粉质粘土②(Q4al-pl):

第四系冲洪积成因,局部分布,仅在场地北侧部分地段分布,层顶埋深0~2.5m,层顶标高256.02~269.57m,厚度0.6~5.2m。

呈灰、灰黄等色,可塑,成分主要由粘粉粒及约30~40%卵石构成,卵石粒径约5~8cm不等,个别大于15cm。

岩芯摇振无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属中等压缩性土,修正后的重型动探击数为5.29~9.77击,平均7.47击,力学强度一般,工程性能一般。

3、卵石③(Q4al-pl):

第四系冲洪积成因,局部分布,仅在场地北侧部分地段分布,层顶埋深为0~6.2m,层顶标高252.10~258.91m,厚度0.7~5.7m。

青灰色,颗粒级配较差,骨架颗粒粒径约6~10cm不等,最大粒径达30cm,局部为漂石,呈亚圆形,排列混乱,不均匀,母岩成分为中、微风化凝灰岩,中、粗砂充填,含量约15~25%,饱和,呈中密状。

该层修正后的重型动探击数为12.61~19.45击,平均15.66击,属中、低压缩性土,工程性能较好,力学强度较高。

4、粉质粘土④(Q4dl):

第四系全新统坡积成因,分布较广,层顶埋深0.0~1.1m,层顶标高258.84~281.44m,厚度0.5~4.9m。

呈褐黄色,该层长期泡水,呈软~可塑状,成分主要由粘粉粒及约15%~20%砂砾构成。

芯样摇振无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该层属中等~高压缩性土,修正后的标贯击数为5.0~13.0击,平均8.1击,力学强度一般,工程性能一般。

5、碎石⑤(Q4dl):

第四系全新统坡积成因,分布较广,层顶埋深0.0~4.6m,层顶标高256.14~280.28m,厚度1.0~12.7m。

呈褐黄、灰白色,骨架颗粒粒径约5~10cm不等,最大粒径达30cm,局部为块石,呈亚圆形,排列混乱,不均匀,母岩成分主要为强、中风化凝灰岩,粘性土填充,含量约15%~20%,局部大于30%。

饱和,呈中密状。

该层修正后的重型动探击数为11.21~27.98击,平均16.07击,属中、低压缩性土,工程性能较好,力学强度较高。

6、强风化岩⑥(J3nc):

按风化程度不同分为土状强风化凝灰岩

及碎块状强风化凝灰岩

两个亚层。

土状强风化凝灰岩

分布较广,层顶埋深0.0~9.1m,层顶标高257.27~277.83m,厚度1.1~10.9m。

呈褐黄、灰黄等色,成分为火山基质和长石、石英晶屑为主,大部分风化成粘粒、粉粒,岩芯呈土状,为散体状结构,同上部风化土层同样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强度降低等特点。

RQD指标为0,属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属极破碎的,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类,实测标贯击数≥50击或反弹,力学强度较高,工程性能较好。

碎块状强风化凝灰岩

分布较广,层顶埋深1.5~14.2m,层顶标高250.84~275.43m,揭露厚度0.8~9.2m。

褐灰、褐黄等色,成分为火山基质和长石、石英晶屑为主,少量风化成粘粒、粉粒,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敲击声哑,易碎裂,手折可断,岩石点荷载抗压强度为14.3~19.4MPa,平均17.2MPa,属软岩~较软岩,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

级。

该层力学强度高,工程性能好。

7、中风化凝灰岩⑦(J3nc):

分布广,层顶埋深1.3~18.3m,层顶标高245.34~273.46m,揭露厚度6.0~22.3m。

灰黑、灰绿、青灰等色,块状结构,成分以火山基质和长石、石英等晶屑为主。

岩芯裂隙发育,裂隙面风化明显,岩芯呈短柱状,敲击声脆,RQD=15~65,岩体较破碎,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38.3~46.4MPa,平均43.3MPa,属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指标Ⅳ级。

该层基本不可压缩,力学强度高,工程性能好。

本次勘察均未发现有孤石、地下洞穴、临空面、或软弱夹层,但据凝灰岩的风化特征,不排除钻孔之间尚有孤石或不均匀风化残留体存在的可能。

各岩土层的分布、埋深、厚度等情况详见各工程地质剖面图和柱状图。

(四)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本次勘察采用标贯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岩石抗压试验等方法综合评价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各岩土层试样规格、试验手段选择得当,操作方法符合规范要求,试验成果较为准确、可靠。

其中主要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土工试验成果总表》、《e-p压缩曲线图》及《三轴试验曲线》(附表二)、《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附表三)、《重型Ⅱ动探成果表》(附表四)、《岩石点荷载试验报告表》(附表五)及《岩石抗压试验报告表》(附表六)。

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有关要求进行数理统计,信度取95%,统计结果详见《岩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及原位测试指标统计表》(附表一)。

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指标较均匀,变异系数δ大多小于0.30,仅个别离散较大(δ大于0.3),表明岩土层划分较合理,各测试数据较为可靠。

(五)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气象

德化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暖热湿润,冬短夏长。

年平均气温17.9℃,1月平均气温9℃,7月平均气温26℃,极端最高气温36.6℃,极端最低气温-16.3℃。

年降水量1800~1900毫米,5~6月占35.1%,7~9月占36.3%,历年来年最大降水量2485.7毫米,7~9月份属台风季节,无霜期270天左右。

另外根据估算场地地表水汇水面积约120000m2。

2、水文

2.1地表水

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场地地表水主要为浐溪支流(赤石口溪,水面宽度约10m,水深0.1~2.0m,勘察期间流速约0.5m/s,历史最大洪峰高度256.12m,最大径流量250m3/s,最低侵蚀面1.33m)溪水来源于上游岱仙瀑布及地表水汇集),而浐溪位于水深0.1~3.0m,勘察期间流速约0.5m/s,溪水主要来自上游水库、支流及地表水汇集,流量受上游水库排水控制。

本次勘察为评价地表溪水及明沟中的水的腐蚀性,在赤石口溪及明沟中各取2组地表水进行水质简分析。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详见附表七),PH值7.06~7.24、SO42-为22.15~24.18mg/L、Mg2+为2.15~3.86mg/L、CL-含量10.05~11.29mg/L、NH4+<0.02mg/L、OH-未检出、侵蚀性CO2含量5.37~7.59mg/L、HCO3-含量1.07~1.14mmol/L、总矿化度136.52~143.46mg/L,依《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有关标准进行评价,场地环境类型总体属Ⅱ类,水类型属A类,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在水位干湿交替带具微腐蚀性。

另据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地表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2、地下水特征

(1)拟建场地冲洪积阶地地貌单元地下水主要有赋存运移卵石③孔隙中及土状强风化凝灰岩

孔隙、网状裂隙中和碎块状强风化凝灰岩

、中风化凝灰岩⑦裂隙中的潜水(局部含卵石粉质粘土②之下及风化带中渗透性突变部位略具承压性质);其次为局部地段赋存于填土层中的孔隙上层滞水。

含卵石粉质粘土②属弱~微透水层或相对隔水层,水量很小。

填土①总体属弱透水层,总体水量较小;卵石③透水性及富水性强,水量丰富,为主要含水段;土状强风化凝灰岩

呈渐变关系,渗透性自上向下增强,但总体均属弱透水层,水量不大;碎块状强风化凝灰岩

及中风化凝灰岩⑦含水性、透水性受构造裂隙的制约,具各向异性,从揭示情况看总体也属弱透水层,水量不大,但不排除局部张性裂隙发育,水量丰富的可能性。

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及相邻含水层的侧向补给,并大致由南向北方向渗流排泄。

(2)拟建场地低山地貌单元地地下水主要有赋存运移于碎石⑤孔隙中及土状强风化凝灰岩

孔隙、网状裂隙中和碎块状强风化凝灰岩

、中风化凝灰岩⑦裂隙中的潜水~承压水(粉质粘土④之下及风化带中渗透性突变部位具承压性质);其次为局部地段赋存于耕植土

中的孔隙上层滞水。

粉质粘土④属弱~微透水层或相对隔水层,水量很小。

耕植土

总体属弱透水层,总体水量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