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doc+模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3514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1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真题doc+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真题doc+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真题doc+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真题doc+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真题doc+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真题doc+模拟题.docx

《高考真题doc+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真题doc+模拟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真题doc+模拟题.docx

高考真题doc+模拟题

高考真题 

[2011· 四川卷]36图8为北半球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8

(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

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

(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4)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1)【答案】①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②东南暖(高)、西北寒(低),南北温差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河流流向确定地势高低的能力及根据气温曲线描述气温分布特点的能力。

根据图示河流的流向可知,图幅范围内,河流发源于中部,流向东南或西北,说明该区域地势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

结合A、B两地地理位置及气温变化图可知,冬季位于东南部的B地气温为20℃,较高;位于西北部的A地气温为-10℃以下,较低;南北温差较大。

(2)【答案】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者城市间相距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云雾少,有利于飞机航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甲盆地为塔里木盆地,沙漠、戈壁广布,不利于修建公路、铁路等地面交通设施。

人口稀少,城市间距离较远,且晴天多,适宜发展航空运输。

(3)【答案】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乙城市地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或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地),交通运输便利;乙城市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粮食交易中心的区位条件。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规模较大,需要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便捷的交通及广阔的消费市场等条件。

乙城市为郑州,位于华北平原,距离我国商品粮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较近,粮食丰富。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郑州是京广、陇海铁路的交通枢纽,便于运输粮食。

郑州作为省会城市较一般城市的资金、仓储、信息条件好,利于粮食交易。

(4)【答案】丙地形区(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在丙地形区东南缘形成丰富降水,丙地形区西北部降水稀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以及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其阻挡,使西北内陆降水稀少,丙地东南部因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5)【答案】最南地区:

水田农业,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粮食作物水稻为主、热带经济作物;最北地区:

绿洲农业,熟制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棉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活动。

比较种植业的不同时主要分析农业类型、农作物种类、熟制等方面。

最南地区由于纬度低,气温高,降水较丰富,适宜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最北地区由于纬度高,冬季气温低,降水较少,适宜小麦和棉花生长,农作物一年一熟。

[2011· 大纲全国卷]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6~8题。

 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高速铁路选线区位。

地形是否平坦是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

地质条件复杂地段不适宜修建高速铁路,气候、水文对高速铁路选线的影响比地形要小。

7.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高速铁路选线原则。

平原地区,耕地较多,采用高架的方式可较少占用耕地,保护耕地。

高速铁路选线时会尽量避开居民较多的地区,因此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不是为了减少噪音扰民;运营里程不会因采用高架的方式而缩短;平原地区野生动物较少。

8.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航空运输适宜长距离的运输。

武汉距广东较成都距上海、兰州距北京近,且高速铁路网建成后,武汉与广州之间有了更便捷的高速铁路,因此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

杭州至上海距离较近,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小。

[2011·北京卷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答案】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3)方式:

管道运输;特点:

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

(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

涉及气候、河流补给类型、管道运输、绿洲分布等,都是课本中的主干知识,答题时要求学生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出发来思考问题。

(1)题目的设置不是侧重学生对西北地区环境特征的死记硬背,而是着重考核地理环境形成的原因。

此处气候和地貌的形成是典型的海陆位置差异造成的。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另外塔里木盆地周围山脉的阻挡,也是水汽难以深入的原因。

(2)我国内流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另有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冰雪融水补给水量主要受气温波动影响,因此呈现夏季高温补给水量最多,形成夏汛;春季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

(3)此题要求考生根据运输货物特点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石油、天然气等流体应该选择管道运输,因为管道运输特点明显:

连续性好,稳定安全,运量大,成本低。

(4)在塔里木盆地干旱的整体特征背景下,分析绿洲的分布,关键是能够找到补给水源。

此题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读图中绿洲的分布,然后从地理角度把绿洲与地形、河流的关系规范描述出来。

(5)第一问,在干旱的背景下,限制人类活动的主要自然因素就是水源,因此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必然是具备了相对优越的水源条件,分布在绿洲。

第二问,城市规模越大其城市服务范围越大,服务功能越完善。

喀什、和田、民丰三个城镇的规模差异可以根据图中三个城镇所在绿洲面积大小、河流流程长短来区分,很明显喀什城市规模最大,民丰位于河流下游,绿洲面积小,城市规模最小。

所以城市的服务范围也是喀什最大,民丰最小。

 

[2011·浙江卷]36.图1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为图11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

完成下列问题。

 

月份

 

 

 

 

 

 

 

气温(℃)

降水(mm)

气温(℃)

降水(mm)

 

1

-6.7

45.6

-12.4

90.0

4

6.0

64.0

3.3

75.5

7

20.5

76.6

19.1

118.5

10

8.9

63.0

6.5

96.0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

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3)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

 

 

【答案】

(1)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

①河段较②河段流速快;封冻期短;流量小。

(2)分布在湖的东、南岸。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气团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3)加拿大的中南部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产量大,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小麦多采用廉价的水运或铁路运输;蒙特利尔是重要的水路(河运、海运)、陆路交通枢纽,便于小麦输出。

【解析】

(1)本题以美国的圣劳伦斯河为例,分析影响河流水量变化的因素、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量变化主要由河流的补给类型决定。

据图中信息可知五大湖可以补给圣劳伦斯河,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结冰期等,结合表中甲、乙的气温、降水资料和①②河段的位置,即可得出答案。

(2)“雪带”分布的特点,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分布在湖的东、南岸,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成因分析主要考查降水(降雪)的形成条件,降水需要水汽,温度也要降低,结合图中五大湖的相互位置及表中的气候资料,不难答出。

(3)主要考查对交通运输中的点的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蒙特利尔港位于圣劳伦斯河沿岸,位于两条铁路的交会处,水路、铁路运输发达。

再结合加拿大这个国家的特征,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了。

[2011· 江苏卷]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

【答案】A 【解析】与北坡相比,喜马拉雅山南坡纬度较低,相对高度大,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差异大,故自然带丰富。

14.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答案】B 【解析】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修筑公路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与外界联系。

 

 

[2011·安徽卷]近年来,安徽省外贸不断增长。

主要进口金属矿砂、特种机械、有色金属等,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等。

图8表示2009年安徽省主要外贸国家及相应贸易额。

完成23~24题。

23.符合安徽省主要外贸商品流向的是(  )

A.向英国出口芯片、石油

B.从智利进口汽车、铜矿砂

C.向美国出口冰箱、衬衫

D.从日本进口手机、铁矿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基础知识。

英国东侧的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为欧洲最大的油气生产国之一,因此英国石油资源丰富;日本缺乏铁矿、煤炭等矿产资源;由题干信息中可看出安徽没有从智利进口汽车。

24.进出口贸易状况表明安徽省(  )

A.工业化水平超过主要出口国家

B.外贸海运航线主要集中在太平洋

C.原料导向型工业最具竞争优势

D.航空运量在外贸运量中比例最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

从图8中可看出2009年安徽主要外贸国家(包括贸易额最大的2个国家美国、智利)主要位于太平洋沿岸,因此外贸海运航线主要集中在太平洋。

 

[2011·大纲全国卷]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5题。

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产品集散中心的区位条件。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时间“1848年后”和“主导”区位。

题干强调“1848年后”,由此可排除A、B两项。

结合材料可知,1848年后修通了联系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运河,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故D项正确。

4.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活动联系范围。

20世纪之前,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说明其工业活动主要联系的是周边农村地区。

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

工业基础、交通、劳动力、原料和燃料均为工业区位条件,但题干要求回答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修通了联系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运河,兴建铁路,形成了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便捷的交通运输是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

 

 

 

 

 

模拟新题

[2011·盐城一调]2010年12月11日,印度、巴基斯坦与土库曼斯坦达成了建设印土天然气管线的初步协议。

该管线全长约1700千米,建成后年送气330亿m3。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国家中,天然气最丰富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析】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伊朗、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

四国中伊朗的天然气最丰富。

 

2.影响印土天然气管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地形

B.经济

C.政治

D.技术

【答案】B 【解析】经济条件是影响印土天然气管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已经超过自然条件成为交通选线的决定性因素。

 

3.这条管线建设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表述是(  )

A.使土库曼斯坦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B.促进印度、巴基斯坦的地区合作

C.增加了沿线地区的就业机会

D.减小了沿线地区的安全风险

【答案】D 【解析】该题较简单,根据所给选项A、B、C三项内容表述正确。

由于有天然气通过,会增加沿线地区的安全风险。

 

[2011·山西大学附中模拟]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动工。

港珠澳大桥采用桥隧结合方式,大桥主体工程长29.6千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届时由香港开车到珠海或澳门,只需要15~20分钟,而目前行船需1个小时。

读大桥设计图,回答4~5题。

 

 

4.大桥采用桥隧结合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小对当地生态的破坏

B.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术难度

C.当地地质基础不稳定,不利于桥梁的建设

D.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答案】D 【解析】经过航运主航道时不架桥而是修建海底隧道,可避免桥梁对航运的影响,有利于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5.有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区域合作,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②促进珠江东岸现代产业地带的形成和发展 ③有利于保持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④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大桥将珠江口东岸与西岸连接起来,有利于促进港珠澳地区的联系和区域合作,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促进港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与内地联系的加强;利于保持港澳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6.[2011·苏、锡、常、镇调研]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川藏铁路建设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2009年9月,川藏铁路正式动工。

该线全线贯通后成都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

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康定、林芝到拉萨,全长1629千米。

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的地域差异组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彩带,既有无限魅力又考验着这项伟大的工程。

材料三 川藏铁路沿线自然资源丰富,其中玉龙铜矿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铜矿床,探明储量达650万吨。

川藏铁路的修建,还将打通我国与南亚的陆路经贸通道。

目前西藏的亚东和聂拉木口岸是我国通往南亚印度、尼泊尔的两个重要陆路口岸,拉萨通往亚东和聂拉木口岸的出境通道也已纳入我国中长期路网规划。

(1)川藏铁路从拉萨到成都跨越了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一、二、三)级阶梯。

填出序号代表的地形单元: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川藏铁路对西藏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3)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川藏铁路建设的影响。

 

(4)列举两例修建该铁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

(1)一、二 横断山脉 雅鲁藏布江谷地

(2)构成了西藏与内地的又一条通道,有利于西藏丰富资源的开发;为西藏与内地及沿海地区贸易发展和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沿线风景雄奇、秀丽,将成为新的旅游亮点。

有利于藏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

(3)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是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受冻土、高原缺氧和生态脆弱等问题的制约。

(4)原始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或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第

(1)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知识。

(2)题,从有利于资源开发、经贸往来、发展旅游、民族团结等方面来归纳。

第(3)题,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在地质地貌、气候和环境等方面。

第(4)题,结合该区域的自然特征,列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