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净水器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1349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体化净水器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体化净水器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体化净水器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体化净水器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体化净水器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体化净水器操作规程.docx

《一体化净水器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体化净水器操作规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体化净水器操作规程.docx

一体化净水器操作规程

聊城昊岳新能源有限公司

,体化净水器操作规程

(试运版)

 

2017年6月发布

2017

年7月实施

聊城昊岳新能源有限公司

本规程是根据有关标准、典型规程、制造厂家说明书及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写而成。

全厂负责检修与运行的各级领导人员、技术人员、工作人员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均应熟悉本规程的全部或有关部分,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由于编写时设备尚未投运,难免出现各种错误,望在运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错误,及时提供给我们,以便及时修正。

编写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

、概述

FA-80全自动净水器主要由絮凝反应区、沉淀区、污泥区、过滤区四部分组成,加入PAC和PAM两种药剂;无需人员操作而能达到单体全自动运行的净水装置。

本装置包括布水、反应、沉淀、过滤、集水、集泥、自动反洗七个主要单元,

内外部采用特殊涂料

内装卵石、各种规格石英砂滤料,设备主壳均为碳钢制作,

二、工艺流程

 

三、规格及技术参数

1、处理水量:

80m3/h

2、进水浊度:

W3000mg/l

3、出水浊度:

W3mg/l

4、沉淀区设计表面负荷:

6〜8m3/h•m

5、过滤区设计滤速:

6〜8m/h

&滤池冲洗强度:

14〜16L/m2•s

7、冲洗历时:

4〜6min

8、总停留时间:

40〜50min

9、进水压力:

V0.06Mpa

10、主要设备

型号

FA-80

外形尺寸

5416X4800X3900mm

处理量

80m/h

手动截止阀

DN125

电动阀

DN125

电磁流量计

DN125

管道混流器

GY-200

外形尺寸

DN20(X1300mm

加药管尺寸

DN15

PAC加药装置

JY-1

溶药箱

1n3

搅拌器

1台0.55KW

加药泵

GM-50两台

流量

50L/h

PAM加药装置

JY-1

溶药箱

1n3

搅拌器

1台0.55KW

加药泵

GM-50两台

流量

50L/h

电动蝶阀

DN100PN1.0

电磁流量计

DN100

压力式液位计

0-3m

三、工艺说明

1、凝聚反应区:

经加药混合后的原水进入一体化净水器,首先进入装置底部的配水区,净水器的进水为底部配水区进水,穿孔管布水,确保设备布水均匀,并且每个微孔处水

前级混合后

流以一定的流速喷出,使絮状污泥与原水中的细小矶花充分接触的原水在污泥的吸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混凝反应,通过剩余污泥的循环回流,进行絮凝反应,使进水与污泥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污泥的凝聚效率,使原水中的小矶花凝聚成较大的矶花,为斜管沉降创造有利条件。

2、斜管沉淀区:

沉降区分为上下两部分,通过改变上下两层的斜管的孔径,提高水力梯度值,依据浅层沉淀理论,设置了斜管加速沉降,下部反应区快速形成的大颗粒状絮体,在两层斜管之间水流方向发生改变,将会增加小颗粒絮体间的接触机会,在流经上层斜管时,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

形成的絮状体悬浮物在一层斜管区进行整流一层斜管起均匀布水及导流作用,经充分反应后絮状水体沿二层斜管倾斜方向往上流动,进入沉降区内进行固液分离,沉积下来的污泥在重力及水流推力的作用下,沿斜管倾斜方向往下滑落。

3、污泥区:

斜管沉淀区沉淀的污泥通过水力的推流及自然沉降,部分经水力推动进入污

泥区,部分污泥回流进入高浓度混合反应区,为保证污泥区排泥的彻底性,每套净水器污泥区均设有电动排泥系统及辅助排泥装置。

4、排泥系统:

净水器排泥系统由4套电动排泥阀组成,排泥管采用穿孔管结构,沿污泥区底部设置,用于排泥时污泥区的搅动,以利于污泥的彻底排净。

系统排泥按设定的时间程序进行,每周期每格污泥区排泥1-3min(排泥时间可调)。

5、集水及滤池配水区:

在沉淀池的高位水箱采用堰板集水,汇入集水槽,使系统集水均匀。

斜管区集水槽设有5套配水管,分别进入5个滤池内,每个滤池的进水配有进水手动调节阀,可对每个滤池进水流量进行手动调节及设定。

6过滤系统:

高位水箱水体由配水槽通过配水管分配进入各个过滤室内,通过U形水封器

配水,并由上而下通过滤料层,滤后水由滤池内的连通管在重力作用下至滤室顶部的清水室。

清水室出水通过重力自流进入工业水池。

7、滤池虹吸反冲洗系统:

每个滤室均配有1套虹吸反冲洗系统,过滤系统的反冲洗排水通过重力虹吸原理,通过设定的水头损失值形成虹吸,利用过滤室清水室内的净水及滤后水自动进行反冲洗。

斜管沉淀区出水经滤料层过滤一定时间后,由于滤料层的运行阻力逐渐增大,虹吸上升管内水位逐渐升高,当水位上升至虹吸辅助管位置时,虹吸管内空气随着虹吸辅助管排水,形成负压,将虹吸管内空气不断带走,最终使虹吸上升管及虹吸下降管内的水位接通,即形成虹吸,过滤室上室清水在清水层的静压及真空吸

引下迅速反冲洗,装置内清水按照正常运行路径反方向返回,当清水经过滤料层

时即开始对滤料进行反冲洗,滤室的反洗强度通过排水管管口的锥形调节板来调

整,设定反洗强度及反洗时间,每次反冲洗历时4〜6分钟。

反洗强度为14-16L/m2.s。

该净水器设备从反应、絮凝沉淀、集水、配水、过滤、体内反洗、排泥等系列运行程序,均为全自动运行。

四、操作

4.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4.1.1检查设备管路、泵出口、阀门等是否开启。

4.1.2清理设备管道、水池中的杂物,以运行正常。

4.1.3接通电源,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4.2.1

4.2设备操作

工业水池低液位时,联系华能热电集控室,要求启动供水。

工业水池高水位时,联系华能热电集控室,要求停止供水。

4.3药剂的配制4.3.1絮凝剂PAM每次均匀投加1公斤,水箱容积1n3o4.3.2混凝剂PAC每次投加25公斤,水箱容积1n3。

4.3.3本设备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作为絮凝剂进行处理,加药应注满水后均匀投散,切勿一次性投入,造成药剂成团无法溶解。

434加药进水引自设备产水管,进水时必须缓慢。

435调节加药量,将流量调至合适。

4.4设备初次运行或每次更换滤料后必须反冲洗。

4.5反冲洗

净水器分多个滤池,由于絮体在滤层中不断截留,使滤池水头损失增加。

当达到设计规定的水头损失值时,滤池自动进行反冲洗。

4.6排泥

净水器运行一定时间后,需打开沉淀区集泥室排污阀门,排泥周期(即两次排泥间隔时间)根据原水浊度高低及其变化情况,确定排泥周期和排泥历时,现设定每12小时排泥一次,每次2min。

排泥历时(排泥阀门开启的时间)一般以排清泥浆出清水为度,时间大约0.5~2min。

4.7每8h取水样检查水质一次。

净化水质要求清彻透明,浊度在3mg/l以下,如发现出水水质恶化应采取减少进水量,增加或减少加药量,及时排污和反冲洗等措施。

五、滤料填充的顺序(从滤室底部开始)

4、充填完毕,清扫过滤器,

5、滤料必须放置在通风、干燥、防晒的地方。

六、高效全自动净水器维修、养护工作

1、每运行半年到一年停机检查一次。

2、停机检查时,应先关闭进水阀门,再打开放空阀门,放空过滤器内水体。

3、打开人孔盖,检查滤料层,是否有结块现象,如发现结块现象,应清除

结块滤料,并添加新的滤料。

4、检查滤料层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因滤料自然损耗,或被水流挟带

而减少,贝U应补足清洁的滤料。

5、检查完毕后,关闭人孔盖,使之不渗漏并关闭放空阀门。

6检查沉淀区斜管填料,由于填料在水中长期浸泡,易生青苔(藻类等)

可配制二氧化氯或漂白粉溶液浸泡填料4〜10小时后人工用高压水进行冲洗。

7、以上维修、养护完毕后按初始运行步骤操作,直至投入正常运行。

设备草图

高位水箱

虹吸管

斜管沉淀室

S效反应室

 

底部清水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