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全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3006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全册.docx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全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全册.docx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

 

信息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

教师:

 

 

 学年度

第一学期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核心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与处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探究、实践,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教材为九年义务教育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本册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用电脑,做文章”,第二部分为“E-mail,传千里”,教材所学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易学易懂,实用性强,有较多的网络内容,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日后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只有1个班级,学生都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对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不规范、不全面,考虑到四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加深对MCoffice的学习,并且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电子邮件,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加深对计算机的了解

2、学习office的组件word

3、了解e-mail

五、教学重难点

1、word的基础使用

2、e-mail的使用

六、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

七、课时安排

教学新课合计18节,含复习两节,考试一节。

八、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跳出学科本位,从教育的高处来看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学变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活动因此,我觉得可以应用以下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任务驱动"教学法:

3、活动教学法

4、练习法

后附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

开学第一课

1

2

古今文章电脑藏

1

3

自己动手写文章

1

4

自己动手写文章

1

5

剪贴板儿真能干

1

6

修改文章有名堂

1

7

国庆放假

1

8

段落格式调整好

1

9

段落格式调整好

1

10

页面设好再打印

1

11

Word小应用

1

12

要用电邮先申请

1

13

要用电邮先申请

1

14

发送邮件显身手

1

15

收信回信不用愁

1

16

巧用附件真方便

1

17

小小邮件勤管理

1

18

邮件特点我总结

1

19

实践课

20

准备期末考试作品

21

准备期末考试作品

22

复习考试

23

复习考试

课题第一课古今文章电脑藏

教学目标:

1、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2、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

教学重点:

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学会显示和隐藏工具栏。

教学难点:

显示和隐藏工具栏。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网络环境。

教学方法:

演示法、欣赏法

板书设计

第一课古今文章电脑藏

Word

窗口

一、导入

1、展示一份由WORD制作的电脑小报

2、启动WORD

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指向“程序”,单击“WORD”命令,启动WORD。

在桌面上创建WORD的快捷方式。

双击创建好的快捷方式,启动WORD。

3、认识WORD窗口

  WORD窗口中有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水平标尺、垂直标尺、水平滚动条、垂直滚动条、状态栏等。

4、显示和隐藏工具栏

  使用WORD时,用得最多的是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

为了便于操作,WORD还提供了别的工具栏。

例如:

绘图时用绘图工具栏,制作表格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根据需要,可以使某个工具栏显示或隐藏。

修订

将表格和边框工具栏显示出来。

1、单击“视图”菜单;

2、将指针指向“工具栏”,选择“表格和边框”命令。

  此时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就显示在屏幕上,再次按上面的步骤操作可以隐藏表格和边框工具。

  议一议:

  比较操作前和操作后,屏幕显示,发现了什么?

能将常用工具栏隐藏起来吗?

  五、退出WORD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或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以退出WORD。

  试一试:

  单击WORD窗口中标题栏右端的“关闭”按钮,退出WORD;

  同时按下ALT+F4键,也可以退出WORD。

  教后小记:

课后反思

 

课题第二课自己动手写文章

教学目标:

1、学会选定文本块;

  2、掌握文字修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选定文本块,掌握文字修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文字修饰的方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网络环境;网页背景素材;

教学方法:

演示法、欣赏法

板书设计

第二课自己动手写文章

一、新授:

在准确地输入一篇文章之后,小明发现全篇从头到尾文字大小、字体都是一样的,显得单调。

他想用WORD提供的格式工具栏来美化文字。

  一、选定内容

  选中《东方之珠》一文中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几个字:

  1、将指针移动到“海洋公园举世闻名”的“海”字前面;

  2、按下左键,拖动到“举世闻名”的“名”字后面,这几个字就呈反白显示,表示它们已被选中。

  练一练:

  使用选择条选中《东方之珠》第二段

  二、改变文字的字号、字体及颜色

  将《东方之珠》一文的标题设置成“黑体、二号、深红色”。

  1、选中标题“东方之珠”;

  2、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字体"框右端的下拉按钮,选择“黑体”;

  3、单击“字号”框右端的下拉按钮,选择“二号”;

  4、单击“字体颜色”框按钮,右端的下拉按钮,选择“深红”。

  试一试:

修订

  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利用字体对话框设置文字的、字号及颜色。

  三、简单修饰文字

  将《东方之珠》的最后一段文字设置成“加粗、倾斜、字符加框”。

  1、选中文章的最后一段;

  2、依次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加粗、倾斜、字符加框按钮;

  练一练:

  将《东方之珠》正文文字格式设置成“仿宋、深蓝色,并给最后一段加底纹。

四、反思

 

 

课题第三课剪贴板儿真能干

教学目标:

1、掌握复制、移动和删除段落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复制、移动和删除段落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复制、移动和删除段落的方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方法演示法、欣赏法

板书设计

第三课剪贴板儿真能干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大家了解了word,这节课咱们来学学剪切板

一、段落的复制

  将《东方之珠》的第一段复制到第三段的后面

  1、选中文章的第一段;

  2、单击常用工具栏的“复制”按钮;

  3、将插入点移到第三段句号的后面;

  4、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

  练一练:

  将《东方之珠》第二段的第二句话复制到文章的最后。

修订

  二、段落的移动

  将《东方之珠》第三段两句话的位置颠倒过来。

  1、选中第三段的第一句;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剪切”按钮;

  3、将插入点移到第三段句号的最后;

  4、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

  三、段落的删除

  删除《东方之珠》第三段的第一句话

  1、选中第三段第一句;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剪切”按钮。

  有时,在删除了某些内容后又后悔了。

碰到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常用工具栏上的“撤消”按钮来撤消前面所做的操作,还可以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恢复”按钮,恢复原来的样子。

  试一试:

  利用“编辑”菜单所提供的命令,完成段落的复制、移动和删除等操作。

课后记:

 

 

第四课修改文章有名堂

教学目标:

1、学会打开文件;

  2、学会插入和删除文字;

  3、学会查找和替换文字。

教学重点:

学会插入和删除文字,学会查找和替换文字。

教学难点:

插入和删除文字、查找和替换文字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欣赏法

板书设计

第四课修改文章有名堂

教学过程:

  一、打开文件

  打开“四年级”文件夹中的“香港”文件。

  1、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

  2、单击“查找范围”框右端的下拉按钮,选择“四年级”文件夹;

  3、单击文件名为“香港”,再单击“打开”按钮。

  试一试:

修订

  双击“打开”对话框中的“香港”文件,打开这个文件。

  二、修改文章

  1、定位插入点

  窗口中的插入点是一个不断闪烁的、呈I形状的光标。

它的作用很重要,当文章中某一位置需要进行插入、删除等操作,都必须先将它移到这个位置。

  移动插入点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将指针指向文档中的某一位置单击,插入点就移到了该位置;二,利用键盘上的光标控制区中的光标移动键来移动插入点。

  2、修改文章中的错误

  

(1)删除字符

  按退格键或删除键,删除文章中错误的字符。

  

(2)添加字符

  首先定位插入点,然后输入要添加的字。

  (3)查找与替换

  将《东方之珠》一文中出现的词组“香港”全部替换成“Hong Kong”。

  A、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B、在“查找内容”框中输入要查找的文字“香港”,在“替换为”框中输入替换的文字“Hong Kong”;

  C、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弹出下面的窗口,表明文档中共有3处“香港”,并且都已被替换成“Hong Kong”;

  D、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试一试:

  将《东方之珠》文章中出现的“海洋”一词替换为“sea”。

 教后小记:

 

 

课题第五课段落格式调整好

教学目标:

掌握复制、移动和删除段落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复制、移动和删除段落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复制、移动和删除段落的方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欣赏法

板书设计

第五课段落格式调整好

 一、段落的复制

  将《东方之珠》的第一段复制到第三段的后面

  1、选中文章的第一段;

  2、单击常用工具栏的“复制”按钮;

  3、将插入点移到第三段句号的后面;

  4、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

  练一练:

  将《东方之珠》第二段的第二句话复制到文章的最后。

  二、段落的移动

  将《东方之珠》第三段两句话的位置颠倒过来。

  1、选中第三段的第一句;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剪切”按钮;

修订

  3、将插入点移到第三段句号的最后;

  4、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

  三、段落的删除

  删除《东方之珠》第三段的第一句话

  1、选中第三段第一句;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剪切”按钮。

  有时,在删除了某些内容后又后悔了。

碰到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常用工具栏上的“撤消”按钮来撤消前面所做的操作,还可以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恢复”按钮,恢复原来的样子。

  试一试:

  利用“编辑”菜单所提供的命令,完成段落的复制、移动和删除等操作。

课后小结:

 

 

 

课题第六课页面设好在打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在Word中用打印预览来观察打印前的效果。

2、会根据预览的效果来进行纸张大小的设定。

3、通过预览掌握设置页边距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打印预览的使用,并能进行纸张大小的调整和页边距的设置。

教学难点:

打印设置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

板书设计

第六课页面设好在打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编排好一篇文章,想把它打印出来,但又不知效果会怎样?

我们通过Word中提供的“打印预览”功能,就能看到打印机“打印”的效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打印预览》。

修订

二、教学打印预览

1.首先我们打开文件(教师演示)

现在我们要使用“打印预览”,单击“文件(F)”菜单,选中“打印预览(V)”命令。

出现一个窗口,这就是打印预览窗口,显示的就是文章的打印效果。

大家注意到这时鼠标变成放大镜形状,如果想看清文章某一部分的打印效果,可以单击文章的那一部分。

要想回到原来的界面再次单击就可以了(教师演示)。

预览结束,单击“关闭(C)”按钮,返回到编辑文本窗口(教师演示)。

2.学生操作“打印预览”这一功能,教师注意个别辅导。

三、纸张大小的设置

1.从刚才打印预览效果看,一张纸只用了上半页,下半页空的太多,不太好看,怎么办呢?

在Word中纸张大小是可以选择的,现在我们换一张小一点的纸试试(教师演示)。

首先,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页面设置(U)”命令。

在弹出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选择“纸张大小(S)”。

接着,单击“纸张大小(R)”框右边的▼,弹出纸张类型列表。

在表中选择适当大小的纸张。

最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束页面设置。

再单击“打印预览”图标,预览打印效果。

2.练一练

让学生根据自己文章设置一下纸张大小。

四、设置页边距

教师:

刚才预览的结果下半页空的太多,不用担心,在Word中页的边距也是可以调整的,下面再让我们来试试。

首先,单击“页设置”,在对话框中,单击“页边距(M)”选项卡。

接着,单击“上(T)、下(B)、左(F)、右(G)”栏右端的上下箭头调整页边距,也可以在上(T)、下(B)、左(F)、右(G)框中直接输入页边距数值。

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页边距设置。

(教师演示)

五、巩固练习

设置不同大小纸张,通过打印预览查看《秋游》的打印效果,并通过调整页边距,得到满意效果。

六、小结

教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Word中打印预览,并通过预览的效果,来调整页边距和设计合适的纸张大小。

课后记:

 

 

课题第七课要用电邮先申请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掌握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

2、学会利用网上免费资源获取免费电子邮箱。

教学重点:

免费邮箱的获取

教学难点:

邮箱的选择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

板书设计

第七课要用电邮先申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了解了如何浏览因特网, 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在因特网可以做哪些事呢?

(查阅信息、网上学习、网上购物……)

二、新授

教师:

在因特网上设有免费电子邮箱,当我们拥有这种免费电子邮箱后就可以上网收发电子邮件了。

1.介绍申请免费电子信箱

教师:

你知道如何申请免费电子信箱吗?

教师示范:

(1)在浏览器窗口的“地址”框中输(板书)。

(2)单击网页中的“注册新会员”,进入的“新浪会员注册——第一步”页面。

(3) 单击网页中的“确定”按钮,进入“新浪会员注册——第二步”页面。

(4) 单击网页中的“我接受”按钮,进入“新浪会员注册——第三步”页面。

(5) 单击网页中的“确定”按钮,进入“新浪会员注册——第四步”页面。

(6)按要求在页面“会员代号及密码”输入项中输入会员代号(即用户名)及密码等信息,单击“是的,我需要一个新的新浪免费邮箱。

”出现“请认真填写下面的个人资料。

”的提示。

修订

(7) 按照要求在“个人资料”输入项中输入个人资料,检查无误后,单击“送出”按钮,进入“注册成功”页面。

(如申请不成功,根据提示仔细检查所填写的内容,改正不当之处,直至注册成功。

2.学生申请免费电子信箱

学生独立操作浏按教材的操作步骤及屏幕提示要求申请免费电子信箱,并记住电子信箱地址及相关信息。

请学生说说你申请的免费电子信箱地址。

根据你申请的免费电子信箱地址,同学间分别去查看自己的电子信箱。

3.操作练习

出示一些网站名,供学生选择练习申请免费电子信箱。

新浪;网易  中华网

你分别在那些网站上成功申请免费电子信箱了。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申请免费电子信箱,同学们谈一谈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记:

 

 

课题第八课发送邮件显身手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浏览器的操作方法。

(2)了解电子邮箱和E-mail地址。

(3)初步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

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

板书设计

第八课发送邮件显身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成功的申请了自己的电子信箱,现在就可以在因特网上同别人通信,那么如何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呢?

我们先来看看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

二、新授

1.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

举例:

diqiuwang@这是上节课一位同学在“新浪网”网站上申请的电子邮箱。

“diqiuwang”是他的用户名,“”是提供电子邮箱的服务器名,“@”是分隔符,可见,电子邮箱的地址格式为:

用户名@提供邮箱的服务器名。

2.接收电子邮件

(1)启动“Outlook Express”。

(2)认识“Outlook Express”界面。

3.接收电子邮件

单击“Outlook Express”窗口左边的“收件箱”,收到的邮件就会在窗口的右边显示出来,单击邮件就可以阅读电子邮件的内容了。

如果电子邮件的前面有图标 ,就表明该邮件带有附件,要知道附件的内容,可双击 ,在弹出的邮件窗口中双击所附带的文件就可以了。

学生练习。

4

修订

.在IE浏览器上网时接收电子邮件

单击IE浏览器工具栏中的“邮件”按钮及阅读邮件命令,计算机就立即链接“Outlook Express”,弹出“收件箱”窗口接收电子邮件

学生练习。

4.发送电子邮件

(1)单击“新邮件”。

(2)认识新邮件窗口。

①收件人。

格式:

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域名

②“抄送”和“密件抄送”亦同上述格式一样。

③“主题”可自己命名。

如:

信件、通知等。

④“正文”书写要表达的内容。

(3)附加文件

方法:

插入――附件――选文件名――单击“附加”

在使用IE浏览器上网浏览的过程中,发送电子邮件方法:

邮件—新建邮件

给出一个电子邮箱地址,例 jiangbin@ 让学生试发电子邮件。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收发电子邮件,课后请你给拥有电子邮箱地址的亲朋好友或同学发一封电子邮件。

课后记:

 

 

课题第九课收信回信不用愁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接收未读邮件方法。

(2)能熟练的回复电子邮件。

教学重点:

回复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回复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

板书设计

第九课收信回信不用愁

教学过程:

一、接收未读邮件

  1、打开新浪网

  2、登陆自己的邮箱

  3、点击未读邮件;

  4、查看主题

  练一练:

  查看老师发送的“问候”邮件

  二、回复来信

  1、单击回复

  2、填写收件人主题等内容

  3、书写信件正文

  4、单击发送按钮

  试一试:

  请给老师回复一封信

课后记:

 

修订

 

 

课题第十课巧用附件真方便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接收发邮件方法。

(2)能熟练的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

教学重点:

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

板书设计

第十课巧用附件真方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提问

怎样将一个文件发送给自己的朋友呢?

2.学生猜测

二、示范讲解

1.教师示范

2.师生交流

学生质疑

教师答疑

三、实践操作

1.学生练习

2.组内交流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你是怎样操作的?

课后记:

 

修订

 

 

课题第十一课小小邮箱勤管理

教学目标:

(1)掌握通讯录的使用方法。

(2)能熟练的删除不需要的电子邮件。

教学重点:

管理自己的电子邮箱

教学难点:

管理自己的电子邮箱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小小邮箱勤管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一个内容很多的电子邮箱

2.提问

我们怎样来管理自己的邮箱呢?

二、示范讲解

1.教师示范通讯录的使用方法

2.师生交流

学生质疑

教师答疑

三、实践操作

1.学生练习

2.组内交流

四、学生尝试

1.学生尝试删除无用的邮件

2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你是怎样设置的?

修订

课后记:

 

 

课题第十二课邮件特点我总结

教学目标:

(1)

总结电子邮件的优点。

(2)说一说电子邮件的传输过程。

教学重点:

电子邮件的优点。

教学难点:

进一步了解电子邮件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邮件特点我总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电子邮件的优点真多,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二、总结电子邮件的优点

1.学生讨论

2.汇报交流

三、电子邮件的传输过程

1.学生自学课本40页内容。

2.组内交流

四、课堂小结

修订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记:

 

第20、21、22、23课复习考试

周次

教学内容

完成形式

二十周

1、实践课

学生上机操作

课后反思

 

二一周

1、准备期末考试素材

2、学生上机操作

学生上机操作

课后反思

 

二二周

考试,在网上寻找《我与麻雀》这篇文章,进行简单排版、编辑,发送至指定邮件。

上机完成

课后反思

 

二三周

考试

(注: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