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河流冲淤作用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2183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9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河流冲淤作用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河流冲淤作用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河流冲淤作用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河流冲淤作用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河流冲淤作用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河流冲淤作用含答案.docx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河流冲淤作用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河流冲淤作用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河流冲淤作用含答案.docx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河流冲淤作用含答案

河流冲淤作用

一、单选题

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沉积岩)的上升过程。

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

下图是根据推测结果绘制的坐标图,其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虚线表示甲、乙、丙三个地层顶部表面高度的时间变化。

据此完成问题。

1.造成该断面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作用是

A.内外力共同作用B.地壳上升运动

C.流水搬运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

2.该断面上,乙地层比甲地层

A.形成晚,厚度小B.形成早,厚度大

C.形成早,厚度小D.形成晚,厚度大

3.当前,该断面地貌类型最可能是

A.“U型谷”B.河漫滩C.冲积扇D.“V型谷”

帕隆江为雅鲁藏布江支流,流域内山高谷深,气候湿润。

受某次突发灾害影响,灾害点(L地)上下游河道横断面发生骤变,图a为L地上游P地断面,图b为L地下游Q地断面,P地与Q地距离较近。

灾害发生数日后,断面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

河道横断面指河槽中某处垂直于流向的断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引发L地临近上下游断面突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A.强降雨致山洪爆发B.滑坡土石阻塞河道

C.地震迫使河流改道D.上游大坝开闸泄流

5.此次灾害的生消过程中L地下游水量

A.不断增加B.不断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6.河道断面骤变至水位恢复正常水平期间,L地下游应

A.迁离沿岸居民B.清理河道淤泥C.大坝蓄水防旱D.积极恢复生产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一年两个时期同一河床的断面形态,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中,河流(  )

A.径流量增大B.流速减慢

C.含沙量增加D.侵蚀增强

8.随着该河流所在山区植被的恢复,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减缓,这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径流

B.降水变率减小

C.降水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

D.河道加深拓宽

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口至尼洋河口长约480km的河段,河型河势变化较大,时而游荡,时而窄深,大致可分为游荡型、宽谷型和峡谷型河道。

下图为某一游荡型河段河滩、河岸分布及变化示意图(2007~2014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游荡型河道处于不断的演变过程中,但该河段河道并未出现明显的展宽或收缩。

该岸线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碰撞挤压B.气候高寒,两岸冻土发育

C.地势落差大,径流速度快D.两岸山地高耸,地形制约

10.2007~2014年该河段

A.总体上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流水侵蚀作用有所增强

C.内力作用影响超过外力作用D.径流量和输沙量明显减小

11.2007~2014年③号河滩岸线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地转偏向力弱B.河岸形态顺直

C.人类活动固滩D.植被覆盖率高

黄河临河段河道是指巴彦高勒水文站和三湖河口水文站之间的河道。

该段河道横向变化幅度大,属于游荡型(辫状)河道。

左图示意黄河临河段位置,右图示意辫状河道形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下列与临河段辫状河道的形成有关的是

①流量季节变化大②河流含沙量大③地形平坦④冬春凌汛现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辫状河道不易形成河漫滩B.江心岛上游方向较陡,沉积物颗粒较粗

C.江心岛沉积物没有分选性D.临河段河道的变迁主要集中在春季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该地距今3500年以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B.气候持续性变暖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D.地壳阶段性下沉

15.渤海湾距今3500年以来贝壳的生长数量出现阶段性的最低值,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B.水体富营养化

C.工业污染D.全球变暖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6.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

17.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黄海南部的沙洲群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辐射状沙洲群.于2019年7月成为中国第一个海洋世界自然遗产地。

下图为黄海沙洲群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使黄海南部沙洲群外缘呈辐射状的最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海水作用

19.黄海南部沙洲群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意义是

A.利于为沿海居民提供淡水B.利于开发海洋深水港

C.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利于发展海水养殖

20.近几十年来,黄海南部沙洲群中心地带的近岸沙洲淤长趋势明显,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河流泥沙沉积B.人类采挖海岸C.海浪侵蚀作用明显D.区域降水减少

二、双项选择题

下表为长江口某水文站近60年平均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表。

据专家预测,2006年后的几十年内长江口径流量和输沙量将趋于稳定。

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2006

年径流量(108立方米)

9140

8980

8510

8910

9580

6886

年输沙量(108吨)

4.66

5.13

4.21

4.28

3.37

0.85

21.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口年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上游水利工程的建设B.中游工业发展

C.流域生态改善D.上游城市发展

22.长江口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将导致

A.河口地区盐碱化加剧B.河口三角洲面积加速扩大

C.河口生物多样性增加D.咸淡水过渡区向河口靠近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形成此扇三角洲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

C.地壳运动D.流水沉积作用

24.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B.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

C.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D.水体只可能是海

辽河口形成了大片广阔的潮滩,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盐地碱蓬。

潮涨潮落在滩面冲刷出一道道潮沟——类似河流坡面冲沟,呈树枝状分汊,被形象的称为“潮汐树”。

盐地碱蓬能稳定沟岸和沟槽,是“潮汐树”发育生成的关键因素。

若没有植被,潮水会不断破坏沟岸,冲刷出新的沟槽,形成的是散乱的辫状水道。

下图示意辽河口位置及潮沟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潮流塑造潮沟的过程,下图所示(箭头表示涨潮和落潮)。

涨潮、落潮速度差异及其对潮沟形成的影响正确的是()

A.涨潮速度快,导致海底侵蚀B.落潮速度慢,导致泥沙堆积

C.落潮速度快,导致海底侵蚀D.涨潮速度慢,导致泥沙堆积

26.碱蓬在潮沟形成中的作用有()

A.阻挡潮流速度,加固潮沟岸壁B.阻碍人类活动,保持海滩原貌

C.相对加快沟中水流速度,稳定水道D.影响海水多少,减缓海浪侵蚀

三、综合题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由于地壳抬升速率及岩性的差异导致其宽谷和峡谷相间分布。

宽谷常分布着水流散乱、心滩密布、变动不定的游荡型河道。

在距今约7.5~1.1万年的晚更新世末次冰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处的格嘎冰川发生了堵塞河道的事件,对附近河段的地理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左图为雅鲁藏布江水系及其河谷形态分段示意图,右图示意游荡型河道。

(1)从地壳抬升速率差异的角度分别说明宽谷和峡谷的成因。

 

(2)说明宽谷段游荡型河道形成的自然条件。

 

(3)地质工作者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发现了以粉质黏土为主的湖相沉积层。

推测这些湖相沉积层的形成原因。

 

(4)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生物丰富且存有许多古老物种的自然原因。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海南部的辐射状沙洲群是亚洲最大的海岸型湿地之一,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区域,大量候鸟在此停歇、换羽和越冬。

该海域拥有全球最有代表性的辐聚辐散潮流体系,南北两大潮波系统的叠加使这一海域潮差大、潮流强,潮起潮落的定向往复流运动像一把永不疲倦的巨大耙子,塑造了今天规模巨大的沙洲群。

沙洲群的沙脊不断生长,沙槽水道不断加深,两者相间分布,仿佛一把“巨扇”伸向大海。

图1为候鸟迁徙通道及沙洲群位置图,图2为沙洲群形成的海潮动力图。

材料二:

洋口港是一座离岸型深水港,坐落在一条沙脊带上,它打破了淤积型海岸难以建设良港的禁忌。

(见图2)

(1)分析辐射沙洲群对候鸟活动的积极作用。

 

(2)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沙洲群中潮汐通道不断加长加深的原因。

 

(3)简析洋口港成为深水良港的区位条件。

河流冲淤作用答案

1.A2.B3.D4.B5.D6.A7.B8.A9.D10.B

11.C12.A13.B14.A15.A16.D17.B18.D19.C20.A

21.AC22.AD23.BD24.BC25.CD26.AC

27.

(1)地壳抬升速率快,河流向下侵蚀为主,形成峡谷;地壳抬升速率慢,河流侧蚀为主,形成宽谷。

(2)宽谷段河谷较宽,河道摆动空间大(受地形限制小);河流进入宽谷段后,流速减慢,易发生堆积;河床内有大量泥沙堆积,泥沙易遭冲刷侵蚀;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大,河道易发生“游荡”。

(3)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冰川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上游河流携带的泥沙因流速减慢,在湖区堆积,形成沉积层。

(4)生物丰富;雅鲁藏布大峡谷纬度较低,相对高度大,热量垂直差异大;地处西南风的水汽通道,水热充足;大峡谷沟通喜马拉雅山南北,促进生物的混合与交流。

存在古老物种;大峡谷地处青藏高原南部,水热条件较好,为许多古生物物种提供安全庇护。

28.

(1)兼有海陆环境(或南北潮波在此汇合),食物丰富;沙洲面积大且不断生长,保证候鸟的生活空间。

(说明:

必须有分析,否则失去该题所体现的特殊性)

(2)该海域潮流强,退潮时,沙槽底层流速大,强烈的侵蚀作用使通道不断加深,同时把泥沙搬运到外海。

涨潮时,沙脊顶上流速小,泥沙沉积使沙脊不断向外延伸。

(3)①潮流作用保证了通航水道的水深;②沙脊能减少风浪;③常年不冻;④周边多泥质海岸,难以形成深水港;⑤辐射的腹地经济发达。

⑥位于沙脊上,便于筑港。

(任意5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