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2176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新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板贴、小棒、计数器、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

孩子们,请看屏幕,这是咱们校园的一角,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这么漂亮,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看亮亮、东东和芳芳已经行动起来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啊?

学生可能提出:

 

(1)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2)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3)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

要解决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

怎样列式?

要解决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该怎样列式?

那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呢?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26+3、26+30、30+3,追问:

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

对,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

孩子们,像30+3这样的整十数加一位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3(棵)

师:

现在我们知道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30棵花。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护绿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

直接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

师:

那26+3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说:

等于29。

师:

为什么等于29呢?

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

(学生也可能拿不准。

师:

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算一算好吗?

师:

老师给你们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个计数器,两个人先商量商量,一个人用小棒,一个人用计数器,然后算一算研究研究。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

你能用小棒或计数器把研究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

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

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

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

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

对,6根和3根都是单根的,都表示几个“一”,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

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

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

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不把它拨在十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

对,这个3表示3个“一”,所以要拨在个位上。

师:

我还有个问题,十位上这几个单个的珠子,它们表示——?

学生回答。

  师:

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3=9,20+9=29。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

刚才小棒和计数器帮着我们把26+3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算出了得数。

那6+3=9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

在计数器  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

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9(棵)

(5)随机巩固:

①24+3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小能手:

42+3=5+33=54+2=6+23=31+8=44+4=

2.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

26+3你们会算了,26+30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

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

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

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

为什么要先算2捆加3捆?

教师适时把5捆整捆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提升:

对,它们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

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

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

为什么这次要把3拨在十位上,而不把它拨在个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

对,这个3表示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师:

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20+30=50,50+6=56。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

刚才我们又把26+30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先算的这一步20+30=50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

在计数器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

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亮亮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6(棵)

 (5)随机练习:

①32+20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大王:

35+20=40+23=54+10=60+27=31+30=22+70=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

让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3.沟通联系,明确算法。

师: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26+3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6+3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师:

观察这两道题,想一想,为什么26+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6,框出6),而26+30的这个3要加在十位上呢(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2,框出2)?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强调:

做这样的加法时要注意:

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借助学具有效的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借助对26+3和26+30的算法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从而实现算法的有效构建。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

画画算算(先在画有计算器的图上画算珠,再计算33+4和33+40)

2.对比练习:

过桥游戏

3.综合练习:

跳伞游戏

4.发展练习:

课后探究“芳芳、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设计意图】练习和教材情境串连成串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同时在练习中注意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对比,有助于学生计算素养的提升。

  四、回顾反思

师: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

我会积极学习了。

教师适时追问:

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

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学生回答。

(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

我学会提问了。

教师适时追问:

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

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

(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

师:

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

(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评析

杜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一切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发现为准绳,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情境导入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护绿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

直接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你说我讲阶段,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

让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借助学具有效的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借助对26+3和26+30的算法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从而实现算法的有效构建。

练习和教材情境串连成串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同时在练习中注意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对比,有助于学生计算素养的提升。

回顾反思阶段,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教学设计形式新颖,既能帮学生梳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26+3=2926+30=56

先算6+3=9先算20+30=50

再算20+9=29再算50+6=56

新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学情分析

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始渗透探索计算的方法,所以学生对计算的题目并不陌生,如通过9+5、8+7,学生很自然地从中发现计算的方法;通过整理二十以内的加法计算,学生已经探索出一般的简单的计算规律。

在一年级下册中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教材也渗透了探索算理的内容,并设置了第四单元单元进行教学。

但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较短,还无法理解抽象的方法,所以应加强直观教学,可以通过摆一摆、拨一拨等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本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教学的趣味性。

本课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时,教师除了利用好教材上的相关素材外,还应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贴近生活且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趣味中欣赏、观察、探究、验证,在生活情境的感受中学习有趣的数学,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

2、体现教学的开放性。

教学中研究的规律的呈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要避免素材的单一,除教材上涉及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属性外,还可以设计图形的方向等其他属性。

在练习中也要设计一些像教材中做一做那样的题目,如用不同的动物过桥,给小动物帮忙等。

针对学生富有代表性的生成,针对每组数量的不同,或每组顺序的不同等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等,从而即可以丰富学生对100以内加法的认识和理解,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把握教学的重点,把握好教学的度。

在低年级,对学生计算的要求重点是发现算理,并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会运用发现的简单计算,确定题目的计算方法总结算理;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用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找到计算方法,有一定难度。

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把握表述算理的度,如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即可,不必要求学生以统一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述。

此外,除了可以用语言表述算法外,还应允许学生用摆一摆、拨一拨等表达方式,给予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的逐步发展的空间。

新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效果分析

本节课是“100以内加减法”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介绍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简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100以内更深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信息窗一绿色行动爱护树木的情境,引出两个算式从而引出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数的熏陶。

这节课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数学的生活性

数学是源于生活的,生活中有很多鲜活的数学学习题材。

课标中提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

 

本节课我选取了源于生活的数学题材:

爱护花草树木,校园开展绿色行动,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境。

以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愉快的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寻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办法,让学生深深的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蕴含有大量的数学信息,生活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数学的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的来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注重数学的互动性 

课堂活动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活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更是生成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要真正达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对教师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播知识,而是一起分享快乐、理解和发展。

 

课堂上,我采取了让学生跟我一起运用知识去帮助小动物解决困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注重数学的人文性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气息,让数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

 

帮助小动物解决困难这个数学活动的是有趣味的,并不是单调的计算题目,而是给他以材料,让学生觉得有趣味。

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让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得以流淌,童心得以分享,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分享,使课堂成为一片自我心灵倾泻的情感地带。

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数学,主动发现美的情趣,又让我感到惊叹的:

原来孩子自己也可以解决这么多问题,发现更美更真的数学!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由于内容安排较多,所以在摆一摆、拨一拨环节仓促而过。

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今后,我要继续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新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理解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口算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多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学习的口算方法和其中渗透的相同技术单位相加减的思想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实际问题的方法等是后面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以及多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

同时,学习这部分知识,尤其是加爵“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为学生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注重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具、学具。

本单元的教材编写,充分的借助学具让学生理解。

小棒、计数器、小木块在本单元均有出现,而且在选择学具时,充分考虑到哪种学具能够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同的教训鹅绒选用不同的学具。

2.凸显学具操作对理解算理的作用。

3.注重计算与解决问题的紧密结合。

二、教学目标的定位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的设计思路

1、生活中取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学生举行绿色行动的场景,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可以运用肖邦和计数器来理解计算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最后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欣赏生活中数学的美,使本节课的内容得到很好地升华。

2、让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

通过多次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从看图初步发现信息到摆一摆、拨一拨理解算理再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寻找算理的全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比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

新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评测练习

第一关:

试一试

42+3=6+23=5+33=

31+8=54+2=44+4=

35+20=60+27=40+23=

31+30=54+10=22+70=

第二关:

画画算算。

 

33+4=33+40=

第三关:

过桥游戏。

 

 

第四关:

降落游戏

新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课后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计算方法的教学。

本节课是“100以内加减法”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100以内更深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信息窗一绿色行动爱护树木的情境,引出两个算式从而引出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数的熏陶。

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为了让学生自然地接触新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设计了情境导入环节。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跟着老师一起找规律,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表达出算理,课堂气氛相当热闹。

整个课堂气氛高涨,不仅学生热情全都调动起来了,还渗透了后面即将要学的新知识。

为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做摆小棒的小游戏,再出示教学主题图,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本节课我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将例题制成了课件,这样教学内容就具体化、清晰化。

教学中遵循儿童由易到难的认知算理,先找简单的计算再到复杂的算理,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既面向全体,又让有困难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懂,还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找出算理的渴求。

在课堂上我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充当一个参与者和组织者,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拨一拨等活动,自己发现计算方法。

在教学最后,我把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如果在让学生摆小棒的同时利用计数器教学,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算理,掌握学习方法。

2、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

例如让学生说算理的时候,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3、在练习设计中,对比性的题目过多,对比性的题目意在使学生理解算法,过多其实并没有起到好的作用。

4、课堂中的练习应有给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时间,而教师一味的组织练习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新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课标分析

“探索算理”是渗透数学计算方法的重要载体。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对数的计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数数、整理20以内加法表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了计算方法的存在。

本单元学习的是“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在课程实施中,要提供贴近生活且富有趣味性、开放性的素材,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探究与交流中,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训练思维能力,培养探索数学方法的兴趣和欣赏数学在生活中美的意识。

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列出提问题所对应的算式,探索、表述出算式计算先后顺序及其原因,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美的意识。

1、利用学生对之前20以内加减法的的初步认识,寻找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算理的意义,并摆一摆、拨一拨的操作活动,突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个计算核心,加深学生对算理意义的理解。

2、创设实际情境和相结合的数学知识进行练习,在“摆一摆”“拨一拨”“做一做”等数学活动中,通过观察、思考、交流问题,让学生逐步学会表述计算方法,把握计算的核心,体会算理表达形式的多样化。

二、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合理进行算法优化,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开展有趣而多样的练习活动,在独立思考、探究交流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模式化”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进行“对比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区别”的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算式,再从计算方法上找区别,从而丰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100以内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探索10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全面、综合、深刻凸显了课标的基本理念,蕴藏着重要的教育内涵和价值。

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重视学生独立的思考和发现;要重视学生在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合作交流;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要重视学生的分析比较、大胆探究等思维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