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2076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2一、填空题1.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前提,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商品交换;同时,商品交换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

2.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效果:

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进了每个部门、每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产生。

3.要进行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二是明晰的产权制度。

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几乎同时产生,并具有同样的悠久历史。

4.从总体上看,影响零售商业发展、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政治法律、宏观经济、消费者需求和竞争状况等等。

5.零售要素组合的各种要素包括:

商品、价格、顾客服务、广告与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和选址。

6.在零售业态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革命性的变革:

百货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连锁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超级市场的出现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

7.零售业态优劣的判定标准是:

竞争优势性、连锁适应性、运营“两便性”。

8.就商业而言,一个城市的发展既取决于批发商业的发展,又取决于零售商业的发展。

二、名词解释1.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又对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类交往、商品交换体系的深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2.业种与业态——业种指的是商业的经营对象,即商品的种类,是按商品别对商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业态指的是商业的经营方式或商品销售方式,即经营形态,是按经营或销售方式的区别对商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3.零售要素组合——也叫零售营销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营销要素的组合。

零售要素组合的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服务、广告及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选址等。

4.正规连锁——亦称为联号商店、公司连锁、直营连锁。

国际连锁店协会的定义是:

“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

”5.超级市场——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

三、单项选择题1.据商业史学家的研究,我国在(C)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人。

A.商代B.西周C.夏代D.东周2.商业的分类方法很多,将商业划分为生产资料商业和消费品商业,就是按(C)进行分类。

A.业态B.流通阶段C.业种D.流通范围3.解决供需矛盾的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B)。

A.赠与与乞讨B.交换C.自行生产D.诈骗或掠夺4.零售商业在商品流通中的首要功能是(A)。

A.分类、组合、备货B.服务C.娱乐休闲D.商品储存与风险负担5.对有店铺零售商业来说,(D)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其他竞争者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

A.顾客服务B.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C.价格D.选址6.真空地带理论是由(A)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的变迁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而消费者的偏好主要表现为对零售商提供的场所、商品组合、价格和服务的偏好。

A.尼尔森B.迈克纳尔C.吉思特D.斯卡尔7.(C)的最大特点是:

有一个盟主,各成员店在财产与法律上是独立的,加盟店在经营管理上失去自主权,一切要在盟主规定的条件下经营。

A.正规连锁B.自由连锁C.特许连锁D.购物中心8.百货店发展到现阶段,其主要形式有:

(D)A.独立的百货店B.小型百货店C.百货商业集团D.大型百货公司和独立的或单体的百货店9.购物中心的主要功能是购物、休闲与娱乐。

购物中心的首要功能是(D)。

A.提供服务B.休息与娱乐C.金融支持D.提供齐备的商品10.自由连锁是指一批所有权独立的商店自愿归属于一个采购联营组织和一个管理中心领导。

管理中心负责(BCD)。

A.统一管理B.提供货源C.推销计划D.账目处理四、判断正误(若有错误,请更正)1.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离。

(×)更正: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

(或: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离。

)2.没有社会分工就不会产生产品供给单一化与产品需要多样化的矛盾,从而也就不会有商品交换。

(√)3.商人资本是历史最早出现的资本形态。

商人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规模和空间范围,节约了生产者用于交换的时间和费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我国商业的就业比重仅次于农业,居第二位。

与制造业相比,商业经营的资本与技术约束低,因此,商业的进入与退出障碍低。

(×)更正:

我国商业的就业比重仅次于农业与制造业,居第三位。

与制造业相比,商业经营的资本与技术约束低,因此,商业的进入与退出障碍低。

5.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可通过商业产出弹性系数这一项指标来衡量。

(×)更正:

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可通过商业产出弹性系数、商业增长贡献率和商业增长贡献额等项指标来衡量。

6.批发商业与零售商业的最终分离大约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时期。

批发与零售相分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流通职能上的专业分工,而且在于两者相分离之后演化出一系列流通组织形式,并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更正:

批发商业与零售商业的最终分离大约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时期。

批发与零售相分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流通职能上的专业分工,而且在于两者相分离之后演化出一系列流通组织形式,并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7.适者生存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迈克纳尔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也是一个“物种”某一业态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直接相关。

适应时就生存、发展;反之,就会被淘汰。

(×)更正:

适者生存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吉思特(Gist)和迪斯曼(Dreesman)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也是一个“物种”某一业态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直接相关。

适应时就生存、发展;反之,就会被淘汰。

8.正规连锁是成员店的所有权、经营权独立,实行自愿联合,统一进货、统一管理,独立核算,共同分享经营的利益。

(×)更正:

自由连锁是成员店的所有权、经营权独立,实行自愿联合,统一进货、统一管理,独立核算,共同分享经营的利益。

(或:

正规连锁店突出的特点是,统一资本、集中管理、分散销售、权力集中、利益独享。

)9.便利店是以经营即时性商品为主,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旨,采取自选式购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

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营业时间一般是从早上6点至晚上11点。

(×)更正:

便利店是以经营即时性商品为主,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旨,采取自选式购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

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营业时间一般是从早上7点至晚上11点。

10.国民福利包括国民收入、生活质量、工作兴趣、消费者闲暇和消费者爱好的满足五个方面。

我们认为,商业与这五个方面具有直接的相关性。

(×)更正:

国民福利包括国民收入、生活质量、工作兴趣、消费者闲暇和消费者爱好的满足五个方面。

我们认为,商业虽然不能与所有的福利内容直接相关,但是在国民收入、消费者闲暇和消费者爱好的满足这三个方面具有直接的相关性。

五、简答题1.联系所在地区的实际,说明商业对充分就业的贡献。

答:

充分就业是所有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

商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

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才使商业成为一个对充分就业有特别贡献的产业。

一国就业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的发展水平。

从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商业的确承担了相当大部分的就业任务,因此,有的国家甚至把扶持、发展商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经济政策。

在我国南方的沿海城市特别象上海、广州、深圳等商业发达的地区,人们的就业程度就相对较高。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商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是有边界的。

在一定时期内,商业的就业规模要受当时的社会生产规模及社会化、专业化程度的制约。

因此,商业就业规模的无限膨胀,不仅会导致商业劳动边际收益的下降,而且还会导致社会财富的严重浪费,特别在组织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国家或发展时期,商业就业规模的过度膨胀,会导致流通秩序的严重混乱,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难找到例证的。

2.零售商业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零售商业第一次革命的标志是现代意义的百货店的诞生。

百货店的革新性主要体现在:

实行顾客自由进出商店的原则;实行明码标价,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经营的商品门类齐全,品种繁多,且讲究商品陈列;实行柜台销售;实行退货制度;实行“薄利多销”原则;在组织管理上实行商品部制度。

连锁商店的产生,是继百货店出现之后,零售商业的又一次革命。

连锁店之所以风靡世界,是因为有其独特的优势:

网点分散、连锁经营,突破了单个店铺的商圈限制;分店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容易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实行采购与销售相分离的体制,易降低进货成本,节约流通费用;总店统一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形成整体优势,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分店专门从事销售,并进行标准化作业,有利于控制服务质量,提高销售效率和服务水平。

零售商业的第三次革命是超级市场的产生。

超级市场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对生产和流通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因为有其特点与优势:

实行开架售货,顾客自我服务,增强了顾客购物的自主性;经营商品种类繁多,存货充足,便于顾客选购,能满足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需要;采用条形码、POS机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及时准确地掌握消费动向,调整商品结构,合理控制库存;卖场空间开阔,通道顺畅,店铺装修简洁明了,商品陈列醒目,店内广告与促销极富特色;实行在出口处集中收银的方式,从而加快了顾客的购物过程,节约了顾客的购物时间和成本;所经营的商品特别是食品的加工程度较高,不仅方便了顾客的购买,还方便了顾客的消费,适应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3.与其他产业相比,零售商业具有哪些特点?

答:

零售商业是指向个人消费者或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的商业。

与其他产业相比,零售商业具有以下特点:

(1)交易次数频繁,交易批量小。

零售商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个人消费者,销售的商品种类多,商品周转率高,但交易批量一般较小。

(2)对店铺选址及店铺设计有较高的依赖度。

零售商必须充分考虑店铺选址、营业时间、商品陈列、店堂布置、橱窗广告等因素,以提高经营效率。

(3)经营场所分散,经营受商圈的限制。

所谓商圈是指一个店铺能够有效吸引顾客来店的空间范围。

由于个人消费者是分散的,因此,零售店铺的分布也是分散的。

4.简述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和主要优势。

超级市场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

与其他业态相比,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主要表现在:

商品构成是以食品、衣服、日用杂货等常用必需品为主;实行顾客自我服务和一次集中结算的售货方式;薄利多销,商品周转速度快;商品新鲜、洁净,明码标价,并在包装上注明商品的质量和重量;实行商品经营管理制度,按部门陈列商品;一般周边设有停车场。

超级市场的优势在于:

由于批量采购,敞开式售货,自助挑选,低价销售,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超级市场也有不利之处:

服务不充分,因而缺乏对顾客的亲切感,同时,盈亏点也较高。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除分析题外)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理想的店铺位置应该是商业活动频繁、人口密度与客流量、交通便利、接近集客地以及同类商店的地区。

2.商圈可分为核心商圈、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三个层次。

其边缘商圈的顾客大约占10%。

3.店铺的外观设计必须遵循两个原则,这就是:

让顾客确知店铺的存在和让顾客来店。

4.评价商品组合优劣的标志归纳起来主要有:

发展性、竞争性和盈利性。

5.确定商品结构的基本要求是:

适合顾客对商品的选择;适合地区特点和经营条件;保持顾客的基本需要;保证顾客对商品配套的需求;适合商品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的要求。

6.与零售商业相比,批发商业具有交易批量大、交易范围广、交易关系稳定等特点,并具有集散商品、调节供求、节约成本、信息传递、流通加工、流通金融和物流等功能,在商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按经营主体不同,可将批发商业分为独立批发商、制造批发商、共同批发商、批兼零批发商、连锁批发商和商品代理商。

8.与零售商业不同,批发商业的用户主要包括再销售者、产业用户、事业用户和政府部门四类。

二、名词解释1.商圈——商圈是指店铺能够有效吸引顾客来店的地理区域。

商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商圈、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

2.商品陈列——是指商店通过各种工具与设施向目标顾客展示商品。

对一个商店来说,商品陈列主要有两种,即橱窗商品陈列与卖场商品陈列。

3.商品组合——就是一个零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的结构。

它通常包括若干商品大类,即商品系列。

4.关联商品——是指同主力商品或辅助商品共同购买、共同消费的商品。

如西服与领带。

5.批发商业——是指向再销售者、产业和事业用户销售商品和服务的商业。

再销售者是指通过转卖商品而获得利润的营利性组织,具体包括批发商与零售商,是二次及其以下的批发商和零售商。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括号内)1.次级商圈是指核心商圈的外围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顾客来店购物比较方便。

次级商圈的顾客大约占(C)。

A.55%~70%B.60%~70%C.15%~25%D.20%~25%2.商圈分析是指经营者对商圈的构成情况、特点、(A)以及影响商圈规模变化的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

A.范围B.规模C.目标顾客D.收入水平3.“零售引力法则”认为,城市人口越多、规模越大,商业越发达,对顾客的吸引力就越大。

这一法则是由(D)在1929年提出的。

A.美国零售学者戴维·霍夫B.日本学者小林启孝C.日本学者渡边敬二D.美国学者威廉·雷利4.一个地区内的商业区或购物区类型大体包括:

(D)。

A.中心商业区、副中心商业区、购物中心B.中心商业区、副中心商业区、购物中心和独立店区C.中心商业区、副中心商业区、商业小区、购物中心D.中心商业区、辅助商业区、商业小区、购物中心和独立店区5.零售店经营的商品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以利于制定商品经营战略,扩大商品销售,增加企业利润。

将商品划分为日用品、日用百货、专用品和流行商品,是根据(D)进行分类的。

A.商品的耐久性和有形性B.商品的用途C.顾客对商品的选择程度D.顾客的购买习惯6.城市A有人口10万人,城市B有人口5万人,城市A与城市B的距离为25公里,那么,城市A与城市B的商圈边界各是多少?

(D)A.城市A为15.65公里、城市B为11.36公里B.城市A为14.56公里、城市B为11.63公里C.城市A为10.36公里、城市B为14.65公里D.城市A为14.65公里、城市B为10.36公里7.消费者在购买动机驱使下走人商店,从对商品的选择、评价到购买,在心理上大致要经过八个阶段。

其中第五个阶段是(C)。

A.感受阶段B.兴趣阶段C.评价阶段D.欲望阶段8.零售企业处理顾客投诉有多种方式,它们是(B)。

A.现金退还、商品调节、价格调节B.现金退还、商品调节、价格调节、服务调节和向顾客表示歉意C.商品调节、价格调节、服务调节和向顾客表示歉意D.现金退还、商品调节、价格调节和向顾客表示歉意9.从全社会来说,流通成本是指花费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包括(B)与物流费用。

A.运输费用B.商流费用C.保管费用D.谈判费用10.流通加工功能是批发商业的重要功能,事实证明,一些具有竞争实力的批发商往往都是很具有流通加工能力的批发商。

流通加工是指要对采购的商品进行(D)。

A.分类、分级、分等、包装和初加工B.分类、分级、分等、整理、包装和初加工C.分类、分等、整理、包装和初加工D.分类、分级、分等、整理、编配、包装和初加工四、判断正误(若有错误,请更正)1.在测定商圈的基础上,通过地区分析、商业区分析,便可选择、确定理想的店铺位置。

(×)更正:

在测定商圈的基础上,通过地区分析、商业区分析和具体位置分析,便可选择、确定理想的店铺位置。

2.核心商圈是指最接近店铺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顾客来店购物最方便。

大型店铺的核心商圈在8公里内,其顾客大约占60%一80%。

×)更正:

核心商圈是指最接近店铺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顾客来店购物最方便。

大型店铺的核心商圈在5公里内,其顾客大约占55%一70%。

3.居住人口是次级商圈中基本顾客的主要来源。

零售店铺附近的居住人口越多,潜在的顾客也就越多,商圈规模也就相对扩大。

(×)更正:

工作人口是次级商圈中基本顾客的主要来源。

零售店铺附近的工作人口越多,潜在的顾客也就越多,商圈规模也就相对扩大。

(或:

居住人口是核心商圈中基本顾客的主要来源。

零售店铺附近的居住人口越多,潜在的顾客也就越多,商圈规模也就相对扩大。

4.对新设店铺来说,其商圈的确定,可根据当地零售市场的销售潜力,运用趋势分析来确定,如运用城市规划、人口分布、住宅建设、小区开发、公路建设、公共交通等方面的资料来确定商圈的范围。

(√)5.通道的宽度因客流量及卖场面积的大小而不同,但最低应保持两人并行时所需要的宽度,即在1米之间。

(×)更正:

通道的宽度因客流量及卖场面积的大小而不同,但最低应保持两人并行时所需要的宽度,即在0.8~0

9米之间。

6.设计适当的照明是商店展示店容、宣传商品、方便选购的重要手段。

(√)7.顾客来店往往通过“看、听、嗅、尝、触”五种感觉来进行购买决策,因此,卖场的商品陈列应该达到有效刺激顾客五种感觉的效果。

为此,要遵循八大原则。

(×)更正:

顾客来店往往通过“看、听、嗅、尝、触”五种感觉来进行购买决策,因此,卖场的商品陈列应该达到有效刺激顾客五种感觉的效果。

为此,要遵循“醒目、亲切、丰满、吸引力、方便、展示、附加说明、心理、整体、效益”十大原则。

8.零售学研究者们发现,商品陈列的高度决定顾客“易见易触”的商品程度,从而直接影响商品的销售。

一般来说,商品陈列高度的有效范围在离地面的0.8~1.8米之间。

(×)更正:

零售学研究者们发现,商品陈列的高度决定顾客“易见易触”的商品程度,从而直接影响商品的销售。

一般来说,商品陈列高度的有效范围在离地面的0.6~1.8米之间。

9.商品结构中的主力商品就是指高档商品。

(×)更正:

主力商品也称拳头商品,是指那些周转率高、销售量大,在零售经营中,无论是数量还是销售额均占主要部分的商品。

10.批发商既是制造商的销售代理人,也是零售商的采购代理人。

(×)更正:

批发商既是生产者的销售代理人,也是零售商或产业用户的购买代理人。

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店铺选址对零售经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答:

选址就是店铺位置的选择、确定。

对有店铺零售商来说,店铺选址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顾客选择商店进行购物时,店铺的位置是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店铺的空间位置也是形成差别化甚至垄断经营的重要条件。

零售经营者可以随时改变他们的价格、商品组合、服务内容与促销手段等营销组合要素,而店铺的位置一旦决定就很难改变了,因此,占据优越的店铺位置是获得其他竞争者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其重要意义表现为:

店铺选址是一项大的、长期性投资,关系到零售企业的发展前途;店铺选址是零售经营者确定经营目标、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店铺选址是影响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

2.商品陈列有哪些技术要求?

答:

商品陈列的技术要求主要有:

a)陈列高度及位置。

所有的商品陈列都必须是“易见易触”的陈列,它直接影响商品的销售。

一般来说,商品陈列高度的有效范围在离地面的0.6米~1.8米之间,其中又可为四段,即上段(1.2~1.8米)、黄金段(0.85~1.2米)、中段(0.5~0.85米)和下段(0.1~0.5米)。

然而,各段的商品陈列效果却是不同的。

b)标题说明。

商品陈列要附有简单的标题或文字说明,以帮助顾客了解商品的具体销售地点、商品的性能和用途。

卖场的商品陈列标题可分为“大标题”、“中标题”和“小标题”。

c)背景色彩。

商品的颜色、种类多种多样,因此,背景色彩的选择也很困难,但背景色彩配置的好坏对商品陈列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在选择背景色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能太显眼。

②不使用补色。

③选择与商品同系统的色调。

④多使用冷色。

d)陈列技巧。

商店为了提高销售业绩,可以使用各种技巧进行陈列,以达到吸引顾客注意,唤起顾客购买欲望的目的。

常用的陈列“小技巧”有:

①表现“廉价”的陈列。

②表现“高级”的陈列。

③表现“丰富”的陈列。

④表现“别人买过”的陈列。

3.观察你所在地区的某个商场或店铺,分析其内部设计,并指出在某一方面的特色。

4.未来批发商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

从总体上看,批发商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组织化。

它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批发商自身的组织化;二是用户组织化。

(2)信息化。

它主要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高效率的信息搜集、加工和处理系统;二是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3)物流化。

物流功能是批发商业的重要功能。

从发展趋势看,批发商必须将工作重点转向物流,将提高物流服务能力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培养。

(4)专业化。

从发展看,各种专业批发商将成为批发商的主流,并由“业种批发”向“业态批发”转变。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在批发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两个转变:

一是由自发形成到自觉建设的转变,二是由民间开办到政府开办的转变。

2. 批发市场一般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法人,而批发商是以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或自然人。

3. 批发市场有许多种类,按交易批量的大小及规范化程度的高低,可将批发市场划分为中央批发市场、地方批发市场和自由批发市场。

各类批发市场在商品流通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与作用。

4. 一般来说,批发市场的交易规则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交易原则、会员制度和保证金制度。

从国内外批发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拍卖或投标原则、委托代理原则、公平原则、限制性原则、收费原则是批发市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批发市场的交易形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交易所形式,另一种是摊位制。

目前,我国的批发市场大多数都采用摊位制的交易形式。

6. 世界上大多数商品交易所都采取会员制形式的商品交易所。

这类商品交易所其内部组织机构大致包括:

交易所会员、交易所理事会、专业委员会和结算机构四部分。

7. 商业自动化是运用现代化科学手段和方法实现商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信息流通标准化、商品销售自动化、物流自动化、商品配选自动化、服务设施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

8. 与传统商店相比,网上商店有许多特点,如节省商店的租金和设备费用、降低商店的营运成本、经营规模不受地域和场所限制、可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有固定的消费者群体等。

二、名词解释

1.批发市场——是指集中进行现货批量交易的场所。

2.商品交易所—是指集中进行一种或数种商品的期货交易的场所。

3.网上贸易——也称电子贸易或网上交易,是指利用国际互联网或其他专用网络进行的贸易活动。

4.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下一种新型销售方式,是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商品的市场营销活动。

5.POS系统——是销售时点管理系统的简称。

它是利用第三类收款机(即POS收款机)进行销售数据的实时输入,系统实时处理销售业务,并进行经营业务分析的管理信息系统。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批发市场,其交易规则、管理制度都是日趋(C)的,这是现代批发市场的基本特征。

A.成熟化      B.条理化      C.二规范化    D.法制化

 2.批发市场既不同于集市和商品交-易所,也不同于单体批发商或批发企业,是一种独特的批发组织,因而也具有独特的功能,即(B)。

A.媒介功能、管理功能、传递功能        B.媒介功能、服务功能、管理功能C.媒介功能、储存功能、服务功能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