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训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1855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训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训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训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训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训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训练答案.docx

《语文训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训练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训练答案.docx

语文训练答案

黄冈中学预录语文模拟试题一

1.A(B项“应”C项“宿”D项“吐”)

2.D(A项“耸”应为“悚”,“练”应为“炼”B项“励”应为“厉”“梁”应为“粱”“妄”为“枉”;C项“堰”应为“揠”“园”应为“圆”)

3.C(“安静”指安稳平静或没有声音,“恬静”指宁静;第二个空“憧憬”“向往”“神往”都可以,第三个空应填“滔滔”指说话连续不断,“侃侃”指说话理直气壮,“夸夸”指浮夸;第四个空“恻隐”指同情,“隐秘”指秘密不公开,“隐隐”指不明显,应填“恻恻”,表示内心里。

4.C(“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5.A(B“对大家”后加“来说”;C句不明确,“就像”前加“待他们”;D“无论”与“和”不搭配,“和”应为“或”。

6.

(1)千里共婵娟

(2)却话巴山夜雨时(3)感时花溅泪(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

(1)A.想B日

(2)A“翠”可拆为“羽卒”,刘邦理解为“项羽卒”,所以笑了,刘备理解为“关羽卒”,所以哭了。

B.曹操煮酒论英雄,最后结论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意即“只有我和你”,所以谜底是“维吾尔”

8.“铺”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草的茂盛和“横野”的辽阔无垠,给人以平缓舒坦的感觉;“弄”从听觉的角度传达出了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的特点以及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

评分标准:

共3分。

描写的角度1分,草和笛声的特点以及人的主观感受2分。

意思对即可。

9.刻画了一个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无羁无绊,自由自在,自然天真的牧童形象。

寄寓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的向往。

评分标准:

共4分。

人物形象2分,情感2分(答“对牧童的喜爱之情”给1分)。

意思对即可。

10. D 11. C  12. A

13.B(正确的意思应为“要求”)。

14.B

15.

(1)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2)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16.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互相学习

参考译文

尊敬的严秀才:

我收到了你的来信,说要拜我为师,还批评我写的《师友箴》和《答韦中立书》两篇文章,想改变我不为人师的心志,准备委屈自己做我的弟子。

举凡我所写的那两篇文章,那最终主旨没有不同。

我避开的是老师的名头,担忧的是老师的内在,老师的内在一天也不能忘记。

我聊且作歌来规劝自己,做事遵循自己内心来充实自己,小心翼翼地不敢闲散,还不敢自以为有可以在他人面前为师的资质。

如果是个名人,将要被刻薄的世人讥笑辱骂,我脆弱胆怯,更加不能承受。

内在的实力不足以为师,外来的笑骂不能够承受,众人即使真诚地逼迫我为师,我对你怎么办呢?

说内在的重要性,我的两篇文章中都是,希望你详细地阅读它们,我的认识和看法都在其中。

你所说的仲尼的说法,难道容易吗?

仲尼是可以学习但是不能跟着做的。

为学到了极高的境界,这就是又一个仲尼;没有到达极高的境界却要像仲尼那样去为师,就如同宋襄公酷爱称霸因而使得国家败亡,最终中箭死去。

仲尼哪里是那么容易做的呢?

马融、郑玄,这两个人仅仅是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老师。

当今世间有不少这样的老师,我幸而不是那样的人。

你想成为那样的人,那就高兴地寄希望于你了。

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来做老师的话,本来就是我们所做的。

我的才能与胆量比不上韩退之,所以不愿意为人师。

人的认识是有相同有不同的,你不要用韩愈要求我。

如果说我拒绝了千百个人,实际上又不是这样的。

我所拒绝的是老师弟子的名头,不敢接受那师生的礼仪。

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有人来请教我的,我难道曾经怒目闭口过吗?

你的文章非常流畅旷远,那气势有如开了一条大道将要快马加鞭。

加固车子,喂肥骏马,加长鞭子,协调好六根缰绳,顺着脱离边邪,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前行直通大都,除了这个哪里还要拜师呢?

急于与懂得道理的人商量且拷问诸多古事,老师是不缺少的。

希望你常来,我可以整天与你谈说,不敢疲倦,不敢吝啬,不敢放肆。

假如去除师生的名头,保全师生的实际,用有余的交换不足的,也可以交换着做对方的老师了。

这样的话,没有世俗的师生之累又对自己有益处,从古到今没有喜好道理却回避这个的。

柳宗元回复。

17、外在特点:

外形弯曲、枯老,是一棵独立的藤(1分,答对其中两点给满分。

)。

内在特点:

坚毅,不屈,顽强(答对三点任意一点1分。

);倔强、孤独(答对两点任意一点1分。

)。

18、这里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

排比形式工整,感情强烈,层层深入地赞颂了古藤是木的范例,凝聚了天地间水土的精华,阐释了生命的内涵(1分);比喻生动、形象,讴歌了古藤生命的顽强与不屈(1分),表达了作者对古藤的敬仰和赞美之情(1分)。

19、选择

20、在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内容上由藤及人,揭示了古藤的寓意(2分)。

21、(表明观点1分,结合现实、理由充分1分,语句通顺1分。

示例一:

对于这两种生活方式,我更赞成第一种,要想古藤那样独立顽强、不屈的生存,并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作斗争,这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活中,经常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我们都一一独立的战胜了它,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生活经验,感受生命的愉悦。

示例二:

对于这两种生活方式,我更赞成第二种,要尽量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

我们的年龄还小,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个又一个不可知的困难和挫折,如果单凭我们个人的能力和经验,我们难免会栽跟头,受到伤害;如果我们能借助父辈、师长的力量,想古藤一样,同样需要攀附和依靠,不仅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可以更加专注地做我们该做的事情,生命也许更加精彩。

黄冈中学预录语文模拟试题

(二)

1.C(A项“扼”B项“强”D项“供”)

2.D(A项“忧”应为“尤”B项“敬”应为“儆”或“警”C项“装”应为“妆”)

3.D(“必需”是动词,“必须”是副词;“独立”指不依靠他人,“独助”指依靠自己的力量做事,强调做事,“违反”是指不遵守法规、章程,“违犯”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自愿”指自己愿意,“志愿”有两个意项,一是志向和愿望,二是自愿。

4.D(A项“俯首贴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应改为“垂头丧气”。

B项“在劫难逃”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C项“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多用于对别人的感激。

5.D(A(‘报刊杂志”应为“报纸杂志”或“报刊”;B“几个班的干部”有歧义;C“过于”与“溺”语意重复。

6.A(本题主要考虑,填入的语句与下文在语意、语气上的一致性。

7、

(1)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

(2)一首好汉长可口可歌一幅顽猴的漫画

8①以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引出诗歌话题,引出下文对现实人才际遇的描写;②与下文描写的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对比,突出诗人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现实处境;③赞许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

(任意答对两点即给满分)

9.诗歌结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诗人以高飞的黄鹄自比。

(2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权贵昏庸腐朽,不重用人才的不满和意欲远走高飞而又不知前途何在的迷茫。

(3分)

10.B   11.D   12.D    13.B14.C;15.D;16C

17

(1)我怎么知道次山你将来不会说圆滑的话、做圆滑的事,一辈子都圆滑呢?

(2)公植大概会拿起矛戟杀我吧!

译文

元子家里有位乳母,制作了一个圆转玩具来引逗婴儿高兴,婴儿很喜欢。

母亲就让乳母召集一些幼童陪伴婴儿一同玩乐。

朋友公植,听说有取乐婴儿的玩具,便请求看看;等看到圆转玩具,就急忙把它烧了,并责怪元子说:

“我听说古代有个憎恶圆的读书人唱道:

‘宁可正直沦为奴隶,不能圆滑谋求显荣。

’更严重的,有人终生不仰望天空,说:

‘我厌恶天是圆的。

’有人告诉他天是空阔无边的,人不能看到尽头,远远望去天幕四面垂落,因此说天是圆的,其实天并不圆啊。

他回答说:

‘天即使不圆,但被人称作圆的,我也讨厌。

’次山你怎么能随意制作圆转玩具,听任用它取乐婴儿,使婴儿从小就喜欢圆,长达必定爱好圆。

教婴儿学圆,已陷入不义;亲自玩圆,又丧失了正直的品德。

唉、唉,次山啊!

回家喜欢婴儿玩圆,出外一定喜欢小人趋奉圆滑。

我怎能知道次山你以后不是说话圆滑、行事圆滑、动也圆滑、静也圆滑地度过一生呢?

我哪能做次山的朋友啊!

”元子召唤季川对他说:

“由于我让婴儿耍戏圆转玩具,公植尚且这样骂我和我绝交;唉!

我与你如果圆滑应付事物,圆滑迎合时俗,不圆滑的事不参与,不圆滑的事不去做,公植大概会拿着矛或戟来刺杀我们的

18.示例:

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心比作会开花的树,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有美感富有诗意,意近即可)②有意蕴,暗示(揭示)文章的中心③以“树”为线索行文,思路清晰。

(共2分,答对一点得1分)

19.线索一:

→被雷击的槐树轰然倒下(槐树被雷电拦腰截断)

线索二:

→受伤后的弟弟一蹶不振→醒悟的弟弟开始新生活(每空1分,意近即可)

20.示例:

①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盛开时的美丽。

“团团簇簇”写出了槐花开得繁多;“像迎风舞动的风铃”写出了槐花的动态美,充满灵性,表达了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弟弟少年时代的快乐生活。

(指出其中一处的修辞,并能结合内容或情感作答即可。

修辞1分,内容或情感1分)

②“期待”是期望、等待的意思。

这里体现了我盼望弟弟早日从伤痛中走出来的心情;“忐忑”是心神不定的意思,体现了我不知道回故乡是否会给弟弟带来好影响的不安心情。

(每词1分,意近即可)

21.①对槐树经受磨难重获生机的敬佩(或感动)之情;②对自己因伤痛一蹶不振的羞愧(或自责)之情;③受槐树的启迪幡然醒悟的振奋(或喜悦)之情。

(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

22.人应该像树一样,在遭受灾难时,保持平和的心态,默默承受,做一个智者;同时,有着坚定的信念,坚强乐观,做一个强者。

(意近即可,3分)

黄冈中学预录语文模拟试题(三)

1.D(A项“哺”B项“歼”C项“拓”)

2.C(A项“躬”应为“恭”B项“记”应为“计”D项“悬”应为“玄”)

3.C(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运用能力。

“迟疑”、“犹豫”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但“迟疑”是指不能立刻决断,与第

(1)句语境不吻合,所以应该用“犹豫”。

“逐渐”,渐渐地,一般指客观变化,主观因素少;“逐步”,一步一步地,指有阶段性、主观性地循序渐进。

(2)句,“统筹安排”具有阶段性、主观性,应该用“逐步”。

“化装”和“化妆”表意重点不同:

“化妆”重在美化,“化装”重在改变。

第(3)句中,她不是为了美化自己,而是“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所以应该用“化装”。

4.B(A项“气宇轩昂”用于指人。

C项“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

D项“巧舌如簧”含贬义。

5.D(A“自从”应放在“中国人民”前面;B去掉“改革和”;C“寻求”缺少宾语,应改为“以寻求解决两国间矛盾的办法”。

6.

(1)风正一帆悬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

(1)汉字书法是富有美感的艺术:

汉字书法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汉字书法字体多样,不同的字体风格各异

(2)笔墨纸砚

8.(6分)①从绘色的角度看,绿色的杨柳、葡萄架,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碧蓝的天空,色彩鲜明,构成一幅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

②从立意的角度看,田园美景如画,田园生活充满乐趣,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绘色角度、立意角度各3分,意思对即可)

9.(4分)最后一联的意思是,在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

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

(2分,意思对即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辞官归隐的愿望。

(2分,意思对即可)

10、故乡家园(故国家园)的象征;坐井观天;身心归宿的象征;受侮辱受欺凌的女性的悲惨命运的象征;被赋予了神性和魔性。

 

11、如第二段中引用“九夫为井” “四井为邑”“改邑不改井”等,说明中国古人具有很强的乡土文化情结。

又如第四段中引用珍妃的故事说明水井是受侮辱受欺凌的女性的悲惨命运的象征。

再如第五段中引用《搜神记》《聊斋志异》《西游记》等名著,说明水井被赋予了神性和魔性。

 

12C. 

13、D(断绝)14、A

15、A(作者并不是赞成“焚书”,是说他能理解许衡“焚书”一说)

16、

(1)这是残暴秦王的行为,文正不忌讳谈它,实际上说的什么意思呢?

(关键词“迹”、“果”和“何谓”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4分)

  

(2)不是赞成秦王的做法,大概是不得已啊。

(关键词“与”和“盖”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4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自汉朝以来,有文字记录的著作繁多,累积几百上千年,达到汗牛充栋的地步,还没有停止。

许文正对人说:

“还必须再来一次焚书。

”“焚书”这是残暴秦王的行为,文正不忌讳谈它,实际上说的什么意思呢?

广东左方伯陈公选取元代编修的《宋史列传》中的《道学》一编刻版印刷,和对此有共同兴趣的人一起研究。

《宋史》有全书在世上通行,而陈公又只专注这一编的研究。

唉,我知道他的本意啊。

  孔子说:

“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后世跟从儒家学习的人就多了,但说到像孔子一样忠信,就很少有人具备了。

为什么和孔子的话有这样的差别呢?

孔子所说的学习,不是后世之人所说的学习。

后世求学的人,只是记忆背诵罢了,只是讲究词章罢了。

这样,上天所给予读书人的,本来就是茫然无知的了。

什么原因呢?

士人们流连于众多典籍之中,而探求研究不够深入专一,耳目迷乱于各家之说,自己的智慧因而受到压抑和窒息,君子担忧这些是应该的啊。

所以,秦王焚书是有错误的,君子却不忌讳谈它,不是赞成秦王的做法,大概是不得已啊。

  孔子死后,他精深的言论也就消失了。

经过一千五百年,周敦颐、程颢和程颐等许多学者相继兴起,在遗留下来的典籍中找到没有流传的经学著作,重新宣讲学习并传授它。

载于这一编中的,已经很齐备了。

既使同天地一起共享也是可以的。

但是我却听说:

《六经》是孔子的著作;学习的人如果只是诵读它的文字而忘记它的精神实质,那么,《六经》就只是一种糟粕罢了,仍然不免于在读书中丧失自己的本心。

  如今《道学》这一编,杂采了众多学者做事的行为和他们著作中的言论,研究学习的人如果不但探求书中的精神,而且在其中探求自己的内心,对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进行观察,致力培养内在自我,而不是用眼见耳听的东西扰乱内心,除去耳目这些表面的繁琐的功用,保全心中圆融奇妙的智慧,那么,一打开书卷就会有所收获了。

这不是说从书中的得到了真谛,而是说找到了真实的自我。

所以,用我心去读书,随处都可以有收获;只用书来增加我的见识,那么放下书卷就会茫然无知。

这是我所想献给陈公和各地同仁的浅薄的见解。

  承蒙陈公命我作序,所以写下这些话。

陈公名选,字士贤,浙江临海人。

他的父亲曾在新城作县宰,对百姓的关爱深厚。

陈公自称这是他的家学内容。

17、①没有种完遗忘在抽屉里的喇叭花种子。

(2分)②幼时的夙愿,淡忘了多年的理想。

(2分)(说明:

每点2分,第①点只答“没有种完”或“遗忘”给1分)

18、“揪”字是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女儿丢弃喇叭花种子的心痛之情。

(3分)

19、①我被喇叭花吸引,②回忆儿时见到喇叭花开放时的情景,③捡拾喇叭花种子,④在阳台上栽种喇叭花,⑤女儿丢弃我遗忘的喇叭花种子。

(说明: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四点给满分)

20、深深地自责(内疚),淡淡的忧伤。

(2分)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梦想)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梦想)。

(4分)

黄冈中学预录语文模拟试题(四)

1.A(B项“强词夺理”的“强”C项“俯首贴耳”的“贴”D项“累赘”的“累”)

2.B(A项“上”应为“尚”C项“急”应为“及”D项“凭”应为“平”)

3.B(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运用能力。

“考查”指:

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审核。

“考察”指:

实地观察调查或细致深入地观察,目的是取得材料,进行研究。

(1)句意,不是具体的评定活动,而是讲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要注意与下文的“识别”的配合,因此应该用“考察”。

“协调”意思是配合适当,“谐调”意思是和谐。

根据句意,应该用“协调”。

“神志”指知觉和理智,“神智”,指精神和智慧。

据句意应该用“神态”。

4.B(“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

也说“升堂入室”。

5.D(A“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前分别加“是否”;B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

的供应粮了,而且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谷子”;C“两个”有歧义,可改为“两名工人的

合理化建议”或“工人的两个合理化建议”。

6.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3)厚积而簿发

7、

(1)B

(2)山清水秀-(花好月圆、花红柳绿、月明风清等)粗茶淡饭-(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等)(3)

8、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情感:

喜爱之情。

9、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解析]

(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均为E级。

颔联主要从野菊的生长环境、际遇来表现野菊馨香、高洁。

(3)考查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野菊的形象隐含了诗人不媚俗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

10、D 11、A 12、D

13、A(B惩:

警戒,借鉴;C求:

寻找;D几:

先兆,预兆;)

14、C(中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等乱出虑外的史实,说明“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15、

(1)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但是(没想到)王莽最终夺取(或更换)了汉家的皇位。

(2)唐太宗听到了将有武姓人杀戮唐室子孙的传言,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杀掉。

【参考译文】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

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

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

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

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

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

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

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

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武姓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

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

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使可以制服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

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

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

  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

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啊!

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术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

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迅速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

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上天,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危亡,这从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

 

16.将香山红叶与故乡红叶作比较,突出了故乡红叶更为壮观,更有气魄,为下文写故乡红叶被人漠视的命运作铺垫。

  17.①感受到比香山红叶更为壮美的故乡红叶,却长久地被人漠视和遗忘。

(2分)

  ②父亲虽在美景和福地之中,但因艰辛劳作和无暇赏景,且要天天衰老。

(2分)

  

18.“父亲”形象:

父亲在地堰边埋头干活,并以此心安和欢悦,表现了父亲的朴实和勤劳;父亲让我去观赏红叶。

做自己喜欢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理解和宽厚;父亲特意给我留着一谈雄自酿,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关爱。

(3分)“我”的情感:

因父亲辛勤劳作、不断衰老而忧伤、内疚和思念;因父亲对“我”的理解和关爱而感激。

(2分)

黄冈中学预录语文模拟试题(五)

1、略

2.D(A项“群雄角逐”的“角”B项“烟笼雾锁”的“笼”C项“量体裁衣”的“量”)

3.A(B项“消”应为“销”C项“型”应为“形”D项“必”应为“毕”

4.C(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运用。

“风格”可指作家、作品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第一空应该用“风格”。

“风土”指一个地方特有的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的总称。

“风俗”指长期沿袭焉的礼节、习惯的总称。

“风俗”面太小,第二空应该用“风土”。

“风情”指风土人情。

第三空,联系上文的“记述了历史”,应该用“风情”。

“格调”指作家或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

“情调”指事物能够引起人们各种感情的性质。

据句意,第四空应该用“格调”。

5.A(B项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C项形容时间过得快,与句意不符;D项是指恨一辈子,与句意不符。

6.D(A“非常”与“至关”重复;B项有歧义;C项“志趣”与“发挥”不搭配。

)7、D

8、示例:

何老师,您辛苦了!

我是隔壁班的班长,您的课讲得真好,上节课,您讲的我们全班同学都听得清清楚楚。

想给您提个小建议,请您上课时把扩音器的音量再开小一点,可以吗?

谢谢。

(称呼1分,自我介绍1分,缘由2分,建议1分,简明得体1分,超出字数酌情扣分。

9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解析:

只需要概括,不要分析;先要判断“几幅”,前三联,六句就是六个画面,关键的是要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如第一句:

天空一轮孤月,清辉洒满楼宇;意思是对的,但语言上就不如“孤月当空,清辉满楼”简洁。

10、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的清辉,是实写。

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解析:

先要分清虚实,“故园松桂发”是诗人的想象,属虚写,但这又是符合时令特点,虚中又有实;“万里共清辉”是对眼前景的描写,是实,但思念的人又在远方,实中又有虚。

二是表达效果的分析,这是关键。

11、D(把“价值标准”和“衡量尺度”混淆了)

12、A(弄反了应是“文明决定文化,文化体现文明”)

13.B(坚守高尚的情怀)(3分)

14.D(只知的是“会别可怜之语”,不知的是“命名本旨”)(3分)

15.

(1)达成了心愿(或:

做成了官),就把恩德施给百姓;不能达成心愿(或:

做不成官),就修养身心在社会上显现美德。

 

(2)有要借款的,要满足他们;不能偿还的,要宽容忍让他们。

 

 

参考译文:

  我们这些读书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顺从兄长,守住先人的家业,等待后人来继承发扬。

达成了心愿,就把恩德施给百姓;不能达成心愿,就修养身心在社会上显现美德。

所以又比农夫高了一等。

可是现在的读书人就不是这样了,一捧起书本,便想要考中举人,考中进士,作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