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考试终极高歌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1694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统计考试终极高歌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卫生统计考试终极高歌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卫生统计考试终极高歌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卫生统计考试终极高歌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卫生统计考试终极高歌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统计考试终极高歌版.docx

《卫生统计考试终极高歌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统计考试终极高歌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统计考试终极高歌版.docx

卫生统计考试终极高歌版

医学部2010级硕士《卫生统计学》考试复习指南

(开卷、独立,带教材及此《考试复习指南》进考场)

一、题型、考试内容考分分配

1、最佳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填空题,每空0.5分,共35分。

3、是非判断及改错题:

是否判断每小题0.5分,改错每小题0.5分,共45分。

4、基本统计方法:

75分,高级统计方法:

25分(含SAS)

二、考试内容

1、最佳选择题:

在1—18章后练习题的基础上修改而成。

2、填空题:

⑴SAS运行结果5分:

14、15章。

样题:

测量了30名中学生的身高X1(cm)、体重X2(kg)、胸围X3(cm)、坐高X4(cm)与肺活量Y(L),数据见P181表14-2。

对Y与X1、X2、X3、X4作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sle=0.15,sls=0.15),SAS最后一步运行结果如:

AnalysisofVariance

SumofMean

SourceDFSquaresSquareFValuePr>F

Model26.460153.2300853.85<.0001

Error271.619640.05999

CorrectedTotal298.07979

ParameterStandardStandardized

VariableEstimateErrorTypeIISSFValuePr>FEstimate

Intercept-3.194231.396400.313885.230.03020

x10.025580.012310.258844.310.04740.35447

x20.046580.013940.6695311.160.00250.57011

根据SAS最后一步运行结果,完成下列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回归平方和为6.46015,总平方和为8.07979,误差平方和=

8.07979—6.46015=1.61964。

2、误差的均方等于1.61964÷27=0.05999。

3、对回归模型作假设检验,F=3.23008÷0.05999=53.85

4、对回归模型作假设检验,无效假设为H0:

β1=β2=0,P值<0.0001。

5、b0为-3.19423,b1为0.02558,b2为0.04658。

6

为1.39640,

为0.01231,

为0.01394。

7、对Y的最大影响因素是x2。

P194练习计算分析第1题逐步(sle=0.15,sls=0.15)回归最后一步运行结果:

AnalysisofVariance

SumofMean

SourceDFSquaresSquareFValuePr>F

Model3133.0978344.3659411.41<.0001

Error2389.454023.88931

CorrectedTotal26222.55185

ParameterStandard

VariableEstimateErrorTypeIISSFValuePr>F

Intercept6.499622.3961528.616657.360.0124

x20.402350.1540526.529546.820.0156

x3-0.287040.1116925.690416.610.0171

x40.663230.2302632.268678.300.0084

P208练习计算1题SAS运行结果:

TheLOGISTICProcedure

AnalysisofMaximumLikelihoodEstimates

StandardStandardized

ParameterDFEstimateErrorChi-SquarePr>ChiSqEstimate

Intercept1-2.08580.351335.2624<.0001

x111.10980.348510.14190.00140.2837

x210.70280.32924.55860.03280.1899

x310.97510.34408.03620.00460.2691

OddsRatioEstimates

Point95%Wald

EffectEstimateConfidenceLimits

x13.0341.5326.006

x22.0191.0593.850

x32.6511.3515.203

⑵统计公式的正确选用(30分,主要在各章后练习题的基础上修改而成):

第三章第二节“一、”,“二、”,“三、”各公式的适用资料:

算术均数适用条件:

对称、正态资料

几何均数适用条件:

对数对称、对数正态、呈倍数资料

中位数适用条件:

偏态、无界、分布不明、所有计量资料

第三章第三节“一、”,“二、”,“三、”,“四、”,“五、”各公式的适用资料(用途):

极差适用条件:

主要适用于偏态、分布不明、有界、样本不很大的计量资料

四分位数间距适用条件:

偏态、分布不明、无界的计量资料

方差(标准差)适用条件:

对称(含正态)分布资料

变异系数的用途:

比较各组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资料间的离散程度。

公式(3-19)与公式(5-5)、(5-6)的正确选用:

(3-19):

此区间包含(1-α)%的变量(x)值,用z界值非t界值,用标准差非标准误

(5-5):

有(1-α)%的概率总体均数被包含在此区间,用z界值非t界值,用总体标准误而非总体标准差

(5-6):

有(1-α)%的概率总体均数被包含在此区间,用t界值非z界值,用样本标准误而非样本标准差

公式(4-4)与公式(4-5)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选用标准人数采用式(4-4),计算表4-6中(4)栏预期死亡人数;选用标准人数构成比采用式(4-5),计算表4-7中(4)栏预期分配死亡率

联系:

两直接法等价

公式(4-4)与公式(4-6)的正确选用:

在标化率计算中:

当各对比组各小组人数、死亡数(阳性数)资料齐全时采用(4-4)——直接法,当各对比组各小组人数、死亡数(阳性数)资料不全时采用(4-5)——间接法

公式(4-13)中下标与开根号方次的关系:

基期记为

、末期记为

时,开n次方根(有n个时间段);基期记为

、末期记为

时,开n-1次方根(有n-1个时间段)。

公式(5-7)与公式(5-14)的正确选用:

式(5-7):

二项分布概率计算公式;式(5-14):

poisson分布概率计算公式

公式(5-13)与公式(5-15)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式(5-13)为二项分布总体标准差公式,式(5-15)为样本率的总体标准差(标准误)公式

联系:

公式(5-5)与公式(5-17)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5-5)为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5-17)为总体率的置信区间

联系:

将二项分布变量x赋值0、1时,

(5-17)是(5-5)的特例(

的估计量)

公式(7-1)与公式(7-2)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用(7-1),配对设计计量资料差值的样本均数与0的比较用(7-2)

联系:

后者是前者的特例

公式(7-3)与公式(7-5)的正确选用:

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用(7-3)或(7-5),两小样本均数比较只能用(7-5)

公式(7-3)与t’计算公式的关系:

(7-3)与t’计算公式完全相同,但t’检验需校正自由度或临界值

公式(7-6)分子与分母的关系:

在两样本方差齐性检验的F值计算中,分子为较大的样本方差,分母为较小的样本方差

P75各变量变换公式的作用:

对数变换:

使对数正态资料变正态资料、方差齐性、曲线直线化

平方根变换:

使poisson分布变正态分布,当各样本方差与均数正相关时使方差齐性

倒数变换:

使极端值的影响减小

平方根反正弦变换:

使率的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性

公式(8-4)与公式(8-7)的正确选用: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总平方和分解公式为(8-4),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中总平方和分解公式为(8-7)

第八章第一节与第三节

计算公式的关系:

完全随机设计与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总平方和的计算公式完全相同,即式(8-1),处理平方和的计算公式完全相同,即式(8-2)

公式(8-2)与公式(8-6)的异同:

异:

在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中,处理平方和按式(8-2)计算,区组平方和按式(8-6)计算

同:

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中,在计算上行与列的地位平等,当各列的数据个数相等时式(8-2)与式(8-6)完全一致

公式(8-5)与公式(8-10)的异同:

异:

在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中,检验处理效应按式(8-5)计算F值,检验区组效应按式(8-10)计算F值

同:

两F值的分母相同

公式(8-11)与公式(8-12)的正确选用:

(8-11)用于任两组比较,(8-12)用于部分对间的比较

P90:

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资料、双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资料平方和分解公式的正确选用:

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资料平方和分解公式为式(8-14),双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资料平方和按P90

(二)中公式分解

公式(9-2)与公式(9-4)的关系:

四格表卡方专用公式(9-4)是由公式(9-2)推导出来

公式(9-2)与公式(9-5)的正确选用:

(9-5)为(9-2)的校正公式

公式(9-2)与公式(9-9)的关系:

(9-9)是在行列表下由(9-2)推导而来

公式(9-4)与公式(9-6)的正确选用:

(9-6)为(9-4)的校正公式

公式(9-4)与公式(9-7)的正确选用:

对配对四格表:

当分析行、列变量的关系且无需校正时采用(9-4),当分析两率的差异且无需校正时采用(9-7)

公式(9-7)与公式(9-8)的正确选用:

对配对四格表:

当分析两率的差异且无需校正时采用(9-7),需要校正时采用(9-8)

公式(9-4)与公式(9-9)的正确选用:

(9-4)为四格表卡方检验的专用公式,(9-9)是行×列表卡方检验的专用公式

第十章第一节与第二节编秩及秩和计算的区别:

配对设计符号秩和检验:

按差值的绝对值由小到大统一编秩,任取T+或T-为秩和查表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

两组数据由小到大统一编秩,取例数较少的秩和查表

第十章第一节“一、”与“二、”计算差值的区别:

“一、”:

每对数据相减,“二、”:

单样本中每个数据减总体中位数

第十章第二节“一、”与“二、”编秩及秩和计算的区别:

“一、”:

两组数据由小到大统一编秩,分别计算各组秩和(表10-3)

“二、”:

计算各等级合计、秩次范围、平均秩次,按各处理组各等级频数及平均秩次计算各处理组秩和(表10-4)

公式(10-5)与公式(10-6)的正确选用:

在H检验中,当相同的数值较多时应采用(10-6)校正H,否按(10-5)计算

公式(10-5)与公式(10-7)的正确选用:

完全随机设计按(10-5)计算H,随机区组设计按(10-6)计算M

公式(10-12)或(10-13)与公式(10-14)的正确选用:

大样本随机区组设计秩和检验中,当各区组相同秩次较多时采用(10-14)计算校正卡方值,否按(10-12)或(10-13)计算卡方值

公式(10-16)与公式(10-17)的正确选用:

在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间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中,任两组比较按(10-16)校正检验水准;各处理组与一共同对照组比时按(10-17)校正检验水准

公式(10-21)与公式(10-23)的正确选用:

在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任两组比较的q检验按(10-21)计算q值;在随机区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任两组比较的q检验按(10-23)计算q值

公式(11-2)与公式(3-12)的联系:

(11-2)计算的x的离均差平方和,即为x的方差计算式(3-12)中的分子

公式(11-2)、(11-3)、(11-4)间的联系与区别:

的计算式(11-3)中y用x来记,即为(11-2);在

的计算式(11-4)中,y等于x时即为(11-2)

公式(11-5)与公式(11-16)的联系:

对r检验的t值公式(11-5)与对b检验的t值公式(11-16)等价

公式(11-1)与公式(14-9)的联系与区别:

均为简单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不同的是变量的符号不同

公式(11-2)与公式(14-9)的联系与区别:

的计算式(11-2)是

的计算式(11-4)在y=x时的特例;(14-9)的分子与(11-4)的算式完全一致,只是变量的符号不同

公式(11-6)与公式(14-2)的联系与区别:

双变量回归直线方程——式(11-6),是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式(14-2)在一个自变量时的特例

公式(11-13)与公式(14-4)的联系与区别:

在回归分析中总平方和的两分解公式形式相同,差别在于自变量的个数不同

公式(11-14)与公式(14-5)的联系与区别:

在回归模型的F检验中,两F值的计算公式形式相同,差别在于自变量的个数不同

公式(11-16)与公式(14-6)的联系与区别:

在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计算公式中,公式(11-16)是公式(14-6)的特例

公式(11-12)与公式(14-3)的联系与区别:

均为总平方和

的计算分解公式,形式完全相同;差别在于对y产生影响的自变量的个数不同

公式(11-12)、公式(11-16)、公式(11-18)中剩余平方和与剩余均方计算公式的联系:

(11-12)中的

为剩余平方和,(11-16)、(11-18)中的剩余标准差

公式(11-19)与公式(14-12)的联系与区别:

均为决定系数,公式形式完全相同;(11-19)中用r,(14-12)中用R

公式(11-1)与公式(11-20)的正确选用:

符合双变量正态分布的条件时采用(11-1)计算相关系数,否采用(11-20)计算等级相关系数

公式(14-1)与公式(14-2)的联系与区别:

(14-1)为多重线性回归模型,y上无“

”,系数为βi,有误差项ε;(14-2)为回归方程,y上有“

”,系数为bi,无误差项ε

公式(14-7)、(14-8)、(14-10)的意义:

(14-7)是对变量标准化转换公式;(14-8)是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与偏回归系数的关系;(14-10)是偏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公式(14-11)、(14-12)、(14-13)的正确选用:

(14-11)是复相关系数计算公式;(14-12)是决定系数与复相关系数的关系公式;(14-13)是校正决定系数与决定系数的关系公式

公式(15-3)与公式(15-4)的关系:

式(15-4)由式(15-3)推导而来

公式(15-3)与公式(15-17)的联系与区别:

式(15-3)是二分类应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表达式,式(15-17)是多分类有序应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表达式,其中

表示y≤j等级的概率;式(15-17)除在P、β0添加下标j外,其他与(15-3)相同

公式(15-5)中各变量的变化范围:

xi的变化范围可从―∞到∞,Z的变化范围可从―∞到∞,P的变化范围从0到1

公式(15-6)、公式(15-7)、公式(15-8)、公式(15-9)间的联系与区别:

(15-6):

自变量两组取值下比数比的对数表达式

(15-7):

自变量两组取值下比数比的表达式

(15-8):

的比数比的表达式

(15-9):

取0、1两水平时比数比的表达式

公式(15-3)与公式(15-30)的联系与区别:

式(15-3)是(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表达式,式(15-30)是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表达式,式(15-30)可在式(15-3)中将P、β0添加匹配组下标i得到

公式(15-9)与公式(16-20)的联系与区别:

(15-9)为logistic回归分析中

取0、1两水平时比数比

的表达式,(15-30)为Cox回归分析中

取0、1两水平时相对危险度

的表达式;均等于

公式(15-17)与公式(15-30)的联系与区别:

式(15-17)是多分类有序应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表达式,其中

表示y≤j等级的概率;式(15-30)是二分类应变量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表达式,其中

表示第i个匹配组的率;

两公式的表达形式除下标字母不同外,其他完全一致

公式(16-1)与公式(16-4)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①前者无截尾数据,后者有截尾数据;②前者的分母、分子分别是总病例数、从期初观察到t时点的尚存人数,后者的分母、分子分别是某时间区间期初观察人数、该时间区间期末的尚存人数;③前者叫生存率,后者叫条件生存率

联系:

在概念、计算上相似

公式(16-4)与公式(16-14)、公式(16-15)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①前者适用于小样本,后者适用于大样本;②前者按实际死亡时点分组,后者一般等距分组;③前者称条件生存(死亡)率,后者称生存(死亡)概率;④前者遇截尾数据跳过不算条件死亡率,后者遇截尾数据时校正观察人数后计算

联系:

在概念、计算上相似

公式(16-5)与公式(16-16)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①前者适用于小样本,后者适用于大样本;②前者按实际死亡时点分组,后者一般等距分组;③前者计算≤t的各条件生存率的乘积,后者计算≤t的各生存概率的乘积

联系:

在概念、计算上相似

公式(17-1)与公式(17-9)的联系与区别:

在判别分析中计算

的合并协方差

时,式(17-9)是式(17-1)当g=2时的特例

公式(18-1)与公式(18-2)的正确选用:

总体均数区间估计中:

无限总体时用(18-1)计算样本大小,有限总体时用(18-2)校正

公式(18-1)与公式(18-3)的正确选用:

对总体均数作区间估计按(18-1)计算样本大小,对总体率作区间估计按(18-3)计算样本大小

公式(18-4)与公式(18-6)的正确选用:

分层随机抽样中估计总体均数时按(18-4)最优分配样本,估计总体率时按(18-6)最优分配样本

公式(18-5)与公式(18-6)的正确选用:

分层随机抽样中估计总体均数(率)时按(18-5)成比例分配样本,估计总体率时按(18-6)最优分配样本

公式(18-7)与公式(18-8)的正确选用:

整群抽样估计总体率:

无限总体时按(18-7)计算样本大小,有限总体时按(18-8)校正

公式(18-3)与公式(18-7)的正确选用:

估计总体率中:

单纯随机抽样按(18-3)计算样本大小,整群抽样时按(18-7)计算样本大小

公式(18-9)与公式(18-10)的正确选用: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时按(18-9)计算样本大小,两样本均数比较时按(18-10)计算样本大小

公式(18-10)与公式(18-11)的正确选用:

两样本均数比较中:

两样本例数相等时按(18-10)计算样本大小,两样本例数不等时按(18-11)计算样本大小

公式(18-10)与公式(18-12)的正确选用:

两样本均数比较按(18-10)计算样本大小,完全随机设计多样本均数比较按(18-12)计算样本大小

公式(18-12)与公式(18-13)的正确选用:

完全随机设计多样本均数比较按(18-12)计算样本大小,随机区组设计多样本均数比较按(18-13)计算样本大小

公式(18-15)与公式(18-16)的正确选用:

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时按(18-15)计算样本大小,两样本率比较时按(18-16)计算样本大小

公式(18-16)与公式(18-17)的正确选用:

两样本率比较按(18-16)计算样本大小,多样本比较按(18-17)计算样本大小

公式(18-10)与公式(18-16)的正确选用:

两样本均数比较按(18-10)计算样本大小,两样本率比较时按(18-16)计算样本大小

公式(20-7)、(20-23)、(20-25)、(20-26)、(20-32)、(20-33)、(20-35)、(20-36)、(20-37)、

(20-40)、(20-41)、(20-42)、(20-43)的正确计算:

出生率、死亡率、某死因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死因构成比、发病率、患病率、检出率、感染率、治愈率、有效率、某病病死率、某病死亡率的分子、分母

3、是非判断及改错题:

⑴SAS程序5分:

16、17章。

样题:

(例15-1)为研究病情x1(0表示不严重,1表示严重)、年龄x2(岁)及不同治疗方法x3(0表示传统疗法,1表示新疗法)对某病疗效的影响,某研究者随机抽取40名某病的患者,其中有20名患者采用传统疗法,另20名患者采用新疗法,经过一段治疗后记录下康复的情况y(0表示未康复,1表示康复),资料见表15-2,作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sle=0.1sls=0.1)。

对年龄按组距5岁分组计算OR。

一、编SAS程序如下,请对各程序语句进行是非判断并改错:

datali15-1;

改错:

datali15_1;

inputx1-x3y@@;

改错:

inputyx1-x3@@;

cards;

10200102301032010380

11250102011024110281

10301103211038111261

11291113411133111381

11401002200026000290

00340003000038000370

01240012500129001320

01340013700140001400

00331003610124101341

01321013610138100391

;

proclogisticsimple;

改错:

proclogisticdescendingsimple;

modely=x1-x3/selection=stepwisestb

改错:

modely=x1-x3/selection=stepwisesle=0.1sls=0.1stb

scale=noneaggregatelackfit;

改错:

scale=noneaggregatelackfit;unitsx2=5;

run;

P230计算2题程序:

datalx15_2;

inputx1-x3x41x42x43x5tc;

cards;

7064510014110

6063910011260

70651110011180

4069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