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城市花园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计专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1596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方城市花园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计专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东方城市花园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计专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东方城市花园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计专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东方城市花园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计专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东方城市花园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计专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方城市花园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计专篇.docx

《东方城市花园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计专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城市花园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计专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方城市花园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计专篇.docx

东方城市花园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计专篇

1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1.1项目地理位置

东方城市花园位于南宁市邕宁区八尺江路段,邕宁区八尺江大桥东南部。

1.2自然环境概况

1.2.1地质地貌

南宁盆地地处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弧顶纬向构造带上,形似纺锤,纵向长轴为东北东向,全长约70km,横向短轴约30km,两头尖且封闭,盆地周围为古老岩层构成的低山丘陵所环绕,标高为260~500m,比高为150~250m,盆地西南部为面积约140km2的冲积平原。

南宁市地貌分为平地、低山、石山、丘陵、台地5种类型。

平地是南宁市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分布于左、右江下游汇合处和邕江两岸;低山分布于市区西部边缘的凤凰山和北部的山峰岭;石山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边缘和坛洛镇一带,分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两大类;丘陵总面积279.86km2,占全市面积的15.59%;台地多位第三系的侵蚀面,微切割,起伏和缓,海拔在120m以下,是低平的古剥蚀面,一般呈缓坡起伏而顶面齐平的地貌。

本项目所在地即紧邻邕江北岸,为邕江Ⅰ级阶地和Ⅱ级附地的交接部位,地貌为平地。

1.2.2气候特点

南宁市地处低纬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多,日照适中,雨热同季。

一月份平均气温12.5℃,七月份平均气温28℃,全年平均气温21℃左右,素有“长夏无冬,春秋相连,四时常花”之说。

全年基本无霜,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持续330-336天,属华南南亚热带热量资源区,是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年皆可农耕,耕地可一年三熟。

全市属桂西南少雨区,年降水量1100-1500毫米之间,雨季集中在4-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81%,10月至翌年3月为旱季,雨量明显偏少。

由于雨季多暴雨,易造成暴雨洪涝灾害;又因为处于桂西南少雨区,春秋两季极易发生干旱。

洪涝与干旱是制约土地开发的主要灾害性因素。

据统计,1945-1995年的50年中,有11年发生大或特大水灾,有5年大旱,对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造成危害。

(1)气温与日照

南宁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3΄~23°32΄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受冬季风、夏季风的交替影响,夏季气温高,冬季干暖,夏长冬短。

据统计,南宁全年最热的月份是7月,该月多年平均气温为28.3℃,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12.9℃,月平均气温的年较差为15.4℃。

全年4~10月各月的平均气温高于年平均值,若按候平均气温在10℃以下为冬季,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为夏季的标准,则南宁市基本上无气候意义上的冬天,而夏季则长达196天。

(2)降水

南宁地处亚热带北侧内部边缘,距北部湾海洋较近,受海洋性气候的调节,形成了温暖潮湿,降水充沛的气候特点。

多年平均降雨量1304.2mm。

降雨主要集中在4月至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9%,且雨量大,雨日多,为雨季。

10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仅占全年降雨量的21%,雨日少、雨量小,为旱季,系施工黄金季节。

(3)风

南宁市夏半年(4月~9月)主要盛行东南季风,冬半年主要流行东北季风,大风主要有春夏之交的雷暴大风和盛夏的台风,最大风速达17m/s与雷暴相伴出现。

南宁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

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春季暖和湿润,阴雨连绵,时有倒春寒;秋季天高气爽,干旱明显。

年平均气温19.9℃,7月最高,平均气温28.7℃,1月最低,平均气温9℃;年极端最高气温39.5℃,年极端最低气温-4.0℃。

年均降水量1505.7mm,雨量充沛,特点一是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最多达到2327.1mm,最少为1053.7mm,二是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春夏多,秋冬少。

最近五年的南宁市全年盛行东东北、东北、东三个风向,频率分别为9.4%、8.6%和6.8%,其余各风向一般分别占2~3%,最少的西西南、西、西西北三个风向仅为1.6%;从季节性变化上看,秋季和冬季偏东北方向的风较多,而春季和夏季则以偏东南方向的风稍多。

值得注意的是,静风偏多,风速偏小仍是南宁市风的主要特征之一。

1.2.3水文

(1)邕江

南宁市辖区汇水归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

邕江是西江的重要支流——郁江的上游河段,由左、右江汇合而成,是贯穿南宁市区的主要河流。

邕江起于南宁市江西乡三江村(宋村),止于邕宁界外六景圩,全长134km,流域集水面积6120km2。

邕江南宁段河宽约480m,平均水面宽约300m,水量充沛,河槽稳定,河道深泓靠近岸边。

根据南宁水文站历年实测资料统计,邕江多年平均水位为63.30m,多年平均流量为1360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11.2亿m3。

径流年内汛期水量占年水量80%,最大月径流占年径流30%左右。

历年最高洪水位79.98m,最大流量为18400m3/s。

全市有大小河流数十条,均为邕江支流,其中分布于建成区内的邕江支流有9条。

这9条河流中,朝阳溪、二坑、竹排冲、亭子冲、水塘江、心圩江等6条流经城区重要地段,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较大。

1.2.4生态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为城市郊建成区,坡度较陡,周围地表植被主要是已建成区的道路两旁及单位、小区内绿化树种和草地,由于受交通的频繁干扰及人类频繁活动,未见到大型野生动物,现存少量的小型动物主要为常见鼠类、鸟类等。

项目所在区域属典型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

 

2工程分析

2.1建设项目概况

2.1.1项目基本情况和地理位置

东方城市花园位于南宁市邕宁区八尺江路段,邕宁区八尺江大桥东南部,道路交通十分便利。

 

2.1.2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规范》GB/T50353-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5/221-200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DB50176-93)

其它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

2、甲方提供的招标文件,项目建议书基地用地红线图,相关批文。

2.1.3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项目建设用地18497.2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204.37平方米。

整个地块呈不规则矩形,场地高差较大。

项目为纯中高档住宅项目,本方案力图创造一个富有活力、具有国际化理念、现代时尚及具有邕宁区域地标的宜居生活小区。

(一)规划原则与构思

根据南宁市的气候特点,依不规则地形排列建筑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住宅的朝向要求;同时,以半围合式组团为基本模块构造了建筑体量南低北高的空间形态,这样既保证了住户的良好朝向,又达到使更多住户能观赏小区中心景观的目的。

2.1.4道路交通系统

小区主入口出入口位于小区的北面,主要道路为从八尺江路接入的15米支路,南面为10米消防通道,设计完全满足火灾扑救面要求,并有各种消防辅助设施。

其他为小区入户道路和园林道路。

在每栋楼前设置相应的绿化停车位。

2.1.5住宅单体设计

1、住宅户型,以70m2~135m2左右的户型为主。

2、合理组织内部功能空间,平面紧凑,在有限的面积内,尽可能保证起居室、厨、卫跟卧室的舒适性,并且保证每个户型都做到明厨明卫。

提供了多样性的使用空间,进一步改善户型的通风采光,并且做到每户都能得到良好的日照。

3、各行为空间专用性明确,根据不同要求,做到动静分离或公私分离,符合家庭行为特征。

4、突出厨卫设计水准,合理有序地安排厨卫各项设备及设施,注意组织厨卫通风.

充分考虑本地居民的生活习惯,设计建造经济、功能适用的住宅体系,获得良好的采光、通风、朝向。

型体以简约的风格为主,体现时代特征:

现代、典雅,温馨的形象。

2.1.6立面造型设计

本项目的立面设计力求现代感的特质,体现居民蒸蒸日上的精神风貌。

屋面轻盈的构架,体现了建筑现代感,也提升了建筑的档次。

加之阳台和墙之间的虚实对比,光影效果显著,极富变化。

 2.1.7消防设计

小区北向设置了小区的主出入口,可环小区内的10米宽主机动车通道兼作消防通道,消防登高面满足规范要求。

地下一层为12207.42平方米,划分六个防火分区,并设置自动喷淋系统,且有足够的疏散出口及满足疏散宽度要求的疏散通道供使用,设备用房为单独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都有两个出口疏散。

2.1.8日照分析

分析软件:

天正建筑7.0

城市:

南宁

经度:

108度18分

纬度:

22度48分

节气:

大寒

气候区:

IV

分析时间:

8:

00~16:

00,精度:

1分钟

计算方法:

累计日照

分析方案:

区域分析

分析结论:

本项目92.46%的户型满足大寒日获得大于3小时日照的要求

2.1.9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18497.24m2

总建筑面积(含地下室):

60204.37m2

(一)地上计容建筑面积(不计入架空层部分):

57979.44m2

其中:

一层架空停车面积(计容):

287.7m2

住宅建筑面积(计容):

57088.02m2

文化用房面积(计容):

141.27m2

配套公建用房面积(计容):

462.45m2

(二)地下室建筑面积(不计容):

12207.42m2

容积率:

3.13

占地面积:

3305.36m2

建筑密度:

17.87%

绿地面积:

7189.88m2

绿地率:

38.87%

新建总户数:

544

停车率:

0.8

机动车总停车位(辆):

464

其中:

小汽车地下停车(辆):

310

小汽车地面停车(辆):

146

架空层停车8

 

3可再生能源应用分析

3.1可再生能源应用条件评估及使用类型选择分析

3.1.1土壤源热泵

3.1.1.1土壤源热泵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土壤源热泵是热泵的一种,它是利用地下土壤作为热泵低位热源的热泵系统,其构成主要包括三套管路系统:

室外管路系统、热泵工质循环系统及室内空调管路系统。

与一般热泵系统相比,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室外管路系统是由埋设于土壤中的聚乙烯塑料盘管构成。

该盘管作为换热器,在冬季作为热源从土壤中取热,相当于常规空调系统的锅炉;在夏季作为冷源向土壤中放热,相当于常规空调系统中的冷却塔,其结构如图5-4所示,土壤源热泵的工作原理为:

夏季空调时,室内的余热经过热泵转移后通过埋地换热器释放于土壤中,同时蓄存热量,以备冬季采暖用;冬季供暖时,通过埋地换热器从土壤中取热,经过热泵提升后,供给采暖用户,同时,在土壤中蓄存冷量,以备夏季空调用。

 

3.1.1.2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优缺点

土壤源热泵的优点

1)节省占地空间。

2)机组性能系数高, 节能效果好。

3) 地下换热器与土壤换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由于土壤温度全年波动很小, 使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比传统空调系统高40% ~ 60%, 因此能耗少, 运行工况稳定, 比传统集中式空调系统节省运行费用30%~ 60%.

4)环保、无污染。

5) 运行与维护费用低。

6) 系统可靠性强, 使用寿命长。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缺点

1) 土壤源热泵系统连续运行时, 热泵的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受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而波动, 导致热泵运行效率下降。

2) 地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受土壤性质影响较大。

3) 由于土壤热导率较低, 地下换热器与周围土壤的传热量较少, 同时占地面积也较大(一般为采暖面积的2倍左右)。

3.1.1.2土壤源热泵在本项目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本项目位于南宁市郊邕宁城区边,属于夏热冬暖地区,本地区能源使用特点为:

夏季大量使用空调制冷,而冬季则较少使用机械采暖。

若使用土壤源热泵系统,则在夏季室内余热经过热泵转移后通过埋地换热器释放于土壤中量蓄存热量,而冬季又较少使用机械采暖,大量蓄存热量无法在冬季散去,系统使用效率逐年降低,对环境土壤影响较大。

埋地换热器受土壤性能影响较大,土壤的热工性能、能量平衡、土壤中的传热与传湿对传热有较大影响。

2)本项目为四栋,共八个单元的高层住宅(18层,544户),总用地18497.24平米,地下室占地12207.42平米,地下室埋深达6.3m,住宅建筑四周为基地内消防道路,并且地下室占地面积过大,制冷采暖面积大,基础埋深大,设备用房可用面积小等特殊条件,而换热盘管安装所需面积大,在本项目基中无法达到足够的节能比例要求,并且根据已有的经验表明,其持续吸热速率一般为25W/m²,当供热量一定时,换热盘管占地面积较大,埋管的敷设无论是水平开挖布置还是钻孔垂直安装,都会大大增加土建费用,经济性并不合理。

综上所述,通过对地区能源使有用特点、项目规模及经济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土壤源热泵应用在本项目不合理

3.1.2地下水源热泵

3.1.2.1地下水源热泵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地下水源热泵是利用了地下水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

供热时省去了燃煤、燃气、然油等锅炉房系统,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烟、排污等污染;供冷时省去冷却塔,避免了冷却塔的噪音、霉菌污染及水耗。

地水源热泵机组可利用的水体温度冬季为12~22℃,水体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高,所以热泵蒸发温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

而夏季水体为18~35℃,水体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所以制冷的冷凝温度降低,使得冷却效果好于风冷式和冷却塔式,机组效率提高。

3.1.2.2地下水源热泵在本项目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地下室埋深达6.3m,基础埋深较大,防水工艺要求复杂,项目体量大,所需水量大,对城市地下水造成过多不利影响。

管井防漏水技术难度高,且不易维护。

综上所述,地下水源热泵在本项目应用不合理。

3.1.3地表水源热泵

3.1.3.1地表水源热泵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地表水是暴露在地表面的江、河、湖、海水体的总称,在地表水源热泵系统中使用的地表水源主要是指流经城市的江河水、城市附近的湖泊水和沿海城市的海水。

地表水源热泵就是以这些地表水为热泵装置的热源,冬天从中取热向建筑物供热,夏季以地表水源作为冷却水使用向建筑物供冷的能源系统。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可采用开式循环或闭路循环两种形式,参见图3-19。

开式循环是用水泵抽取地表水在热泵的换热器中换热后再排入水体,但在水质较差时换热器中易产生污垢,降低换热效果,严重时甚至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而地表水热泵系统一般采用闭路循环,即把多组塑料盘管沉入水体中,或通过特殊换热器与水体进行换热,通过二次介质将水体的热量输送至热泵换热器,从而避免因水质不良引起的热泵换热器的结垢和腐蚀问题。

原理示意图如下:

3.1.3.2地表水源热泵在本项目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北侧临近贯穿南宁市区的主要河流——八尺江,水量充沛,河槽稳定,河道深泓靠近岸边。

根据南宁水文站历年实测资料统计,邕江多年平均水位为63.30m,多年平均流量为1360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11.2亿m3,水量受雨季影响变化较大。

项目用地红线距八尺江直线距离约2.2公里,有条件利用江水。

但项目所临河段为城市重点防洪地段,管道若从地下穿过防洪大堤及城市道路,施工难度大,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管道若从地上取水八尺江,需以高架形式横穿八尺江路,对城市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在各相关管理部门报批程序复杂,时间长。

另外,根据南宁市相关城市规划,近年以来正对城市水体景观进行改造,并将持续数年。

邕江水面标高及相关周边数据有众多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若能取得各相关管理部门审批通过,进一步明确地理条件,地表水源热泵在本项目应用具有一定可行性

3.1.4污水源热泵

3.1.4.1污水源热泵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污水源热泵的技术状况和经济性与热源/热汇的特点密切相关。

对热泵系统来说,理想的热源/热汇应具有以下特点:

在供热季有较高且稳定的温度,可大量获得,不具有腐蚀性或污染性,有理想的热力学特性,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

在大多数情况下,热源/热汇的性质是决定其使用的关键。

污水源热泵采用污水作为水源热泵的热源/热汇,它具有以下特点:

产生量大,几乎全年保持恒定的流量;夏季温度低于室外温度,冬季高于室外温度,而且在整个供暖季和供冷季,水温波动不大;含有大量的热能,据估计,城市社区产生的废热40%含在污水中。

因此,污水与热泵一起使用为区域供热供冷提供一种理想的热源/热汇。

污水源热泵系统其供暖系统原理和普通水源热泵相同,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机构构成一个最简单的蒸汽压缩式热泵装置作为供热系统的热源。

它通过蒸发器从污水中吸取热量Qe,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Qc(Qc=Qe+W)供给供热系统。

这种供热系统只要消耗少量的电能W,便可得到满足房间供热所需要的热量Qc。

污水源热泵系统按照其使用的污水的处理状态可分为以未处理过的污水作为热源/热汇的污水源热泵系统和以二级出水或中水作为热源/热汇的污水源热泵系统;根据污水与热泵的热交换部分是否直接进行热交换,可分为间接利用系统和直接利用系统;从工况转换方式上看,大体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通过四通换向阀的换向来实现制热工况和制冷工况的转换;另一种是水切换式,即通过阀门改变水流方向来实现工况转换。

3.1.4.2污水源热泵在本项目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城市管道污水量不足且不稳定,净化处理难度大,蓄水池面积大且投资成本过高。

污水源热泵多应用于污水厂附近,才能方便取水,无需对水质净化处理进行重复投资造成浪费。

综上所述,污水源热泵在本项目应用不合理。

3.1.5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3.1.5.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光伏发电的优点是较少受地域限制,因为阳光普照大地;光伏系统还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及建设周期短的优点。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

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无处不在。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元件是太阳能电池(片),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薄膜电池等。

目前,单晶和多晶电池用量最大,非晶电池用于一些小系统和计算器辅助电源等。

与常用的火力发电系统相比,光伏发电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无枯竭危险;2)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3)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例如,无电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地区4)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5)能源质量高;6)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⑦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缺点:

1)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2)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3)产生的电力接入电网需要增加无功补偿设备;4)储能困难。

3.1.5.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本项目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全部屋顶面积为3200m2,而住户达544户,节能效率无法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供电不稳定且储能困难,难以保证住户的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本项目应用不合理。

3.1.6太阳能热水系统

3.1.6.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选择及工作原理

太阳能热水系统拟采用高效热交换式太阳能系统。

在屋顶安装太能板及屋面承压水箱,单户内分别设置热水水箱,利用屋面太能产生热水进行热交换,阴雨天气等太阳光不足时,由用户安装电热水器辅助加热。

户内水箱安装于阳台侧壁,与建筑完美结合。

分户设置,方便管理及维修。

热水靠自来水压力,自下而上,逐管使用,热水温度稳定。

承压使用,安全可靠。

安装集热器面积每户约需要1.5m2,集水器容积约为3个300升,冬季温度50℃至80℃,夏季温度80℃至120℃,可满足3至4人的热水用水。

真空集热管外径为125mm,既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又可作储热水使用。

冷水给水管及热水管安装于用户地面找平层内。

3.1.6.2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本项目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住宅高18层,居住总户数为544户,方案拟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为1-18层住户提供,每户提供太阳能热水140L,按45L/人,每户3.5人计算)。

每户太阳能集热板面积约1.5㎡,设在屋顶,可满足用水要求总集热板面积约800㎡

1)地理气象参数

地理位置:

南宁市位于北纬24°48ˊ,东经108°42ˊ。

当地纬度倾角平面年总辐照量4695.779MJ/m2。

气候条件:

年太阳辐照量:

水平面4543.4533MJ/m2,24°49ˊ倾角表面4695.779MJ/m2,年日照时数:

1640.1h,年平均温度:

21.8℃,年平均日太阳辐照量:

水平面12.448MJ/m2,39°06ˊ倾角表面12.865MJ/m2。

日照条件: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广西地区太阳能辐照情况表,太阳能是永不枯竭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人类可期待的、最有希望的能源之一。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向地球表面辐射大量的光和热,可供人类使用。

我国太阳能资源总体比较丰富,下图显示了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情况。

南宁市处于我国太阳能资源3类地区,太阳能资源一般区,太阳能辐照量每年可达4200-5400MJ/m2。

2)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4《民用建筑太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5《民用建筑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技术规范》DB45/T395-2007

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3)项目日照分析

项目日照分析如下:

太阳能供热设计总户数544户,区域分析图见文本。

栋数

户数

热水量(L)/户

平板面积(㎡)/栋

平板拟装(组/栋)

热管面积(㎡)/栋

热管拟装(组/栋)

1

136

210

200

112

220

62

栋数

户数

热水量(L)/户

平板面积(㎡)/栋

平板拟装(组/栋)

热管面积(㎡)/栋

热管拟装(组/栋)

2

136

210

200

112

220

62

栋数

户数

热水量(L)/户

平板面积(㎡)/栋

平板拟装(组/栋)

热管面积(㎡)/栋

热管拟装(组/栋)

3

136

210

200

112

220

62

栋数

户数

热水量(L)/户

平板面积(㎡)/栋

平板拟装(组/栋)

热管面积(㎡)/栋

热管拟装(组/栋)

4

136

210

200

112

220

62

4)系统设计条件

集热器集热效率确定

根据06SS128《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选用与安装》图集附录中主要城市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气象参数,南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ta(取年最低月平均气温1月份:

12.8度),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时集热器采光面月平均日太阳总辐照量JT,年平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