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定时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1575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定时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地理定时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地理定时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二地理定时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二地理定时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定时练习.docx

《高二地理定时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定时练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地理定时练习.docx

高二地理定时练习

高二地理定时练习(2013年4月)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

据此回答1~3题。

1.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2.人类的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D.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

3.应对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推广使用无氟制冷产品 B.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

 C.加强跨区域水资源调配 D.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读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式和危急区分布图,回答4~6题。

4.图示甲区域生态环境危急的主要表现是()

A.酸雨严重B.植被破坏严重C.水污染严重D.大气污染严重

5.下列措施有利于该区域环境问题改善的是()

①调整工业结构②大力发展钢铁工业③实施清洁生产④压缩经济规模

⑤绿化美化城市⑥发展科技

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⑤

6.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的秸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

这种做法的最主要好处是()

A.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B.涵养水源

C.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D.可以抽出时间种植反季节蔬菜

下图是目前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目前稀土资源的储量和产销情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美国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平衡  B.中国仍然是储量、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C.日本基本上依赖进口  D.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

8.下列叙述中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措施是

  A.禁止开发稀土资源             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

  C.减少稀土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D.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资源诅咒是指自然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的强烈依赖现象。

当资源诅咒系数大于l,说明该地区遭受了资源诅咒。

下图l示意1978年和2008年我国煤炭资源诅咒系数省际分布,读图完成9~10题。

9.1978~2008年,下列省级行政区(简称)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的是

   A.粤、闽、浙     B.陕、晋、赣     C.鲁、冀、湘     D.甘、吉、辽

10.下列措施有利于煤炭输出省份降低煤炭资源诅咒系数的是

   ①提高煤炭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③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教育质量    ④扩大煤炭开采量,增加煤炭外运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右图是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①沿海高,内陆低②西部高,东部低 

③北部高,南部低④东部高,中西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区能源生产总量 ②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③地区国民生产总量 ④地区国民人口总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天然气资源丰富④水能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回答14~16题。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2200

8952

18245

3357

8900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5045

514

387

288

1344

14.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15.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水污染严重

16.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

.图中反映出()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18.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B.设置沙障固沙

C.小流域综合治理D.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

据图回答19---20题。

19.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A.滥采矿产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

20.图乙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甲所示哪一地区()

A.A地B.B地C.C地D.D地

2013年1月,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

根据所学回答21---23题。

 

21.下列对霾天气分析正确的是 

A.霾的形成与低层大气稳定和污染物排放多有关 

B.冷锋天气过境会出现大风扬尘,加重霾的灾情 

C.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霾的灾情乡村比城市严重 

D.霾的预报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和保持通讯畅通 

22.造成我国灰霾天气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①机动车辆的增多   ②高能耗工业比重大    ③冬季燃煤取暖    ④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 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的是 

① RS动态监测,灾害信息可实时更新     ② GPS全天工作,可实时追踪灾害路径 

③ GIS数据丰富,灾情评估能够有据可查  ④ GIS模拟预测,灾前即可尽知灾害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水量和水质是反映水资源脆弱性的重要因素,下图示意以地表水污染、地下水开采、万元GDP用水量、矿化度(单位体积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量)等为指标综合评价出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脆弱状况。

读图判断24—25题。

24.图中水资源强脆弱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水过度开采  B.地表水污染严重  

C.水体矿化度较高  D.万元GDP用水量大

25.为实现水资源空间优化配置,减弱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的脆弱性,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实行海水淡化  B.增加地下水开采  

C.进行跨流域调水  D.完善灌区排灌水网

 

26.市区高架路上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起了近两米高

2,4,6

的“绿色屏障”,其目的主要()

A.防治汽车尾气的污染扩散B.减轻车辆的噪声污染

C.保障车辆行驶安全D.美化城市环境

27.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D.防止电池中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28~29题。

28.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D.于热风、寒潮、冻害

29.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准噶尔盆地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

从湖北到江苏、从贵州到广东、从四川到江西,长江中下游地2011年上半年出现了60年罕见的旱情。

湖泊干枯、河流断流、农田开裂,长江沿岸的居民都渴望着一个字:

“水”!

5月21日,一名农民站在开裂的鱼塘地面上。

连日的干旱使得武汉江夏区山坡乡养鱼人的池塘干涸。

据此回答30~31题。

30.我国旱灾频发,主要原因是()

A.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B.受副高控制范围广C.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大D.多受大陆气团控制

31.在我国,干旱和洪涝常相伴发生,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A.季风活动B.地面状况C.太阳辐射D.海陆位置

32.台风形成后,最初都向西北方向移动,其主要原因是()

A.受天文涨潮的影响B.受东南季风的影响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D.受海陆分布轮廓的影响

自然灾害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区域中同一种灾害可能是不同的影响因素导致的。

回答33~35题。

33.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

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4.我国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共有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    B.旱灾    C.冻害     D.洪涝灾害

35.上述灾害在两地区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A.海拔高,距海近        B.纬度较低,海拔高

C.地势低,纬度较高       D.纬度较高,海拔高

广东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大坝工程于1958年7月动工,翌年10月蓄水。

蓄水后不久,这个以往地震极少的地区,地震活动开始频繁发生。

从1960年5月开始不断有有感地震发生。

下图是1962年3月19日河源地震(里氏6.1级)等震线分布图。

据此回答36~37题。

36.以上材料说明    

A.地震活动具有平静期与活跃期交替的特点

B.图示地区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C.各种地质灾害在成因上有关联性D.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地震

37.本次地震对图中A、B两地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强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B地的经济更发达 

B.B地的震级小于A地

C.A地城市分布更密集 

D.震中距A地大于B地

 

读某区域图,完成38-39题。

38.影响该区域公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矿产

39.该区域频发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寒潮 

C.地面塌陷 D.泥石流

 

右图为飓风“桑迪”2012年10月29日—11月2日在北美的活动图。

读图回答40~41题。

40.从10月29日到10月30日,华盛顿()

A.风力越来越弱,气压越来越高  B.风力越来越弱,气压越来越低

C.风力越来越强,气压越来越高 D.风力越来越强,气压越来越低 

41.飓风登陆以后,风速会很快减小,主要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增大B.云层增厚,云中水汽量多

C.海陆热力差异显著D.下垫面摩擦力增大  

42.下图能反映此次飓风结构的是()  

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图1),回答43~45题。

43.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

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44.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A.①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C.③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D.④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

45.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

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

图4为我国东南某地地质剖面图,某房产商计划开挖甲、乙、丙三处兴建住宅。

读图完成46题。

46.. 对甲、乙、丙三地地层滑移危险性的推断,正确的是

A. 甲地最危险,因其位于陡坡坡地  

B. 乙地最危险,因其位于山顶附近

C. 丙地最危险,因其位于顺向坡地  

D. 甲地最危险,因其位于逆向坡地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灾中应急行动见图12。

据此回答47~48题。

47.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

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A.寒潮B.泥石流C.旱灾D.水灾

48.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

读图,回答49--50题。

49.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A.鼠害B.洪涝

C.旱灾D.寒潮

50.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第二卷(共50分)

51.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4分)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分)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填图中代号)。

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3分)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4分)

5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

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

材料二: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4分)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6分) 

(3)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材料二示意图中方框内未填的内容。

(4分)

A.肥料B.做工业原料C.填埋、焚烧或循环作用D.回收处理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填字母)

(4)法国有位哲人说:

“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

”对此,你如何理解?

(2分)

53.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共21分)

材料一:

图9为2001—200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

次)。

图10为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一,回答下列小题:

  

(1)简述云南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4分)

 

(2)指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6分)

材料二:

云南省部分地点干季、湿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表

地名

昆明

丽江

大理

景洪

年降水量(毫米)

1106.5

945.5

1078.9

1197.6

湿季(%)(5—10月)

89.0

94.3

86.9

85.8

干季(%)(11—4月)

11.0

5.7

13.1

14.2

根据材料二,回答下列小题:

(3)读图11描述云南干旱灾害的分布特点。

试从地形地势和气候方面解释,云南既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的原因。

(5分)

 

材料三:

大气环流异常导致的降水明显偏少,是大旱形成的自然原因之一。

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云南一些地区为了经济利益,大量砍伐原生态林,发展桉树林。

据生态学家研究,这种被称为“抽水机”的速生林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令涵水能力降低,因此会导致局部地区的旱情加剧。

此外,云南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但由于云南及其上游的泰国、老挝、缅甸的大片森林遭到破坏,不仅影响蓄水能力,也会导致这条水汽输送带对云南水汽的贡献越来越少。

大力建设水电站,破坏和改变了一些流域的生态环境,加之水电站对水资源的“挟持”,也不同程度加剧了旱情。

(4)根据材料三,请从旱情加重的主要人为因素,提出云南省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3条以上)(6分)

 

高二地理定时练习答案(2013年4月)

1—5BDBBC6—10CACCA11—15BADBB16—20CBDDB

21—25ABCCD26—30BBACC31—35ABBCD36—40CAADD

41—45DCCAB46—50CDCBD

51.(13分)

(1)cd

(2)风力作用(3)③⑤土地荒漠化

(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52.(16分)

(1)地域差异:

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1分),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1分)。

原因:

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1分);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1分)。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2分);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2分);危害人体健康(2分)。

(3)D B A C(4分)

(4)垃圾中有许多可回收利用的资源(2分)

53.(21分)

(1)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2分)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 东南少)。

(2分)

(2)6—8月份(2分) 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一个动力条件、诱发因素;(2分)6—8月份,受夏季风影响,云南省多暴雨,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

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

(2分)

(3)分布特点:

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旱情逐渐加重。

(2分)

地形地势: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1分)横断山区地势起伏,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

(1分)气候:

年降水量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干季降水少,所以易出现旱灾。

(1分)

(4)减少桉树种植,保护原生态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建设水电站;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