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1422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

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

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学习内容:

教材21、2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知识链接:

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

学习准备:

投影仪、直尺、购物卡、电话卡、1分的硬币

学法指导:

可根据长度单位“米”、“厘米”的知识迁移出对“毫米的认识”

一、自主预习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我知道

1米=()厘米300厘米=()2米=()厘米5米=()厘米

2、自学教材第21、2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3、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小格。

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

4、引导学生观察出: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一些小的刻度线;厘米和厘米之间有许多小格。

二、合作学习

(一)、认识毫米。

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毫米,厚是()毫米。

3、读教材第21页,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

(二)、探究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

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

1厘米=()毫米。

毫米用字母mm表示。

(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请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有多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3、体验1毫米的长度

(1)拿出1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IC卡,然后抽出。

(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5、小结。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测量得非常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三、达标测试

1、教材第22页做一做。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橡皮擦长5()

(2)一张VCD碟厚5()

(3)教室长10()(4)数学书的厚约为7()

※3、怎样比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

我的收获: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注:

※号题目,拓展延伸题,可选做。

 

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学习内容:

教材第23页例2,练习五第3、4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学习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知识链接:

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的复习

学习准备:

米尺、学生尺等

学法指导: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一、自主预习

1、我用直尺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厘米。

2、我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3、我观察直尺,直尺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

()厘米就是1分米。

1分米==()厘米

4、我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多长。

5、我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6、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分米。

1米==()厘米,10厘米==()分米

1米==()分米

二、合作学习

(一)、认识分米。

1、例2主题图。

你从图上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你发现尺子有什么特点吗?

2、展示米尺的一部分,说明:

10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较大的单位来表示——分米。

分米用字母dm表示。

(二)、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吗?

(请比划一下)

2、估测一下手指的中指指尖到手腕的什么位置大约是1分米,小组内互相量一量。

3、体验分米。

分别画出1分米,2分米的线段。

(投影展示小组结果)

4、完成练习二第3小题。

(三)、探究厘米与毫米、分米之间的关系。

2厘米=()毫米

想:

1厘米是10毫米,2厘米是()个10毫米。

80厘米=()毫米

想:

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是()个10厘米。

要清楚:

长度单位中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三、达标测试

1、我会填:

1分米=()厘米5厘米=()毫米

30厘米=()分米8米=()分米

90毫米=()厘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铅笔的长15()

1分的硬币重1()

1张IC卡的厚约1()

课桌的长约9()

※3、在一块长1分米的塑料板条上,标出长度为1毫米的线段,可以标出多少段?

 

注:

※号题目,拓展延伸题,可选做。

我的收获: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

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

学习内容:

教材第26~27页例4,练习六第1、2题

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2、正确运用1千米表示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学习难点:

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学习准备:

卷尺、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操场的一周的长度、了解公路路标牌。

学法指导: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一、自主预习

1、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米,正好是1000米。

2、我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得出1千米=米。

3、我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一看有多长。

个100米就是1千米。

如果操场1圈是200米,圈是1千米。

二、合作学习

(一)、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

1、你学会了哪些长度单位?

把你知道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2、抽查小组的掌握情况。

3、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吗?

4、说说进行下面的测量活动是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测量铅笔的长度()

测量购物卡的厚度()

测量教室的长度()

测量课桌面的长度()

(二)、学习P26页例4。

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

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感知千米。

1、生活中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千米?

互相说一说。

2、结合有关千米的实例,谈谈你对千米的感受。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四)、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

1、出示操场情境图。

2、千米与米的关系。

米尺的长度是米,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1千米=()米

千米用字母km表示

3、体验。

(1)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50米,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2)一般公共汽车的两站间的长约是500米,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三、达标测试

1、填一填。

9千米=()米5000米=()千米

2千米-700米=()米4000米-1千米=()千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2)学校操场跑道1周长是400()

(3)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3、从大到小排顺序。

1毫米1米1厘米1千米1分米

()>()>()>()>()

巡视答题情况

 

我的收获: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

第四课时千米的换算

学习内容:

教材第27页例5,练习六第3~6﹡题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的关系,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知识链接:

熟练运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公式。

学习准备:

展示台、课件。

学法指导: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一、自主预习

我会填。

1米=()分米5米=()分米

10厘米=()分米100毫米=()厘米

60厘米=()分米7米=()厘米=()毫米

80分米=()米2000米=()千米

1米-7分米=()分米4厘米+6厘米=()分米

通过观察,我发现都是关于单位换算的题。

谁能说一说千米和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二、合作学习

(一)、教学例5。

(1)3千米==()米

想:

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个1000米。

5000米==()千米

想:

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个1000米

(2)你能出一道题考考大家吗?

试一试。

(二)、组织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六第4题。

(1)你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吗?

试一试。

(2)组织完成练习六第4题。

(三)、实践应用。

(1)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50米,2千米能划分段。

(2)一般公共汽车的两站间的长约是500米,3千米能划分段。

想一想,只要能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正确利用换算公式,你就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试试吧,多讨论。

展示交流小组间多交流,多实践,共同验证,才会更牢固。

三、达标测试

1、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括号里。

小明每分约行70()

小汽车每时约行80()

轮船每时约行24()

火车每时约行100()

飞机每分约飞行15()

火箭每分约飞行270()

2、算一算。

3294米=()千米()米3千米=()米

4千米600米=()米53厘米-23厘米=()分米

2千米-800米=()米70分米=()厘米

3、从小到大排顺序。

5厘米5千米5毫米5米5分米

()<()<()<()<()

 

我的收获: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

第五课时吨的认识

学习内容:

教材第31~32页例6、例7

学习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3、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学习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知识链接:

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复习

学习准备:

展示台

学法指导: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一、自主预习

1、观察书第31页主题图,感知1吨有多重?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苹果约重200()一个鸡蛋约重50()

一箱苹果重15()小明体重约28()

3、以前我学过()和()都是计量质量的单位,我知道1000克=()千克,通过预习我得出吨是比千克()的质量单位,1吨=()千克。

4、5吨=()千克6000千克=()吨

5、思考:

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质量单位“吨”呢?

你要通过预习弄清楚克、千克和吨都是质量单位。

二、合作学习

(一)、出示例7情境图,感知吨。

1、图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2、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1吨有多重呢?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000千克就是1吨。

1吨=1000千克

(二)、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1、小组展示,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2、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把你知道的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①1个小朋友体重25千克,40个小朋友的体重是()千克也就是()吨。

②一袋面粉重50千克,20袋面粉重()千克也就是()吨。

③一头牛的重量大约是500千克,两头牛的重量大约是()

小结:

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时一般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

(三)、学习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1、出示例8

4吨==()千克

想:

1吨是()千克,4吨是()个1000千克

3000千克==()吨

想:

1000千克时()吨,3000千克里面有()个1000千克

2、完成教材32页“做一做”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吨。

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千克。

三、达标测试

1、我能填:

6吨=()千克9000千克=()吨

1600千克--600千克=()吨1吨--400千克=()千克

2、1只熊猫约重100千克,多少只熊猫约重1吨?

我的收获: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