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体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1203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合体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组合体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组合体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组合体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组合体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合体教学设计.docx

《组合体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体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合体教学设计.docx

组合体教学设计

《喷油嘴清洗》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

能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绘制切割类组合体的三视图。

二、教学分析

1、分析教材

《机械制图》是各职业学校工科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车工,钳工等工种必考的应知考试科目,因此机械制图是机械、机电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教材是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项目教学法组编的项目四的任务5,结合实际生产绘制零件的三视图。

2、分析学生

对于初中毕业的职业学校学生,机械制图是一门完全陌生的课程,他们没有接触过生产实际,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特别由于传统的教材体系和教学方法影响,部分职业学校学生将机械制图课视为畏途,深感枯燥乏味,对教师课堂的理论讲授表现出消极学习,甚至厌学的现象。

因此,必须改革职业学校的机械制图的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绘制和识读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与线面分析法

2、能力目标:

绘制切割类组合体的三视图

3、情感目标:

进上步培养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2、利用形体分析法与线面分析法来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演示并交流、多媒体演示。

六、教学内容

一、前置作业:

1、用橡皮泥切制长方体,你能切出多少种不同的类型?

2、你能将你切割的不同组合体的三视图画出来吗?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叠加类组合体引入切割类组合体(1分钟)

多媒体展示实际机件图片

2、各小组展示前置作业1

(1)每小组展示用橡皮泥制作的模型(5分钟)

(2)根据模型制作的过程与观看引出形体分析的思路(2分钟)

3、教师点评总结几种典型的切割类组合体(2分钟)

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

4、各小组讨论前置作业2并派代表展示绘制的切割类组合体的三视图(10分钟)

5、各小组互动:

其他各组对展示小组的质疑。

(6分钟)

6、教师归类出要点通过多媒体显示(8分钟)

(1)多媒体显示斜面切割组合体的轴测图,并让学生用橡皮泥制作

(2)组合体的分解图,动画演示切割过程

(3)多媒体中用箭头指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选主视图要点)

(4)多媒体演示板图,指出线面分析法与作图注意点

7、学生根据教师归类要点修改切割类组合体的三视图(8分钟)

8、小结: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2分钟)

(1)形体分析

(2)选择视图

(3)选择比例图幅

(4)布置视图

(5)画底图,检查描深

(6)标注尺寸,完成全图

9、布置作业(1分钟)

练习册项目四任务5的作业

前置作业:

(1)用橡皮泥切制圆柱体,你能切出多少种不同的类型?

(2)你能将你切割的不同组合体的三视图画出来吗?

六、教学反思

1、制作多媒体课件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特技加工制作出教材中的各种三维立体模型在课堂教学中演示。

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其点,线,面,体等不同要素设置不同的颜色来加强对所讲内容的表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各种立体,零件,装配体空间结构及组成的理解。

从而能迅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建立较为丰富的空间构思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手工制模法

空间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同学们学好制图这门课程的关键。

故利用橡皮泥来制作形体,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形体分析,帮助同学们在大脑中形成空间立体与其平面图的对应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这种"玩耍式"的学习中不知不觉提高了对制图课程的极大学习兴趣,并在兴趣之中逐渐学会了由三维到二维以及由二维到三维的思维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时间控制不好

学生展示时,表达不清楚造成超时而影响整堂课程的安排。

另外就是本教学任务对于前面基础打扎实的同学来说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前面基础不好的同学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课外单独辅导。

第七单元犯罪与刑罚(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选用:

《法律·生活·职业》,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编,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2、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犯罪与刑罚》(第1课时)

3、教材处理:

本课是基础篇中的最后一个单元,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刑法的基础知识,懂得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后会受到的刑罚。

第1课时主要是使学生理解罪与非罪。

本节课主要内容偏重理论,如果只由教师讲解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形成一定的概念,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适当时候给予点拔。

二、学情分析

0913班,文化艺术专业,41位女生,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学习兴趣浓厚,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

识记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2、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探究分析案例并能够变式应用的能力。

3、情感:

感受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犯罪的概念

2、难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

案例分析法

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过程

前置学习

1、预习犯罪的概念

2、结合预习的内容,搜集有关犯罪的具体行为。

小组分享

1、小组内分享各自搜集的资料。

2、小组比赛:

2分钟内写出犯罪的行为,多者为胜。

3、根据分享的成果,结合预习情况,总结犯罪的概念。

小组学习

1、小组学习第一项任务:

给出3个案例,判断罪与非罪。

2、小组讨论,根据不同意见,进行课堂辩论。

3、在辩论中总结犯罪的基本特征。

4、小组学习第二项任务:

观看Flash动画,通过偷井盖这一行为,讨论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5、小组讨论、总结。

教师点评

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对各小组的表现予以点评。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最大优势是遵循生本理念,要求学生通过举例、对具体案例的讨论等,归纳并理解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在前置学习、小组分享、小组学习环节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前置学习中,要求学生搜集犯罪的案例,使学生对犯罪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小组分享进一步加深这种感性认识,最后总结出犯罪的概念,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然后再在有了一定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再布置小组学习的任务,用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加深对犯罪基本特征的理解,可以说是符合认识论基本要求的。

而教师在本节课中的作用主要是充分关注学生的观点,在最恰当的时刻进行点拨、引导,抓住关键词进行法理解析,从而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法理。

最后通过非常具有幽默性的Flash动画,把本节课与前一课进行串连,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犯罪的理解,从而知法守法,远离犯罪。

“图文混排——用word制作新年电子贺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选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学内容:

第五章“文字处理软件应用”中的《图文混排》。

3、教材处理:

本节课是图文混排在Word中的应用,不同对象(基本图形、文本框、剪贴画、艺术字、图片等)的插入和设置贯穿其中。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会设置文档格式和表格操作,有一定的排版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Word“文、图、表”三个重要知识点中,占据较为核心的地位。

也为进一步学习高级排版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点而教,会造成学生处理信息的盲目性。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图文混排”学习中最大的问题就是:

上课可以完成练习,但给定主题独立应用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因此教师宜采用让学生参照效果图,尝试实践的启发式教学,正确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通过分析、点评、总结,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样才能使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的应用到实践中去。

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教而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参与操作、点评,自主学习,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收获知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word2007中运用自选图形、文本框、剪贴画、艺术字、图片等进行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

(2)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和创意,完成并学会评价作品。

(3)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综合实践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采用生本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发挥优生的优势,组长积极辅导组员,优生教学生。

(2)教师提供作品效果图,让学生在掌握现有知识的情况下,自主探索,尝试实践;通过对作品进行点评交流完善,学生自主创新,做出更高层次的作品,将所学知识点灵活应用,融会贯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获得用WORD制作电子贺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会在word中进行图文混排的处理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

(2)通过交流评价,学生增强自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和创意,制作有自己特色的贺卡,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插入对象(形状、文本框、剪贴画、艺术字、图片)的格式(色彩搭配、位置摆放)设置。

(2)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和创意,插入不同的对象,尤其是自选图形对象,完成并学会点评作品。

2、难点: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和创意,插入不同的对象,尤其是自选图形对象,完成并学会点评作品。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

任务驱动法

学法:

尝试实践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计算机机房教学

七、教学过程

前置学习

1、预习本节课内容。

2、在学案上写出你的新年祝福语。

小组分享

1、小组内分享你的新年祝福语。

2、根据小组分享的成果,每组推出一个最佳祝福语全班分享。

小组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完成基本任务:

参照效果图完成新年贺卡的基本制作。

2、保存并上交作品。

3、学生作品自评、他评。

4、相互交流解决问题。

5、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项任务:

根据交流结果,完善作品。

6、参照效果图完成新年贺卡的创新制作。

7、作品上交、参与点评

8、对操作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点评

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对各小组的表现予以点评。

八、课堂流程图

§1.4受力图教学设计

课题

1.4受力图(多学时教材)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分离体和受力图的概念。

2、能绘画单个物体的受力图。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物体受力图的绘画步骤的感悟,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工程实例中找出分离体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工程案例教学,激发专业兴趣,树立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重点

分离体的确定,绘画受力图的步骤和要领

难点

约束力的画法

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绘图工具、光滑小球、梯子(或光滑金属笔)等。

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讲练结合、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主要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回顾约束、约束力的概念

(2)绘出常见的约束力

2、工程案例:

多媒体展示

(1)正面案例:

水库——钢琴琴键

斜拉桥——五线谱

央视大楼——巨型音符

(2)反面案例:

漯河107国道澧河桥桥梁坍塌,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在建住宅楼倒塌。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学游戏、摸宝画图:

学生摸出约束,并画相应的约束力。

教师: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学生:

发挥联想、享受建筑美。

倒坍事故是严重的安全和质量事故,如何避免呢?

教师应强调:

科学规范施工,合理受力。

本节课就要研究物体的受力问题。

温故知新

采用教学游戏,激发兴趣;给学生积分激励,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享受建筑美的同时,反面案例引起学生深思,激发兴趣,促进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激活学习动力。

 

 

 

 

 

 

 

 

1、分离体和受力图

(1)分离体:

被分离出来的研究对象。

(2)受力图:

在分离体上画出周围物体对它的全部作用力的图形。

2、单个物体的受力图

(1)举例分析

例1-1重W的球,用绳索系住并靠在光滑的斜面上,如图1-28a所示,试画出球的受力图。

(a)(b)

图1-28

解:

①取小球为研究对象,画出简图。

②画出主动力:

W

③画出约束力:

FTA与TNB

 

(2)绘画受力图的步骤——三步作图法

画出研究物体的简图→画出已知的主动力→在各作用点上画出约束力

(3)课堂练习1

练习1:

画出下图中小球的受力图,假定接触面光滑。

练习1图

 

(4)自主学习

自学例1-2、1-3,同时完成下列助学问题:

1例1-2中,梯子受

个作用。

其中已知力是;A、B处为约束,约束力符号分别用与表示,都是指向的支持力,分别与和垂直;绳索CD为约束,约束力符号用表示,是沿方向梯子的拉力。

②例1-3中,梁AB受个力作用。

其中已知力是;A端为支座,约束力符号分别用与表示,方向分别假设为和;B端为支座,约束力符号用表示,约束力的作用线与垂直,指向假设为。

(5)课堂练习2

练习2:

画出图中AB梁的受力图(梁自重不计)

练习2图

(6)绘画受力图的要领——画图“口诀”

①去掉约束,仅画简图;②先主动后约束,画力就在作用处;

③约束类型要分清,方向标注要对应。

(7)应用举例

应用1:

找出教室中2-3个单独构件或物体,并分析其受力情况。

应用1图

应用2:

导入反面案例中,桥梁、住宅楼受几个力作用?

为什么坍塌?

教师:

从受力的角度分析桥梁与住宅楼坍塌事故,哪个物体是分离体?

学生:

桥梁、住宅楼。

教师:

受力图中的全部作用力有哪些?

学生:

主动力和约束力。

教师在分析例题时,应强调:

①分离体:

即简图

②画力时:

应明确各力符号标法、作用点、方向。

③画主动力:

照“抄”④画约束力:

明确几处有约束?

属于何种约束?

相应约束力如何画?

 

通过例题分析,师生一起总结三步作图法。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画受力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绳索拉力的作用线不通过球心。

为了使学生明白小球平衡时三力必汇交于球心,可按练习1图所示进行实验演示。

用一根细绳通过透明胶带把玻璃球如图悬挂起来,转动玻璃球,观察它在哪个位置才能保持静止。

学生自学教材,并单独或合作完成助学问题,教师及时指导与解惑,并检查自学情况。

让学生自主演板,并向同学讲解,教师作点评。

重视教材中[交流与讨论]教学,用梯子(或光滑金属笔)让学生做一做。

教师:

为什么不能静止

学生:

FNA产生水平向右分力使梯子向右滑倒。

学生练习并展示,教师点评总结,并给予积分奖励

 

师生共同讨论、概括得出画图口诀,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交流和质疑,教师及时给予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采用工程案例教学,培养岗位职业能力。

 

师生互动

讲练结合

 

总结画约束力的思维方法,以此突破难点

教师详细讲解,规范受力图画法,突出教师主导性

从例题分析中总结出画图步骤,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用实验演示,玻璃球只有在特定位置(三力汇交于一点位置)才能保持静止,既直观又易接受,同时又达到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掌握受力图的绘画。

 

口诀易记,突出重点。

 

学以致用,强化技能。

开展生活实例、工程案例教学,贴近学生、贴近工作岗位要求。

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印象深刻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分离体和受力图的概念

2、绘画受力图的步骤和要领(画图口诀)

教师启发、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梳理点睛。

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

布置作业

多学时教材P22-23:

技能训练

1-1(a)、(b)

1-2(d)、(f)

1-3(c)

学生课后完成

巩固知识,检查教与学的效果

专业拓展

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世博建筑(中国馆、世博轴、英国馆和德国馆等)欣赏,建筑:

让城市更多彩。

学生欣赏、教师寄语: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从设计蓝图到实体建筑,这华彩乐章不仅是设计师的妙手谱成,更要靠我们技术工人千万双手共同来演奏。

通过视觉冲击和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职业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力学课的教学中,制定一些类似“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目标,和学生一起领略学习的成就与乐趣。

不简单借助教师职业的权威,而是通过教师自身对事业的态度,对专业的追求,对敬业的坚持,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和专业态度的养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次课由于时间所限,更多关注了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专业态度涉及较少,这将成为教师后续授课时为之努力的方向。

教学设计理念:

现阶段,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有或轻或重的厌学情绪,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这样说过: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针对学生现状,在力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将教材与典型工程案例进行有机整合,以例激趣,以趣导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案例丰富阅历,用亮点点燃激情,使力学课的教与学成为一个较为快乐的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