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安徽省阜阳市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阜阳市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安徽省阜阳市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
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似乎又要反对执著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
“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
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
从客观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
而所有现实存雀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
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
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
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
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
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
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
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
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
郭象说:
“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
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
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鹞宋荣朝茵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注“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
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
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
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
可见落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
我们必须平齐是非,抛却时待,正如《齐物论》中说: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
”既然“莫寿于殇子”,则如何“小年不及大年”?
可见《逍遥游》中的讲法不可执实。
其实,逍遥若是一精神境界,则无论是彭祖还是蟪蛄皆可逍遥,端视其有否为物所累而已。
我们要明白“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所透露的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却不应执实于此。
郭象说:
“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
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至者之不亏哉?
”“圣人……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
”真正的圣人,“出世”而未尝不“入世”,“入世”又未尝不“出世’’。
所以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正因为他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之中,与俗情世界对立为二。
相反,尧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无为而治天下,不以柱梏为桎梏——连桎梏之为桎梏也被超越了,便做到真正的无待,真正的逍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逍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逍遥”,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只有平齐是非,抛却对待,才能逍遥。
B.“逍遥”不是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而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一种艺术境界。
C.“逍遥”即是对己、功、名的去除,达到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境界。
D.“逍遥”不属于道德境界,所以从逍遥境界来看,宇宙万物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庄子在《齐物论》篇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似乎反对“逍遥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的猜想。
B.客观世界中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要破除依待,理解逍遥,郭象认为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来说。
C.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是因为尧身在庙堂之上而心系俗情世界,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
D.我们只要同于成心的知见,落入了大小、长短、天寿、高下等对待关系之中,就永远无法达成逍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然庄子还说过“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那么对他在《逍遥游》中“小年不及大年”的这一讲法就不可执实。
B.“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郭象认为,大鹏小鸟都是自由的,而大鹏高远的境界仍然值碍小鸟羡慕。
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透露的是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不应认为这是主张有大小对待和是非分别。
D.真正的圣人,既“人世”又“出世”,其心不为物所累,所以,即使整天忙碌于世俗事务,也能神气无变,淡然自若。
【答案】1.D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
B项强加因果关系。
2.试题分析:
A“尧身在庙堂之上而心系俗情世界”错,原文说身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
点睛:
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差别,即可得到答案。
3.试题分析:
D“大鹏仍然值得小鸟羡慕”无中生有。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萨布素的信使
安石榴
杨阿福接过公文套封,上面赫然写着“马上飞递,600里加急”。
杨阿福从上司的眼睛里读到了不容置疑的肃穆,他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肩膀。
这正是北中国最寒冷的时候。
“大烟炮”轰隆隆一阵紧似一阵地冲撞着驿站的窗户,它们从西伯利亚来,裹挟着野蛮霸气的寒流,一路横扫贝加尔湖、黑龙江、乌苏里江,可以在不到一个时辰里把人畜冻成冰坨。
而且……这些都不算什么。
杨阿福两只穿着厚重靰鞡的脚摆成八字,皮腰带深深煞进腰间,把臃肿的驿服整饬得威武,公文套封扎实地捆在背上,他目光沉静地望着等待他的马。
这时候,“大烟炮”骤然停止。
那是一匹蒙古马,通体闪着枣红色缎子般光泽的儿马。
它鼻孔喷出两股白气,忧郁的眸子对视杨阿福黑亮的眼睛。
杨阿福一边的嘴角挑了一下,轻声说:
“伙计,这一次是600里加急,换马不换人。
我阿福可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了,第一程怎么跑,你看着办吧。
”枣红马立刻嘶鸣起来,健硕的肌肉水波纹般涌动。
杨阿福飞身而上,高喊一声,马像离弦之箭飞出。
“大烟炮”重新刮起,四只矫健的马蹄在暴虐的疾风中酝酿一股神奇的铁流,滚涌着向南,一直向南。
官道上没有人车的影子,杨阿福在沉寂的莽林中疾驰。
孤寂和恐惧随着耳边的风纷纷退去,他的心紧跟眼睛死死盯住前方,他不断地策马,奔向下一个驿站。
远远的,驿站的屋檐在杨阿福的眼睛里起伏摇曳,杨阿福吞了一口唾沫,把前倾的身子挺直,声嘶力竭的喊声震颤着在寒冷的空气里传播:
“600里加急,换马不换人!
”立刻,驿站里跑出几个人,一名高大的驿卒挺身迎上,双手牢牢攥住缰绳,整个身体倾斜着向后压下去,枣红马蹄下拖起一团雪雾,驯服地停下来,稳稳站住。
四名驿卒迅速站到枣红马两侧,麻利地解开马鞍的种种绊扣,连同杨阿福一起高高举起,枣红马立即被牵走,一匹驿马随后补上,杨阿福重新落座马背。
此时,他刚好吃完驿站送上的两块酱牛肉、一壶滚烫的烧酒。
杨阿福心中的血气重新燃烧起来,他紧紧腰带,双腿猛的一夹,马儿飞奔而去。
杨阿福继续在沉寂的莽林中、险峻的高岗上疾驰。
对于他,黑夜和白昼没有分别,虎狼的吼声和暴躁的风声没有分别,他的心紧跟眼睛死死盯住前方。
过几个驿站,喝几壶烧酒,杨阿福没有记忆,他只牢记他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现在,他的眉毛结了厚厚的霜花,脸上一层透明的冰晶,驿服成了冰雪的铠甲。
他的双脚铁钎般插在马镫里,两条腿没有任何知觉,持着缰绳的左手一点一点僵硬,右臂却异常灵活,他目视前方,不断地扬鞭策马。
第七天。
天际呈现一片雄伟的红云,浩瀚而庄重的紫气弥漫了整个东方。
杨阿福长叹一声:
“到了!
”北京城已然在望,最后一个驿站映入杨阿福的眼帘,他看着驿卒奔向自己。
在驿卒的眼里,杨阿福像一座大理石雕像凝固在高高的马背上,顷刻之后,又像一座冰山一样轰然倒塌下去。
史料:
康熙25年(1686年)3月6日康熙下旨,命萨布素迅速攻取雅克萨城,经过三年浴血奋战,清朝取得雅克萨之战最后胜利。
康熙28年(1689年),萨布素作为清政府谈判代表参加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字仪式,挫败了沙俄跨越外兴安岭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企图,使东北边境在以后一个半世纪里基本上得到安宁。
……
他没有留下名字。
“杨阿福”是我杜撰的。
他可能是云南人。
他一定是吴三桂的兵。
“三藩之乱”失败后,吴三桂的部下全部流徙到黑龙江驿站充当“站人”。
他可能很年轻、很强壮。
他一定思念家乡、想念父母和他的细妹子。
他是萨布素的信使。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以“送信”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向我们讲述萨布素信使的英雄事迹,塑造出一个崇高的英雄形象。
B.面对寒流的肆虐、路途的孤寂漫长以及虎狼嚎叫,杨阿福毫无畏惧,一往无前,内心充满着不完成任务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
C.从结尾作者的猜测来看,杨阿福拼死完成送信任务,既是出于一名信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为了将功赎罪,希望尽早回到家乡与父母亲人团聚。
D.作者在小说结尾承认杨阿福是作者杜撰的,实际上是在提醒读者小说只是艺术的虚构,历史上并无杨阿福其人。
5.小说开头三次写“大烟炮”,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每处描写的艺术效果。
6.小说最后插叙史料,补叙自己对人物身份的猜测,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案】4.A 5.①第一处对“大烟炮”肆虐的描写,渲染中国北部气候的苦寒、恶劣,预示着杨阿福此次任务的艰苦凶险。
②第二处写“大烟炮”骤然停止,与蒙古马的出场相映衬,烘托蒙古马威武刚健的形象。
③第三处写“大烟炮”重新刮起,衬托蒙古马载着主人公疾步飞奔,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
6.①插叙的史料,交代出人物活动的宏大背景,使故事更真实感人;②作者对人物身份的猜测,突出了“杨阿福”的平凡普通、身份卑微,命运悲惨,使其恪尽职守、忠明坚韧的品格更加悲壮感人;③升华了小说的主旨,照应标题,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的敬仰,同情。
【解析】
5.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意分析与概括。
分析开头三次写“大烟炮”的描写及艺术效果,立足文本内容,分别分析即可。
如第二处描写“大烟炮”骤然停止,与蒙古马的出场相映衬,烘托蒙古马威武刚健的形象。
6.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作用。
最后插叙史料,补叙自己对人物身份的猜测的作用,插叙的史料,交代出人物活动的宏大背景,使故事更真实感人;作者对人物身份的猜测,突出了“杨阿福”的人物形象,更加悲壮感人;升华了小说的主旨。
点睛:
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人民网]“公考热”曾经席卷全国,而与此同时,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却显示,2015年春节公务员跳槽数量更比去年增加超三成。
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令人惊诧,公务员“跳槽热”是否真的来临?
这又是喜欢是忧?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反腐,大力整顿四风,并出台各项规定与禁令。
我国公务员便逐渐地褪去了“光环”、逐步走下了“神坛”。
随着养老金“双轨制”的废除,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员越来越市场化,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公务员“跳槽热”的到来有其“必然性”,这对社会发展与进步是相当有力的。
公务员愿意跳槽、敢于跳槽,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公务员这个群体,也激活了社会人才市场,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当然,公务员“跳槽热”也必然会引发担忧,公务员作为管理者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