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0469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分析.docx

《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分析.docx

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分析

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

 

13级社会学

张海天

学号:

************

 

导言:

“校园”这个词,不单单只是个名词。

它总是能让人想起自己年少青春的生活,这种生活是懵懂的,是单纯的,是幼稚又美好的。

校园是人社会化的一个总要途径,人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在近代文明社会后,基本大程度上要依靠校园。

不同的文明国家大多都兴办学校来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现代社会中,多数人从早期幼儿3岁左右到成人23岁左右都在学校进行社会化的教育。

校园是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起点。

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和培养,人渐渐地有了对社会的基本认知和适应,成为了一个社会人。

可以说学校是人社会化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场所和工具。

可是校园暴力,是这个美好的校园里浓重的“雾霾”。

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年龄阶段都有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存在。

而且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环境下都存在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问题。

在挪威,奥尔韦斯用欺侮行为问卷对715所学校13万名8-16岁的中小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大约15%的儿童“有时”或经常卷入欺侮行为,其中约9%为受欺侮者,7%为欺侮者。

严重卷入欺侮行为的约占5%(一周一次或更多),约3%以上为受伤害者,2%为欺侮者。

同样的研究模式在瑞士得出了更高的比率。

  英格兰的惠特尼和史密斯(WhitneyandSmith)通过对雪菲尔德的24所学校超过6000名学生所做的抽样调查发现,“一学期至少1次”有过被欺侮经历的儿童在小学和中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7%和10%。

而“一周至少1次”这样频繁受欺侮的儿童在小学和中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4%。

  日本弱智儿童研究所1995年对全国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及其父母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受过欺侮的男生有27.0%,女生36.2%,至今仍受欺侮的有3.2%,平均每3个中有1名受害者。

  而美国医学杂志最近的报道指出,美国三分之一的学生都与欺侮有关,47%的父母和77%的教师承认有与孩子欺侮相关的报告;每月因害怕遭到欺侮和暴力伤害而逃学或旷课的中小学生高达16万名。

国内案例更多,简单列举几个:

1. 江苏无锡女生遭羞辱、打耳光、扯头发被围观哄笑2016年1月11日晚上,两段共长达3分钟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疯转,在视频中,一名女生在宿舍角落里遭到数名女生持续捏脸、打耳光、扯头发,甚至是砸椅子。

施暴及围观女生竟然时不时哄笑奚落,并且满嘴脏话,一位围观者还进行了拍摄。

2. 海南15岁少女遭多人围殴扒衣被骂“打死她”2016年1月16日,一段少女遭多人殴打、脚踹、扒衣的视频被传到网上,打人者讲海南临高方言。

记者16日晚从海南省临高县公安局得到证实,视频里的暴力事件发生在该县东英镇的乡间小道上,受害人已报案。

3.湖南女生在不到100秒视频中被掌掴32次2016年4月22日晚,有网友在qq、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发布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数名女生掌掴一名女生。

在不到100秒的视频中,女生被掌掴32次,其间一直没有反抗。

4. 重庆彭水一初中生被同学持刀捅死2016年4月28日13时许,桑柘中学学生沈某(男,14岁)与同校学生赵某(男,15岁)在校内因同学间纠纷发生争执。

争执中,沈某持刀刺中赵某胸部,赵某经送桑柘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

5. 日照五莲一中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学生在厕所被群殴2016年5月16日,一段校园暴力视频被疯传,一名中学生男孩,被一名身体强壮的同学殴打,其中几十人围观,据网友称,这起事件发生在五莲街头中学。

6. 15岁少年不堪同学欺凌服毒自杀2016年6月3日今年十五岁的陶某某,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威远初级中学八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就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六一儿童节,这个属于美好、属于欢乐的节日,陶某某选择用服毒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15岁的生命。

校园暴力为什么如此的普遍?

这个阴暗的社会一角尽然如此的广泛。

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严重问题.

校园暴力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大多数人在学生时期都经历或者旁观过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

可能你是那位施暴者,也可能你是受欺者,或者是旁观者。

校园暴力为什么会发生,如何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如何中途发现制止校园暴力,如何解决校园暴力给被害人所来带的精神创伤,这些都是非常复杂棘手的问题。

正文:

关键词:

校园暴力社会化社会环境同龄群体

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开展正常管理、教育期间,在校园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与学校师生之间所产生的暴力行为,它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

个人认为这个这个定义比较全面,但是我认为在学校里老师对学生的暴力问题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问题有很大的本质上的区别。

两者的根源不同,性质不同。

所以不能放在一起讨论,本文所论的校园暴力是指指在学校开展正常管理、教育期间,在校园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所产生的暴力行为。

简称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包括实施身体或精神上的侵害行为,往往由于教师与学生一级同学之间关系与利益的约束而出现一定程度的隐蔽性。

学校暴力的侵害行为包括了实际攻击、伤害、虐待、猥亵等直接实施暴力或在精神上造成威胁的事件。

校园暴力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是巨大的,这种伤害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创伤。

校园暴力的主体是学校中的学生,大多数为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分析校园暴力就要从校园暴力的主体入手,就是要从青少年入手进行分析。

社会化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到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始终的长期过程。

校园暴力的原因

有关校园暴力的原因论在我国的研究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流派,我认为可以借鉴西方犯罪原因论以解释中国的校园暴力问题。

在有关西方犯罪原因论的理论中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即个人原因论和社会原因论。

不能抛开个人原因直接谈论社会原因,因为人的本质是生物,生物有固定的生理结构,有固定的生理状态和生理现象。

心里学上认为:

人的生理形态和状态是人性格的基础,社会环境是影响人性格的重要因素。

了解校园暴力的原因,要从本质上去剖析它,就必须对个人的心理和生理上进行研究。

个人原因论又区分为生物人类学的理论和精神动力学的理论。

前者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天生的生理结构和基因结构,后者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的心理因素和性格特征。

而社会原因论把犯罪的根源归因为特定的社会环境,但在社会原因论中又区分为社会反常状态理论、文化传递理论、冲突理论、标签理论等。

其中,社会反常状态理论把犯罪归因于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之间的极度紧张;文化传递理论认为犯罪是在社会文化传递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冲突理论注重社会中各个次群体之间的关系,犯罪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强者与弱者的关系,社会中强大的群体能够把弱小群体的许多价值观和行为定义为违规;标签理论则认为犯罪是相对的,任何行动和有此行动的人只有当被别人标志为犯罪时,才成为违规。

尽管西方理论对中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西方有关犯罪原因论是建立在西方犯罪问题的社会事实之上,而且即使是在西方,有关校园暴力犯罪的原因论也是建立在一般的犯罪理论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依凭西方理论来解释和应对中国问题,而应该建立在中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连接中国经验和传统,发展从中国实践出发的社会理论。

结合西方的理论和中国的国情,我认为校园暴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大的影响因素:

1、心理和生理形态2、社会。

校园暴力有时是群体性行为,有时又是个体行为,群体也是由个体组成,所以分析校园暴力时要先从个人原因开始分析再到社会原因。

这个两个因素都存在不稳定性和矛盾性,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两个因素都会影响社会化的结果,两个因素其中非良性的因素会使得社会化偏离正常的轨迹,诱发青少年的越轨行为,从而产生校园暴力。

一、心理和生理形态:

校园暴力的参与者和受害人多数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心里性格和生理状很大

的区别。

青少年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它是个体发展、发育最富特色、最宝贵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同时也是人生的“危险期”。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体发育迅速。

青少年期的生理特征具有突变性,他们的形态、形体、内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现象都会发生一个快速而巨大的变化。

生理变化是心理变化的物质基础。

随着生理上的变化,加之外界环境的各种影响,青少年期是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

生理特点:

1:

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头围、肩宽、骨盆等都在加速增长。

以身高体重为例,中学生的身高每年少则增长6-8厘米,多则增长10-11厘米;体重一般每年增加5-6公斤,突出的可增加8-10公斤。

第二性征的出现是中学生外形剧变的又一表现。

所谓第二性征是指性发育的外部特征。

如男孩子开始出现上唇生须、喉结增大、声音变粗或嘶哑、腋毛、第一次遗精等,女孩子出现乳头突起,声调变高、第一次月经出现。

体内机能的迅速健全。

2:

青少年身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迅速增强,并逐步趋向成熟。

以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为例,在青春发育前期,大脑重量和体积的增加较前减少,但内部结构复杂起来,大脑皮质的沟回组织和神经元细胞已经完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步平衡,特别是内抑制机能逐渐发育成熟;到青春发育后期,第二信号系统不仅已据优势地位,而且在概括和调节功能上也有显著发展。

青春发育期脑和神经系统的基本成熟为青少年心理的渐趋成熟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但青少年毕竟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脑和神经系统尚有待进一步锻炼。

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性机能发育成熟导致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心理特征是错综复杂的。

主要表现有:

一.自我意识增: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进入青少年期的个体随着对外界认识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

但是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因而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通常对自己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看问题太过主观。

遇到挫折往往又会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抑郁不振,甚至自暴自弃。

二.智力发展显著:

青少年由于大脑机能的持续增强,生活空间的持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增多,其认知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感知觉、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从一般的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更多地利用理论思维,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明显的提升。

青少年逐步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遭事物,会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

这时,他们会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许多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

三.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由于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错综复杂性,从而产生了青少年情感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1、闭锁性与强烈交往的矛盾 青少年自尊心强,思想感情,个人秘密不肯轻易向家人及朋友吐露,这时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感。

这种状态与青少年随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出现的强烈的交往需要构成了一对难以排解的矛盾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一方面,自认为是成人的青少年在思想言行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独立性,要求自作主张。

然而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在很多事情上难以做出正确的决断。

这时就构成了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

3、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

青少年社会经验少,识别力低,他们非常渴望获取新知识,新思想,这时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4、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青少年往往容易感情用事,他们不善于处理理智与情感的关系,常常是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而成为情感的俘虏。

5、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青少年朝气蓬勃,富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然而他们往往不能正确估计理想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容易遭受到打击。

一旦遇到挫折,有的人便会悲观失望,严重的会陷入绝望的境地而不能自拔。

结合以上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特点。

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对自己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看问题太过主观。

加上生理上的发育明显,由于性激素的作用,变得好动,易怒,做事很冲动。

这就为校园暴力中的施暴者提供了基础的生理条件,从大量案例中,校园暴力的施暴者通常身高体型上比受害者要高大,使得施暴者持强凌弱、以大欺小。

而且青少年的智力发育虽然显著,但是还没有完全的发育成熟。

加之青少年在心理上闭锁性与强烈交往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各种,使得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的中出现偏差,无法正确的去处理心理矛盾和与人交往的社会矛盾。

一方面强烈希望自己融入进社会化中,一方面却遇到许多矛盾。

青少年社会经验少,识别力低、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在很多事情上难以做出正确的决断,容易遭受到打击而往往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处理理智与情感的关系。

所以青少年对外界的评价是非常看重的,在校园中,青少年心理上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可,校园暴力的发生也很大因为青少年渴望得到所在群体的关注和认可。

为了获得同群体的关注和认可或者有时候希望自己能成为同群体中的“领袖”,想当“老大”“大哥”。

于是通过校园暴力这个方式去欺负、打击、迫害同群体中的其他同学来满足来提高自己在群体中的身份地位。

由于青少年这个阶段依赖性和独立性的矛盾增加,相互交往的次数和深度增加,相互间就容易发生矛盾,并且青少年在处理与同龄人的交往上又做不到像成年人一样成熟的去对待。

所以当在校园中与他人发生矛盾的时候,青少年很难通过正常的沟通方式解决矛盾,更多是依靠粗暴的武力去对待矛盾。

由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程度低,其生物性的行为往往比社会性的行为要多。

校园暴力的根源其实来源于人类的生物性,使用武力解决问题其实也是生物的社会性的表现。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行为中的暴力、持强凌弱作为生物社会性的表现是不可根除的。

所以校园暴力也是不可根除的,因为校园暴力的根源是人的生物性的社会化表现。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种中,不同的国家里,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都会出现校园暴力的问题。

因为只要有人,只要在青少年结群的集体中,就有可能出现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校园中就会可能出现校园暴力。

二、社会环境:

人毕竟不只是单纯的生物,一个完整的人是生物人与社会人的结合,有着更多的社会性特征。

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就是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过程。

校园暴力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人类行为。

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类必然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社会学通常认为社会环境包括:

家庭、团体、社区、文化、社会阶层和社会阶级等。

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社会环境会影响人,人也能影响社会环境。

虽然生理、心理、社会因素都对人的行为发生着重要影响,但是这些因素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具体影响是不一样的。

王瑞鸿教授认为它们的具体影响差别可以这样界定:

“生理因素是基础,心理因素是核心,社会因素是根本。

”正是因为社会环境的绝对性影响,所以我们分析校园暴力的放向很大程度上要分析社会环境。

使青少年校园暴力产生的社会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

(一)、首先应该是家庭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启蒙。

父母是青少年主要生活依靠。

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式、父母本身的价值取向、生活观念以及父母的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等等,都会对青少年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校园暴力和家庭社会化功能弱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1.家庭残缺或破裂。

残缺家庭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死亡的家庭,破裂家庭是指父母离异的家庭。

众所周知,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应该是完整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父母双方共同完成的。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家庭教育的顺利开展。

家庭结构一旦遭到破坏,青少年很难有一个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极易产生焦虑、躁动等不良反应。

并且孩子往往因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而产生种种问题,加之本身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上本身就很脆弱,更加激化的了青少年心理上的矛盾。

使得青少年情绪更加低沉、易怒,行为上更加暴力,难以沟通。

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青少年又往往成为别人尤其是同龄人议论、讥笑的对象,容易产生自卑、封闭、厌倦家庭和仇视社会的畸形性格,这样的学生极易加入到学校或社会上的不良团体中,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或者发起者

2.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

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家庭暴力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对方肉体和精神上施暴,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从而树立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威。

家庭暴力也是校园暴力的根源之一。

人在儿童阶段,父母便是其认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来源。

儿童会大量的模范父母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青少年如果生在一个家庭暴力的环境里,从儿童阶段开始便大量模范父母间的暴力行为,无形中形成一种用暴力处理问题的思维定势,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于暴力攻击行为。

青少年在校内同学间的群体中,本身就想满足自己心理上渴望被认可,渴望着群体里获得更高的群体地位。

在家庭中所模仿上的暴力行为就会从青少年的意识中浮现出来,然后青少年通过暴力的行为对群体中的人进行肉体和精神上的施暴来获得认可和群体中更高的地位,这就引发了校园暴力。

3.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即家长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父母往往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中国当代社会家庭教育是比较缺乏的,不管是中农村还是城市。

很多父母会忽视家庭教育,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全部由学校管理,但是又要求孩子要服从自己的权威。

农村父母文化水平低,思想可能较为落后,很难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交流来解决孩子青春期所面临的成长矛盾。

于是孩子在这种家庭教育的氛围中成长,就使得其社会化面临很多的阻碍。

在城市中,生活节奏快生活的压力大,许多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

不当的家庭教育主要有:

①、管教过度严厉,打压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的特点是父母总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稍有差错,就对孩子进行惩罚。

②、过分的疼爱。

溺爱型的父母所教育出的孩子普遍会有“王子病”或者“公主病”,更加自私自利,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③、放纵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工作压力大,无时间顾及孩子,对孩子的缺点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

青少年在成长中本身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参与进校园暴力,家庭教育其实是校园暴力的一道“防火锁”,家庭教育的缺少对社会化来说是具有毁灭性意义的。

.好的家庭教育会将校园暴力的隐患及时的化解,不当的家庭教育就像给在萌芽阶段的校园暴力加上“肥料”。

(二)、学校

校园暴力终究是发生在校园里的暴力行为,一个“污浊”的校园环境就是校园暴力发育的温床。

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机构,学校里教师的素质、教材的选取、同学的特征、学校的定位等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引发校园暴力。

1、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和文化水平,并且教师应该有一颗教育的爱心,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尊重、光爱、信任与平等。

可是在当下,很多教师不尊重学生,对学生更是经常动手打骂、体罚,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并且追逐名利、给学生打上“好学生”“坏学生”的标签。

根据贝克尔(H.Becker)和莱默特(EdwinM.lement)为代表的标签理论: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人是一面镜子,通过他人的反应,“我”逐渐认识自我,他人的反应就是一种标签贴在“我”的身上,就会形成他人和社会对“我”的看法,这个标签会使得人不断强化并接受这种形象,并按照这种形象生活下去。

一旦学生被贴上“差生”、“坏学生”、“不学好的人”等负面的标签,学生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就是这样的人,然后自暴自弃甚至辍学。

这种学生极其容易加入社会或者校园中的不良团体成为校园暴力的策划者、参与者。

2、学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缺失。

在很多“成绩唯一论”“唯分数论”主导下的学校,不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

思想品德课在初中或者小学的时候会经常被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老师所要来上。

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很容易就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

学校基本上没有法制课程,导致学生不懂法,目中无法,不守法。

3、校园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由于平时只注重学习,而忽视了同学之间的人际交流与沟通,相互之间难免会有摩擦、纠纷,如果学校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很可能就会引发校园暴力事件。

学校是校园暴力的集中地,最有条件对它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

学校对校园暴力有无法推脱的责任。

这绝不仅仅是管理不严、教育不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当前的教育还没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

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暴力真的是烛照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真相的一面镜子。

日本的池田理惠子曾指出:

“侵害行为产生的部分可能的原因是学校组织结构自身的问题,是由于制度化结构和制度化的行为模式所带来的一种可能性行为。

(三)、社会大众传媒的因素。

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

信息的交流途径太多,青少年很容易就接触到暴力的信息文化内容。

在电视、电影、网络中暴力文化大量存在,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香港拍摄的很多关于黑社会的电影大量的传入内地,在学生中广泛流传。

其中《古惑仔》、《学校风云》可以说香港黑社会暴力电影的经典。

在《古惑仔》中,以山鸡和浩南的黑社会故事为主线,描述了其如何通过打打杀杀成为黑社会中的大哥。

在片中,用忠义、团结、打抱不平这些社会道德来修饰暴力。

这种电影对青少年是一种极大的震撼。

因为本身青少年的识别意识不强,没有完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青少年又较为感性。

这些电影中又将通过暴力所得的金钱、社会地位描写得那么的美好、将暴力描述得这么义正言辞、理所当然。

青少年就会认同这种暴力文化,大量地模仿、学习这种暴力文化。

在暴力文化的潜移暗化的熏染下,一些青少年价值观严重错误,他们不再相信公平正义,视法律如儿戏,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

他们习惯沉溺于暴力文化中,渴望以后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当“老大”过瘾。

随着接触暴力程度的日益加深,他们内心的暴力倾向也愈益得以强化。

(四)、同龄群体的影响。

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

同辈群体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他们交往频繁,时常聚集,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

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青少年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进入同辈群体,并在群体生活中实现某种社会需要。

同龄群体在青少年社会化中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帮助青少年解决社会化中所面的矛盾,又可能阻碍社会化的进程,诱发校园暴力等反社会行为。

1、与社会主流文化存在着相悖。

青少年群体性质的不同,传递的文化特质也不同。

积极型群体往往载荷社会主流文化;中间型群体所承载的主要是同辈群体亚文化,它并非代表社会期望的主流文化;而且群体趋向于提供反权威的支持,引导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甚至反社会行为,如结伴酗酒、抽烟、打架等,使群体的性质向消极型转化,从而其传递的文化也与社会主流文化背道而驰,对青少年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有关学者也指出了现代青少年文化异化现象,在价值观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