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建设项目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0027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发建设项目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开发建设项目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开发建设项目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开发建设项目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开发建设项目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发建设项目实习报告.docx

《开发建设项目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建设项目实习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发建设项目实习报告.docx

开发建设项目实习报告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实习报告

学院

水土保持学院

专业名称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班级

水保12-1班

学号

121114107

姓名

徐彦森

指导教师

贺康宁

1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雨洪利用工程

1.1奥林匹克公园区域概况

奥林匹克公园坐落于北京市中轴线北端,它包括北区的森林公园,中区的奥运场馆和南区的民族大道,共三大部分。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159hm2,其中北区的森林公园680hm2,中区即中心场馆区315hm2,南区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用地及南部预留用地164hm2。

奥林匹克公园中区除奥运场馆和建筑用地之外的公用区域,包含了地面景观(中轴路+树阵区)38.3公顷、下沉花园5.0公顷、休闲绿地23.7公顷、水系18.0公顷和市政道路两侧的人行道部分10.1公顷,雨洪利用设计总面积约95公顷,约占中区规划用地面积的1/3。

1.2雨洪利用工程简介

1.2.1雨洪利用原则

北京位于我国华北地区降雨量在500mm左右水资源紧缺,通过雨洪利用工程减缓水资源紧缺、减轻排水和防洪压力。

奥运会举办期间正值北京汛期,通过雨洪利用工程减少区域内的降雨外排流量,提高地区乃至城市防洪能力;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涵养水源;减少地面积水,营造水景观,改善地区及周边环境。

针对奥林匹克公园提出了“下渗为主,适当回收;先下渗净化,再回收利用”的设计新理念。

充分利用树阵、广场、非机动车道的雨水,补充绿地、水系的部分水量消耗。

设计中首先考虑树阵、绿地、市政交通道路、铺装地面的自然下渗,再考虑超标准的雨水就地回收,就近利用,在满足雨洪利用设计的要求下,节省工程投资。

充分利用水系,对雨水实施有效管理,蓄泄结合,以蓄为主,合理拦蓄雨水资源。

减少区域内因开发建设造成的降雨径流系数的增大,严格控制外排水量。

1.2.2雨洪利用标准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雨洪利用的设计标准为:

非透水铺装区域为2年一遇24h降雨,透水铺装区域、绿地及下沉空间等重点区域为5年一遇24h降雨。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径流系数控制标准:

5年一遇降雨外排水量的综合径流系数不超过0.15。

通过雨洪利用设施建设,减少区域内因开发建设造成的降雨径流系数增大,严格控制外排水量的增加。

充分利用绿地、树阵、广场、非机动车道的雨水,补充绿地、水系的部分水量消耗;绿地、树阵、绿地、透水铺装地面雨水以自然下渗为主。

标准内雨水通过各区域的雨水收集系统就地回收到蓄水池,净化后就近回用于绿地灌溉,或就近排入水系,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中心去雨洪综合利用量超过80%,森林公园雨洪综合利用量超过85%。

图1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系布局图

1.3雨洪利用措施

1.3.1透水铺装技术

中心区的园区道路、小型广场、非机动车道以及轻型车的铺装路面大量采用了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由透水性面层和透水性垫层构成,透水系数为0.1mm/s。

铺装面层下分别为200mm后大孔无砂混凝土垫层、200mm厚开级配碎石垫层、50mm厚砂垫层。

在开级配碎石垫层内铺设全透型排水管。

在道路周围每各30~50m设计一条1.0m×1.0m的支渗滤沟,收集周围渗透到碎石垫层内的雨水,再通过支渗滤沟内的全透型排水软管排入1.0m×1.0m主渗滤沟,然后收集到集水池。

用于旱季灌溉。

主要透水砖类型有:

混凝土透水砖、风积沙透水砖、露骨料透水混凝土、木塑地面和青砖、嵌草石板路等其他透水铺装,共计171649m2。

停车场植草地坪(图2A)通过钢筋将模具制作出来的混凝土块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再在空隙中填满种植土,播种或者栽植草种。

同时因为钢筋的连接作用不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

有利于水土保持加强雨水的下渗,减少了硬化路面的面积。

无砂块石透水混凝土铺装(图2B)主要应用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停车区域。

由于使用的块石体积比较小,在透水性能上表现优秀,有助于降雨下渗补充地下水。

石块可以来自于其他石块建材的角料来源丰富。

嵌草石板汀步(图2C)由土基床、砂垫层和石板组成,施工简单易行。

适应地基变形,石缝中植草。

植草后生长良好,同时石块方面人行走。

木塑地面(图2D)主要应用在河道周围的岸边,采用木塑龙骨和木塑面板使用的木塑复合材料。

有助于降雨下渗进入河道内,形成了可逆性循环再生利用、健康环保、形态结构多样的基础性材料。

混凝土透水砖铺装(图2E)具有一定孔隙、透水性能较好的混凝土,混凝土透水砖以碎石、水泥为主要原料。

混凝土透水砖铺装有较好的透水性同时能到达抗压要求,满足了基本交通需要。

图2透水铺装

非透水铺装地面主要为石材铺装、压花路面等路面,主要在中轴道上考虑到行走重型车和整体美观效果的需要。

非透水铺装导致降雨下渗能力变差,主要通过设置透水性雨洪集水沟等措施促进下渗,下蓄水池内排出多余降雨。

1.3.2下凹式绿地雨水利用技术

在奥体功能内有大面的绿地,在前期整地过程采用下凹式整地。

绿地平均较广场和周围路面低50~100mm,同时绿地整体向中心放坡在中间设置反滤和排水管道。

奥体中心的绿地主要是对降雨和周围形成的径流促进下渗,对多余来水排向集水蓄水池。

为了增加绿地对降雨入渗的能力,利用PP透水片材、PP透水型材、PP透水管材以及渗滤框、渗槽、渗坑等多种形式。

使得绿地的下渗能力提高,通过地形设置促进径流在绿地停留时间的拉长。

图3下凹式整地示意图

图4A为乔木采用了穴状整地技术,有助于提高乔木的成活率。

穴有助于灌溉过程水流的集中,同时提高根系周围的下渗能力。

透水片材(图4B)设置在绿地内主要为了增加绿地内水分下渗的速度,透水片材较土壤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图4绿地透水设施

1.3.3道路截排水设施

道路路面在降雨过程中入渗量小于降雨水量,在道路上产生地表径流。

针对降雨排水方式更具汇水面积不同采用不同尺寸和材质排水设置。

图5A为人行步道边夯土排水沟,在排水沟两侧撒播草籽。

一方面加大排水沟道的糙率在汇流时,汇流时长减少流速避免径流对土质排水沟发生冲蚀作用同时减少进入奥体公园内的泥沙量。

图5B为排上河道的明渠,采用了浆砌石渠道边坡,下方铺设卵石。

该部分排水沟属于园区内的汇流排水沟道,较之前的道路排水沟有显著差别。

排水沟的汇流流量大所以采用了浆砌石结构,下铺设卵石增大糙率减少流速。

图5C为排水沟道的交叉建筑物,通过简易涵洞实现排水沟与人行步道的交叉。

图5D为地下蓄水池向河道中明排水管出口,蓄水池与园区内河道实现径流共享利用在汛期是将地下蓄水池中多余水量向奥海中进行排除。

保障旱季灌溉的同时保持蓄水池水量在稳定。

图5E和F为硬化路面上和汇流沟道的排水设施,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设计洪水条件下园区内排水过程。

对于超过利用条件下的降雨条件下向市政管网进行排水,保障园区内在设计暴雨条件下不发生淹水现象。

同时在公园北部与清河水系进行连接,通过修建橡胶坝、退水闸和河道节制闸等水工建筑物保证奥体公园水系的正常运转和汛期的排洪能力。

图5排水设施

1.3.4节水灌溉技术

奥森公园采用蓄水灌溉,园区内降雨与灌溉水量的平衡。

在公园绿地内均设置了图6C的节水灌溉井,在春季灌溉是通过灌溉水管连接进行灌溉。

图6A为林内设置的固定喷灌头,利用水压力实现自动选择灌溉,灌溉半径大概在2.5m左右。

喷灌的方式能够有效扩大灌溉面积达到最佳节水灌溉目的。

同时灌溉水源外来补充主要来源于清河和北小河的再生水厂作为补充水源。

图6B为草坪上的临时喷灌管道,通过与草坪上的灌溉水井连接进行园内临时灌溉要求。

图6D为园区内灌溉控制电子节点,通过控制节点对园区内的灌水情况实现大部分自动要求。

保证水的合理利用和比较灌溉水形成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

图6节水灌溉

 

1.3.5生态护岸技术

奥体公园水系面积大,结合景观效益和河岸稳定性等要求大量采用了生态护坡技术。

以生态防护为目的,采取自然形态的水岸处理方式。

主要包括卵石缓坡护岸,山石护岸,覆土石笼护岸,块石护岸,生态砖护岸,生态袋护岸和仿木桩护岸等方式。

图7A为覆土石笼护岸,主要利用行洪河道上。

行洪河道河水流速较大防治河岸发生冲刷。

在铅丝石笼上铺设素土或者种植土厚度在0.3m以上,防止河岸侵蚀和扩张。

图7B和D为卵石缓坡护岸,首先对河岸进行放坡在河岸上铺设卵石上面覆土,覆土厚度大于300cm。

在上面种植水生植物,防止上面的覆土被冲刷。

卵石放坡处理主要出现在奥海的北侧,有较大的放坡区域同时河道较宽流速小。

图7生态护岸

1.4总结

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奥运会的举办会消耗大量用水本着“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宗旨在奥体森林公园的设计建设中遵循循环水务的理念。

利用生态自然系统、循环过滤系统等先进技术净化水体,保持水体循环流动,维护水质,满足公园景观功能要求。

充分利用雨水和再生水资料,多水联调,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奥体公园的建设上充分利用新材料技术,减少路面硬化面积。

保持降雨的合理利用最大程度上促进径流下渗。

在节水灌溉上采用电子节点控制等技术手段达到灌溉节水的统一。

奥体公园在环保生态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将目前现有的技术充分利用,达到了景观与生态的和谐降低了维护成本,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2洪峰流量计算

北京某山区流域欲修建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库,流域面积5.3km2,干流长度4.6km,河道坡度0.029,试计算坝址去百年一遇设计洪水的洪峰流量。

1)求Sp、n

由《北京市水文手册》中的暴雨等值线图,查得该流域中心多年平均24h暴雨均值

=95mm,Cv=0.65,Cs/Cv=3.5,n2=0.66

按Cs=3.5Cv=3.5×0.65=2.28,百年一遇设计洪水P=1%

Kp=3.44离均系数φ1%=3.71

百年一遇最大24h暴雨量为:

H24,1%=

(φ1%×Cv+1)=324(mm)

百年一遇最大24h设计雨力Sp=H24,1%/241-n2=324/241-0.66=110(mm/h)。

2)求μ

设计流域损失参数的确定,通过查水文手册可知,μ=2mm/h

3)净雨历时tc

4)汇流参数m

根据手册中的经验公式计算汇流参数m:

5)Qm的试算

将有关参数代入式1、2和3得:

=5.477Qm-0.25

(1)

时:

=162.07τ-0.66-2.95

(2)

时:

=483.56τ-1(3)

利用excl表格进行试算,

假设Qm值,代入

(1)式求τ,若τ<tc,由

(2)式得Qm值,若τ>tc,由(3)式得Qm值,两者相对误差较小,则Qm,τ为本算例所求。

试算表如下表所示:

Qm/m3/s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τ/h

1.83

1.78

1.73

1.69

1.65

1.62

1.59

1.57

Qm/m3/s

105.76

107.89

109.84

111.63

113.28

114.83

116.28

117.64

当τ=1.69h时Qm=110m3/s计算得Qm=111.63m3/s,两者相对误差为1.5%

所以Qm=110(m3/s),τ=1.69(h)为本算例所求。

3渠道断面设计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划》排洪标准采用二十年一遇一小时最大暴雨产生洪水。

渠道额设计流量为相应二十年一遇排洪洪峰流量,其大小由流域面积计算得到。

通过查《北京市水文手册》并计算得到,该流域二十年一遇的洪峰流量

Qm=0.278KiF

Qm——最大清水洪峰流量m3/s

K——径流系数,0.4

i——20年一遇一小时最大降雨强度mm/h

F——集水面积,5.3km2

根据计算得到Qm=14.7m3/s

按明渠均匀流设计过水断面

Q=CA√Ri

i为排水沟沟低坡降i=0.006

n为沟道糙率n=0.03

底宽b

m为排水沟沟内比降m=1:

1

正常水深h

R为水力半径

C为谢才系数C=1/n(R^1/6)

利用excl设置h和b值进行试算,为了满足最优水力半径使得h=b

h

b

A

R

C

i

Q

1.00

1.00

2.00

0.52

29.91

0.01

3.35

1.50

1.50

4.50

0.78

32.01

0.01

9.88

1.70

1.70

5.78

0.89

32.68

0.01

13.79

1.80

1.80

6.48

0.94

32.99

0.01

16.06

1.90

1.90

7.22

0.99

33.29

0.01

18.55

2.00

2.00

8.00

1.04

33.58

0.01

21.27

由上表可知当下底宽1.8m,深1.9m,边坡系数为1时可以满足断面尺寸要求。

4种植设计

A与B种子混播重量比1:

5,A种子千粒重5g,B种子千粒重1g。

播种设计量为2500粒/m2,试计算A、B两种种子每公顷需要多少克?

A种子的发芽率为0.9,保存率为0.9,纯净度为0.85。

B种子的发芽率为0.85,保存率为0.9,纯净度为0.94。

1ha=10000m2

播种设计量为2500粒/m2,每公顷需要种子共计2.5×107粒种子。

A和B按照1:

5的比例混播

每公顷需要A种子4166667粒

A种子的发芽率为0.9,保存率为0.9,纯净度为0.85

N=4166667/0.9/0.9/0.85=6051803粒

A种子千粒重5g

WA=6051803/1000×5=30259g=30kg

每公顷需要B种子20833333粒

B种子的发芽率为0.85,保存率为0.9,纯净度为0.94

N=20833333/0.85/0.9/0.94=28971398粒

B种子千粒重1g

WA=28971398/1000×1=28971g=29kg

每公顷播种需要A种子30kg,B种子29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