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国际肿瘤放射治疗基地建设项目评定标准试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9515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国际肿瘤放射治疗基地建设项目评定标准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7国际肿瘤放射治疗基地建设项目评定标准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7国际肿瘤放射治疗基地建设项目评定标准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7国际肿瘤放射治疗基地建设项目评定标准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7国际肿瘤放射治疗基地建设项目评定标准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国际肿瘤放射治疗基地建设项目评定标准试行.docx

《7国际肿瘤放射治疗基地建设项目评定标准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国际肿瘤放射治疗基地建设项目评定标准试行.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国际肿瘤放射治疗基地建设项目评定标准试行.docx

7国际肿瘤放射治疗基地建设项目评定标准试行

大连国际肿瘤放射治疗基地建设项目评定标准(试行)

一、本标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0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20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20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150分,“科研与教学”占150分,第二部分“基地建设发展目标”占100分。

,第三部分“基地建设项目设计书”占100分。

二、申报国际肿瘤放射治疗基地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基地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基地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基地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序号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备注

基础条件

100

1

发展

环境

(5)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3

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3分;规划欠合理得1分;无规划不得分。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施

2

政策、措施齐全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1分;无明确的政策、措施或不落实不得分。

2

基地

规模

(15)

床位数

10

床位总数80张,得6分;每增加20张床加2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

5

≥6平方米得5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2分;少于4平方米不得分。

3

支撑

条件

(30)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要

10

医技科室整体实力强得5分,设备设施满足需要得5分。

基地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技术项目需要,具有先进性和适宜性

10

能CT2分,PET-CT2分,ECT2分,MRI2分,直线加速器2分。

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

10

评估前3年,投入≥300万元得10分,每少30万元减1分。

4

科室

管理

(50)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20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临床路径工作。

根据本院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有记录,资料完整得20分;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无记录或记录集不完整得10分;未开展不得分。

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30

根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1)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士职责,为所负责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10分);

(2)依据科室专业特点及护理工作量,合理配置护士,病房护士数与病房实际床位数的比例应当不低于0.4:

1,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不依赖患者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10分);(3)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患者的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5分);(4)患者满意度高,医患关系和谐(5分)。

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医疗技术队伍

200

5

技术

团队

(35)

整体实力

35

医护人员的配备满足工作和发展的需要;形成技术团队,处理疑难重症能力强得15分;各级医师能够掌握相应技术得15分;对中青年医师进行科室核心技术的培养和锻炼得5分。

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实行技术垄断的,单项否决。

6

学科

带头人

(35)

学术地位

15

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得5分;博士生导师得5分,硕士生导师得2分;国家级学术委员会任职得2分;国家级期刊任职得1分。

临床能力

10

能够掌握代表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得2分;具有本专业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诊疗效果好得2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得0.5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以上得2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10次以上得0.5分,每周坚持1次门诊得2分。

教学科研水平

10

评估前3年,指导毕业硕士生2名以上得2分;主持在研国家级课题1项以上得4分;SCI收录临床方向论著2篇得2分;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得2分。

7

学科

骨干

(40)

数量

10

亚专科方向设置3个得6分,每增加1个加1分,不超过10分。

学术地位

10

学术骨干中不少于5人任学术团体委员得10分,1名不符合减1分。

临床能力

10

能够掌握代表其专业方向先进水平的技术得3分;具有其专业方向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效果好得2分;有技术水平持续提高的制度保障得2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得1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平均每周一次得1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5次以上得1分。

教学科研水平

10

评估前3年,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1名得2分;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得2分;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得2分;SCI收录临床方向论著1篇得2分。

8

医师

队伍

(30)

年龄结构

10

年龄结构合理,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得10分。

学历结构

10

研究生学历人员比例≥50%,得10分。

职称结构

10

高级医师总数比例为30%,中级医师约占40%,各级人员比例可上下浮动20%范围,符合要求得10分。

9

护士

队伍

(40)

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

10

人员数量满足要求得3分;结构合理得3分;学历结构合理得2分;职称结构合理2分。

护士长能力

10

护士长业务水平高得4分;管理能力强得4分;符合科室工作要求得2分。

护理专科业务培训及能力

20

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得10分;整体护理业务能力强得10分。

10

人才

培养

(20)

人员培养情况

10

培养方向明确得4分;规划合理得4分;落实到位得2分。

进修学习情况

10

评估前3年,到境外专业进修(≥3个月)人次数超过5人次得10分,3-4人次得6分,1-2人次得2分。

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200

11

总体

水平

(50)

整体实力强,特色突出

20

能够独立开展三级医院常规临床技术项目得10分,缺1个项目扣2分;专业特色显著,有1项或1种以上疾病诊断、诊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地位,得5分。

平均年出院人数

5

年总出院人数≥1000人次得5分,800人次-1000人次得4分,<800人次得0分。

平均年门诊人次

5

年门诊人次数不低于10000人次,酌情打分。

平均住院日

5

评估前3年,小于11天得5分,每增加1天扣1分,超过20天不得分。

疑难危重病例比例

15

住院患者中疑难病例比例应大于30%;每下降5%扣1分;低于10%,不得分。

12

亚专科

建设

(30)

亚专科与专科发展适应性

5

有2个以上亚方向设置得10分,缺一个扣2分。

各亚专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25

评估复杂的技术水平,每项技术水平高得10分。

评估各亚专科诊疗疑难病种能力20分。

13

技术

特色

(30)

技术特色和先进性

30

对医院汇报的5项技术进行评估,各项技术适应症的合理掌握(3分),实施效果(3分),单项技术先进性、领先程度(4分)。

14

诊治

能力

(50)

能否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病种

20

能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病种得20分。

缺1个病种扣2分。

疑难病种诊治能力

15

医院提出5种疑难病种,专家根据医院收治疑难病例总体情况,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

危重症诊治能力

15

医院提出5种危重症病种,专家根据医院收治危重病例总体情况,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

15

创新

能力

(20)

创新项目的数量

5

评估前3年,均有创新项目,带动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得5分;创新项目少,临床诊疗水平停滞不前,不得分。

创新项目包括本院在疾病诊疗方面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等。

创新水平

10

2项创新项目各5分,综合其先进性和临床应用情况打分。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

5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强,得5分。

未转化为临床能力不得分。

16

辐射

能力

(20)

年出院患者中省(市)外患者比例

4

评估前3年,年出院患者中市外患者比例大于30%或省外患者比例大于25%得4分。

不达标,不得分。

进修医师、护士来源情况

4

评估前3年,来源于二级医院进修医师比例,超过50%,得2分;30%-50%,得1分;30%以下,不得分。

对口支援情况

4

评估前3年,每年帮扶医院数量超过3家得4分;帮扶主要内容反映本院相应技术水平得4分。

技术推广情况

4

评估前3年,技术推广项目每年超过2次得4分,不达标不得分。

受邀在国(境)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情况

4

评估前3年,有5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得4分,4人次3分,3人次2分,2人次以下不得分。

对外医疗合作、医疗质量状况

150

17

国内医疗机构合作

(30)

客座教授聘书

5

客座教授聘书一位2分

明确协议、合作书

15

明确协议、合作以及对方学术交流的15分;仅有协议5分;仅有对方学术交流的10分。

定期医疗合作

5

定期的医疗合作5分;非定期2分;无合作0分。

国内定向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5

定期的高水平国内医疗合作进修5分;非定期2分;无合作0分。

18

国外医疗机构合作

(50)

客座教授聘书、讲座、报告

35

客座教授聘书每一位5分;讲座每次5分;报考每次5分,以图片或录像为证明。

实质性合作

15

实质性定期的高水平国外医疗合作进修15分;非定期10分;无合作0分。

19

病区

质量

(50)

诊断符合率

5

大于95%,得5分。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

5

大于70%,得5分。

甲级病案率

10

甲级病案率大于80%得15分,每降5%,扣2分。

有丙级病历不得分。

出院患者随访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5

建立患者随访制度,得3分,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大于50%,得2分。

建立并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0

无标准,不得分;1人不熟悉标准,不得分;无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效果评价,不得分。

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10

大于95%得10分,每下降1%,扣1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5

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得5分。

有1项缺项或1处不落实扣1分。

20

门诊

质量

(20)

专家出门诊情况

5

每天均安排高级职称人员出门诊,所有专家每周至少出1次门诊,得5分。

有一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

开设专病门诊

5

开设肿瘤放射治疗专病门诊得5分;未开设,不得分。

门诊患者中预约挂号患者情况

10

已开展工作得10分。

科研与教学

150

21

学术

影响

(30)

学术委员会任职

10

全国主委10分、副主委8分,常委6分,委员2分;省主委8分,副主委6分。

一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一次。

省级副主委以下任职,不得分。

学术刊物任职

10

SCI收录杂志的主编10分、副主编8分,常务编委6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主编8分、副主编6分,常务编委4分;SCI收录杂志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委2分;其他医学杂志主编、副主编4分,常务编委2分。

1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1次。

 

主办或承办学术会议

10

国际性学术会议6分,全国性学术会议4分,省级学术会议2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22

专科

方向

(10)

专科的临床研究方向

10

专科有2~3个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且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研究内容系统、具体得10分。

23

科研

项目

(20)

国家级项目

15

评估前3年,有3项以上得15分,每少1项减5分。

部(省)级项目

5

评估前3年,有4项以上得5分,每少1项减1分。

24

临床方向的科研成果

(40)

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奖励(一、二等)

15

评估前3年,国家级一等奖1项得10分,二等奖1项得7分;部(省)级一等奖得5分,二等奖得4分,三等奖得2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SCI收录、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及统计源期刊论著

15

SCI收录每篇得4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得2分;统计源期刊杂志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发明、新型实用、外观设计专利

5

每项发明专利得5分,新型实用专利得2分,外观设计专利得0.5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行业标准及国家指南制定

5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及国家级指南,每1项得5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25

学生

教育

(20)

本科生教学

5

临床教学不少于本课时的80%,见习、实习轮转安排合理、到位,得5分;未承担者不得分;无临床授课扣3分;无见习、实习扣3分。

研究生培养

15

评估前3年,毕业博士生≥10人得6分、硕士生≥10人得6分,不达标,不得分。

26

继续

教育

(15)

国家级、省级(甲类)、市级(乙类)继续教育项目;深入基层举办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论坛)

10

国家级1项次得6分,省级1项次得2分,市级1项次得1分;举办培训班1次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规范化医师培训

5

培养合格率大于95%,得5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2分。

27

编写

教材

(15)

3年内参加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编写工作

15

主编15分、副主编8分,参编2分。

第二部分基地建设发展目标

100

28

基地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

(20)

基地医疗服务能力

20

实力强、成绩明显,获得省级以上专科15-20分;能力不突出不明显8分以下;之间酌情赋分。

29

基地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

(20)

医疗质量管理

20

项目可行、明确的方向,且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研究内容系统、具体得20分;不可行、欠具体5分;之间酌情赋分。

30

基地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

(20)

人才队伍建设

20

人才队伍建设明确、措施可行、具体15-20分;差8分以下,之间酌情赋分。

基地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

(20)

临床技术发展

20

项目可行、明确的方向,且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研究内容系统、具体得20分;不可行、欠具体5分;之间酌情赋分。

31

基地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

(20)

辐射作用的发挥

20

辐射效应明显、具有区域带动作用,效益明显20分;不明显5分以下,之间酌情赋分。

第三部分基地建设项目设计

100

32

专业实力及历史

(10)

本专业的实力及历史

10

实力强、历史久,获得国家重点专科10分;酌情扣分。

33

项目可行性

(20)

项目的可行性

20

项目可行、明确的方向,且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研究内容系统、具体得20分;不可行、欠具体5分;之间酌情赋分。

34

项目现有基础及建设意义

(20)

项目现有基础

10

基础强10分;弱5分以下,之间之间酌情赋分。

建设意义

10

意义重大10分;无意义5分以下,之间之间酌情赋分。

35

社会效益

(10)

经济与社会效益

10

社会与经济效益明显10分;不明显5分以下,之间酌情赋分。

27

进度安排

(10)

进度安排

10

进度安排科学合理、可行、明确8-10分;欠明确5-8分;进度不科学、不明确、不合理5分以下。

28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0)

项目实施需解决的问题(应当围绕解决疾病诊疗问题)

10

解决问题清晰、明确,且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解决问题系统、具体得10分。

实施需解决的人才培养问题

10

人才培养计划细致周到、明确得10分。

项目实施需解决的关键设备问题

10

评估前3年,有4项以上得2分,每少1项减0.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