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9459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规划.docx

《县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规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规划.docx

县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规划

**县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规划

(2009—2012)

(征求意见稿)

为抓住全球新能源推广及光伏产业兴起的机遇,积极抢占市场和技术制高点,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县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产业现状

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光伏产业是鹤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兴先导产业之一,近两年发展迅速。

我县**日光新能源公司已具备了年产25MW太阳能电池切片、300吨多晶硅的生产能力,年产1000吨单晶硅、年产2000吨多晶硅项目已开工建设,年产250MW太阳能电池项目拟于近期开工。

**日光新能源公司与北京太阳能研究所、河南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

谋划了一批光伏产业项目。

其中,已完成立项和备案的项目9个,分别是:

⑴年产5000吨多晶硅项目;⑵**日光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500MW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切片项目;⑶年产500吨8英寸高效能单晶硅项目;⑷年产500MW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切片项目;⑸年产100MW太阳能非晶硅薄膜电池项目;⑹年产800MW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⑺年产50兆瓦太阳能灯具项目;⑻年产2000吨多晶硅项目;⑼年产250MW太阳能电池项目;正在向省发改委申请备案的项目有3个,分别是:

⑴100MW晶体硅太阳能发电站项目;⑵60MW非晶体硅太阳能发电站项目;⑶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

其中**日光新能源公司2000吨多晶硅项目2009年2月委托省冶金研究所编制环评报告;250MW太阳能电池项目已完成了工商注册。

规划了光伏产业园区。

在铁西工业区西部规划建设1500亩以上的光伏产业上游主生产区,主要摆放多晶硅、单晶硅提纯项目;在鹤**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1600亩以上的光伏产业下游清洁生产区,主要摆放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薄膜电池、太阳能灯具、太阳能电站、太阳能终端产品等链接项目。

同时,规划建设光伏产业研发中心,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光伏企业入驻打造平台。

(二)面临形势

1、产业从爆发期转入平稳较快增长期。

受发达国家鼓励使用太阳能产品等因素拉动,近十年全球太阳能电池消费量年均增幅超过40%。

由于硅料生产技术被少数企业垄断,硅料供不应求导致价格急剧上升和大量资本投资光伏产业,产业处于典型爆发增长期。

我国光伏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05年—2007年3年间,我国共有10家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额达200亿美元,接近国内所有煤炭上市公司融资额的总和。

2008年我国光伏产业太阳能电池产量突破2000MW,多晶硅达到4500吨,销售额接近2000亿元。

但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直接减慢了光伏产业市场需求扩张的步伐,多晶硅料生产技术扩散也使光伏产业市场供应能力显著增加,全球光伏产业市场呈现量增价减的趋势,产业转入平稳较快增长期。

2、技术进步步伐加快。

技术进步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近年来光伏产业技术进步有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电池效率不断提高和硅片厚度持续降低等方面。

目前商业化晶硅电池的效率达到15%—20%,其中单晶硅电池我国平均达到16.5%以上。

商业化双结非晶硅电池稳定效率达到7%,非晶硅和微晶硅迭层电池稳定效率达到了9%以上,而且稳定性不断提高。

硅料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良进步,生产效率和环保安全性大大提高。

新技术在降低光伏产业制造成本、扩大光伏产品应用的同时,将使旧技术、旧产品、旧企业逐步失去市场和竞争力。

3、产业布局不断调整。

近几年,国际国内大量资本涌入光伏产业,光伏产业产能急剧膨胀。

我国95%以上的太阳能电池用于出口,光伏产业发展高度依赖国际市场。

在目前国际光伏消费市场发展放缓、国内消费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随着光伏产品价格回归合理范围,技术简单粗放的光伏企业发展将受到制约,而规模大、技术高、成本低的光伏骨干企业将在结构调整中发展壮大。

优胜劣汰趋势加剧,有利于光伏企业重新洗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光伏应用越来越广泛。

光伏产业是绿色、环保、新能源产业,是近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

太阳能发电是可再生的替代能源,作为一种新能源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并网发电、居发用电、汽车、游艇、高速公路等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独特优势已远远超过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各类能源,有望成为未来电力供应的主要支柱。

专家预测,到2050年,太阳能将占人类使用能源的35%以上,成为第一大能源。

5、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欧、美、日各国都提出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制定补贴政策,推动光伏产业发展。

2009年3月我国也出台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光伏应用进行补贴,补贴力度可高达50%,优先支持太阳能光伏组件与建筑物实现构件化、一体化项目,优先支持医院、学校、政府机关等公共建筑应用光电项目。

2009年5月,财政部提出将实施“金太阳”工程列为十项重点工程之一,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

二、我县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

(一)技术优势。

**日光新能源公司已引进了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技术。

在西门子法工艺基础上,增加还原尾气干法回收系统等,实现了闭路循环。

公司在四氯化硅循环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不仅能够消除困扰多晶硅生产多年的化学污染问题,而且可以极大地降低原材料的使用量,达到节约原料,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同时公司还拥有太阳能级单晶硅直拉法工艺技术和太阳能电池切片技术。

(二)区位优势。

**县地处中原腹地,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也是晋冀鲁豫四省十四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距河南最大的消费城市和批发市场郑州130公里,区位优势非常突出。

在5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有郑州、济南、石家庄、太原、天津、北京、西安、武汉等省会和直辖城市,覆盖地区人口超过四亿人。

随着中原崛起,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必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近几年来,在资本和市场重组中,不少行业的龙头企业都纷纷挺进中原,并都取得显著的经营业绩。

(三)交通优势。

**县交通四通八达,京珠高速、107国道、鹤濮高速、鹤晋高速,已构建豫北高速公路十字交通枢纽,快捷的公路运输能使产品以最快的速度运达各地。

京广铁路穿城而过,新荷、汤濮铁路支线分布两侧。

**县距郑州国际机场130公里,距天津港口500公里,距青岛港550公里,产品销售可直通海外市场。

(四)资源优势。

石英砂岩资源优势,储量4886万吨,基础储量886万吨,资源量4000万吨。

矿石的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主要由石英砂、硅质胶合物组成,少量硅质岩屑,石英粉砂、铁质,微量电气石、磷灰石、锆石、绿帘石等,其中SiO2含量98%以上。

水资源优势,新建成盘石头水库容量6亿立方米。

鹤煤集团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已竣工投运,年处理水量3294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处理中水4000万吨,南水北调工程穿越我县,每年分配我市水量1.64亿立方米,水资源保障可靠。

电力资源优势,我市现有大型发电企业4家,电厂一期2×22万千瓦,电厂二期2×30万千瓦,电厂三期2×60万千瓦,135热电厂2×13.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260万千瓦,年发电量130亿度,电力资源有可靠保证。

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重点项目和光伏产业园节点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自主创新,加大产业招商,加快产业集聚,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坚持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抢占发展先机,扩大多晶硅、单晶硅和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光伏主导产品生产规模,逐步把光伏产业培育成我县新的支柱产业,成为豫北地区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三年内,多晶硅产能达到3000吨,单晶硅产能达到1000吨;太阳能电池达到250至500兆瓦;非晶硅薄膜电池达到100兆瓦;建设一批太阳能灯具、太阳能电站等光伏项目,形成以多晶硅生产和下游产品开发为主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光伏产业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三)规划发展重点项目及推进节点计划

1、2009年7月—2010年7月:

计划安排2000吨多晶硅、250MW太阳能电池、1000吨单晶硅、100MW晶体硅太阳能发电站四个光伏产业项目。

①**日光公司与南京中电合资新建2000吨多晶硅项目

前期工作:

项目于2008年10月在省发改委备案;2009年2月委托省冶金研究所编制环评报告,8月争取省环保局批复。

项目用地:

位于**日光公司厂区西北部,占地约200亩。

形象进度:

2009年4月开工建设,年内完成工程量的50%;2010年6月投产运行。

②欧斯腾(德国)公司合资建设250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

前期工作:

项目于2008年10月在省发改委备案;目前已完成企业名称核准和注册工作。

项目用地:

位于鹤**产业集聚区南部、107国道东侧光伏产业园内,占地约200亩。

园区土地正在调整规划,东西主干道(107国道至鹤**大道)正在施工,6月具备项目入驻条件。

形象进度:

2009年6月开工建设,年内完成工程量的70%;2010年7月投产运行。

③**日光公司1000吨单晶硅项目

前期工作:

项目于2008年10月在省发改委备案;目前正在联系环评单位。

项目用地:

项目在**日光公司厂区。

形象进度:

项目厂房已建成,设备已订购;2009年12月投产运行。

④100MW晶体硅太阳能发电站项目

前期工作:

正在向省发改委申请备案,积极对外招商。

项目用地:

项目规划在鹤**产业集聚区光伏产业园内,占地约100亩。

10月底前完成项目的选址、农民赔偿等工作,具备入住条件。

形象进度:

2009年12月份开始动工建设,2010年6月竣工投产。

2、2010年7月—2011年7月:

计划安排100兆瓦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5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切片、8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产品封装、100兆瓦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四个项目。

①100兆瓦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

前期工作:

项目于2008年10月在省发改委备案;2010年7月底前完成环评批复。

项目用地:

位于鹤**产业集聚区光伏园区,占地约200亩。

形象进度:

2010年7月开工建设,2011年5月底前竣工投产。

②新建5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切片项目

前期工作:

已完成了项目备案,2010年10月底前完成环评批复和招商工作。

项目用地:

位于鹤**产业集聚区光伏园区,占地约100亩

形象进度:

2010年10月开工建设,2011年6月底前竣工投产。

③8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产品封装项目

前期工作:

项目已经通过省发改委备案;2010年10月底前完成环评批复和招商工作。

项目用地:

位于鹤**产业集聚区光伏园区,占地约100亩。

形象进度:

2010年10月开工建设,2011年7月底前竣工投产。

④100兆瓦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

前期工作:

项目于2010年7月底前完成省发改委备案;2010年11月底前完成环评批复和招商工作。

项目用地:

位于鹤**产业集聚区光伏园区,占地约200亩。

形象进度:

2010年11月开工建设,2011年7月底前竣工投产。

3、2011年7月—2012年7月:

计划安排新建2000吨多晶硅、500吨8英寸高效能单晶硅、50兆瓦太阳能灯具、60兆瓦非晶硅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研究中心等五个项目

①新建2000吨多晶硅项目

前期工作:

项目已经在省发改委备案;2011年7月底前完成环评批复和招商工作。

项目用地:

位于铁西工业区光伏产业园冶炼区。

形象进度:

2011年7月份开工建设,2012年7月底前竣工投产。

②500吨8英寸高效能单晶硅项目

前期工作:

项目已经在省发改委备案;2011年7月底前完成环评批复和招商工作。

项目用地:

位于铁西工业区光伏产业园冶炼区。

形象进度:

2011年7月份开工建设,2012年7月底前竣工投产。

③50兆瓦太阳能灯具项目

前期工作:

2008年10月在省发改委备案;2011年7月底前完成环评批复和招商工作。

项目用地:

位于鹤**产业集聚区光伏产业园区;占地80亩。

形象进度:

2011年12月开工建设,2012年7月底前竣工投产。

④60兆瓦非晶硅太阳能发电站项目

前期工作:

2011年10月底前完成省发改委备案;2011年11月底前完成环评批复和招商工作。

项目用地:

位于鹤**产业集聚区光伏产业园区;占地100亩。

形象进度:

2011年12月开工建设,2012年7月底前竣工投产。

⑤太阳能研究中心

前期工作:

2011年8月底前完成省发改委备案;2011年11月底前完成环评批复。

项目用地:

位于鹤**产业集聚区光伏产业园区;占地50亩。

形象进度:

2011年12月开工建设,2012年7月底前竣工。

(四)光伏产业园区建设及推进节点计划

1、2009年7月—2010年7月

①2009年10月底前完成光伏园区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年年底前完成总体环评。

②2009年年内配合市公路局完成鹤**大道建设任务;7月底前完成光伏产业园区主次干道铺设;2010年5月底前规划建设11万千伏变电站一座,形成双回路供电格局,提升园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为项目入驻创造良好条件。

2、2010年7月—2011年7月

①建设标准厂房10栋约5000平米,增强园区对外招商的吸引力。

②完善园区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达到“三通一平”条件。

3、2011年7月—2012年7月

高标准完成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全省一流的光伏产业园区。

四、加快我县光伏产业发展的措施

(一)建立“**县光伏产业发展论坛”,引领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依托中国光伏协会、北京太阳能研究所、郑州大学物理学院等光伏权威机构,由政府主办,企业承办,每年举办二次“**县光伏产业发展论坛”,及时交流信息,推广新技术,引进新项目,指导光伏产业沿正确的轨道前行。

(二)出台光伏产业优惠政策。

⑴土地优惠政策:

凡属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项目的(有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定证书),土地出让价款地方收取部分全部返还;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0万元或世界500强、国内行业100强企业投资的光伏项目,实行“零地价”。

⑵税收优惠政策:

所得税优惠,凡属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项目(有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定证书)或世界500强、国内行业1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实行“免三减五”:

即从企业生产经营年度起,前三年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部返还企业,第4年至第8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返还企业。

增值税优惠政策,凡属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项目(有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定证书)或世界500强、国内行业1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从企业生产经营年度起,前三年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60%返还企业,第4年至第8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30%返还企业。

⑶收费优惠政策:

对光伏项目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均按国家规定标准的10%-20%征收;3亿元以上的重大投资项目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免除。

(三)大力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

以3000吨至5000吨多晶硅为核心,精心策划包装下游链接项目,广泛对外招商,力求引进国内外大财团、大公司合资、合作甚至兼并、重组,高起点、高标准、大规模发展光伏产业。

重点到江苏、江西、四川、南京等光伏产业集聚地招商,吸引关联企业前来投资,逐步形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

(四)大力引进光伏产业专业人才。

光伏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关键是人才。

出台专门的政策,实行“引进人才办公务员手续,由企业提供待遇”的办法,把大批的专业人才留下来。

(五)切实解决在建项目遇到的问题。

针对光伏产业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服务力度,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责,限时解决,确保工程进度。

安监部门要协助企业通过上级安全评价;质检部门要对企业新安装的锅炉、熔器、压力塔、特种设备进行校验,确保设备达标合格,安全投入使用;劳动部门要为企业培训或选聘一批急需的焊工、车工、司炉工等特种作业人员,保障企业用工;光伏推进组要协调上级部门,为光伏项目争取优惠电价,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