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口腔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9242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鸭山市口腔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双鸭山市口腔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双鸭山市口腔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双鸭山市口腔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双鸭山市口腔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鸭山市口腔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

《双鸭山市口腔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鸭山市口腔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鸭山市口腔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

双鸭山市口腔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

2020年双鸭山市口腔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化脓性炎症以下列哪一特征为主?

()

A、浆液渗出

B、血浆蛋白渗出

C、中性粒细胞渗出

D、纤维蛋白渗出

【答案】C

【解析】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其特点。

脓液中的中性粒细

胞除极少数仍有吞噬能力外,大多数细胞已发生变性和坏死,这些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

选C。

2、半衰期最短的Ig是()。

A、IgA

B、IgE

C、IgD

D、IgG

【答案】B

【解析】半衰期IgE

3、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出现的标志是()。

A、《黄帝内经》

B、《千金要方》

C、《希波克拉底誓言》

D、《医学伦理学》

【答案】D

【解析】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出现的标准。

帕茨瓦尔的《医学伦理学》标志着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出现。

选D。

4、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有()。

A、运输功能

B、营养功能

C、调节酸碱平衡

D、凝血及防卫功能

【答案】ABCD

【解析】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包括:

①营养作用;②运输功能;③运输作用;④缓冲血浆中可能发生的酸碱

变化,保持血液pH的稳定;⑤缓冲血浆中可能发生的酸碱变化,保持血液pH的稳定;⑥参与机体的免疫功

能;⑦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⑧生理性止血功能。

故选ABCD。

5、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则出现()。

A、肢端肥大症

B、呆小病

C、侏儒症

D、艾迪生病

【答案】D

【解析】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又称艾迪生病。

6、肾脏在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

A、血浆蛋白含量增多

B、肾小球滤过率增多

C、滤过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答案】C

【解析】滤过膜上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覆盖,形成滤过膜的电学屏障,在肾脏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

滤过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故选C。

7、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不正确的是()。

A、IL-白细胞介素

B、EPO-血小板生成素

C、SCF-干细胞生长因子

D、TNF-肿瘤坏死因子

【答案】B

【解析】EPO为促红细胞生成素。

8、下列哪项不属于下腔静脉的属支?

()

A、附脐静脉

B、膈下静脉

C、腰静脉

D、右睾丸(卵巢)静脉

【答案】A

【解析】下腔静脉分为壁支和脏支。

(1)壁支包括1对膈下静脉和4对腰静脉,各腰静脉之间的纵支连成腰

升静脉,左、右腰升静脉向上分别续为半奇静脉和奇静脉,向下与髂总静脉和髂腰静脉交通。

(2)脏支包括

右睾丸静脉(女性为右卵巢静脉)、肾静脉、右肾上腺静脉和肝静脉。

故选A。

9、细菌普通菌毛的功能()。

A、与细菌的代谢有关

B、与细菌的分裂有关

C、与细菌的变异有关

D、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

【答案】D

【解析】普通菌毛遍布菌细胞表面,每菌可达数百根。

这类菌毛是细菌的黏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

异性受体结合,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

因此,菌毛和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菌毛的受体常为糖蛋白或糖

脂,与菌毛结合的特异性决定了宿主感染的易感部位。

10、肺心病人工通气时,血气分析为:

pH7.51,PaCO224mmHg,BE-8.0mmol/L,下一步应采用

()。

A、5%NaHCO3

B、精氨酸

C、减少呼吸机潮气量

D、加大呼吸机潮气量

【答案】C

【解析】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有通气过度,致使出现急性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所以应减少呼吸机的潮

气量使患者得到纠正。

若立即停用呼吸机,且患者通气障碍不能纠正,很快又会使患者出现呼吸衰竭。

使用

碱性药物及增加通气量显然是错误的。

11、下列哪项不属于咀嚼肌?

()

A、咬肌

B、颞肌

C、颊肌

D、翼内肌

【答案】C

【解析】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配布于颞下颌关节周围,参与咀嚼运动。

颊肌属于面

肌。

故选C。

12、白色血栓的特点是()。

A、灰白色小结节或赘生物状

B、表面光滑、质实

C、镜下观可见红细胞

D、又称纤维素性血栓

【答案】A

【解析】在静脉性血栓中,白色血栓位于延续性血栓的起始部,即血栓的头部。

肉眼观察白色血栓呈灰白色

小结节或赘生物状,表面粗糙、质实,与血管壁紧密黏着不易脱落。

镜下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

成,又称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

故选A。

13、膀胱三角的标志为()。

A、尿道内口与膀胱底之间

B、尿道内口与膀胱尖之间

C、两输尿管口与膀胱尖之间

D、尿道内口与两输尿管口之间

【答案】D

【解析】膀胱三角为膀胱底部内面一三角形区域,其黏膜光滑,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是肿瘤、

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亦是膀胱镜检的重点区。

故选D。

14、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何种状态()。

A、固定不变

B、相对恒定

C、随机多变

D、绝对平衡

【答案】B

【解析】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理化性质包括:

温度、pH、渗透压、化学组成等。

目前,稳态的概念

扩大到泛指体内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在神经和体液等因素调

节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故选B。

15、能够释放再聚集Ca2+的是()。

A、终末池

B、肌动蛋白

C、横小管

D、肌钙蛋白

【答案】A

【解析】位于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扩大成环行扁囊称终末池。

16、乙类传染病()。

A、蛔虫病

B、流行性感冒

C、血吸虫病

D、艾滋病

【答案】D

【解析】常见错误:

“血吸虫病”属于丙类传染病,应复习丙类传染病的分类;要点通过复习法定传染病的

分类可正确判断传染病的归属。

通过对传染病报告制度的熟悉和记忆,可对传染源的管理做出正确判断。

17、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接触强度和时间

B、接触浓度和方式

C、接触的时间

D、年龄和接触的方式

【答案】A

【解析】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接触强度(指接触浓度和水平)、接触时间(每天或

一生累计接触总时间)。

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机体所能代偿的限度时,则造成了

职业病。

故选A。

18、药物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

A、起效快慢

B、代谢快慢

C、分布

D、作用持续时间

【答案】D

【解析】药物可随胆汁进行排泄。

随胆汁进入小肠的药物,有部分在小肠吸收经肝进入血液循环,称肝肠循

环。

肝肠循环可延长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和作用持续时间。

故选D。

19、药物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

A、起效快慢

B、代谢快慢

C、分布

D、作用持续时间

【答案】D

【解析】药物可随胆汁进行排泄。

随胆汁进入小肠的药物,有部分在小肠吸收经肝进入血液循环,称肝肠循

环。

肝肠循环可延长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和作用持续时间。

故选D。

20、血栓形成的条件不包括()。

A、血液流速过快

B、血液呈高凝状态

C、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D、血液流速过慢

【答案】A

【解析】血栓形成的条件包括:

①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心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具有抗凝和促凝的两种特

性,在生理情况下,以抗凝作用为主,从而使心血管内血液保持液体状态。

②血流状态的改变,主要指血流

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改变,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③血液凝固性增加,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

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

故选A。

21、正常调节每搏输出量多少的决定因素是()。

A、心率

B、心肌收缩力

C、动脉血压

D、静脉回心血量

【答案】D

【解析】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是相适应的,即当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时,播出量也相应增加,

而射血分数基本保持不变。

22、关于味蕾的结构特征,下列除哪项外是正确的()。

A、I型细胞和II型细胞均属于神经元

B、由I型细胞、II型细胞和基细胞组成

C、I型细胞和II型细胞均有味毛

D、I型细胞和II型细胞的基底面均可见与神经末梢形成突起

【答案】A

【解析】味蕾表面有味孔,内部有味细胞,为感觉上皮细胞,其游离面有微绒毛伸入味孔。

味蕾深部有基细

胞,属未分化细胞,可分化为味细胞。

二者不是神经元。

23、正常成人眼看6m以内近物时()。

A、折光系统不需调节,即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B、折光系统不调节时,物体在视网膜前形成清晰的图像

C、折光系统需要调节,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D、折光系统需要调节,物体在视网膜后形成清晰的图像

【答案】C

【解析】当看近物(6m以内)时,从物体上发出的进入眼内的光线成不同程度的辐射状,光线通过眼的折

光系统将成像在视网膜之后,由于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尚未聚焦,因而只能产生一个模糊的视觉形象。

但是正

常眼在看近物时也非常清楚,是因为眼在看近物时进行了调节。

24、MBR的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比较,正常变动范围是()。

A、±(10%~15%)

B、±(15%~25%)

C、±(3%~5%)

D、±(5%~8%)

【答案】A

【解析】MBR的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比较相差在±(10%~15%)以内的,都属于正常范围。

25、能初步完成循环、呼吸等基本生命现象反射调节的部位是()。

A、中脑

B、脊髓

C、丘脑

D、延髓

【答案】D

【解析】延髓是能初步完成循环、呼吸等基本生命现象反射调节。

26、风湿病的病变中最具特征性病变是()。

A、皮下风湿小体

B、心肌内风湿小体(Aschoff小体)

C、心外膜纤维素性炎

D、风湿性心内膜炎

【答案】B

【解析】风湿病主要侵犯结缔组织,以形成风湿小体为其病理特征。

肉芽肿性心肌炎或心肌间质Aschoff小

体形成是风湿病较为特殊具有特征性的病变,并提示有风湿活动。

因此,在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Aschoff小体。

Aschoff小体就是风湿小体。

故选B。

27、被伤寒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与哪种致病因素关系最大()。

A、侵袭力

B、变异性

C、数量

D、活力

【答案】C

【解析】常见错误:

①选答“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伤寒杆菌的Vi抗原有抑

制吞噬作用的能力而促进病原体的扩散,但伤寒杆菌至少需10万个菌体才能导致疾病发生,应复习伤寒杆菌

的致病因素;②选答“毒力”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所组成,具有Vi抗原的伤寒杆菌菌株毒力较大,代表在

同样的感染量下,发病率较高,但伤寒杆菌引起感染必须有一定数量。

要点感染伤寒杆菌后是否发病,与感

染的细菌量、菌株的毒力、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密切关系,一般感染活菌量越大,发病的机会越大。

28、男性患者,10岁,因发热、头痛、呕吐14小时,昏迷3小时于12月5日入院。

查体:

T40℃,P140

次/分,R28次/分,BP140/80mmHg,浅昏迷,呼之不应,压眶有反应,瞳孔<2mm,对光反应迟钝,周身皮

肤可见瘀点、瘀斑,颈强阳性,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

血常规:

WBC18×109/L,

N90%,L10%。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脑,普通型

B、中毒性痢疾

C、化脓性脑膜炎

D、流脑,暴发型脑膜脑炎型

【答案】D

【解析】患儿疾病特点为急骤起病,发热伴头痛、呕吐,迅

29、头期胃液分泌可由下列哪一项引起()。

A、条件反射

B、肠-胃反射

C、促胰液素分泌

D、促胃液素分泌

【答案】A

【解析】进食时,事物的颜色、形状、气味、声音以及咀嚼、吞咽动作,可刺激眼、耳、鼻、口腔、咽等处

的感受器,通过传入冲动反射性地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

头期胃液分泌为条件反射性分泌,需

要大脑皮层参予,基本中枢位于延髓,但受脑高级部位的影响,迷走副交感神经是这些反射的传出神经,当

迷走传出神经兴奋后除了直接引起腺体细胞分泌外,又能引起G细胞分泌胃泌素,后者经血液循环刺激胃腺

分泌。

故选A。

30、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

A、形成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

B、形成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

C、形成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

D、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

【答案】D

【解析】血液凝固是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的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

程,因此凝血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也称凝血酶原激活复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激活和纤维蛋白

的生成三个基本步骤。

故选D。

31、易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是()。

A、乳腺癌

B、肺癌

C、胃癌

D、食管癌

【答案】C

【解析】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70%左右,早期胃癌也可有淋巴

转移。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癌灶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通常是循序逐步渐进,但也可发

生跳跃式淋巴转移,即第一站无转移而第二站有转移。

终末期胃癌可经胸导管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经

肝圆韧带转移至脐部。

故选C。

32、男,32岁,低热、盗汗、咳嗽咳血痰两个月。

胸片示右上肺小片状浸润影,密度不均。

该患者突发大

咯血,考虑原因是下列哪项()。

A、肺实质病变

B、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

C、空洞壁的动脉瘤破裂

D、支气管黏膜受损

【答案】C

【解析】肺结核大咯血主要是由于空洞壁的动脉瘤破裂。

33、结缔组织的特点是()。

A、细胞成分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有极性

B、细胞成分少,细胞间质多,细胞有极性

C、细胞成分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无极性

D、细胞成分少,细胞间质多,细胞无极性

【答案】D

【解析】结缔组织又称支持组织,它是人体内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组织,由多种细胞和丰富的细胞间质组成。

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成分少,细胞间质多,分布无极性(即细胞分散在大量的细胞间质内)。

故选D。

3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A、后电位

B、阈电位

C、动作电位

D、局部电位

【答案】D

【解析】终板电位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去极化的局部电位,有等级性,可以总和,并

且只有电紧张性扩布,而不能传导。

35、风湿性心肌炎时风湿小体最多见于()。

A、心瓣膜赘生物内

B、脏层心外膜血管旁

C、心内膜下方心肌

D、心肌间质血管旁

【答案】D

【解析】风湿性心肌炎发生于成人者,常表现为灶性间质性心肌炎,以心肌间质内小血管附近出现风湿小体

为特征。

36、关于病原携带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许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

B、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C、并非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能排出病原体

D、只能出现在显性感染后

【答案】A

【解析】病原携带状态可以出现在显性感染及隐性感染后。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

临床症状而携带并排出病原体,在许多传染病中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并非所有传染病都有慢性病原携带者,

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

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最常见的感染表现形式是隐性感染。

37、绒癌最常转移到()。

A、肺

B、肝

C、肾

D、胃

【答案】A

【解析】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

早期就可以通过血液转移至全身各个组织器

官,引起出血坏死。

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为肺、阴道、脑及肝等。

故选A。

38、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A、新生儿溶血症

B、特应性皮炎

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D、过敏性休克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学生对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的掌握情况。

常见错误是选新生儿溶血症,认为新生儿溶血

症是红细胞抗原与相应IgG型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而引起的,应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又称血管炎型,指的是免疫复合物没有被及时清除而沉积在血管周围或其他组织后激

活补体而引起的血管损伤,与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机制不同。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免疫复合物型超敏

反应。

39、深部创伤后造成的严重感染,应首先考虑的是()。

A、破伤风梭菌

B、放线菌

C、肉毒梭菌

D、铜绿假单胞菌

【答案】A

【解析】破伤风梭菌为厌氧菌,深部创伤后造成的严重感染,应首先考虑为其感染。

40、腰椎骨折病人,下列哪一项与骨折所致的腹膜后血肿有关()。

A、局部疼痛

B、局部压痛

C、腹胀、肠麻痹

D、行走困难

【答案】C

【解析】外伤引起腹膜后脏器出血出现腹膜后血肿,腰椎骨折患者肠道因缺血引起缺血性肠麻痹,肠蠕动减

弱或消失,出现腹胀。

41、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功能变化是()。

A、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B、A/GL比例倒置

C、谷草转氨酶升高

D、谷丙转氨酶升高

【答案】D

【解析】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功能变化是谷丙转氨酶升高。

42、下列选项中,对肾脏基本无毒性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是()。

A、头孢噻肟

B、头孢噻吩

C、头孢唑啉

D、头孢胺苄

【答案】A

【解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抗生素。

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根据头孢菌素的抗菌

谱、抗菌强度、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对肾脏毒性可分为四代。

头孢噻肟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肾脏毒性

等副作用较小。

头孢噻肟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肾脏毒性等副作用较小。

故选A。

43、左心衰竭时可致()。

A、颈静脉怒张

B、肺水肿和肺淤血

C、显著肝脾肿大

D、下肢水肿明显

【答案】B

【解析】左心衰竭是指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而发生的心力衰竭,临床上极为常见。

在成年患者中以左心衰竭

常见,可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等。

由于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和收缩期射血功

能障碍,临床上以心排血量减少和肺循环瘀血、肺水肿为特征。

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体循环静脉

淤血所致。

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如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下肢浮肿,消化道淤血症状(如食

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泌尿道症状(尿少、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白细胞及管型)。

故选B。

44、不属于由脑干整合而完成的姿势反射是()。

A、腱反射

B、直线和旋转加速度反射

C、翻正反射

D、颈紧张反射

【答案】A

【解析】脑干整合而完成的姿势反射为迷路紧张反射、颈紧张反射、翻正反射、直线和旋转加速度反射。

45、下列属于抗贫血药物的是()。

A、硫酸亚铁

B、米索前列醇

C、叶酸

D、维生素B12

【答案】ACD

【解析】抗贫血药包括铁剂:

硫酸亚铁等;叶酸类:

叶酸和维生素B12。

故选ACD。

46、患者剧烈呕吐、腹泻后,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压低,T波低平,U波增高以及Q-T间期延长,导致该

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的原因是()。

A、高钾血症

B、低钾血症

C、高钠血症

D、低钠血症

【答案】B

【解析】患者剧烈呕吐、腹泻,大量体液流失,易引发电解质平衡紊乱。

结合心电图检查:

ST段压低,T波

低平,U波增高及Q-T间期延长,为低钾血症常见心电图表现,考虑为低钾血症。

故选B。

47、患者,男,13岁,发热、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尿少色黄、排黏液脓血样大便、里急后重、精神疲倦

3天,体检发现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粪便镜检发现每个高倍视野内有白细胞15~18个。

本病例的诊断应

首先考虑()。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急性菌痢

C、急性血吸虫病

D、急性阿米巴痢疾

【答案】B

【解析】常见错误:

错选“急性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细菌性食物中毒”,说明对菌痢与急

性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周围血液细胞检查差别不熟悉。

48、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收缩压为()。

A、30~60mmHg

B、100~120mmHg

C、120~150mmHg

D、60~80mmHg

【答案】B

【解析】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收缩压为100~120mmHg,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舒张压

为60~80mmHg。

49、血液中数量最多和最少的白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答案】C

【解析】中性粒细胞是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最少。

50、防止病毒经血液扩散最有效的是()。

A、中和抗体

B、巨噬细胞

C、CTL细胞

D、NK细胞

【答案】A

【解析】中和抗体作用于病毒表面抗原,封闭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阻止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阻

断病毒感染。

51、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A、呼吸频率增加,每分钟大于28次

B、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

C、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降低

D、血气分析显示为低氧伴轻度二氧化碳潴留

【答案】B

【解析】氧合指数(PaO2/FiO2)降低是ARDS诊断的必要条件。

正常值为400~500mmHg,急性肺损伤

<300mmHg,ARDS时<200mmHg。

52、糖代谢和脂肪分解代谢可转变生成的是()。

A、3-磷酸甘油酸

B、α-酮戊二酸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答案】C

【解析】在糖代谢中,糖经糖酵解途径可转变生成3-磷酸甘油酸;在脂代谢中,脂肪在脂肪动员的作用下水

解释放出甘油,甘油在甘油激酶的作用下生成3-磷酸甘油,而后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进入

糖酵解途径后可进一步转变生成3-磷酸甘油酸。

在糖代谢中,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脱羧

可生成乙酰CoA,丙酮酸羧化则可生成草酰乙酸,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进入柠檬酸循环

53、一般优势半球指的是下列哪项特征占优势的一侧半球()。

A、重量

B、运动功能

C、感觉功能

D、语言功能

【答案】D

【解析】人类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等的。

在主要使用右手的成年人,语言活动功能主要由左侧大脑皮

层管理,而与右侧皮层无明显关系。

左侧皮层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故称为优势半球。

故选D。

54、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

A、舒张压

B、收缩压

C、外周阻力

D、心搏出量

【答案】D

【解析】肺循环血管管壁薄,可扩张性高,对血流阻力小,所以肺动脉压远较主动脉压低,但左、右心的输

出量是相等的。

55、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应选用()。

A、红霉素+青霉素

B、庆大霉素+青霉素

C、链霉素+青霉素

D、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答案】C

【解析】青霉素与链霉素联用是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首选药。

故选C。

56、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C1q

B、I因子

C、C3

D、C5a

【答案】C

【解析】C3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

57、风湿病的病变中最具特征性病变是()。

A、皮下风湿小体

B、心肌内风湿小体(Aschoff小体)

C、心外膜纤维素性炎

D、风湿性心内膜炎

【答案】B

【解析】风湿病主要侵犯结缔组织,以形成风湿小体为其病理特征。

肉芽肿性心肌炎或心肌间质Aschoff小

体形成是风湿病较为特殊具有特征性的病变,并提示有风湿活动。

因此,在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Aschoff小体。

Aschoff小体就是风湿小体。

故选B。

58、关于牵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