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不锈钢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9168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不锈钢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某某不锈钢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某某不锈钢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某某不锈钢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某某不锈钢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某不锈钢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

《某某不锈钢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不锈钢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某不锈钢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

某某不锈钢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有限公司

 

应急预案

 

2013年6月制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有限公司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全公司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预防和减少突发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发生的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社会影响,维护公司业务稳定、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和公司利益,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有限公司所发生的火灾事故、危险废物泄漏事故。

1.3应急工作原则

本预案的制定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立足自救;迅速反应,有效控制,消除影响,企业自救与专业救援相结合。

2.危险性分析

2.1企业概况

××××有限公司

(1)企业地址:

××××(经纬度为N23°33′4.4″,E116°24′25.8″)

(2)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

本企业位于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西寨村新兴路西,为加工制造业的聚集地,项目周边为其他的加工厂,东侧20米处为餐具厂,南侧紧邻新榕眼镜,西侧、北侧均为空地。

(3)职工人数:

现有员工30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安全负责人1人。

(4)主要建设内容:

分条车间、冲压车间、抛光车间、清洗车间、沉淀池。

(5)主要原材料:

不锈钢板,年用量30吨;抛光蜡,年用量0.5吨;除蜡水,年用量0.6吨。

(6)消防设施设置情况:

公司设置消防水泵、消防栓、消防器材(以类型为准)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性质特点,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

本企业存在的风险事故如下:

(1)车间清洗工序产生的除蜡沉渣(属《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编号HW17)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的风险、

(2)备用发电机储备柴油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和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的风险。

2.3风险事故分级

根据事故发生的规模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可将风险事故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

一般事故:

发生车间内某一个仓库单元小规模火灾事故,通过企业内应急组织下属的车间救助分队即可处置,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不影响到厂外环境。

除蜡物料容器倾倒或破坏造成泄漏,泄漏量较少,经现场人员进行控制回收,泄漏没有流出车间范围,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少,不影响到厂外环境。

较大事故:

发生在厂内部分仓库一定面积火灾。

这类事故通常由厂内应急组织机构负责处理,但是事故的影响范围较小,不影响厂外环境。

除蜡物料泄漏量较大,泄漏物料已流出车间范围,在厂区范围内,由厂内应急组织机构负责处理,但是事故范围较小,不影响厂外环境。

重大事故:

定义为企业内的整个仓库发生重大火灾,并引起小爆炸,造成废气大量产生并扩散,造成人员伤亡。

并且事故的发生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和废水扩散至企业外,影响企业周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会造成周围环境污染。

定义为除蜡物料已泄漏流出厂区范围,并有进行排污管道情况,影响排污管道排入地表水体水质环境,造成周围环境污染。

3.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小组与职责

 

3.2应急指挥部职责

3.2.1、总指挥:

负责事故应急指挥工作,宣布启动预案,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等。

3.2.2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下达应急命令,协调事故现场抢救工作。

3.2.3成员:

根据分工,做好事故应急具体工作。

职责

(1)接受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应急救援中心的领导落实指令。

(2)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

(3)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4)担负专业部门到达事故现场前,各类事故的应急抢救指挥工作。

(5)配合专业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抢救工作。

(6)及时准确向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7)组织对应急预案处置方案的演练,补充完善本单位应急预案。

(8)总指挥不在的情况下,由副总指挥进行事故现场应急指挥工作。

3.3工作机构

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指挥办公室,设在企业办公室。

职责

(1)编制本公司应急联络手册。

通报联络人和联络方式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通知应急联络手册编制部门。

(2)设专人24小时值班。

(3)接到事故报警后,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4)事故发生时,负责判断并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

3.4抢救机构

企业应根据危险程度、危险部位等情况,可设置多个抢救组或将有关小组合并,明确其相应的职责。

3.4.1通讯联络组

职责:

负责与各应急小组及对外有关部门的通讯联络和情况通报。

3.4.2灭火组

职责:

发现火情立即利用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初起火源控制并消灭火灾,配合专业消防人员进行灭火扑救工作。

3.4.3疏散组

职责:

负责引导各部位人员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3.4.4抢救组

职责:

抢救受伤人员并进行救护,配合医务人员救护受伤人员及护送受伤人员就医。

3.4.5保卫组

职责:

事故现场的警戒保卫工作,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维持现场秩序,看守抢救出来的物资。

3.4.6物资供应组

职责:

对事故现场所需各种器材,工具及其他物品的供应调配。

3.4.7抢险组

职责:

事故现场的抢救物资、断电等抢险工作。

3.4.8善后处理组

职责:

事故后的善后处理,现场清理、抢修、恢复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控制

4.1.1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

(1)发电机房不过量存放柴油,采用符合标准的容器进行存放;

(2)除蜡沉渣采用专用容器进行存放,定期交有处理资质单位进行回收处理,建立登记台帐;

(3)企业应按制度安排人员进行值班,确保厂区内24小时均有人员值守;

(4)认真做好危险部位、设备、设施的监控工作。

4.1.2事故预防措施

(1)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及时整改治理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隐患。

(3)保证消防设备、设施、消防器材的使用有效。

(4)对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缺陷,应及时进行整改,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逐级上报。

(5)定期(每月一次)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技术技能,提高对事故的应急能力。

(6)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防止跑、冒、滴、漏及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无缺损。

(7)在易燃易爆场所,不得使用非防爆电器,在警戒区域内,设立醒目便于公众识别的安全警示标志。

4.2预警行动

(1)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巡查制度,逐级落实责任人。

(2)发现易发生事故的隐患立即排除。

(3)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报告。

(4)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尽可能阻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5)现场负责人最快速度通知指挥部成员到现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1)突发安全事件发生后,应立即根据本预案中规定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事件情况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2)由办公室上报应急指挥部并根据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对事件进行初步定级。

 

(3)初步定级为特别重大或重大事件时,应当即由应急指挥部上报消防、公安、环保等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继续发展。

 

(4)企业应急指挥办公室接到事故信息及时通知指挥部人员及抢救机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进行处置。

(5)事故发生后,如经本企业采取措施后事态仍继续发展扩大,指挥部立即上报消防、公安、环保等部门和街道办事处。

(6)信息传递

由指挥部主要领导用电话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情况。

通报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5)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5.应急响应

5.1火灾事故应急方案

5.1.1火情处置程序

(1)报警:

所有员工应熟悉报警程序,发现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气,异味等。

现场第一发现人员立即报告值班人员,按报警器报警,同时现场人员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

(2)接报:

值班人员或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员接报后,携带应急包立即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情况,组织人员进行自救灭火。

并报告企业负责人或应急救援指挥部,做好现场应急抢救工作。

(3)火情已被扑灭,要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待有关部门了解情况调查火情事故完毕后,经同意进行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

5.1.2火险、火灾处置程序

(1)事故现场继续蔓延扩大,应急指挥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通知各抢救小组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履行各自职责投入抢救行动,在短时间内扑灭火源或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得到有效救治。

(2)按指挥人员要求,通讯联络组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派人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现场处置领导小组联系。

(3)灭火小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加强冷却,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

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火灾时,应佩戴隔绝式氧气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抢救灭火人员中毒。

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专业消防人员完成灭火任务。

(4)疏散组通知引导各部位人员尽快疏散,尽量通知到应撤离火灾现场的所有人员。

(5)物资抢救组做好物资抢救工作。

(6)现场保卫组做好火灾现场的警戒保卫工作。

(7)火灾现场指挥人员随时保持与各小组的通讯联络,根据情况可互相调配人员。

(8)进行自救灭火,疏导人员、抢救物资、抢救伤员等,抢救行动时,注意自身安全,无能力自救时各组人员尽快撤离火灾现场。

5.1.3受伤人员的处置

(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裤、袜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4)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5)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5.1.4扩大响应

(1)火灾事故发生并蔓延,企业组织各方力量进行火灾的扑救和控制火势蔓延,并拨打119火警电话,请求专业消防队进行救援。

(2)抢救伤员可拨打急救中心电话,请求医务人员进行救护。

(3)火灾现场指挥人员向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5.1.5灭火结束

灭火结束后,注意保护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

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

调查处理完毕后,经有关部门同意,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5.2除蜡物料泄漏事故应急方案

5.2.1泄漏事件应对程序

(1)报警:

所有员工应熟悉报警程序,发现储存除蜡水或除蜡渣容器由于倾倒或破损而造成泄漏时,现场第一发现人立即报告值班人员,控制泄漏物料的容器,阻止其继续泄漏并对已泄漏物料进行铺设抹布、沙土等措施进行堵截,避免进行排水沟管。

(2)接报:

值班人员接报后,报告企业负责人或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情况,做好现场应急抢救工作,组织人员进行堵截并对泄漏除蜡物料进行回收。

(3)泄漏事故处置完毕,要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对泄漏物料进行回收,储存在专用容器内,待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处理完毕后,待移交有处理资质单位处置。

5.2.2泄漏事故应对程序

(1)泄漏物料大量外排,经排污管道进行排污管网时,应急指挥人员应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通知各抢救小组停止生产活动,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履行各自职责投入抢救行动,阻止除蜡物料继续泄漏,并对泄漏物料采取措施进行堵截。

(2)按指挥人员要求,通讯联络组向公安、消防、环保机构报警,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派人接应车辆,并随时与现场处置领导小组联系。

(3)消防、环保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前,疏散组疏散组通知引导现场无关人员尽快疏散,避免人群拥挤无法开展行动;消防、环保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专业人员完成泄漏故事应对任务。

(4)物资抢救组做好物资抢救工作。

(5)现场保卫组做好火灾现场的警戒保卫工作。

5.2.3扩大响应

(1)泄漏事故发生并蔓延,企业组织各方力量进行控制和阻止继续外泄,并拨打12369环保专线电话,请求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2)现场指挥人员向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5.2.4处置结束

泄漏事故结束后,注意保护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

做好人员的善后处理。

调查处理完毕后,经有关部门同意,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5.3应急疏散方案

为确保在应急情况下,有序疏导人员进行疏散,生产经营场所应保证事故应急照明完好,疏散指示标志明显,应急疏散通道出口畅通。

5.3.1事故应急照明

由于事故后停电,会给人员疏散造成很大障碍,在疏散通道的必要位置,疏散楼梯、消防电梯、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水泵房、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通道出口等处,都要设置事故应急照明灯,并保证使用有效。

5.3.2疏散指示标志

疏散指示标志用箭头或文字表示,并在黑暗中发出醒目光亮,便于公众识别。

5.3.3应急疏散通道,出口要求

严禁在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堆放杂物,保证畅通无阻,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启用应急疏散出口,及时疏散人员。

5.3.4事故现场人员疏散方案

(1)值班人员或现场处置领导小组指挥人员发出疏散人员指令后,疏散小组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人员疏散。

(2)疏散小组用最快速度通知现场人员,按疏散的方向通道进行疏散。

(3)有关部门(公安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单位领导和疏散人员主动向其汇报事故现场情况。

指挥权上移后,积极配合做好人员疏导工作。

(4)事故现场有被困人员时,疏导人员应劝导被困人员,服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疏散。

(5)正确通报、防止混乱。

疏导人员首先通知事故现场附近人员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区域人员进行有序疏散,防止不分先后,发生拥挤影响顺利疏散。

(6)口头引导疏散。

疏导人员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惧心里,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进行疏散。

(7)广播引导疏散。

利用广播将发生事故的部位,需疏散人员的区域,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告诉大家,对已被困人员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

(8)强行疏导、疏散

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疏散组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

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区域。

(9)制止脱险者重反事故现场

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未撤离危险区的亲人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

必要时,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10)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疏导人员若知晓内部被困人员,要迅速报告,介绍被困人员方位、数量。

5.3.5疏散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1)保持安全疏导秩序,防止出现拥挤,踩踏摔倒的事故发生。

(2)应遵循的疏导顺序

①疏散应先事故点(层)、后以上各层、再下层的顺序进行,以安全疏散到地面为主要目标。

②先安排事故威胁严重及危险区域内的人员疏散。

③疏散中按先老、弱、病、残、妇,先客人、观众,后员工的疏散顺序进行疏导。

④发扬团结友爱,尽力救助更多的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⑤疏散人员禁止使用普通电梯运载人员,以防中途停电,窜入烟气和成为火势蔓延通道而引起事故发生。

5.4应急结束

5.4.1应急处置结束,由应急指挥部或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批准,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终止的条件应达到:

(1)事故已得到控制,没有导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隐患。

(2)没有被困人员,事故现场人员已疏散到安全地带。

(3)受伤人员已全部从事故现场救出,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没有失踪人员(包括参加应急处置的人员)。

(4)环境受到污染经处理后,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

5.4.2应急结束后,事故单位应做的工作

(1)写出事故报告,报告当地安监局和政府相关部门

(2)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向事故调查组提交有关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及其他应移交的资料

(3)经有关部门同意后,事故单位组织人员及时清理现场,组织力量抢修受损设备,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4)做好受伤人员的慰问和善后处理工作

(5)总结事故教训,补充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6)补充完善应急预案的有关内容

(7)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避免重复事故发生。

6.信息发布

(1)事故单位应急指挥部应对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向企业职工通报事故原因,处理结果和避免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2)对较大安全生产事故需要对媒体发布的应由上级单位或政府部门、事故现场指挥中心及时准确,通报事故信息。

7.后期处置

(1)继续做好对污染物的处理工作。

(2)经有关部门批准后,组织人员尽快清理现场,检修受损设备,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3)做好对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工作。

(4)认真总结应急处置经验,修改完善企业应急预案有关内容。

8.保证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

(1)企业应急指挥部成员电话(座机和手机)。

(2)街道办事处(座机和手机)。

(3)派出所电话(座机和手机)。

(4)行业主管上报的电话(座机和手机)。

(5)报火警电话:

119;报急救中心电话:

120;公安民警:

110;环保部门:

12369。

(7)企业应配备足够数量的联系电话并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

(8)企业应根据情况及时对通讯系统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8.2应急队伍保障

(1)企业设置各应急小组,并配备一定的人员。

(2)企业设置应急救援队伍,人员从企业员工中进行选取,部分为兼职人员,并建立联系花名册,及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进行更新,并保证人员到位。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企业配置应急物资设备,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储存于专用仓库,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进行管理,专用于应急事故。

应急时所需要配备的必要的物资及装备

(1)救护人员的装备:

头盔、安全带、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存放在应急物资库。

(2)各类灭火器的配备

(3)救护器材的配备

(4)救治器具、药品的配备:

夹板、止血带、氧气袋、急救药品;

(5)通讯器材的配备:

电话、对讲机

(6)抢救车辆的配备:

挖掘机、汽车等。

(7)抢险工具:

铁锹、消防斧、千斤顶、抹布、沙包等

8.4经费保障

应急专项经费由企业进行配备,列入年度预算,由企业财政部门进行管理,专款专用,保证应急经费及时到位。

9.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培训与演练

9.1培训

(1)组织员工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消防、环保等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消防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应急能力。

(3)教育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方为主、防消结合”的思想,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4)对企业周边居民进行消防安全宣传。

9.2演练

(1)每年对应急预案演练不少于两次,每次演练应制定演练方案。

对初起火情扑救,物料泄漏,消防设施使用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通讯、救护、抢救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修改完善各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内容。

(2)消防演练方案应上报并争取当地公安消防机构、街道办事处、消防主管部门等业务指导。

(3)救护抢救演练方案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当地医疗部门、街道办事处、主管部门争取业务指导。

(4)每次演练做好演练方案,经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5)演练要做好记录、内容包括:

演练时间及参加人员;演练项目部位;模拟形式及目的;演练现场的拍照(相片);演练效果小结。

(6)进行消防演练前,可在演练现场显著位置设置正在演练的标志牌,落实火源及烟气的控制措施,对参加演练人员提出安全注意事项,防止造成人员伤害。

消防演练结束后,应恢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正常使用状态。

10.奖惩

10.1应急抢救组织纪律

(1)应急组织机构的全体成员,应树立接到报警就是命令的观点。

(2)应当树立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为第一位的思想。

(3)在应急组织机构内,当正职休假,开会等外出时,副职必须承担正职应当承担的责任。

(4)在抢救过程中,应当勇敢,科学、冷静,不能盲目、蛮干,必须服从指挥。

10.2奖励

在事故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表现的部门和个人,企业给予表彰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任务

(2)安全事故抢险、排险中或者抢救人员有功,使企业职工、社会人员生命财产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的。

(3)对应急工作提出建议,且实施效果显著的。

(4)有其他特殊贡献。

10.3处罚

为严肃抢救纪律,保证应急工作有序进行,制定处罚制度。

在应急处置工作中,违反企业规定进行处罚。

(1)不及时报告事故真实情况,延误抢救时机。

(2)不服从企业应急指挥部的命令和指挥,在应急响应时临阵逃脱。

(3)阻碍应急人员依法执行任务。

(4)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的行为。

10.4档案管理

事故处理完成后,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做好突发安全事件的分析与总结工作,将事故发生原因,处理过程、经验教训、损失大小、人员伤亡情况,受表扬、奖励、批评、处罚人员名单等上报有关部门,并在本企业存档备案。

11.附则

11.1应急预案备案

应急预案在企业安全主管部门留存,报上级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备案。

11.2应急预案更新

本应急预案根据国家、行业、上级主管部门等部门的要求,及时对企业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或经过演练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完善。

11.3制定与解释

本应急预案应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组织办公室、生产科、质检科、包装科等部门分析企业危险源后制定,解释权由办公室解释。

11.4应急预案实施

本应急预案经总经理批准签字后实施,于2013年6月1日实施。

附件:

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序号

机构

职务

姓名

联系电话

1

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

2

应急指挥部

副总指挥

3

办公室

主任

4

灭火组

组长

5

疏散组

组长

6

抢救组

组长

7

保卫组

组长

8

物资供应组

组长

9

抢险组

组长

10

善后处理组

组长

抢救机构成员名单

序号

机构

组长

成员

1

灭火组

2

疏散组

3

抢救组

4

保卫组

5

物资供应组

6

抢险组

7

善后处理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