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管人员初培题库第三部分煤矿地质与安全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8899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管人员初培题库第三部分煤矿地质与安全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管人员初培题库第三部分煤矿地质与安全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管人员初培题库第三部分煤矿地质与安全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管人员初培题库第三部分煤矿地质与安全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管人员初培题库第三部分煤矿地质与安全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管人员初培题库第三部分煤矿地质与安全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安管人员初培题库第三部分煤矿地质与安全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管人员初培题库第三部分煤矿地质与安全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管人员初培题库第三部分煤矿地质与安全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安管人员初培题库第三部分煤矿地质与安全MicrosoftWord文档

第三部分煤矿地质与安全

一、判断题

1.煤矿企业、矿井应当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不一定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

2.小型煤矿,可不装备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

()

3.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

()

4.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

5.当暴雨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立即停产撤出井下全部人员,只有在确认暴雨洪水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

6.煤矿企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

7.矿井井口及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的地面标高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应当修筑堤坝、沟渠或者采取其他可靠防御洪水的措施。

不能采取可靠安全措施的,应当封闭填实该井口。

()

8.煤矿发现与矿井防治水有关系的河道中存在障碍物或者堤坝破损时,应当及时清理障碍物或者修复堤坝,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相关部门。

()

9.矿井防隔水煤(岩)柱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并通报相邻矿井。

()

10.采取了防护措施后,可以在防隔水煤柱中采掘。

()

11.在水淹区域应标出探水线的位置,采掘到探水线位置时,必须探水前进。

()

12.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情况危急时,矿调度室及有关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井下撤人,确保人员安全。

()

13.受水淹区积水威胁的区域,必须在排除积水、消除威胁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如果无法排除积水,开采倾斜、缓倾斜煤层的,必须按有关规定,编制专项开采设计。

()

14.严禁在水体下、采空区、水淹区域下开采急倾斜煤层。

()

15.在未固结的灌浆区、有淤泥的废弃井巷、岩石洞穴附近采掘时,应当按照受水淹积水威胁进行管理。

()

16.开采水淹区域下的废弃防隔水煤柱时,应当彻底疏干上部积水,进行可行性技术评价,确保无溃浆(沙)威胁。

严禁顶水作业。

()

17.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

18.矿井采掘一工作面探放水应当采用钻探方法,由专业人员和专职探放水队伍使用专用探放水钻机进行施工。

()

19.煤层顶板有含水层和水体存在时,应当观测垮落带、导水裂缝带、弯曲带发育高度,进行专项设计,确定安全合理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

()

20.开采底板有承压含水层的煤层,应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

21.矿井建设和延深中,当开拓到设计水平时,只有在建成防、排水系统后,方可开始向有突水危险地区开拓掘进。

()

22.煤系顶、底部有强岩溶承压含水层时,主要运输巷和主要回风巷必须布置在不受水威胁的层位中,并以石门分区隔离开采。

()

23.在矿井有突水危险的采掘区域,应当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

()

24.井筒淋水超过每小时6m,时,应当进行壁后注浆处理。

()

25.矿井主要泵房应当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简,另一个出日通到井底车场。

()

26.矿井主要水仓必须有主仓和副仓,水仓容量最小能够容纳8h正常涌水量。

()

27.每年雨季时,必须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

()

28.井筒开凿到底后,井底附近设置具有一定能力的临时排水设施,可向采区方向掘进。

()

29.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后可不需要进行探水。

()

30.安装钻机进行探水前,应在探放水打钻地点或其附近安设专用电话,同时保证人员撤离通道畅通。

()

31.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拔出钻杆。

()

32.钻孔放水时,如果水量突然变化,应当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

33.排除井筒和下山的积水及恢复被淹井巷前,应当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被水封住的有毒、有害气体突然涌出。

()

3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矿井,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

()

35.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标高,应当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

()

36.防水闸门应当灵活可靠,并保证每年进行2次关闭试验,其中1次在雨季前进行。

()

37.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

38.《煤矿防治水规定》中规定的重大突水事故是指突水量首次达到300m3/h以上或者造成死亡3人以上等突水事故。

()

39.矿井主要泵房通到井底车场的出口通路内,应当设置易于关闭的既能防水又能防火的密闭门。

()

40.矿井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应当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应当清理1次。

()

41.对新掘进巷道内建筑的防水闸门,必须进行注水耐压试验。

()

42.突水征兆中辨别“挂汗”现象真伪的方法是剥去煤岩层表面,观察新面是否存在潮气,若煤岩潮湿则是透水征兆。

()

43.接近顶部采空区或冲积层开采工作面压力明显增大,顶板来压、片帮,局部冒顶或冒顶次数增加,有淋水或水中有砂,应考虑有溃水、溃砂的可能。

()

44.岩层厚度是指岩层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45.通常向斜构造比背斜构造对瓦斯保存有利。

()

46.位于矿区或矿区附近的地表水体,往往可以成为矿井充水的重要水源。

()

47.在降水量大的地区,矿井充水往往较弱。

()

48.老空水含铁质变成红色,酸度大,水味发涩。

()

49.冲积层水水色发黄,往往夹有砂子。

()

50.在煤矿井下透水事故的抢救中,首先要通知泵房人员,要将水仓水位降到最低程度,以争取较长的缓冲时间。

()

51.发生透水事故时,应沿来上班的路线撤退。

()

52.当放水钻孔流量突然变小或突然断水,表明水基本放净。

()

53.探放水设计中应首先标出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三条线。

()

54.承压水具有随深度增加,其水压、水量减小的特征。

()

55.对于防治老空老窑水而言,最好的防治水策略应该是以堵为主。

()

56.矿山岩石按其生成原因不同,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煤层的顶板和底板多是由沉积岩组成。

()

57.石灰岩容易被水溶解形成溶洞。

()

58.褶曲轴部或转折端通常变形强烈,煤岩层破碎、裂隙发育、强度降低,是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

()

59.陷落柱对煤矿安全生产不会造成影响。

()

60.在褶曲构造中,向斜轴部的残存应力要比背斜轴部的大,因此,有瓦斯突出的矿井,向斜轴部是瓦斯突出的重点防治区域。

()

61.采煤工作面与顶板主要裂隙面互相平行时,工作面顶板不易垮落。

()

62.采掘工作面接近相邻矿井,预测前方无水的情况下,可不进行探水。

()

63.矿井防治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防治地表水或大气降水的渗透补给。

()

64.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积水量,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

()

65.探放老空水前,应当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

()

66.矿井水的形成一般是由于巷道揭露和采空区塌陷而波及到水源所致。

()

67.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位置时,由测量人员进行标定。

负责探放水工作的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共同确定钻孔的方位、倾角、深度和钻孔数量。

()

68.对于煤层顶、底板带压的采掘工作面,应当提前编制防治水设计,制定并落实开采期间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

69.新建矿井揭露的水文地质条件比地质报告复杂的,应当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及时查明水害隐患,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

井下探放水应当采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探放水队伍进行施工。

()

70.井口附近或塌陷区内外的地表水体可能溃人井下时,采取措施后,可以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煤柱。

()

71.有地热问题的矿井,地下水温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煤壁的温度和空气的温度也升高。

()

72.透水预兆中,顶板“挂汗”多呈尖形水珠,有“承压欲滴”之势。

()

73.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不必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

74.采掘工作面需要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制定安全措施后,不必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

75.顶板淋水加大,原有裂隙淋水突然增大,应视为透水征兆。

()

76.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在地下水压的作用下,顶底板弯曲变形,有时伴有潮湿、渗水现象。

()

77.煤矿突水过程主要决定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与采掘现场无关。

()

78.煤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的工作水泵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及其他用水)。

()

二、单选题

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应当至少()开展l次水害隐患排查及治理活动,其他矿井应当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及治理活动。

A.每月B.每旬C.每周

2.矿井井下水仓的空仓容量应当经常保持在总容量的()%以_卜。

A.10B.30C.50.

3.探放老空积水最小超前水平钻距不得小于()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lom。

A.10B.30C.40

4.严禁使用()等非专用探放水设备进行探放水。

A.钻机B.煤电钻C.探水钻机

5.在预计水压大于()MPa的地点探水时,应当预先固结套管,在套管口安装闸阀,进行耐压试验。

A.0.1B.0.5C.1

6.恢复被淹井巷排水过程中,应当定时观测排水量、水位和观测孔水位,并由()随时检查水面上的空气成分,发现有害气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A.探水工B.通风工C.矿山救护队

7.煤矿企业、矿井的()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A.主要负责人B.总工程师C.技术负责人

8.煤矿企业、矿井的()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A.主要负责人B.总工程师C.负责人

9.矿井主要泵房应当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高出泵房底板()m以_L;另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

A.5B.2C.7

10.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是()。

A.正断层B.逆断层C.倾向断层

11.断盘是指断层面两侧相对位移的岩体,位于断层面上方的岩体为()。

A.顶盘B.上盘C.上升盘

12.褶曲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表现为等高线()。

A.水平B.中断C.弯曲

13.下盘相对上升,L盘相对下降的断层是()。

A.正断层B.逆断层C.倾向断层

14.煤层受力后产生断裂,并且断裂面两侧煤体发生了明显位移,此构造称为()。

A.褶曲B.断层C.裂隙

15.“三下”采煤试采前,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并编制开采设计,报()审批。

A.总工程师B.省级以上负责煤炭行业管理的部门

C.县级以上负责煤炭行业主管部门

16.选择井筒及工业广场。

井口和工业广场内建筑物的高程必须()当地历年的最高洪水水位。

A.高于B.不低于C.低于

17.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有积水的井巷及采空区的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都必须绘在()上。

A.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B.采区巷道布置图C.通风立体图

18.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应当有专业人员分工观测井卜下有关水文变化情况以及矿区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现象,并()。

A.及时报告矿调度室及有关负责人B.立即处理C.停止工作

19.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突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A.矿调度室B.矿长C.安全科

20.防水闸门嗣室前、后两端,应分别砌筑不小于()m的混凝土护暄,暄后用混凝土填实,不得空帮、空顶。

A.2B.3C.5

21.防水闸门硐室和护碹必须采用()进行注浆加固,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A.黄土B.普通水泥C.高标号水泥

22.防水闸门来水侧15~25m处,应加设一道挡物()。

A.风门B.密闭墙C.蓖子门

23.对新掘进巷道内建筑的防水闸门,必须进行注水耐压试验,试验的压力不得低于设计水压,其稳压时间应在()h以上。

试压时应有专门安全措施。

A.12B.24C.36

24.防水闸门必须灵活可靠,并保证每()进行2次关闭试验。

A.年B.季C.月

25.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A.70B.60C.50

26.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A.20B.25C.30

27.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h的正常涌水量。

A.8B.12C.16

28.新掘进巷道内建筑的防水闸门,必须进行注水耐压试验,水闸门内巷道的长度不得大于()m,试压时应有专门安全措施。

A.10B.15C.20

29.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h的最大涌水量。

A.24B.36C.48

30.打钻时,如钻孔内水的压力突然增大,应立即(),但不得拔出钻杆。

A.钻杆固定B.停止钻进C.电源关闭

31.在向老空区打钻探水时,钻探接近老空水时,应当安排()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

A.班组长或瓦斯检查工B.爆破员和救护员

C.专职瓦斯检查员或者矿山救护队员

32.排除井筒和下山的积水以及恢复被淹的井巷过程中,由()随时检查水面上的空气成分,发现有害气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A.瓦斯检查员B.探放水人员C.矿山救护队

3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应当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

A.挡水墙B.临时泵站C.防水闸门

34.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主要排水泵房的地面标高,应分别比其出口与井底车场或大巷连接处的底板高出()ma

A.0.3B.0.4C.0.5

35.断层面与断层的上盘(或下盘)煤层的交线称为()。

A.断层线B.断盘C.断煤交线

36.断层的倾角表明了断层的()。

A.倾向B.走向C.倾斜程度

37.人们一般认为陷落柱是由于()原因而形成的。

A.岩溶塌陷B.地震C.煤矿开采

38.()是水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A.总工程师B.煤矿主要负责人C.安监处长

39.《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

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应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次。

A.1B.2C.3

40.钻孔放水前,若水量突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

A.总工程师B.矿长C.矿调度室

41.当煤矿井下某一地点发生突然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

A.安全副矿长B.矿调度室C.总工程师

42.煤矿井下采空区、废弃的井巷和停采的小煤窑,由于长期停止排水而积存的地下水,称为()。

A.老空水B.地下水C.含水层水

43.煤层顶板有含水层和水体存在时,应当观测“三带”发育高度。

当导水裂隙带范围内的含水层或老空积水影响安全开采时,必须()水,并建立疏排水系统。

A.超前探放B.边采边探C.边掘边探

44.灰岩一般为()。

A.含水层B.隔水层C.潜水层

45.泥岩一般为()。

A.含水层B.隔水层C.潜水层

46.薄煤层的厚度为()m。

A.小于1.3B.1.3~3.5C.2.0~4.5

47.关于走向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和等高线的方向相同B.与等高线垂直,指向标高低的方向

C.与等高线垂直,指向标高高的方向

48.采区布置时,工作面最好与主要裂隙方向()。

A.平行B.正交C.斜交

49.《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

防治水应坚持“有疑必探”,凡不清楚或有怀疑的地段,都必须安排探放水,并有探放水钻孔设计及()。

A.作业标准B.防水措施C.技术措施

50.《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

受水淹区积水威胁的区域,必须在排除积水、消除威胁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如果无法排除积水,开采倾斜、缓倾斜煤层的,必须按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有关水体下开采的规定,编制专项开采设计,由()审批后,方可进行。

A.设计院B.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C.总工程师

51.《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五十六条规定:

当矿井受到河流、山洪威胁时,修筑堤坝和泄洪渠,有效()。

A.防止淹井B.防止渗水C.防止洪水侵人

52.《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

探水孔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根据水压大小、煤(岩)层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中作出具体规定。

A.采掘工程平面图B.探放水设计C.防治水计划

53.疏干降压是一种防治矿井水害的()。

A.积极措施B.消极措施C.被动措施

54.《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

采掘工作面遇有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应当立即停止施工,确定(),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使用专用钻机进行探放水,经确认无水害威胁后,方可施工。

A.防水线B.探水线C.积水线

55.《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

()复杂、极复杂矿井应当每月至少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及治理活动。

A.地质构造B.煤层形态C.水文地质条件

56.《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

矿井建设和延深中,当开拓到设讨一水平时,只有在建成()后,方可开始向有突水危险地区开拓掘进。

A.防、排水系统B.防水闸门C.水闸墙

57.《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五十九条规定:

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应当留()。

A.防隔水煤(岩)柱B.防水密闭C.防水墙

58.《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

当导水裂缝带范围内的含水层或老空积水影响安全掘进和采煤时,应当(),待彻底疏放水后,方可进行掘进回采。

A.超前进行钻探B.边采边探C.边掘边探

59.《煤矿安全规程》第九十六条规定:

报废的井巷,必须在()图上标明。

A.避灾路线B.井上、下对照C.巷道施工

三、多选题

1.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主要负责人包含()。

A.法定代表人B.实际控制人C.总工程师D.地测副总工程师

2.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健全()制度等。

A.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B.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C.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3.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有透水征兆时,应当()。

A.立即停止作业B.报告矿调度室

C.发出警报D.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4.煤系顶、底部有强岩溶承压含水层时,主要()必须布置在不受水威胁的层位中,并以石门分区隔离开采。

A.运输巷B.主要回风巷C.顺槽D.联络巷

5.防隔水煤(岩)柱的尺寸,应当根据相邻矿井的地质构造、()以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在矿井设计中确定。

A.水文地质条件B.煤层赋存条件C.围岩性质D.开采方法

6.下列属于矿井透水征兆的有()。

A.煤层变湿、挂红、挂汗B.空气变冷

C.顶板来压、片帮D.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

7.下列属于矿井透水征兆的有()。

A.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B.出现雾气

C.顶板淋水加大D.底板涌水

8.立井基岩段施工时,对含水层数少或含水层数分散的地段,应当在工作面进行预注浆,并采取()方式施工。

A.短探B.短注C.短掘D.长掘

9.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

A.接近可能积水的相邻煤矿B.接近导水陷落柱

C.打开隔离煤柱放水D.接近有水的灌浆区

10.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

A.接近水淹的井巷B.接近导水断层

C.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D.接近水文地质条件不清的区域

11.承压含水层不具备疏水降压条件时,必须采取()等防水措施。

A.确定探水线B.建筑防水闸门

C.留设防水煤柱D.增加抗灾强排能力

12.井下排水系统中的()和配电设备及输电线路,必须经常检查和维护,每年雨季前必须全面检修一次。

A.水仓B.水管C.闸阀D.水泵

13.探放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情况。

A.空间位置B.积水量C.水压D.水温

14.下列关于井下主要排水泵房的规定,正确的是()。

A.应当有工作和备用的排水管路

B.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及检修的水泵相适应,并能同时运转全部水泵

C.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

D.每年至少做2次主要排水泵房的联合排水试验

15.影响矿井涌水量的因素有()。

A.充水岩层的出露条件B.充水岩层接受补给条件

C.矿井边界补给条件D.地质构造条件

16.当煤层充水含层与强含水层有直接水力联系时,下列含水层水源中,()可导致严重突水事故。

A.老空水B.孔隙水C.裂隙水D.岩溶水

17.下列属于矿井下防治水措施的有()。

A.留设防隔水煤(岩)柱B.井下探放水

C.含水层的疏放降压D.建设防水闸门和防水闸墙

18.按煤层厚度及其稳定性在井田范围内的变化情况,通常可分为()。

A.稳定煤层B.较稳定煤层C.不稳定煤层D.极不稳定煤层

19.发现井下作业地点有突水预兆后应()。

A.停止作业B.报告矿调度室

C.发出突水警报D.撤出受水威胁地点人员

20.井下主要排水管必须有()。

A.工作水管B.检修水管C.备用水管D.应急水管

21.井下主要水仓必须有()。

A.主仓B.副仓C.应急仓D.备用仓

22.安装钻机探水前,必须遵守的规定有()。

A.加强钻场附近巷道支护B.测量钻场范围矿山压力

C.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D.设置专用电话

23.探放水设计中首先应设计出()。

A.积水线B.探水线C.排水线D.警戒线

24.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老窖积水的(),都应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A.范围B.标高C.积水量D.水温

25.在断层两侧需留安全煤柱,其原因是因为()。

A.断层容易沟通水系B.断层带附近易积聚瓦斯

C.断层带附近容易冒顶D.断层带附近容易自燃

26.属于矿井充水的人为因素的是()。

A.旧的淹没巷道B.未封闭的钻孔

C.充水的断层D.不正确的采矿工作

27.属于矿井充水的自然因素的是()。

A.大气降水B.地表水C.基岩的出露程度D.未封闭的钻孔

28.严禁破坏()等安全煤柱。

A.工业场地B.矿界C.防水D.井巷

29.根据断层上下两盘岩体相对移动的方向,断层分为()。

A.正断层B.逆断层C.平推断层D.走向断层

30.断层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表现在()。

A.断层破碎严重时,影响采区划分和工作面巷道布置

B.会给支护工作和顶板管理带来困难,管理不善会造成顶板事故

C.容易引起断层透水事故

D.断层破碎带可能聚积瓦斯,当工作面通过时,容易发生瓦斯事故

31.根据水源不同,可将矿井水害分为()。

A.地表水水害B.岩溶水水害C.孔隙水水害D.裂隙水水害

32.井上下对照图主要用于()。

A.规划地面建设和地下开采设计,确定由于井下开采所引起的地面移动范围

B.解决在铁路、水体和建筑物下开采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