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讲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8507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讲解.docx

《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讲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讲解.docx

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讲解

1、总述

1.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线路工程的基础施工作业。

工程结束后自动失效。

1.2.编写主要依据

1、根据《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图册;

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4;

3、《交流电器装置接地》(DL/T621—2007);

4、《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电瓷外绝缘污秽分级标准》(GB/T6463—2005);

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73—2014《电器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4;

8、根据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安全操作规程。

2、工程概况:

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线路工程,将冯地坑风电场共计24台风机接入风电场110kV升压站,本期共架设2回线路,每回线路均起始于风电场110kV升压站35kV配电室外新建电缆终端塔,终止于风电场内接风机的电缆终端塔。

本期2回线路均采用单回路铁塔架设,沿线海拔高度在1510m-1800m之间。

本工程架空线路全长约1*35.176km(17.522+17.654km),全线新建铁塔共计133基,其中单回路直线塔79基,单回耐张塔51基,T接塔3基。

全线随35kV集电线路架设1根ADSS光缆。

2.1、主要技术经济特性表。

本工程采用JL/GIA-240/30-24/7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1根GJ-50(1*7-9.0-1270-B)镀锌钢绞线,与接风机箱变段电缆相连接的引流线采用LGJ-70/10钢芯铝绞线。

本工程线路沿线地貌较为复杂,从成因上多为黄土侵蚀而成,形成了黄土梁、峁,从形态上多表现为丘陵及冲沟,丘陵顶部较为平缓,冲沟较深而陡峭,沟坡稳定性差。

风场内运输风机道路可以利用,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2.2线路方向及基础腿别

2.2.1根据本工程风机现场分布,将24台风机接入升压站,具体线路走径如下:

I回线路长17.522km,本回线路将2.3.4.5.6.11.12.16.18.20.21.23共计12台风机接入升压站。

Ⅱ回线路长17.654km,本回线路将1.7.8.9.10.17.13.14.15.24.19.22共计12台风机接入升压站。

2.2.2线路方向

2.2.2.1主线路,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构架-各回路终端风机

2.2.2.2I回T1线路:

I回主线G4-1回T1线J3;

2.2.2.3Ⅱ回T1线路:

Ⅱ回主线G49-Ⅱ回T1线J4

2.2.2.4Ⅱ回T2线路:

Ⅱ回T1线G5-Ⅱ回T2线J3

2.2.3基础腿编号如下图所示:

风机基础(大号侧)

塔位中心桩

110KV升压站

(小号侧)

2.3.主要交叉跨越

本工程需钻800kV线路3次,跨35kv线路2次,10kV线路40次,380V线路1次,220V线路4次,架空光缆15次。

 

3、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

3.1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过程

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示。

在基础施工当中,从复测分坑、基坑开挖、钢筋安装、模板安装到基础混凝土浇筑、土方回填、混凝土养护,每一道工序都应认真负责,工作人员应严格核实和校对有关技术数据,把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关,同时,在工序进行过程中,按要求及时填写各类施咋、工记录,使本工程顺利完工并实现达标投产。

转角杆塔分坑测量监督控制卡

路径复测记录

路径复测

分坑及基坑开挖检查记录

平整基面

分坑

运输钢筋模板

绑扎钢筋

基坑开挖

运输商砼

安装模板、钢筋笼

混凝土浇制各岗位监督控制卡

混凝土浇制日志

浇制混凝土

基础拆模监督控制卡

基础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

拆模

养护、回填土

 

清理现场

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过程控制图

3.2.线路复测

3.2.1线路复测内容包括线路的直线性、档距、塔位高差以及地形地物之间的高差和沿线交叉

跨越距离,复测结果应与平断面定位图、杆塔明细表相同。

3.2.2施工测量必须由测工担任,测量时需保证花杆和塔尺应垂直于地面。

3.3.3复测内容及允许误差为:

(1)核对线路的直线性,横线路偏移不大于50mm。

(2)核对线路的档距,线路档距误差不超过1%L。

(3)核对线路转角,线路转角误差不超过1′30″。

(4)核对塔位及交叉跨越物高程,误差不超过0.5m。

3.3.4复测中如发现超过上述误差范围的,要及时向项目部汇报,不得自行处理或隐瞒不报。

3.3基础分坑

3.3.1基础分坑前必须按《杆塔明细表》、《基础图分坑》核对杆塔型号、呼称高、基础型号、地脚螺栓规格及根开等,若有不符时,及时通知项目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3.3.2仪器架在中心桩上,对准前后方向桩,依照《基础图分坑》准确钉设杆塔基础中心桩及控制桩。

其分坑桩的距离依照基础数据表中数值进行分坑。

3.3.3分坑桩订好后,及时用钢卷尺对基础根开和对角线进行校核,同时将仪器再架设在塔位中心桩上,对整基基础分坑扭转进行测量,要求扭转误差角度不大于8′。

3.3.4转角杆塔设计无中心桩位移。

3.3.5铁塔的基础配置及分坑

铁塔基础配置祥见《基础施工图》。

3.3.5.1直线塔分坑应根据各种塔型不同呼高的正、侧面跟开尺寸,以塔位中心桩成前后左右对称地位于线路中心的两侧分坑。

直线塔基础分坑图

B

A

C

D

a

b

O

线路方向

L

110KV升压站(小号侧)

F8

O1

O2

O3

O4

F1

F2

F3

F4

F5

F6

F7

风机基础(大号侧)

说明:

O为中心桩;

O1、O2、O3、O4为基础中心控制桩;

F1~F8为找正桩;

A、B、C、D为基础中心;

α为基础正面根开,b为基础侧面跟开,L为基础对角根开;

3.3.5.2转角塔基础配置及分坑

特种塔基础除特殊标注外,均以横担与内角的二等分线相重合的原则分坑,具体祥见基础施工图。

转角塔基础分坑图

B

A

C

a

b

O

110KV升压站

(小号侧)

F8

O1

O2

O3

O4

F1

F2

F3

F4

F5

F6

F7

风机(大号侧)

D

说明:

O为基础中心及线路中心;

O1、O2、O3、O4为基础中心控制桩;O2、O4为二等分线控制桩;

A、B、C、D为基础中心;

F1~F8为找正桩;

α为基础正面根开,b为基础侧面跟开,L为基础对角根开;

基础对角线二等分线夹角为45°;

β为线路转角度数。

3.4基础坑开挖

3.4.1基坑开挖应保留塔位中心桩,作为校验立柱外露、基础埋深的参照标志,若不能保留,应将塔位中心桩引出。

3.4.2塔基降基面时以中心桩顶面高程为准;主杆和铁塔的基础基面均以中心桩高程或中心桩降基后的高程为准,同基基础坑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应按最深坑操平。

3.4.3基础坑的深度以设计为主,当施工误差超过有关规定的要求时,应按规范规定处理;有可能危及基础稳定、交叉跨越等涉及到线路运行安全时,应及时上报项目部。

3.4.4如采用机械开挖时,必须对驾驶员进行技术交底,在坑深接近设计要求时,应停止使用机械,而采用人工开挖进行找平。

3.5基础材料

3.5.1基础所用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有关专业标准,并附产品出厂合格证明。

3.5.2本工程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25;保护帽尺寸规格为600mm×600mm×200mm。

施工队必须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施工。

3.5.3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3.6钢筋绑扎

3.6.1钢筋一律在现场绑扎,绑扎前应除锈,并采取防油防污措施。

3.6.2钢筋绑扎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必须检查主筋及箍筋的品种、规格和尺寸,不得以小代大或少绑漏绑现象出现。

3.6.3钢筋绑扎误差要求:

主筋间±10mm;箍筋间±20mm。

3.6.4钢筋保护层应用事先预制好的垫块进行支垫,以保证主筋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本工程主筋保护层均为45mm。

采用45×45mm立方预制混凝土块支垫,且立柱主筋底板下层保护层厚度为70mm,采用70×70mm立方预制混凝土块支垫主筋。

3.7模板安装

本工程自立塔基础支模时应采取钢管搭设承托架固定模板,找正好的模板各台阶及立柱应用顶木支撑牢固。

模板

 

顶木支撑

加固钢管

圆木

3.7.1为保证转角塔架线后不向内角侧倾斜,其受压基础需预偏一个高度,压基础预偏高见《基础施工图》。

采用方法为减少受压基础的埋深。

在处理受压基础的预偏高时,应将整基塔的四个基础柱顶都摸成斜面,且应保证从受拉基础顶面到受压基础顶面共在一个整斜面内。

如下图所示:

h

 

拉压

基础面倾斜值计算:

θ=tg-1(h/L)a=A×tgθ

h——为基础预偏高;L——为拉压腿间根开值;A——为立柱断面尺寸;

θ——为基础面倾斜角度;a——基础主柱高侧与低侧的高差值。

3.7.2转角塔基础平面布置图,仅表示拉、压基础位于转角的外侧或内侧的相对位置,不代表具体塔位的实际转角方向,坑时务必注意核对。

3.7.2浇制现场混凝土坍落度实验

浇制现场应配备坍落度测试桶。

基础浇制前应做坍落度实验,坍落度控制范围内,根据坍落度实验来控制现场水灰比。

3.8试块制作

3.8.1混凝土试块:

基础在浇制的过程中应做试块,每基做一组。

3.8.2试块必须同基础在同等条件下制作和养护,编号应明确表示桩位号、塔腿号、制作日期、混凝土标号。

试块应在22天~24天内回收并送达项目部,由项目部送至具有相关资质单位的检验室进行压力实验。

线路名称:

杆号:

C25

日期

试块制作示意图:

 

3.9过程控制

3.9.1振捣

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机械振捣,要求混凝土入模高度300mm左右振捣一次,振捣时采用“快插慢拔”方式。

3.9.2混凝土入模

3.9.2.1基础浇制下料时,应考虑不同角度、位置下料,不允许集中在一点下料,坑深超过2米以上,要设溜槽,以免导致混凝土主副料离析,影响浇制质量。

3.9.2.2浇制过程中,应保证原材料符合要求,对于粒径较大的石子杂物随时剔除。

在立柱底部与底板结合处,为防止基础“烂脖子现象”。

对该部位用水泥袋内装泥土进行围护,以防跑浆。

3.9.2.3基础浇制完毕后,应对基础顶面、底板上平面做好收面工作,要求工艺美观。

3.9.3铁塔基础地角螺栓规格、根开、对角线、露高及主柱露高和主柱予偏值必须与设计图纸相符。

3.9.4拆模

拆模时,应提前通知现场监理现场检验认可。

拆模后,应立即复核测量施工记录及原始数据。

对地脚螺栓丝扣部分要求将表层砼打扫干净,涂黄油,缠绕绑扎牛皮纸或塑料纸保护起来。

3.9.5基础回填及养护

3.9.5.1施工结束后,必须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基础回填后,尽快恢复自然地貌,至少应当保证排水畅通,避免塔基积水。

机械回填时,要从基础四周均匀回填,且土量不宜过大,以防基础根开、高差尺寸移动。

3.9.5.2回填时,尽量一次性将地表处理平整。

3.9.5.3现浇铁塔基础的质量标准

3.10基础尺寸的允许偏差

铁塔基础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备注

保护层厚度(mm)

-5

浇制前检查

主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

-1

拆模后检查

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主柱中心偏移(mm)

8

拆模后检查

地脚螺栓露高(mm)

+10,-5

拆模后检查

整基铁塔基础尺寸的允许偏差

项目

地脚螺栓式

直线

转角

整基基础中心与中心桩间的位移(mm)

30

30

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

±2

基础顶面相对高差(mm)

5

整基基础扭转(′)

10

4其它

4.1基础施工完毕后应进行回填夯实并进行地表处理,塔基四周需做散水坡,运行时需对塔基进行定期维护。

4.2全线铁塔均应四腿接地。

7、接地工程

7.1.本线路杆塔均需接地,接地方式采用Φ12圆钢,接地引下线采用热镀锌并且与每个塔腿连接(铁塔四个腿均需连接接地引下线),接地引下线需打入主柱保护帽内,且打入保护帽内部分需穿软塑料管与铁塔绝缘,。

7.2.接地体坑深不小于1m,坑内敷设Φ12圆钢,回填并夯实,并设300mm防沉层。

圆钢应用电焊焊接,且双面施焊,焊接长度不小于72mm。

7.3接地装置图(接地板位置如下图):

 

8、现场安全注意事项:

8.1开挖式基础施工注意事项

8.1.1基坑开挖的全过程必须设立安全监护人。

8.1.2堆在基坑周围的土离坑口边缘不应小于:

现浇基础在1.0米以上;防止堆土掉落坑内伤人及压塌坑壁。

8.1.3开挖土坑时,应根据土质情况留有适当坡度。

8.1.4人力挖坑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8.1.4.1坑底面积在2.0平方米以内时,只允许一坑一人操作。

8.1.4.2坑底面积超过2.0平方米以上时,可由两人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操作。

8.1.4.3向坑外抛土时,应防止土石块回落伤人。

8.1.5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土壤情况,如果发现土壤湿度增大,或者土质松散时要采取措施,如加大坡度或在坑壁加以支撑等。

坑深超过1.5米时,应设爬梯供施工人员上下。

8.1.6坑内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施工人员不得在坑内休息。

8.1.7施工人员不得在开挖后堆放的松散堆石上行走。

8.1.8挖掘机开挖时应遵循下列规定:

8.1.8.1应注意工作点周围的障碍物及架空线;

8.1.8.2严禁人员在伸臂及挖斗下面通过或逗留;

8.1.8.3严禁人员进入斗内,不得利用挖斗递送物件;

8.1.8.4暂停作业时,应将挖斗放在地面。

8.2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安全要求

8.2.1模板的支撑应用槽钢或方木,支撑应牢固,并应对称布置;高出坑口的加高立柱模板应有防止倾覆的措施。

8.2.2拆除模板应自上而下进行,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堆放,并即时将模板清理干净。

8.2.3浇筑混凝土时,下料人员必须听从坑内捣固人员的指挥。

8.2.4坑口边缘1米以内不得堆放材料和工具。

8.2.5捣固人员不得在模板和撑木上走动。

8.2.6机电设备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确认机电设备装置完备、绝缘良好并接地可靠。

8.2.7搅拌机应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地基上,装设好后应由前后支架承力,严禁以轮胎代替支架。

8.2.8用手推车运送混凝土时,倒料平台口应设置挡车措施;倒料时严禁撒把。

8.2.9基础养护人员不得在模板支撑上或易塌落的坑边走动。

8.2.10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坑面搭设抱杆较长,抱杆中间必须安装一垂直撑木,防止抱杆受力折断。

9、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9.1施工负责人在基础施工前,应对现场进行细致调查和查看,布置施工现场,内容包括材料的堆放地点,搅拌机的安置地点、上料路线、工器具的放置及标语、围栏、警示牌等。

施工现场需制做“施工重地,闲人免进”的标牌,周围应用防护栏围起。

并在必要时张贴标语,告示安全注意事项。

9.2搞好现场场地平整工作

对各种材料的堆放场地应作相应的平整。

对现场基础钢筋的现场摆放采取防锈防污措施,砂石料的堆放应在地面上应铺设彩条布。

9.3杆塔位的环境保护

9.3.1各塔位在基础施工后的余土,不允许就地倾倒,要求搬运至塔位附近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地方堆放,且不影响农田耕作。

9.3.2做好与当地村民的协调团结工作,尊重当地生活习惯和民族宗教风俗,做到文明施工。

9.3.3施工后要尽可能恢复塔位原始状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9.3.4现场不许滥砍乱伐,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清除工程弃土、废料,恢复自然地貌。

9.3.5不得随意践踏农作物,破坏树木。

10.基础养护和拆模

10.1养护是保证砼质量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忽略养护,将导致砼表面开裂疏皮,降低标号影响质量,高压送电线路的基础在野外,一般都要采用自然养护,在浇注完毕到拆模时间内,应在浇完后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对于干燥炎热天气为3小时。

养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表面始终湿润。

砼养护日期不能少于7个昼夜。

10.2基础拆模应时应保证砼表面无损坏,且强度不应低于2.5Mpa,一般为2~3天。

11.整基基础回填夯实后检查时,各部尺寸与设计值的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整基基础中心与中心桩的横线路和顺线路位移:

24mm;

11.2地脚螺栓式基础根开及对角线:

±1.6‰;

11.3整基基础扭转:

5′;

11.4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顶面高度:

+8mm,-4mm;

11.5地脚螺栓/主角钢倾斜:

0.8%;

11.6地脚螺栓式基础顶面相对高差:

4mm;

11.7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顶面中心偏移:

8mm.

12文明施工

1.搞好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着装整齐,举止文明,进入作业区戴好安全帽,佩带胸卡。

2.依据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施工技术资料、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做到施工有据,工艺美观。

3.遵守规程、守则、施工方案及技术规定作业,未经批准的施工方案不准作业。

工器具不得超负荷使用;不得以小代大使用不得带残使用;不得降低工器具的安全系数。

4.按施工方案及作业程序施工。

施工方案必须有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审批后认真执行。

5.听从指挥,服从分配,坚守岗位,认真负责,配合协作,施工井然有序。

6.施工场地布局合理,少占地,少毁苗木,施工场地平整。

7.工器具、材料分类存放,有条有理,并不得遗弃。

8.划定作业区,四角插旗或设置围栏围绳。

9.设立标示牌:

工作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作业内容。

(基础浇筑:

混凝土标号;混凝土量;水泥品种标号;配合比;坍落度;每次搅拌用料及允许偏差等)

10.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土地植被、树木果园、农田庄稼,做好文化古迹保护、文物保护、风景区保护和自然环境保护。

11.发现地下文物、古物保护现场,报告有关单位或部门。

12.尽量减少堆土面积,事先设置堆积范围。

13.先挖水排水沟,再排水,排出的泥水沉后应清除淤泥,不得影响农作物生长。

14.基础回填土时,应将入土砂石或少量砂石清理入坑。

基础回填后平整场地,多余土石清理干净,对环境有要求者,应恢复地貌

15.对施工任务进行交底,使每个工人都了解施工项目的细节,避免盲目施工;对各道工序编制各种内容的保证措施,并发放到施工队,做到尽人皆知。

16.关心职工生活,定期为职工进行身体检查,合理安排职工休息,多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施工驻地的环境整洁有序,布局合理物品摆放整齐;食堂卫生,伙食管理好。

13环境管理

序号

分项工程/活动点

环境因素识别

评价

控制措施

1

材料

运输

1.砍伐树木

2.人员踩踏植被及农作物

3.汽车碾压

4.乱扔烟头

5.乱捕乱猎

6.乱采乱摘

1.植被破坏

2.引发山火

3.破坏生态平衡

4.破坏农作物生长

1.不得砍伐不影响塔位的树木

2.应在所规定的道路通行

3.遇有经济作物、农作物田地要绕道通行

4.不得在非道路上通告车辆

5.严禁带火种进山林

6.进入林区严禁捕猎

7.不得随意采摘农作物及其它的植物

2

生活

垃圾

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塑料袋、纸饭盒、塑料瓶、玻璃瓶、剩余的饭菜、烟头乱丢乱扔

影响周围自然环境,破坏耕田、耕地、农作物生长、生态平衡

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塑料袋、纸饭盒、塑料瓶、玻璃瓶、剩余的饭菜不得乱丢乱弃,应统一装放在口袋内下班时带回规定的垃圾弃放点堆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