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中南大学中南讲堂的讲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8376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中南大学中南讲堂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中南大学中南讲堂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中南大学中南讲堂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中南大学中南讲堂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中南大学中南讲堂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中南大学中南讲堂的讲话》.docx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中南大学中南讲堂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中南大学中南讲堂的讲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中南大学中南讲堂的讲话》.docx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中南大学中南讲堂的讲话》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中南大学中南讲堂的讲话》

大学文化与大学影响力——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

很抱歉我没有做成ppt,因为我从非洲刚刚回来就接到高书记的邀请,所以我感谢高书记给我一个向中南学习的机会。

我是一个从东方来的人,来到了中部,从鲁国来到了你们的楚地湘地,从黄河来到了长江。

黄河的文化和长江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一条黄河如果从下游数起的话:

那么它的源头,我们把它叫做秦龙文化。

秦龙文化的核心是法家的思想,尽管法家的思想也起源于山东,但是通过魏国最后传到了秦国,而秦国以法家的思想取得了天下;那么黄河再往下游,到了中原我们把它叫中原文化,大家知道的三学、三涂、三皇,这些都取之于中原,所以中原文化又被称为中华文化的根;那么黄河再往下流流到哪去了呢。

下游就是燕赵文化。

燕赵文化,大家都知道,有许多历史上有名的故事都是发生在燕赵之地;而最后黄河入海,就是通过了山东,所以这就形成了齐鲁文化。

那么齐鲁文化与上面三个文化是什么关系。

有人说齐鲁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这就产生了无数的圣人,大家知道至圣孔子是出生在山东;亚圣孟子也是出生于山东;复圣曾子也是出生在山东;述圣也是在山东;智圣诸葛亮是到过湖南的,智圣诸葛亮是山东临沂人;我们每天要练习的书法,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以及唐代最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都出自于山东;词圣,你们杨老师就是研究词的,济南有二安,特别是女词圣xx照;农圣、医圣、药圣、兵圣、法圣,战国多圣人都是出自于山东,这就是齐鲁文化。

所以我是来自于这样一个地方。

那么我们的湖湘大地是在长江上,这一条长江它的长度超过了黄河,当然它的水量是它的若干倍,这一条长江呢。

可以把文化分成三代:

在你们的上游,我把它叫做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的特点是油;那么到了中间,你们自己把自己叫做湖湘,古人把它叫做楚湘。

在岳麓书院的门槛上写的是: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那么楚湘文化的特点,你们比我更清楚。

我也比较过,山东人过去比较喜欢造反,我们湖南人呢。

更喜欢造反,但是这两个造反是有区别的,山东人造反最终是为了被人招安,而我们湖南人造反,最终是为了为自己做皇帝。

所以这就是我们的楚湘文化;那么在往下长江到入海口的时候,被称作吴越文化。

所以吴越文化的特点就是特别的精细,所以近现代的科学这个很多的成果大多产生于此,我们院士的半数是在长江入海口的周围产生的。

所以说南北一个中国两条一条河和一条江它的文化就如此的差异,那么到了世界范围内会是个什么状态。

这种差异就无法比较了。

所以欧阳康教授的这一番讲座,我听外是很受教育,本来我也是想给大家讲一下,从法学的角度,怎样看文化。

所以我思考了一个题目,是关于文化的构成,所以他讲的这十个方面把我想讲的都已经讲完了,所以我只能调整我的内容,那我们就看今天,我们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这个决定,它当下的两个文化背景,这个文化背景,是我想给同学们和老师们交流的第一个问题。

目前的世界,对中国来说,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全球化,这个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也面临着信息的全球化,还面临着规则的全球化。

但是对世界来说,它们也面临着一个挑战。

这个挑战,我使用了一个概念,叫中国的大国化,那么这个两化已经成为了同一个历史进程。

全球化的完成必须伴随着中国大国化的完成,所以中国走向大国是不可抑制的。

我刚才告诉大家,我刚从非洲回来,非洲是什么文化。

早晨我跟欧阳教授交流,我说不到非洲,你是理解不了的非洲为什么一直贫穷和落后。

我观察了这几个国家之后,当然这个结论未必正确,我说,它是落后的生活方式制约了他们所选择的生产方式,所以他们不可能选择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文化它的发展动力就是来自于它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变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会带来文化的变革,那么落后的生活方式制约了它先进生产方式的采用,因此它会永远贫穷下去,只要它的文化不改变,这个地区永远就是贫国。

所以在非洲,你看,两句话就概括了它的生活:

一句话叫做身上披块布。

非洲人现在穿西装的,那是知识层,那是很少的一个比例,大多数人都是一块布搭在身上,这就是他的全部衣着;第二句话叫做树下吃饱肚。

说披上这块布以后,走到树下去,等着树上往下掉果子,掉下来的果子,就是他这一天的食物,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

那么对非洲来讲,大国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但是我没想到的是,我访问的这几个国家的总统,我是陪一位副委员长出访,所以有幸和这三个国家的总统进行交流,而这三个国家的总统,说了相同的一句话说:

“在他们的心目当中,中国在世界上是超过美国的,最强大国家。

”所以这是非洲兄弟对我们的判断,但要回到我们自己的理性上来,我的判断中国是一定会走向大国的,但是大国是一定有标准的,我们现在是大国吗。

现在我们还不能自己说自己是大国,当然中午我同高书记说,在世界范围内有两句话,尽管我们反复讲但是全世界没人相信:

一句话就是中国现在仍然是第三世界国家。

这句话现在全世界都不相信,因为他们现在到中国来,到北京去、到上海去、到你长沙来,看到的都是现代化,我们的楼比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楼都高;第二句话就是中国永远不称霸。

他们也不相信,你不称霸的话,你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他们会习惯的用美国人的思维对待我们,中国迟早会像美国一样,我们不管别人怎么判断,我们要自己坚信,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

所以贝宁的总统在我们临别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你们中国比美国伟大的地方,就在于你们始终是谦虚的。

大国是由五个标准构成的,这五个标准的前三个,我把它叫做硬标准。

它的第一个表现是经济。

经济要强大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称作是大国呢。

经济上一定要有穿透力,不是一般的影响力,当它的经济出问题时候,全世界的经济同时出问题。

这样的经济国家才是世界经济强国。

美国现在符合这个标准,当然它的gdp总量是14.6万亿,我们才4万亿多一点;硬标准的第二项是政治标准。

政治标准,把它叫做对世界的决定力。

当你说不的时候世界上的规则都行不通,当你说行的时候这个规则将为你改变。

这一点上,我们具有雏形。

在联合国我们是五常之一,但是现在我告诉同学们,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个位置之外的其他世界性组织当中,中国人发言的机会,相对来说,还是偏少的。

而在联合国机构里面任职的中国人,我们现在还不到韩国的三分之一,甚至还不如一个非洲国家进入到这个机构的人多。

当然还有一些能够决定世界规则的重要的岗位,被现在中国人永久的占有了,比如说,联合国的世界法院,设在海牙的国际法院,那么在15个法官当中,固定的一定有中国的席位,这不是说我们争取来的,人家是把你当做大国来对待,那么你要全面具有决定力的话,我们现在还有距离。

这就是第二个标准政治上的决定力;第三个标准是表现在军事上。

军事上你要有震慑力,你可以不动别的国家,但不能让别的国家动你,不战则已,一战必胜。

这才叫军事上的震慑力,当然这三种硬的实力靠什么。

靠的是科技,靠的是教育。

科技和教育在支撑着三个硬标准,那么这三项都是可以计算的。

这三项都是能用人的肉眼看得见的。

而真正要成为世界强国,还有两项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灵去感应。

这两样东西是什么呢。

一样叫做制度的可信赖。

你要成为世界强国,你的制度一定要为其他国家所信赖,可信赖的制度,也是有特征的:

一、这个制度它是稳定的,要稳定的话,那么这个制度要有可持续性;第

二、依据你的制度是可以预测的,你的制度能否保护我,我依据你的制度我的利益要是受到了侵害怎么办。

要根据你的制度来进行判断;第

三、权利和正义一旦受到损害,你的制度是可恢复的,具备这样特点的制度,就是可信赖的制度。

而可信赖的制度,都是通过法制国家来实现的,那么中国现在是法制国家吗。

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所以我们还在途中。

那么另一个靠心灵感应的,也可以把它叫做软标准。

就是今天我们的主题—文化。

我把文化的作用,概括为被向往,当一个国家的文化被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所向往的时候,你就是人民心目中的大国,所以制度的可信赖和文化的被向往,是大国标准。

中国现在正在走向大国。

经济上我们现在充满了变数,它的差距巨大,有时候我打一个比方,像北欧这样一些双型社会实现的比较好的国家,那么他们的状态,就像飞行在10000米高空以上的飞机,我们做过飞机的同学知道,万米之上,这个时候的飞行是最安全的,飞行也是最平稳的,同时耗油也是最少的。

你看北欧,这些像瑞典、像丹麦、像芬兰这一些国家,它们现在每年的gdp,在微量的增加,但是它有两样东西在减少,一样就是排污再减少;第二样就是能源的使用量在减少。

这就是理想的一个国家状态,经济状态,那么中国是一个什么状态呢。

我们是正在冲向万米,但是正在6000-7000米的飞机。

这个时间的摩擦力是最大的,这个时间的耗能是最大的,这个时候的不安全系数,也是最大的,所以中国的经济目前是这样的一个状态,但是无论谁用什么样的手段,它是不可能把我们这架飞机按下去的,我们一定会冲上万米之上,所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把我们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国,这承载着我们近代以来,150多年以来,整个中华民族最大的希望。

那么要实现这个目标,制度和文化这两个标准,就构成了目前的关键因素,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背景,就国际的背景,那么国内背景我现在用四句话作一个概括:

目前我们处在一个什么状态。

经济上,我们正处在调整期,我们的经济结构在调整,各种各样的结构都在调整,这是一句话;第二句话就是政治上,我们正处在改革期,尤其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社会上,我们正处在转型期,我们的社会结构包括价值观都在转变;最后一句话文化上,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的复兴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到来了。

我非常赞同刚才欧阳教授的判断,中华民族历史上,我们有几个感到骄傲的时期。

这个贾谊的墓,就在长沙,这个人18岁就成为博士,他的过秦论是一篇不朽的文章。

没有过秦论,就没有以后儒家思想的复兴,他是处在文帝时期的一位文臣,所以文景之治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兴盛时期;那么再后来就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最大特点是,形成了制度上的中华法系,目前世界上,有人说有十六大法系,我们通常把十六大法系再具象一下,分成五大法系,五大法系里面就有中华法系。

我研究过日本的大宝律令,大宝律令几乎每一个字,都是抄自于我们的唐律,所以唐律影响了整个东南亚国家。

那就是我们制度上被信赖的一个时期,当别的国家都采用你的制度的时候,你的制度就是最伟大的,这是我们值得称道,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一个朝代;在往下,我们知道有康乾盛世,就是在乾隆年间的时候,现在对gdp进行统计,我们大约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为什么我们gdp是最高的时候,反而我们的国力开始衰弱呢。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你的gdp的构成当中,你构成gdp的要素是不合理的。

英国那些后发展起来的国家,它的gdp的构成是以科技为支撑的,而我们那个时间gdp的支撑,是以谷物粮食为支撑的。

分析一下整个中国的朝代,唐是理想的时代,是以制度的伟大影响世界。

元代它的国力最强,但是元不为其他国家所称颂原因,就是你是用野蛮来征服文明的,暂时的结果。

明末清初的gdp最强,但是人们并不欣赏你的gdp,人们欣赏的是你别的内容,西方需要的并不是你的谷物。

中国的文化,恰恰是在宋的时候走向鼎盛的,你们杨老师讲南宋的一些词,那么这个时间,不光光是词,我们的文化的几乎所有的方面都达到了顶峰,绘画、书法等等。

那么这样,你看整个的中华文化,到底哪一个我们以最大的自豪呢。

日本人称呼中国人称号的变化,是从宋后开始的,把我们叫做人,人在日语里边是一个贬义词,就是从宋以后开始的。

所以日本人在谈中国文化的时候,它对宋之前的中国文化,充满了无限的崇拜。

我们再看看甲午海战,甲午海战那个时间,我们向西方学习已经有了结果了,大家知道,在我们湖南也有人分析过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我们向西方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学习他们的科技,这个曾国藩是做过重大贡献的,把它的科技学来了。

到18xx的时候,人们作了一个比较,中国舰船的吨位超过日本,中国大炮的射程也超过了日本,中国人在西方学习的人数还超过了日本,但为什么甲午海战中国失败了。

我们的结论,包括日本的知识分子他们说,这叫做新制度对旧制度的胜利。

我到日本去翻过,马关条约签订的那一天的报纸,它里面使用了两个字眼,是特别让我痛心的,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字上的伟大:

一个叫做“万人空巷”,所有的日本人都出去,庆祝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胜利;还用了一个词,叫做“弹冠相庆”。

所以日本人蔑视中国人的全面,就是从甲午海战之后开始,你们如果有时间、有机会到日本的下关去,那个地方还有一个楼叫春帆楼,那么这个春帆楼的后面,有一条路,这条路后来我知道,这条路的名字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路,我就向我们的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同志,提了一个要求,我说你走过的国家多,这个人已经走过了192个国家了,你发没发现还有没有第二条以字命名的道路,三年之后,他给了我答案,说我这个作业今天交给你,从你给我说这个问题之后,我就在注意,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发现另一条以字命名的道路,那么在春帆楼后面,这一条字命名的道路是什么道路。

就叫李鸿章道。

所以这个春帆楼,现在是日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有日本的中小学生,每年的四五月份,络绎不绝的都要到这个春帆楼来,所以这个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蔑视,对中华民族的不敬,就是这个马关条约全面开始的。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

这是制度文化。

所以日本人说,我们选择了新文化,我们选择了新的制度,日本有一个思想家叫做福泽谕吉,那么这个人被称作是日本的“卢梭”,他这一生写了53本著作,最出名的一本就是《文明论概论》,所以他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始作俑者,就是在这本书里他提的第一个观点,是中华文化没落了,我们要学习西方的文化,要用兰学来替代汉学。

汉学就是指的我们中华文化;兰学就是从荷兰传过来的,所谓的西方文化,这是他的一个观点;那么第二个观点就是与其作殖民国不如作宗主国。

这个观点要表达的是什么。

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以后,日本的知识分子觉醒了,他们共同在思考,西方灭亡东方的第二个国家是谁。

他们想到了,一定是日本。

所以日本人说,与其等着被西方人灭亡,还不如我们站起来,和西方站在一起,再灭一次中国,这就叫做,与其作殖民国不如作宗主国;第三个观点是日本不再是东方国家。

我们要和西方一起,成为西方文明的组成部分,叫做“脱亚入欧”。

这就是《文明论概论》中主要的观点。

你看,比较来比较去,比较的是文化,当你文化落后的时候,就挨打。

所以一个世界性的判断是:

“灭其族,先灭其文化。

”那么这就是近代留给我们的教训,中华民族要走向复兴,我们要传承祖上最优秀的文化,但是这个文化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并没有认识到,就是欧阳先生今天讲的,我们文化上的自觉,这种自觉性我们丧失了,现在我们要使自己的文化走向复兴,所以我对目前的四个判断,我们的文化正处在复兴期,这就是我们两个的背景:

一个是走向大国的国际背景,另一个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复兴的背景,所以这是我给同学们、老师们交流的第一个问题。

那么第二个问题,文化和大学是什么关系。

欧阳教授这十个方面几乎把文化的内涵都概括出来了,我当时在想文化的基础是什么。

文化的基础应该是道德,当然欧阳教授也谈到了道德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那么道德和教育是什么关系。

现在我可以给出一个命题,来请大家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教育的本质就是道德,换另一句话来讲,教育的本质是引领人的灵魂。

只有教育才和人的灵魂、道德发生关系。

所以反过来判断,没有道德的教育便是一种罪恶。

人类在进入到21世纪以后,我们现在面临着许多新的罪恶,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没有道德的教育。

所以没有道德的教育,就是一种罪恶。

当然还有没有劳动的财富,没有劳动的财富也是一种罪恶。

我前不久到耶鲁大学去,在耶鲁大学的法学院,和教授们讨论新的财富观,耶鲁的教授在思考什么。

在思考,留给子女的遗产的最佳数量是多少。

这就使我思考,财富和道德之间的关系。

那么他们算出了一个公式,这个公式的原理,就在表达财富正义,而财富正义里面最深刻的命题,就是没有劳动的财富就是罪恶。

如果你获得的财富里面,没有你的付出、没有你的劳动,那么你不会珍惜这个财富,你会把这个财富当作你腐化的手段。

如果把财富留的更多,对子女来说也是一种罪恶。

耶鲁的教授们讲,你是对子女创业能力的一种蔑视,是对子女不道德的,所以过多的留财富给自己的子女,在这种新的财富观里头,被认为是不正义的。

然后他们计算出了公式,这个公式就是:

一、一个人如果没有劳动收入,在三年的时间内,他能衣食无忧需要的最高数额是多少。

算出来的结果是,8万美元;第二把美国的500多万家公司统计一下,他们最初创意的资本金平均数是多少。

统计出来还是,8万美元。

所以耶鲁教授得出一个结论来,如果你要有遗产要留给子女的话,那么8万美元,就是最佳选择,超过8万美元的遗产财富,如果过多的留给子女的话,是对子女的不正义。

这是新的一种财富观,但他最深刻的命题是,没有劳动的财富就是一种罪恶,但这一系列的判断都有。

没有公正的司法,肯定也是一种罪恶。

没有成型的政府,还是一种罪恶。

但是在所有的罪恶里面,没有道德的教育是罪恶之首。

这就是道德和教育发生的关系。

但是道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

我是留过日的,在留学史上有两个判断:

一个判断,就是留美的都亲美,另一句话就是留日的,都反日。

所以我在日本东京大学也跟他们辩论过,为什么留日的都反日。

说到底,还是一种文化的解释。

留美的都亲美,那么中国人在留美之初,我们也到过美国,也在美国生活过,被差别的感受一点不亚于日本,在美国人的心目里边,如果按照等级划分的话,华人可能被排在第四等级或第五等级,但是我们可以欣然的接受。

为什么是这样呢。

因为中华文化和美国的文化,当发生碰撞的时候,这叫做异文化之间的碰撞,当你理解了美国文化的主流之后,你认为被差别是可以接受的。

而在日本,当你被日本人差别的时候,是不可接受的原因。

在于日本的文化和中华文化是同文化,在同文化的关系当中,我们是父亲,我们是爷爷,它只不过是儿子和孙子,所以当儿子和孙子要差别父亲和爷爷的时候,父亲和爷爷是绝不可以接受的。

所以我作了这样一种文化上的解释,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异。

那么尽管我要和日本人进行辩论,但是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在西方人眼里,东方民族最优秀的一类,他们认为是日本人。

这个是通过日本人的道德体现出来的。

日本人现在你在马路上,你看不到任何人是拿着烟在抽的,早在xx年,我留日的时候,在日本几乎所有的大学里面,几乎都有一个很醒目的标语就是:

“反对在行进中抽烟。

”这是二十年前了,现在你再到日本,连这标语都没有了,不光反对在行进中抽烟,整个大学都不抽烟。

我原来准备写一本书叫《抽烟自由与嫌烟权》,这是我研究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一个案例,受到启发想作的一篇文章,所以抽烟自由已经被嫌烟权所替代,这就是整个民族道德水平的提升。

所以不光在日本,见不到日本人走在世界各地他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叼着烟,在马路上行进中抽吸。

然后在世界各地你看,凡是日本人待过的地方,无论是多么大型的展览,大型的比赛,他们坐过的地方,当他们离开以后都是的,所有的垃圾他们都带走,在这一点上,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作的像日本那样。

19xx年蒋介石在日本士官学校作见习生,他问他的同学说日本人为什么不吐痰。

他的同学告诉他,日本人也吐痰,你看看他们怎么吐。

后来他仔细观察才发现发现,日本人把痰吐在自己身上,中国人是把痰吐在地上,这日本人是自己有一个手帕,把痰吐在手帕里,然后揣到自己兜里。

所以这件事深深的刺激了蒋介石,1929年我们终于统一了,军阀混战随着张学良的易帜而结束,走向统一以后的蒋介石,发动了新生活运动。

那么新生活运动十项,第一项就是不随地吐痰,从19xx年到今年的xx年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吐痰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而这个民族在一百多年前都已经不随地吐痰了,所以当一个民族你走到哪里,你都代表这,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如果用你那最低劣的道德行为,去展示中国人形象的话,那么人们理解的就是中国的文化,所以你永远成不了大国。

因此道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

我非常赞同欧阳教授对这十项的分析,但我还要说的一项是,在文化里面,能够把我们的所有文化凝结起来的,有两样东西,就是文化有两条纽带:

一条纽带就是大家共同使用的知识,那么知识和大学又发生什么关系呢。

就请大家不要忘记了,我们是纯粹的知识的共同体,大学里面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知识性活动。

你看,我们的教学是做什么。

教学是在传播知识。

科研的本质是什么。

科研的本质是在创新知识。

你这个大学里面有图书馆,图书馆的意义在哪里。

为什么大学有图书馆。

大学是在收藏知识,把人类的知识汇总起来收藏起来,所以他是知识的仓库,当你需要的时候就把它打开。

你在为社会服务,你的科研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这转化的过程就是在运用知识。

那么现在你要把你不具有的东西,请别人来讲,这叫什么。

包括国际交流,交流的本质就是交换知识。

所以我们大学的全部活动,都是知识活动。

当这些知识能够成为公众共用的知识的时候,这个民族的文化的共同的纽带才形成,所以文化一定要有一条纽带,知识就是纽带的一种。

那么中华民族在四大文明里面,我们是唯一的一个保留下来的。

中国的文字三千多年没有中断,我可以告诉大家,山东大学博物馆里面,有中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文字,比安阳的甲骨文还要早800年左右,全国是独一的。

那么按照这个计算的话,我们文字的历史是四千年左右,人类的历史就是到现在,也是不到三十万年,那么三十万年里面,人类进入文明,用文字能够表达的,大概只有七千年左右的时间。

那么在七千年当中,埃及文明是走在前面的,我们的文字比埃及出现的要晚,比两河流域出现的也要晚,在法国最有名的卢浮博物宫里面,四大镇馆之宝:

不是大家所熟悉的什么断臂的维纳斯、什么蒙娜丽莎、什么胜利,不是这三样。

最值钱的是汉默拉比法典,这个汉默拉比法典记载了五千年的历史,最早出现的是他的楔形文字,那么这才表明人类文明的开始。

所以知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第一个纽带,大家要有共同的知识。

那么这个民族文化水平的高低,是看这个民族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么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我们中华民族文字没有发生变化,其他那三大文明都已经消失了,包括印度,现在也开始使用英文了。

那么另一条纽带是什么。

就是,我们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把大家凝结起来的另一条纽带。

而价值观的高低是可以比较的,看看你这个民族崇尚什么。

所以价值观和道德有时候是联在一起的,那么价值观对大学来说预示着什么。

大家不要忘记了,大学是一个民族,最高价值观的收藏地。

所以看你这个大学的水平,是看你选择了什么样的价值。

一会我会做几个价值比较,所以文化和大学天然的联系在一起。

在西方,有一个判断说,人类凝结性的文化是两项:

一项是大学;另一项是宗教。

现在让我们讲讲,大学的起源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我们老师和同学都知道,从去年开始,我们的领导人都在倡导大学有第四大功能——这个功能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那么大学前面的三个功能是什么呢。

第一个功能是由博洛尼亚大学创立的,博洛尼亚这个大学是10xx建校,大家算一下今年他多大了。

这个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学科是法学。

当初有几个在街头上讲法学的人,为了满足人们的共同需要,好了再找一个固定的地方,这就成为了法学教室,法学教室最后变成了博洛尼亚大学,所以近代高等教育是起源于博洛尼亚。

法学建立之后不久,出现了医学,我去参观过这所大学的一张解剖床,这张解剖床和你们湘雅的、和我山东大学齐鲁的,没有任何差别。

那么当他的校长说,这一张解剖床就是近代医学起源的证据,他说近代因为在古希腊有古希腊的医学,希波克拉底就是古希腊医学最高的代表。

他说完这句话以后,我给他做了一个补充,它不仅仅是医学起源的证据,它也是一个哲学起源的证据。

就是今天欧阳先生讲的,人的主体性的问题。

它是使人称其为人的一份证据,校长问我问为什么这样讲,当人能够被解剖的时候,人从那个地方解放出来了。

人还是客体的时候,人是不能被解剖的,人能够被解剖,就预示着人活了、死了,所以它是使人称其为人的一份证据。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解剖学,解剖学出现了以后,人的骨骼的规律被发现了,所以后来雕塑艺术走向成熟;解剖使人的肌肉的规律被发现了,绘画艺术走向成熟。

而雕刻绘画构成了文艺复兴重要的内容。

再后来这个大学设立了第三个学科——神学。

神学后来演变为哲学,大家看为什么这个大学要设这三个学科。

法学是为了解决人的利益上的痛苦的;医学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