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8056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docx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docx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

中药半枝莲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半枝莲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对半枝莲抗肿瘤活性的药理研究方法及作用机制探讨进行了综述,为充分利用半枝莲资源,进行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半枝莲;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

1半枝莲

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barbataD.Don)的干燥全草[1]。

我国半枝莲产于华北、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区,国外亦产,资源丰富。

其全草入药,性辛、苦、寒,入肺、肝、肾,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毒蛇咬伤的作用[2]。

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多糖、有机酸、生物碱及其它类成分[3]。

半枝莲现代研究及临床证明,半枝莲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4]。

常与其他中药联合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等消化道肿瘤、肺癌及子宫颈癌等妇科肿瘤[5]。

研究表明,半枝莲主要在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抗肿瘤作用[6]。

2肿瘤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一般认为,肿瘤细胞是单克隆性的,即一个肿瘤中的所有瘤细胞均是一个突变的细胞的后代。

近年来,从中药提取的抗肿瘤有效成分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源于植物药的抗肿瘤制剂占抗肿瘤药总量的32.25%[7]。

其中,半枝莲是近几年国内外抗肿瘤药的研究热点之一。

3半枝莲的主要化学成分

3.1黄酮类化合物

目前已经从半枝莲中分离出二十几个黄酮类化合物,是分离得到的最多的一类成分,且结构丰富、含量较大[8]。

在这些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包含黄酮、二氢黄酮、黄酮苷3大类[9]。

半枝莲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不同产地半枝莲的平均总黄酮含量为2.31%[10]。

3.1.1黄酮类

5,7-二羟基-8,2’-二甲氧基黄酮;7,2’-二羟基-5,8-二甲氧基黄酮;5,6,2,-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7,2’-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2’-二羟基-7,8,6’-三甲氧基黄酮(半枝莲素);5,6,7,4’-四羟基黄酮(印黄岑素)[9];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7-二羟基-8-甲氧基黄酮(汉黄芩素);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7-烃基-5,8-二甲氧基黄酮;5,7,4’-三羟基黄酮(芹菜素);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粗毛豚草素);5,7,3’,4’,-四羟基黄酮(木犀草素)[11,12];5,6,7-三羟基黄酮[13];2’,3’,5,7-四羟基黄酮[14]。

3.1.2二氢黄酮类

2S-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圣草醇);5,7,4’-三羟基黄烷酮(柚皮素);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烷酮;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烷酮[11,12];2S-5,7,8,4’-四羟基二氢黄酮(红花素);2S-5,6,7,4’-四羟基二氢黄酮(异红花素)[13]。

3.1.3黄酮苷类

5,6,4’-三羟基-7-O-β-D葡萄糖苷(印黄芩苷)[13];7-羟基-5,8-二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5,7,8,2’-四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5,2’-二羟基-7,8,6’-三甲氧基黄酮-2’-O-β-D葡萄糖苷;5,2’,6’-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2’-β-D葡萄糖苷[15]。

3.2二萜及二萜类化合物

二萜类化合物是半枝莲中的另一种主要成分,已分离得到的有半枝莲二萜A、B、C、D、E、F、G、H和I,及半枝莲内酯A、B、C1、D和C2[16]。

3.3甾族类化合物

菜油甾醇、胆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α-谷甾醇、豆甾-4-烯-3-酮、豆甾-5,22-二烯-3-醇、4,4-二甲基胆甾-6,22,24-三烯、麦角甾烷-4,6,22-三烯-32-醇、豆甾-3,5,22-三烯、豆甾-5,22-二烯-3-醇-乙酸酯、麦角甾烷-4,6,22-三烯-3β醇、乙酸谷甾醇、植物甾醇-β-D葡萄糖苷等[9,16]。

3.4多糖类化合物

半枝莲多糖SBP[17]:

分子量13000,组成为:

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1.14:

l.5:

0.2:

0.75:

1.0:

2.18);半枝莲多糖SPS4[18]分子量l0000,组成为:

鼠李糖、夫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0.22:

0.26:

1.0:

0.09:

1.82:

2.09:

0.51)。

3.5生物碱类化合物

半枝莲碱A[19]、B[20]、C-F[16,21]。

3.6芳香醛、酮、酸

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苄酮;对香豆酸;原儿茶酸:

反式-1-(4-羟基苯基)-丁-1-烯-3-酮。

3.7微量元素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半枝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发现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Fe、Cu、Zn、Mn、Mg等。

其中Mg的含量最高,Fe、Cu较高,其次是Zn、Mn等。

Mn是公认的抗癌元素,Mn、Cu、Fe等元素在提高与调节机体免疫方面也有积极意义[22]。

4半枝莲抗肿瘤作用机制

4.1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半枝莲可抑制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细胞,其抑制率在75%以上。

半枝莲多糖SPS4对S180肉瘤细胞及腹水肝癌细胞均有一定抑制作用[23]。

王刚等[24]使用人肿瘤细胞株K562、BGC82及TEl3作为血源性、腺源性和上皮源性代表细胞株,对半枝莲水提液(SBE)及醇提液(SBW)进行体外抑瘤实验,结果表明,半枝莲的醇提物和水提物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株增殖反应。

宋寄春等[25]应用MTT(四噻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半枝莲对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显示,HT-29细胞经半枝莲(浓度范围10~320mg/L)作用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林敬明等[26]通过在体外对人大肠癌细胞、人肝癌细胞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半枝莲能抑制癌细胞增殖,而且能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影响癌细胞细胞周期的分布有关。

王刚等[27]实验使用人肿瘤细胞株K562、BGC823及TE13作为血源性、腺源性和上皮源性代表细胞株,对半枝莲水提液(SBE)及醇提液(SBW)进行体外抑瘤实验。

结果表明,半枝莲的醇提物和水提物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株增殖反应。

吴东风等[28]观察复方半枝莲胶囊抗肿瘤的作用。

静广平等[29]观察半枝莲提取的总黄酮(ESB)在体外对人舌鳞癌SAS细胞超微结构和增殖力的影响,用MTT检测细胞活性,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P-V两步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用药前后表达变化.结果发现,ESB可影响舌癌细胞的超微结构,降低细胞的增殖力从而抑制舌鳞癌SAS细胞过度生长,ESB诱导舌鳞癌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Bax和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宋高臣等[30]运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及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测定HepA瘤细胞中Rb、P16基因蛋白的表达量,得出半枝莲多糖可通过升高抑癌基因Rb、P16的蛋白表达,抑制HepA瘤细胞的增殖。

4.2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实体瘤的生长及转移具有血管依赖性,抑制血管生成可能成为治愈肿瘤的新途径。

绝大多数恶性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是血管依赖的,即肿瘤组织在其生长过程中会诱导新的血管的生成,以提供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氧气,同时通过血管向其他组织输送转移细胞,并在机体的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和诱导血管生成,导致肿瘤转移。

这个在肿瘤生长过程中被诱发的血管生成现象,称之为肿瘤新生血管生成[31]。

张妮娜[32]采用Transwell小室共培养、ELISA、转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等方法,从细胞、分子水平综合研究了半枝莲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机制。

结论表明,半枝莲在体内外均有抗血管生成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一方面抑制肿瘤细胞缺氧诱导因子(HIF-1)的表达,另一方面抑制内皮细胞迁移,从而阻断肿瘤血管生成。

徐敏等[33]将半枝莲提取出的黄酮类化合物A06作用于HUvEC及肿瘤细胞中,观察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A06对内皮细胞迁移、形成小管样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A06能抑制内皮细胞小管样结构形成和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刺激下的内皮细胞迁移,实验表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06能抑制肿瘤细胞分泌VEGF和NO这些血管生成促因子有关。

于英君等[34]通过酶联免疫法测血清中TNF-α、VEGF含量,结果显示,半枝莲多糖辅助环磷酰胺CTX能上调TNF-α产生更好的肿瘤杀伤效果,通过下调VEGF能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

4.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

静广平等[35]认为ESB可影响舌癌细胞的超微结构,降低细胞的增殖力从而抑制舌鳞癌SAS细胞过度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Bax、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代志军等[36]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等检测半枝莲含药血清对H22肿瘤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半枝莲含药血清能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认为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半枝莲还可阻滞人大肠癌HT-29细胞周期中S期向G2/M期的转变过程,从而抑制人大肠癌细胞增殖,诱导HT-29细胞凋亡[25]。

高冬等[37]探讨半枝莲对宫颈癌Hela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及其抗癌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半枝莲可通过促进细胞内储存钙的释放和胞外钙离子的内流,显著提高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推测半枝莲可能通过提高Hela细胞内基础钙的水平达到诱导癌细胞凋亡。

谢珞琨等[38]发现半枝莲的乙醇提取物可诱导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株凋亡,他的实验首先采用MTT法检测半枝莲乙醇提取物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4.4抗突变作用

半枝莲可显著抑制黄曲霉毒素(AFBT)、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BPDE)以及苯并(a)芘(BaP7)、(8-DHD)与DNA结合,使AFBT-DNA复合物生成减少,减少BaP7、8-DHD的脂溶性代谢产物,增加BaP7、8-DHD和BPDE水溶性结合产物的形成,且水溶性结合物中硫酸盐和谷胱甘肽含量增加,葡萄糖醛酸化物减少,表明半枝莲可通过某种清除机制发挥抗突变作用[39]。

张春玲等[40]的研究表明,半枝莲的水溶性提取物可以对抗NNK(NNK是一种致癌性很强的亚硝胺类物质(为诱发人类肿瘤的主要因素之一)的致突变作用,使实验菌株回复突变数减少,而且随着各受试药物的浓度升高,其拮抗作用增强,表明半枝莲中含有抗突变物。

半枝莲水提物的抗突变作用,可显著抑制黄曲霉素B2等诱变的突变菌落数,使与DNA生成的复合物减少。

韩发彬等[41]通过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非程序DNA合成试验(UDS试验)发现浓度为125g/L的半枝莲提取物有一定的抗香烟焦油的致突变作用,能够保护淋巴细胞DNA。

4.5下调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是肿瘤的特异标志物,在分化了的正常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但是绝大多数肿瘤细胞端粒酶则重新激活并高表达,并可使细胞永生化[42],目前,抑制端粒酶活性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热点。

王曦[43]综述14份国外研究资料,恶性肿瘤端粒酶阳性率达88%,而周围正常组织和非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达12.1%和4.2%。

李洁等[44]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半枝莲含药血清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端粒酶表达的影响,并与DDP进行参照,结果表明,正常血清组端粒酶表达率最高,而DDP组和半枝莲含药血清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含药血清和DDP共用组.这说明半枝莲含药血清对PG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有下调作用,与DDP合用,可以增强DDP的下调作用。

4.6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

半枝莲多糖可促进刀豆素A(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生,50、100、200mg/kg半枝莲多糖皮下注射1周,可明显提高小鼠外周淋巴细胞中脂酶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促进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表明该药对机体的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但大剂量注射(200mg/kg)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数,对脾指数无影响,故中、小剂量半枝莲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力[45]。

王刚[46]用MTT法测定了半枝莲醇提取对小鼠脾细胞的增生活性,结果提示其对小鼠脾细胞的增生具有促进作用,表明半枝莲有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来实现其抗肿瘤作用。

张秀娟等[47]观察半枝莲多糖对小鼠体内肿瘤细胞生长和免疫器官胸腺、脾的影响;通过ANAE法观察半支莲多糖对T细胞阳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半枝莲多糖有抗肿瘤作用和免疫增强作用。

叶华等[48]研究发现半枝莲多糖能明显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和脾细胞分泌IL-2和TNF-α等肿瘤抑制因子,推测半枝莲多糖可能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治疗肿瘤的功效。

蒋月芳[49]观察半枝莲提取物在体内的抑瘤效果及作用靶点,结果发现,半枝莲提取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力。

4.7减少bcl-2基因表达

bcl-2基因是一种细胞凋亡抑制基因[50],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由于它异常的高表达,可使肿瘤细胞逃避和减少凋亡,造成增殖细胞群的细胞数量增多,这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不良有密切关系。

李洁[51]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半枝莲含药血清对PG细胞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半枝莲含药血清作用于肿瘤细胞后,可明显抑制bcl-2的高表达,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4.8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

体外实验显示半枝莲水提物对H2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并呈量效关系,证实半枝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52]。

半枝莲黄酮具有很好抗氧化的作用[53],还原能力相当好,除了可以还原Fe3+以外,还可以还原自由基,从而中断自氧化链锁反应。

5展望

半枝莲作为临床常用药,价廉物美,多用于清热解毒、抗癌等,临床应用上,除了半枝莲多糖的抗癌机理有所报道。

虽然某些半枝莲提取物的作用机制尚未明了,但其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和生物科学技术,深入研究半枝莲抗肿瘤机制,为半枝莲抗肿瘤作用提供更加科学更加客观的依据和方法,找到临床上治疗癌症的新的突破口。

因此,今后应加强对半枝莲抗肿瘤药效物质的提取及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半枝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7-78.

[2]中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23-224.

[3]何福根,章红燕,沈斌.半枝莲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08,17

(2)∶108-112.

[4]宋高臣,于英君,王喜军.半枝莲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调节免疫的实验研究[J].中药研究,2011,13(4):

641.

[5]陶伟.中药半枝莲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海军医学杂志,2008,29

(2)∶181-184.

[6]牛国晓,李洁.半枝莲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2,39

(2):

231.

[7]韩玉英,丰平,文朝阳.抗癌中草药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2003,22

(2):

45-48.

[8]王萍.半枝莲抗癌成分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

[9]蒋小岗.半枝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

(1):

3-4.

[10]李守拙,潘海峰,康少文.半枝莲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测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1,18

(1):

33-35.

[11]LinYL,ChouCJ.StudiesontheconstituentsofacrialpartsofSutslariarivularisWall[J].KouLiChung-KuoYaoYenChiuSoYenChiuPaoKao,1984,(7):

141-143.

[12]ChouCJ,LiuKC,YangTH.The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scutevulin,andsomeotherconstituentsfromScutellariarivulariswall[D].GuoliZhongguoYiyaoYangjiusoYanjiuBaogao,1981:

91-108.

[13]向仁德,郑今,姚志成.半枝莲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82,13(8):

9-12.

[14]SonodaM,NishiyamaT,MatsukwaY.CytotoxicaetivitiesofflavonoidsFromtwoSeutellariaplantsinChinesemedieine[J].Ethnopharmeol,2004,91

(1):

65-68.

[15]TomimoriT.ChemPharmBull[D].1990,38(12):

3488.

[16]杨顺利,方岩雄.中药半枝莲抗肿瘤成分的分离研究[D].广州工业大学,2002:

26-38.

[17]许益民,郭立伟,陈建伟.半枝莲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J].天然产物研究与

开发,1992,4(l):

1-5.

[18]孟研发,李志孝,张立,等.半枝莲多糖SPS4组分的纯化性质及分析[J].生物化学杂志,1993,9

(2):

224-228.

[19]WangZQ,XuFM,YanXZ,etal.ScutebarbatineA,anewneoelerodanetypediterpeonidalkaloidfromSeutellariabarbata[J].Chin.Chem.Lett,1996,7(4):

333-334.

[20]ShengJD,JiaYT,KeL,etal.Neo-elerodanetypediterpenoidesfromScutellariabarbatawithCytotoxicactivities[J].Phytoehemistry,2006,67:

1326-1330.

[21]DaiSJ,ChenM,LiuK,etal.FourNewneo-ClerodaneDiterpenoidAlkaloidsfromScutellariabarbatawithCytotoxiecAetivities[J].ChemPharmBull,2006,54(6):

869-872.

[22]席荣英,李聪辉,王翠红.半枝莲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2,19

(2):

37-38.

[23]金贤兰.半枝莲抗肿瘤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

2155.

[24]王刚,董玫,郭会灿,等.中药半枝莲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河北中医,2006,28(9):

701.

[25]宋寄春,谭诗云,陈明锴.半枝莲对人大肠癌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1

(2):

106-108.

[26]林敬明,刘煜,罗荣城.半枝莲提取物抗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7):

975-977.

[27]王刚,董玫,郭会灿,等.中药半枝莲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河北中医,2006,28(9):

701-702.

[28]吴东风,林明宝,舒虹,等.复方半枝莲胶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6):

79-80.

[29]静广平,焦晓辉,王学勇,等.半枝莲提取物抗人舌鳞癌SAS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3):

249-250.

[30]宋高臣,张高坤,公长春,等.半枝莲多糖对HepA荷瘤小鼠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6):

1020-1021.

[31]胥彬.肿瘤药理学新论[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41-443.

[32]张妮娜.半枝莲含药血清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5:

17-31.

[33]徐敏,卜平,李瑶瑶.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20):

2215-2219.

[34]于英君,周群,贠可力,等.半枝莲多糖辅助化疗药物对小鼠血清TNF-α、VEGE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0,27

(1):

29-31.

[35]静广平,焦晓辉,王学勇,等.半枝莲提取物抗人舌鳞癌SAS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3):

253.

[36]代志军,王西京,薛茜,等.半枝莲含药血清对肝癌H22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8):

821-826.

[37]高冬,高永琳,白平.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钙信号系统的影响[J].中药材,2003,26(10):

730-733.

[38]谢珞琨,邓涛,张秋萍,等.半枝莲提取物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

(2):

115-117.

[39]郜斌.浅谈中药的抗肿瘤作用[C].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4:

102-104.

[40]张春玲,胡峻峰.Ames试验检测几种中草药及绿茶的抗诱变作用[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2,16

(1):

66-66.

[41]韩发彬,胡俊峰.几种中草药及绿茶抗香烟焦油的致突变作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7,31

(2):

71-74.

[42]夏慧,张琨和.中药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5,32

(1):

17-19.

[43]王曦.端粒酶及其在肿瘤诊治方面的研究[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8,4

(2):

80-82.

[44]李洁,石俊英.半枝莲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3,4):

113-114.

[45]陆平成,许益民.半枝莲多糖对细胞免疫的调节[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

(2):

32-33.

[46]王刚,董玫,刘秀书.半枝莲醇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9):

1141-1142.

[47]张秀娟,杨姗姗.半枝莲多糖体内抗肿瘤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08,4

(2):

54-56.

[48]叶华,崔燎.半枝莲多糖的抗肝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癌症进展杂志,2009,7(3):

331-334.

[49]蒋月芳.半枝莲提取物抑制VEGF表达增强机体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