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知识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8055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知识点.docx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知识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知识点.docx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备考知识点

考点精讲1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即教育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⑴教育的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2)教育的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集中体现在时代性和阶级性两方面。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是指每个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思想、目标、方法和手段的继承。

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而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能越来越地认识并利用它;同时,任何文化的发展和教育进步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就决定了一定社会历史形态下的教育思想、制度、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都是在继承与超越前一社会形态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

3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的发展相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有两种情况:

一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二是由于人们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考点精讲2人的发展规律

1.顺序性

人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儿童从初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教育要求:

要循序渐进,不可“握苗助长”“陵节而施”。

2.阶段性

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变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从而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

教育要求:

教育要有针对性,不能“一刀切”。

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3.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指,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

教育要求:

应抓住学生发展最快的时间进行教育,即抓关键期。

发展关键期是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的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4.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它是指有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另一方面,机体各部分也存在着互补的可能。

教育要求:

教育应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1)从个体的角度来看:

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2)从群体的角度看:

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异。

教育要求:

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材施教。

6.整体性

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

教育要求:

教育要把学生看作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考点精讲3教学概述

1.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能够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向预期的方向发展。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教学的任务

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为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5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考点精讲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一一间接性规律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了教学中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

(1)直接经验:

学生通过亲自探索、实践获得的经验。

(2)间接经验:

学生从他人的认识和成果中取得的经验,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和以现代技术形成表现的知识与信息。

1教学过程以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一一发展性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知识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

缺乏必要的知识,就谈不上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分析、

(2)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智力既是接受人类已有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是开发新知识的工具。

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存在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知识与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或能力。

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一定都与智力发展水平成正比。

有的人知识较多,但能力较差;有的人知识较少,能力却较强。

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掌握的多少有关,而且与掌握的质量、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运用等有密切的关系,二者不是同步发展的。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一一双边性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学生的学习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深刻、越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越高。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得怎么样,学习的效果怎样,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志。

(2)充分注重学生的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另一个必要条

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学习,并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随着教师的教做出积极的自我调整和控制。

学生学习的过程决定着教学内化的可能性和程度,学生这种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吸收、消化和掌握,而且能激发教师教学的热情、责任心、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教与学要相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影响着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也在不断促进并检验着教师的教,教学彼此相长。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辩证统一起来。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一一教育性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

首先,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都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其次,知识学习的本身是艰苦的劳动。

可以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基础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懂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会使思想品德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不仅不利于学生品德的提高,而且还会影响系统知识的教学。

二是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的教育性只有在教师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启发、激励学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时,才能得以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考点精讲5知觉

1.知觉的概念

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觉的过程就是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的过程。

作为知觉对象的物体并不是一直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知觉对象和知觉背景可以相互转化。

【例】万花丛中一点红

(2)知觉的整体性

即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例】当人用鼻子嗅到某种熟悉的气味时,也立刻能完整地知觉发出气味的该物体。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的知觉特性。

【例】医生看CT/X光片

(4)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例】强光照射煤块的亮度远远大于黄昏时粉笔的亮度,但我们仍然会把强光下的煤块知觉为黑色,把黄昏时的粉笔知觉为白色。

考点精讲6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1.爆发性和冲动性

中学生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行为和自控能力较弱。

一旦激起某种性质的情感,中学生的情绪就容易猛烈爆发出来,表现出强烈的激情特征。

他们的情绪情感冲破理智的意识控制,淋漓尽致地显露出对外界事物的爱、恨、不满、恐惧、绝望等情绪。

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起伏较大,具有不稳定性,且两极性明显。

两极性是指情绪在性质、紧张度、强度、激动程度等方面的对立状态。

中学生会因为一件事情的成功而欣喜若狂、激动不已,也会因为一点挫折而沮丧懊恼、垂头丧气,情绪在两端间有明显的跌宕。

3.外露性和内隐性

外露性是指中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对外界事物的喜、怒、哀、乐均形于色,他们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

内隐性也称掩饰性,是指中学生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表现和行为反应,表现为逐渐掩饰、压抑自己的情绪。

4.心境化和持久性

一方面,中学生会因为成功或收获而使快乐的情绪体验延长为积极良好的心境;另一方面,中学生会因为失败或挫折而使不愉快的消极情绪延长为不良的心境。

考点精讲7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

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意义:

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二)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焦虑症

(1)焦虑症的概念

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

(2)焦虑症的主要表现

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做过度反应,难以做决定。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3)辅导方法

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

2.恐惧症

(1)恐惧症的概念

恐怖症是以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或场景的非理性惧怕为表现的神经症。

恐惧症分为单纯恐惧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

(2)恐惧症的主要表现

学校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两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3)辅导方法

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惧症的常用方法。

3.抑郁症

⑴抑郁症的概念

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者严重的焦虑症。

(2)辅导方法

情感支持和鼓励、认知行为疗法、药物疗法。

4.强迫症

(1)强迫症的概念

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

(2)强迫症的主要表现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

强迫行为是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行为。

(3)辅导方法

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行为治疗法、药物治疗法、建立支持性环境。

5.网络成瘾

(1)网络成瘾的概念

是指由于过度或不当地使用网络而产生的一种难以抗拒再度使用网络的着迷状态。

(2)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

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必须通过增加上午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不能上网时感到空虚、失落,不愿与人交流,学业失败,现实人际关系恶化,社会活动减少,还常伴有躯体症状,如头晕、胸闷憋气、心烦、紧张性兴奋、懒散等。

(3)网络成瘾的治疗方法

1强化干预法

使用奖励和惩罚。

2厌恶干预法

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消除一些不良行为的方法。

常用做法有橡皮圈拉弹法、社会不赞成厌恶干预、内隐致敏干预等。

3转移注意法

学校或班级通过组织各类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让网络成瘾学生参与其中。

4替代、延迟满足

培养替代活动(其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吸引其注意力。

使其在原来上网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了解成瘾学生的上网时间,在可控的前提下,逐渐减少学生上网时间。

5团体辅导法。

考点精讲8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

(-)品德的概念

品德是社会意识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_)品德的结构

品德的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一种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道德认识。

个体道德认识的形成主要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评价的发展、道德信念的确立等环节。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情绪和态度,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

So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在品德心理结构中,道德意志起着支撑和协调作用。

道德意志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循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

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培养道德行为的关键。

(三)道德发展理论

1.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

发现并总结了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发展过程。

他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分水岭。

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

皮亚杰认为5岁以前还是“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2)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权威阶段(5-8岁)也称为“他律期”。

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制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是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3)可逆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可逆阶段(8-10岁)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儿童一般形成了这样的概念:

如果所有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同伴间的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

这一期也称作“自律期”,也就是“自主期”。

道德发展到这个时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

(4)公正阶段(公正道德阶段)

公正阶段(10-岁)的儿童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发展而来的。

儿童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平等。

他们认为公正的奖惩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公正阶段的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不是依据单纯的、僵化的规则,而是考虑到他人的具体情况,出于同情和关心进行判断。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把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

段:

(1)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

处于前习俗水平儿童的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

他们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厉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阶段1:

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阶段2: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2)习俗水平

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

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

阶段3: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取向阶段。

在该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

阶段4: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在该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遵守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

(3)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达到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

阶段5: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

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以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他们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阶段6:

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也称为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普遍原则取向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个体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柯尔伯格确定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的划分不仅考虑儿童是选择服从,还是选择需要,还要看儿童对这种选择的说明和公正性。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顺序是固定的,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有许多人永远无法达到道德判断的最高水平。

考点精讲9中学德育的原则

1.导向原则

导向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要求:

(1)坚定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要求:

(1)讲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宽严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监督学生切实做到。

4.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⑶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6.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贯彻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⑶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7.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贯彻要求: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自觉地开展思想斗争,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8.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是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贯彻要求: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

贯彻要求:

(1)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2)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加强个别教育,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

考点精讲10中学德育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