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获奖教案《认识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7842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获奖教案《认识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二年级获奖教案《认识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二年级获奖教案《认识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二年级获奖教案《认识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二年级获奖教案《认识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获奖教案《认识米》.docx

《苏教版二年级获奖教案《认识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获奖教案《认识米》.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获奖教案《认识米》.docx

苏教版二年级获奖教案《认识米》

苏教二年级获奖教案《认识米》

认识米

教学内容认识米(教科书第64~65页例5、“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划等学习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能比划、说明1米的大概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作单位估计一些简单物体的长度,学会用米作单位的测量方法,能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2.使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测量等数学活动,体会认识“米”的必要性,形成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在估计长度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估计意识。

3.使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测量等活动,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人体上有一些可以使用的“尺”,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及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米尺、彩纸学生尺,学生准备米尺、直尺、彩带、标签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激发需求

1.复习长度单位“厘米”

谈话:

同学们,再我们的身上藏着好多神奇的身体“尺”呢!

瞧,这是小明的身体“尺”(出示图片)。

他食指的宽大约是多少?

他手掌的宽、一拃的长大约又是多少呢?

小结:

从图上看,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长度时,把物体一端对准0刻度线,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激发需求,引入长度单位“米”

引导:

现在我们找到了1厘米、7厘米和12厘米的身体“尺”。

像量这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那老师想知道黑板的长是多少,你会用这把学生尺来量一量吗?

现在请你拿学生尺,老师拿另一把尺,比一比,看谁量得又快又准。

谁愿意和我比?

启发:

我让你们先量了,你们怎么还没量完,比我慢啊?

大家注意老师刚才用了个什么长度单位吗?

引入:

是啊,学生尺太短了,厘米这个单位太小,用它老量黑板的长度很慢,要数出多少厘米挺不方便的。

看来,量像黑板这样比较长的物体,我们就需要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今天我们来认识“米”。

多种活动认识“米”

1.激发动机

提问:

关于“米”你们想知道什么?

激发:

小朋友想了解的真多。

那么1米有多长呢?

它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厘米有什么关系呢?

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先来认识1米。

认识“1米”。

(1)观察米尺。

引导:

在同学们桌上有一把尺,叫作米尺,请大家自己观察,你在米尺上看到了什么?

提问:

米尺上这些数是从几到几呢?

说明:

再米尺上,有刻度线和对应的0到100这些数。

通常,我们把0刻度线作为起点,从0刻度线到100刻度线之间的长就是1米。

引导:

在你的米尺上指一指,说一说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是1米,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交流:

谁来指一指,说一说。

说明:

从刚才观察中看到,这跟米尺的长就是1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

请同学们看一看米尺,具体看看1米有多长,闭上眼想出1米的长度,把它牢牢记在心里。

感知、认识1米长度。

①剪出1米彩带。

操作:

刚才我们借助米尺,知道了1米有多长。

下面我们还是利用米尺,来剪出1条1米长的彩带。

请同桌小朋友一个将彩带的一端对准米尺0刻度线按住,另一个同学拉直彩带对准米尺另一端100刻度线,然后剪断。

现在请同桌的两位同学捏住彩带两端,把彩带拉直举起,看看1米的彩带有多长。

说明:

这是同学们剪的1米长的彩带,1米有这么长。

②用学生尺拼、连。

引导:

同学们,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彩纸做的学生尺,估计一下,1米有几把这样的学生尺长?

小朋友估计得对不对呢?

我们一起用准备好的学生尺来拼一拼、连一连,验证一下好吗?

同桌对着米尺拼、连学生尺。

提问:

1米有几把这样的学生尺长?

过渡: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米尺1米长度、剪彩带和拼、连学生尺,感受到了1米实际有多长。

下面我们继续来体验1米大约有多长。

③用身体比较。

引导:

其实在我们身上不仅有1厘米、7厘米和12厘米这样的身体“尺”,还有1米的身体“尺”呢!

想不想来找一找啊?

老师的身高是1米65厘米,你知道指的是从哪儿到哪儿的高度吗?

哪你知道从地面到老师身体的哪儿高度是1米呢?

谁来猜一猜,在你认为老师身上高1米的地方贴上标签。

讨论:

那我怎么知道谁猜得准呢?

指名检验:

是啊,可以用米尺来检验一下。

提问:

检验时你想对老师提什么要求呢?

这样站行吗?

那你的米尺该怎么放呢?

哪位同学猜得比较准啊?

指出:

瞧,现在从地面到标签的高度是1米。

引导:

同桌两个小朋友能不能也这样来量一量,找一找,看看地面到你身体的哪里的高度是1米,找到后贴个标签。

交流:

你能告诉大家从哪儿到哪儿的高度是1米吗?

质疑:

咦,老师的标签子在腰上,她的标签快要到脖子上,而他的标签却在胸口,这是怎么回事啊?

指出:

是啊,身高不同,标签的位置也不同,但地面到标签的高度都正好是1米。

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的变化,你身上这个标签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④比划1米。

引导:

刚才我们找到了一把竖在身体上的“米尺”,身体上还藏着一把横着的“米尺呢!

比划:

手臂张开多大,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米呢?

请小朋友手臂张开,手掌撑住米尺两端,看看两手间1米有多长,再用双手比划出1米的长度。

交流:

现在谁能比较准确地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

引导:

现在老师可以悄悄告诉你们一个不用米尺、不用彩带,也能比较准确地比划出1米的小秘诀,想不想听?

看,像我们二年级大部分小朋友,手臂水平伸直,两只手朝里弯一弯,两个手腕间的距离大约就是1米。

你能像这样试着比划一下吗?

请小朋友张开双臂,这样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

指出: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找到了两把身体”米尺“,一把是在自己身高上的大约1米长,另一把是用两手比较出的大约1米长。

引导:

再把米尺在地面上竖起来,仔细看看1米有多高,和身上1米比一比,并用手比划一下1米的高度。

交流:

哪位小朋友来比划一下,从地面起多高大约1米?

多种活动感受1米。

引导:

其实感受1米的方法还有很多。

瞧,这几位同学也在感受1米大约有多长。

你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啊?

交流:

全班反馈,出示相应方法的图片并完成板书。

根据反馈和板书说明、小结:

像我们二年级的大部分同学,4到5个脚的长度大约是1米。

像我们班的同学,7个或8个一拃的长大约是1米。

4本数学书连起来的长度大约是1米。

每人挨个横着排,3个同学肩膀的宽大约是1米。

所以只要小朋友动脑筋,可以用很多活动和方法来记住1米大约有多长。

刚才我们就是通过比、量、摆、排等方法,进一步感受了1米大约有多长。

举例反馈。

引导:

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物体的长或高大约是1米。

双人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饮水机的高大约是1米。

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并集体确认。

小结:

生活中像这样长1米的物体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还可以再去找一找。

 

第02课时认识米

(二)

教学内容

认识米(教科书第64~65页例5、“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6题)

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划等学习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能比划、说明1米的大概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作单位估计一些简单物体的长度,学会用米作单位的测量方法,能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2.使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测量等数学活动,体会认识“米”的必要性,形成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在估计长度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估计意识。

3.使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测量等活动,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人体上有一些可以使用的“尺”,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米”及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

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米尺、彩纸学生尺,学生准备米尺、直尺、彩带、标签等。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量一量

1.教学“1米=100厘米”。

(1)看一看。

启发:

刚才我们剪了一根1米长的彩带,你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吗?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交流:

谁来说说看?

结合交流演示:

我们就用米尺来量一量,仔细看:

绸带的一端对着0刻度线,另一端对着100刻度线,所以这根长绸带长100厘米。

数一数

引导:

我们再来在米尺上仔细数一数,1米有多少个1厘米。

从0到1是1厘米,大家一起共同数:

1、2、3、4......9、10,10、20......90、100,到这里是100厘米。

所以1米等于——100厘米,100厘米就是——1米。

小结:

我们通过看、数、算,知道了1米等于100厘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数学”试一试“。

(1)估一估。

引导:

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1米有多长了,那黑板的长有几个这样的1米呢?

可以用手臂“米尺”先来估一估,谁愿意估?

指名学生先比划出大约1米给大家看看,然后1米1米地比划黑板的长,学生齐声数数,说出结果大约几米。

量一量。

引导:

到底估得准不准呢?

请两位同学用米尺来量一量。

现在小朋友开始测量黑板的长了,大家看好怎样测量的,边看边想测量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黑板长大约是几米。

谁来说说用米尺怎样测量?

测量:

现在哪位同学来量一量教室的门大约高几米?

先估再量。

现在请小朋友估计一下我们教师的长和宽大约几米,填在课本“想想做做”第3题的表格里。

估计得怎样呢?

我们请小朋友来测量一下。

指名学生测量并集体说出结果,填写在表格里。

追问:

我们教室长几米、宽几米?

请小朋友看教室的长和宽,想想是几米,看看有多长。

看一看。

观察:

同学们,长度单位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看,篮球架上球筐的高度大约是几米。

追问:

3米里面有几个1米?

说明:

我们知道了黑板的长、教室的长和宽、篮筐高度大约各是几米。

像这样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物体长度的例子还很多,只要你用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现在请你举例说一说: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做一做、说一说

1.做“想想做做”第4题。

教师示范给以为小朋友量身高和长度,说明先量出1米,接着再量还有多少厘米。

让同桌示范给以为小朋友量身高和长度,每人记住自己身高各是1米还多几厘米。

引导:

比比你的身高和长,你觉得有什么巧合吗?

说说你的发现。

指出:

一个人的长,大约等于他的身高。

你看人的身体上,有许多有趣的奥秘呢!

如果你留心注意的话,以后还会发现许多人体的秘密。

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读题,口答算式和结果。

做“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口答谁走的路近,说一说自己怎样想的。

追问:

从科学实验室到气象观测站,最短的路程能比85米少吗?

指出:

沿着科学实验室到气象观测站间的线段走,路程是最短的;也就是这两点间的路线,线段最短。

全课总结

反思: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啊?

总结:

学到这儿,小朋友们想要研究的问题基本上都找到答案了。

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

在实际测量中,学会了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特别是今天这节课,还知道了我们身上藏着许多身体“尺”,还能用米作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

小朋友的收获真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