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云峰镇中心学校高三语文测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7629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丽水市云峰镇中心学校高三语文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市云峰镇中心学校高三语文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市云峰镇中心学校高三语文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市云峰镇中心学校高三语文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市云峰镇中心学校高三语文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丽水市云峰镇中心学校高三语文测试题.docx

《浙江省丽水市云峰镇中心学校高三语文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丽水市云峰镇中心学校高三语文测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丽水市云峰镇中心学校高三语文测试题.docx

浙江省丽水市云峰镇中心学校高三语文测试题

2020年浙江省丽水市云峰镇中心学校高三语文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巴黎圣母院 柳鸣九

   圣诞节下午,我来到了巴黎圣母院。

   弥撒正在进行。

大厅里坐满了人,走道上也站满了人。

走道上的人像坐着的听众一样,也在胸前画十字,也随着神父的指挥唱圣诗圣歌。

音乐声和神父的声音一停,上千人的大厅里没有一点嘈杂声,人群只在唱圣歌的时候,在齐声回答“阿门”的时候,才发出声音。

这里什么人都有,有穿着讲究的,也有服装寒酸的,有老夫老妻,也有年轻的夫妇们和他们未成年的孩子,还有各种身份、各种年龄的男女。

他们的表情一样虔诚,法国人平时脸部常有的那种机智、活跃、调皮甚至玩世不恭的神情,都不见踪影了,完全沉浸在宣道和音乐声中。

有些人低着头在沉思,有的人把木椅转过来,跪在椅子上。

过道上不时有人走动,但动作缓慢轻柔,大气都不敢出,即使是青年人,也早已收起了他们一出教堂门也许就要恢复的放肆轻佻的常态。

我看到一个男子坐在神父的面前,这是一个练达世故的中年人,从讲究的衣着来看,他显然在世俗中混得相当不错,现在,他两手合在胸前,与神父严肃认真地交谈。

   多么值得深思!

在法国封建社会,从教会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以后,神父和教士就成为讽刺揭露的对象,宗教教义就受到诘难。

拉伯雷在《巨人传》里几乎把有关宗教的一切神圣的事物都嘲笑遍了。

到18世纪,宗教和教会更是遭到彻底的否定。

到了18世纪末,巴黎民众干脆涌入巴黎圣母院,打碎了原来的宗教偶像,在这里举行了理性女神即位的典礼。

然而,理性女神在巴黎圣母院的地位却难以巩固。

后来,拿破仑与教皇签订协议,在法国恢复宗教信仰,承认天主教是“大多数法国人的宗教”,于是,巴黎圣母院停敲了近十年之久的大钟又敲了起来,巴黎圣母院的“香火”再也没有断过。

   他们真相信天主?

现在已经是科学高度发达、人类进入了宇宙空间的新世纪,他们仍然相信诺亚方舟那些陈旧的神话?

记得两三个星期前,我和一对老夫妇坐在圣母院广场旁边的椅子上聊天时,我这样问他们。

那位衣着整齐的老先生回答说:

“的确相信。

如果您不相信,您怎么解释这样奇妙的世界是谁创造的?

而且,人,总应该相信一点什么。

   人,总应该相信一点什么。

现在,这些人的态度和表情,清清楚楚地告诉我,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严肃而神圣的时刻,他们从生存竞争中、从灯红酒绿中完全超脱了出来,正在思考一些严肃的事物。

我深知,他们所相信的东西只不过是并不存在的彼岸世界,然而,他们却相信得这样认真、这样严肃、这样执著、这样热烈,我多少有些感动了!

……

   我走出教堂的大门,准备乘地铁回我的住所。

我知道,地铁站旁有一个花市,那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地方;还有个鸟市,有各种奇珍鸟雀的啾叫与婉转啼鸣。

但今天是圣诞,恐怕不会开市。

走完.了阿尔戈尔街,到了塞纳河边,河对岸一排大电影广告赫赫在目,画的是……请允许我不加复述,画面实在不雅,而且,画的下方还有一句隐晦的粗话。

我知道这张广告在地铁的走道里、在街口、在河岸,到处都有,它像海洋一样包围着巴黎,因为,圣诞节期间,这部片子正在巴黎各影院上演。

   这时,我产生一个感觉:

比起这张广告来,我刚才在巴黎圣母院里所见识到的那一点“灵性”,也许是巴黎世俗扭转里的一缕轻烟。

12.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对巴黎圣母院大厅内仪式的场景进行描写?

(4分)

答:

                                                                      

13.作者“深思,,的内容有哪些?

请分条加以概括。

(6分)

答:

                                                                      

14.第六段中,作者写花市、鸟市和广告牌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15.结合作品,说说你对文章结尾段画线语句的理解。

(6分)

答:

                                                                      

参考答案:

12.①突出(渲染)大厅内肃静、庄重、虔诚的气氛;②表现人们对宗教的虔诚态度;③由这个生活场景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

(①②点各1分,③点2分)

13.①在法国历史上被否定的宗教,至今还有人相信;②在科学发达的现代,不少法国人仍然相信宗教;③沉浸在世俗生活中,但不少法国人仍然严肃认真地相信宗教。

(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14.①花市鸟市和广告牌象征了繁华、喧嚣、混乱的世俗生活,从侧面说明了法国人热衷宗教的原因:

找到精神慰藉,使他们从生存竞争和灯红酒绿的社会中摆脱出来;②把视角拉回到现实,与前面作者在巴黎圣母院的所见所闻形成对比,引人思考;③为结尾段作者的感悟做了铺垫。

(①“象征”1分,②“对比”2分,③“铺垫”1分。

意思对即可)

15.语句理解有:

(1)人们到圣母院可以获得心灵片刻的洗涤和安宁,但人们更多的时候沉溺于世俗的花花世界中无法自拔,这种精神净化方式自我完善如“一缕轻烟”,并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从上文广告牌一段可以看出。

   

(2)虽然这种精神净化自我完善的方式毫无力量,但是它可以让人知道敬畏,在抚慰竞争压力下疲惫不堪的灵魂,对抗世俗社会的污浊,去思考善的、美的、有意义的人生,使人生得到升华。

从上文与老人对话一可以看出段。

(理解语句4分,联系作品2分。

理解语句应注意句中“比起广告”、“灵性”、“轻烟”。

第一种理解重在“轻烟”,强调否定;第二种理解重在“灵性”,重在肯定。

意思对即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任继愈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

学界通常都称他为任公。

综观任公一生的业绩。

在两方面有重大贡献,学术方面是在中国哲学和中国宗教两大领域,文化事业方面的贡献则是组织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和领导国家图书馆。

任公一生取得的业绩、成就,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崇高品质为内在精神动力的。

很多人的学术研究,是成就自己的名山事业。

纵观任公一生却以学术为生命,挑起一份沉甸甸的文化担当。

任公的学术研究,尽管跨越多个领域。

研究的主线始终是传承中华文化,把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系于心头,如此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是很多人不具备的。

抗战期间顾及西南联大南迁的过程。

让青年时代的任继愈决心将学术方向由西方哲学转为中国哲学,为正在苦中煎熬的中华民族寻找振兴的文化力量,在他看来,中国哲学就是我们民族的生命,他主动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学着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社会和分析历史现象,再回头来剖析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任先生的学术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型。

他曾经谈到,经历十年浩劫,很多40岁以下的学者阅读古代文献都很吃力。

在他看来,中国正处在一个文化积累时期,要实现真正的文化繁荣还要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

因此,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转向对中华传统古籍的整理,为未来、为后辈学人打基础、积蓄力量。

”詹福瑞说,“古稀之年,任先生对文化传承仍然有着强烈的高度自觉,最是令人钦佩和感动。

正因为如此,老人著述一部带有自身学术总结性质的《中国哲学史》的计划,被一拖再拖、一延再延,最终未能实现。

对于学界,这是一个永久的遗憾;但对于老人,却是无悔的选择。

早在13年前,老人在给女儿的家书中就曾这样写道:

“要相信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对中华文明有所奉献,即使不为目前,也要为后世;即使今天用不上,只要看到日后对社会有用,就值得去干。

学术,乃社会公器。

以学术为生命,需要时刻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任公曾经说:

“写一本书要看对社会有没有用,经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他平时还一再强调,在学术上要坚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

有几分把握说几分话。

他说,我写的,完全是我想通了的,没说别人的话,我反对跟着凑热闹。

”任公还时常反思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不断修正自己的论点。

自1956年至2006年半个世纪间,任公先后撰写过《老子》的四个译本——《老子今译》、《老子新译》、《老子全译》和《老子绎读》。

为什么呢?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任公经过不断的思考、研究,对《老子》的哲学性质产生了新的论断,就在《老子今译》后,撰写了《老子新译》。

另一方面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发现帛书《老子》甲、乙本,1993年湖北荆门市沙洋区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竹简《老子》甲、乙、丙本。

根据新出土的这两种本子,任公及时对照通行本《老子》,又分别撰写出《全译》和《绎读》两个译本

老一辈学者中,季老(羡林)和任公都是凌晨4时多就起床看书、研究、写作。

当多数人8时上班,他们两位已工作3个小时了。

有些人可能还没注意到,任公晚年右眼视网膜脱落,几近失明,只得靠左眼看书,但他仍以坚强的毅力,坚持每天照常学习、研究或工作。

任公说:

“怠为万恶之源,对我们读书人来说,更是关键。

”他的学术成就是焚膏继晷,不分寒暑,长年苦读,潜心研究的结果。

任公对工作的态度也令人饮佩。

2005年任公从国家图书馆馆长岗位上退下来后,仍然坚持每周一、卤到馆,关心和指导馆里的工作。

任公担任主编较多,但他从不做“挂名主编”,对于选题主旨,篇章结构的敲定,书稿的审读,直至出版事宜,都是亲力亲为,尽心尽责。

凡是与任公熟悉的人都知道任公的“四不主义”。

除了前面提到的“不当挂名主编”,还有“为地”,“不出全集”,“不参加宴会”。

任公的90岁大寿那天正在国图开会,他拒绝庆祝,最后只接受了全体开会人员的鼓掌祝贺。

任公一生著作等身,却没有他自己的全集,任公这样说:

“不出全集,是因为我自己人来不看别人的全集。

即使是大家之作,除了少数专门的研究者,其他人哪能都看遍?

”所以,我想,我的全集也不会有人看。

不出全集,免得浪费财力、物力、耽误人家的时间。

”任公对别人的邀请一般都会应允,但每次参加完活动之后就离席,从来不在外面出席宴会。

任公一生就是如此保持低调,刻意远离公众视线,却把一生奉献给学术研究。

以学术为生命,是一种人生境界。

任继愈先生用他的行动再次证明:

人生的境界,决定着一位学者所能个及的学术高度。

(选自《任继愈先生追思录》,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为了传承中国文化,古稀之年的任继愈把全部的精力,转向对中华传统古籍的整理。

      B.任继愈为人有“四不主义”,这正是低调做人,远离公众视线,把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学术研究的具体表现。

      C.其他学者的学术研究只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名山事业,而任继愈把学术研究视为生命,完全不要名利。

      D.任继愈根据1973年和1993年分别出土的《老子》甲、乙、丙三个版本,先后撰写了《老子》的四个译本。

      E.本文通过对任继愈先生一生以敬畏之心治学,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已任的记述展现了一代大师的崇高境界和学人风范。

      

(2)文中说:

“把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系于心头,如此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是很多人不具备的”任继先生的“文化担当意识”有哪些具体表现?

请简要概括。

(6分)

      (3)作者认为:

“以学术为生命,需要时刻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请结合任继愈先生的学术研究。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4)文中说:

“任公一生取得的业绩、成就,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崇高品质为内在精神动力的。

”“崇高品质”与“业绩、成就、贡献”有什么关系?

请联系全文。

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参考答案:

(1)EB

3.张爱玲在《论写作》中有下面一段话,选出最符合作者想法的一项(3分)

年纪轻的时候,倒是敢说话,可是没有人理睬他。

到了中年,在社会上有了地位,说出话来有相当分量,谁都乐意听他的,可是正在努力的学做人,一味的唯唯否否,出言吐语,切忌生冷,总拣那烂熟的,人云亦云。

等到年纪大了,退休之后,比较不负责任,可以言论自由了,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听得人不耐烦,任是入情入理的话,也当作耳边风。

这是人生一大悲剧。

A.年轻人与老年人都较敢表达意见,但也不耐听他人意见

B.说话者地位越高、年龄越长,越能得到听众喜爱与信任

C.中年人处世多权衡利害轻重,常不愿说出与众不同之论

D.“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差距,形成“人生一大悲剧”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

A“也不耐听他人意见”无中生有,B与原文“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听得人不耐烦”意思相反。

D作者并没“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意思。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10分)

   南丰先生之文,原本“六经”,出入于司马、班固之书。

视欧阳庐陵,几欲轶而过之。

朱子喜读其文,特为南丰作年谱,常称其文字。

南丰之文深于经,而濯磨乎史汉。

深于经故确实而无游谈濯磨乎史汉故不庸不秽文至于斯亦可以上下千古而卓然垂不朽于著作之林矣!

(节选自张伯行《曾文引》)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

21.文中“南丰先生”指的是     (姓名),“朱子”指的是    (姓名)。

(2分)

22.根据材料,概括“南丰之文”的特点。

(3分)

参考答案:

20.(5分)深于经/故确实而无游谈/濯磨乎史汉/故不庸不秽/文至于斯/亦可以上下千古而卓然垂不朽于著作之林矣    .

21.(2分)曾巩  朱熹

22.(3分)源于经典;内容真实;格调高洁。

20.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给文言文断句,要先大致读懂文意,再抓住一些标志,结合文句意思进行。

“故”一般用于句首,“文至于斯”的“文”是这句的主语。

“濯磨”是一句的谓语,据此可以准确断句。

考点:

理解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

试题分析:

本题根据文段的出处张伯行《曾文引》,可推知“南丰先生”指的是曾巩,而朱子是朱熹,这是考生比较熟悉的。

考点: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

试题分析:

文中说“南丰之文深于经,而濯磨乎史汉”“上下千古而卓然垂不朽于著作之林矣”,意即南丰之文源于经典;内容真实,而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格调高洁。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秉忠,字仲晦。

其先瑞州人也,世仕辽,为官族。

曾大父仕金,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泽而下,遂为邢人。

秉忠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

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

后弃而隐武安山中。

久之,天宁虚照禅师遣徒招致为僧,以其能文词,使掌书记。

后游云中,留居南堂寺。

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过云中,闻其博学多材艺,邀与俱行。

既入见,应对称旨,屡承顾问。

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

论天下事如指诸掌。

世祖大爱之。

后数岁,奔父丧,赐金百两为葬具,仍遣使送至邢州。

服除,复被召,奉旨还和林。

上书数千百言,世祖嘉纳焉。

癸丑,从世祖征大理。

明年,征云南。

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

已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

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粲然一新。

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

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至元初,帝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

继升为上都,而以燕为中都。

四年,又命秉忠筑中都城,始建宗庙宫室。

八年,奏建国号曰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

他如颁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

十一年,扈从至上都。

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

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淡然,不异平昔。

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

有文集十卷。

(选自《元史?

刘秉忠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云禅师被召,过云中         过:

经过,路过。

B.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         赞:

赞颂,赞美

C.帝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   相:

审察,勘查。

D.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     宪:

法令,制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一个人行成人礼后,由父亲或长者给取的。

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

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易》也称《周易》《易经》,相传为周文王所著,成书于周代。

后来和《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一起并称“五经”。

C.“癸丑”“己未”为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中国历法上使用的纪年方法,十二个天干和十个地支顺序相配,六十年为一周,周而复始。

D.“世祖”是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秉忠才华横溢,不拘一格。

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出仕后又弃官隐居为僧。

后受世祖召见,与海云禅师一起入府觐见,颇受赏识。

B.刘秉忠心地善良,仁爱宽厚。

在攻打宋时,他以天地有好生之德劝喻皇上不要滥杀无辜,因他得以保全性命的百姓不可胜数。

C.刘秉忠精通治理,敢担责任。

他以天下为己任,通晓治理之道,善于古为今用,辅佐世祖建立元朝,并为元朝定规立制费尽心血。

D.刘秉忠恬淡闲散,好学不懈。

身居高位后,他仍斋戒居住,粗茶淡饭,整日恬淡安静,与以往没有不同,常常诵咏诗词自娱自乐。

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2)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参考答案:

10.B   11.C   12.A   

13.

(1)刘秉忠采纳祖宗的旧制,参照适合于今天的古代制度,一条条地列出来上报给他听。

(“采”“参”“条”以及定语后置句式)

(2)他闲暇时帮着皇上参谋,推荐可供重用的人才。

凡是他所甄别选拔的,后来都成了名臣。

(“燕闲”“顾问”“器使”“甄拔”)

10.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这句话出自文章第二段,文中的语境是“癸丑,从世祖征大理。

明年,征云南。

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

已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前一句中说“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从“复以云南所言……”可以判断,两处“赞”的意思应是一样的,前一句中“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是“赞”的内容,“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这是“赞”的结果,由此可以知道此处“赞”应是“规劝,引导”的意思,这句话属于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是“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赞”,意思是“用天地爱好生灵,英明神武王者般的皇帝不该滥杀无辜来规劝”。

11.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

C项,十天干,十二地支。

1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A项,“后受世祖召见,与海云禅师一起入府觐见,颇受赏识”对应的句子在第一节,文中说的是“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过云中,闻其博学多材艺,邀与俱行”,“世祖”召见的对象是“海云禅师”,“邀”的主语是“海云禅师”,可见刘秉忠并没有被世祖召见,而是海云禅师邀请他一同前去。

点睛:

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

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第一段找到选项A对应的文字,“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过云中,闻其博学多材艺,邀与俱行”,然后再把选项中这一内容对应的分析进行比对,由此可以发现,“邀与俱行”,“邀”的主语是“海云禅师”,而之前世祖召见的只是“海云禅师”一人,故选项中“受世祖召见”这一说法错误。

1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采”,采纳;“参”参照;“条”,一条条;“古制之宜于今者”,定语后置句式,正常语序为“宜于今之古制”。

第二句中,“燕闲”,闲暇之时;“顾问”,参谋;“器使”,重用;“甄拔”,甄别选拔;“人物可备器使者”,定语后置句,应为“可备器使之人物”。

【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秉忠,字仲晦。

祖籍瑞州人,世代在辽为官,官宦世家。

曾祖父在金为官,担任邢州节度副使,因此在邢州安家,所以自祖父以下,就成为邢州人士。

刘秉忠生来风姿卓越出众,志气豪迈爽朗,不拘一格。

十七岁时,担任邢台节度使府令史来赡养父母。

后弃官离开,武安山中隐居。

过了很久,天宁的虚照禅师派徒弟招纳他去做了和尚,因为秉忠能诗能文,便让他担任掌书记。

后来游历云中,居住在南堂寺。

当世祖还没有登基时,海云禅师被世祖召见,海云禅师经过云中,听说刘秉忠学问渊博,多才多艺,便邀请他一起去。

晋见世祖后,刘秉忠回答问题,很符合旨意,多次解答世祖询问。

刘秉忠没有什么书不读,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类,没有不精通的。

谈论天下的事就像谈论手掌中的事。

世祖很喜欢他。

几年后,秉忠的父亲去世,他回家奔丧,世祖赏赐百两黄金作为丧葬资费,并派遣使者送到邢州。

服孝期满,秉忠又被征召,遵奉旨意回到和林。

他呈上数千字的建言,世祖都赞许采纳。

癸丑年,跟着元世祖征讨大理。

第二年,元世祖征讨云南。

刘秉忠常常介绍天地是爱好生灵的,英明神武王者般的皇帝不该滥杀无辜,所以攻克城的时候,从不胡乱杀人。

己未年,刘秉忠跟着世祖讨伐宋,又用在云南说过的话尽力劝说他,所到之处保全的生命数也数不清。

(或使人民生命得以保全,救活的人不计其数。

中统元年,元世祖即位,询问治理天下的关键、修养百姓的好方法,刘秉忠采纳祖宗的旧制,参照适合于今天的古代制度,一条条地列出来上报给他听。

世祖于是下发诏令建立元,建立中书省、宣抚司。

于是朝廷的旧臣、山林的隐逸之士,都被录用,人才济济,粲然一新。

刘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大小,凡是有关于国家的大事,知道的没有不说的,说的皇上没有不听的,皇帝对他越来越宠爱信任。

他空闲时帮着皇上参谋,推荐可以供重用的人才。

凡是他甄别提拔的,后来都成了名臣。

至元初年,皇上命令刘秉忠在桓州东滦水北面查勘土地,在龙冈建筑城池,历时三年完成,命名为开平。

后来把开平作为上都,把燕作为中都。

四年,皇上又命令刘秉忠建筑中都城池,开始修建宗庙宫室。

八年,刘秉忠奏请封建国号大元,把中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