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的原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7365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太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的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亚太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的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亚太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的原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亚太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的原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亚太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的原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亚太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的原因.docx

《亚太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的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太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的原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亚太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的原因.docx

亚太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的原因

海南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

亚太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的原因分析

姓名:

###

学号:

 200811502138

专业:

旅游管理

年级:

2008####

系别:

地理与旅游学院

完成日期:

2010年5月

指导教师: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数据等行为。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声明

 

海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海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目录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性声明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声明

1.引言

2.绪论

2.1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方法

2.1.1研究背景

2.1.2研究目的及意义

2.1.3研究方法

3.国际旅游环境分析

3.1国际旅游区域划分

3.2欧洲地区旅游业概况分析

3.3美洲地区旅游业概况分析

3.4亚太地区旅游业概况分析

4.亚太地区旅游优势分析

4.1三大地区旅游现状对比分析

4.1.1欧美地区旅游徘徊不前

4.1.2美国次贷危机影响

4.1.3亚太地区具有“比较优势”

4.2亚太地区旅游优势

4.2.1政治优势

4.2.2经济优势

4.2.3交通优势

4.2.4文化生活差异优势

4.2.5旅游品牌优势

5.结论及研究展望

5.1结论

5.2预测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亚太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的原因分析

作者:

孙建乐指导老师:

杜娜副教授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海口,571158)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旅游也逐渐成为全世界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旅游本身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不再像以前只是在小范围区域里进行近距离旅游活动;而是发展到跨国,跨区域的远距离旅游活动。

然而不同类型的人有着不同的旅游需求,所选的旅游地也不同。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调查报告,亚太地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旅游者的热爱。

到亚太地区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

关键词:

亚太地区热点分析

WHYDOESTHEASIANPACIFICAREABECOMETHETRAVELINGHOTSPOTREGION

Author:

SunJianLeTutor:

AssociateProfessorDuNa

(tourismmanagement,geographyandTourismcollege,

HainanNormalUniversity,HaikouChina571158)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society,people'slifehadgreatlyimprove,tourismhasbecomeapartoflifearoundtheworld.Thetouritselfisalargebreakthrough,nolongeronlyinasmallarea,Buttodevelopinternationallong-distancetravel.However,differenttypesofpeoplehavedifferenttravelneeds,theselectedtouristplacesarealsodifferent.AccordingtotheWorldTourismOrganization’sreport,Thenumberoftouriststotheasia-pacificregionincreasedyearbyyear.

Keywords:

AsianandPacificregionsHotspotAnalysis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旅游也逐渐成为全世界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旅游本身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不再像以前只是在小范围区域里进行近距离旅游活动;而是发展到跨国,跨区域的远距离旅游活动。

然而不同类型的人有着不同的旅游需求,所选的旅游地也不同。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调查报告,亚太地区2005年国际旅游总收入为1410亿美元,占全球国际旅游总收入的21%。

从全球来看,2007年1至4月份,亚太地区旅游接待人数增幅最大,达到9%。

非洲增幅8%,中东增幅8%,欧洲增幅6%。

与全球各区相比,虽然美洲地区接待人数增幅最小,只有4%,但比2007年美洲地区增长2%的预测翻了一翻,仍然非常值得肯定。

【1】由此得出亚太地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旅游者的热爱。

到亚太地区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

2.绪论

2.1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

2.1.1研究背景

亚太地区旅游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在国际舞台可谓是大放异彩。

无论是从国际游客来访人数,还是旅游收入都在稳步增长。

我们可以从图中数据得出,除了在2003年非典期间和2009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期间,国际旅游入境人数有所下降以外,其他时间国际旅游入境人数都在稳步增长。

由此得出,在一般情况下,亚太地区越来越受到国际游客的关注。

(表一)

2.1.2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通过对材料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亚太地区旅游业在各方面的优势,并找出成为旅游热点的原因。

同时通过对亚太地区以及世界各旅游区的理解,更好为亚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建议。

使我们可以更好的进行旅游规划,发展出拥有自己特色的旅游方式,吸引更多国际游客。

增加亚太旅游地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是亚太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接待区域。

2.1.3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资料,参考其他人的观点和建议,进行系统分析与综合。

调查研究法:

通过所调查的相关资料与数据,汇总分析来研究。

比较研究法:

对其他人的观点通过对比,总结优势与不足,结合实际,总结出更具有适应性的结论。

3.国际旅游环境分析

3.1国际旅游区域划分

国际旅游市场是由世界旅游组织(总部设在西班牙马德里)根据旅游客源特征来划分的。

总共有六大旅游市场:

欧洲旅游市场、美洲旅游市场、东亚太平洋旅游市场、中东旅游市场、南亚旅游市场。

我们所说的亚太地区就是东亚太平洋地区。

【2】

在这六大旅游区域里,欧洲由于旅游业发展较早,旅游在各方面都以成熟,所以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市场。

然而近几年由于亚太地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已逐步超过美洲旅游区,进而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旅游接待市场。

美洲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降到第三位。

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世界三大旅游接待市场。

欧洲、亚太、美洲。

3.2欧洲地区旅游业概况分析

欧洲(全称欧罗巴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三面临海,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为界连接亚洲大陆,西濒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欧洲旅游区从东部的白令海峡向西一直延伸到大西洋沿岸,是沿纬线方向延伸距离最长的旅游大区。

全洲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8%,是世界第六大洲。

欧洲共有45个国家和地区,在旅游地理上习惯分为西南欧、中欧、北欧和东欧四个旅游地区。

欧洲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希腊、古罗马曾是欧洲古代文明的代表,文化绚丽多彩。

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创造出众多璀璨的艺术珍品,同时欧洲又是产业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祥地,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都在此留下遗迹,拥有众多颇负盛名的城堡、教堂、雕塑、绘画、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人文旅游资源。

欧洲是近代旅游业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

欧洲各国除利用本国的旅游资源开展海滨、登山、滑雪、狩猎等活动外,还举办国际旅游博览会、旅游市场会,以促进和加强旅游区域的协作和开展中短途旅游。

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奥地利、英国等国家是传统的旅游国家,每年接待的旅游者超过1000万人次。

二战以来,尽管欧洲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和旅游创汇在世界总份额中比例逐渐下降,但迄今为止仍占世界之半。

2000年欧洲共接待4.033亿人次,2001年虽然受到英国、爱尔兰和荷兰发生“口蹄疫”和美国“9•11”事件的影响,仍然能够保持4亿人次的接待量,全年接待国际旅游入境人数增长率仅下降0.7%。

2002年全球国际旅游者达到7.15亿人次,欧洲接待了4.11亿人次,占世界旅游市场的57.5%。

接待游客最多的国家是法国,2002年接待人数达7670万人次,占世界旅游市场的10.7%。

其次是西班牙、意大利,接待人数分别为5130万人次、3950万人次。

【3】欧洲各国除利用本国的旅游资源开展海滨、登山、滑雪、狩猎等活动外,还举办国际旅游博览会、旅游市场会,以促进和加强旅游区域的协作和开展中短途旅游。

欧洲出国旅游者中,90%在区域内作近距离旅游,10%去其他洲作远距离旅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世纪以来,欧洲旅游接待人数的在世界总份额中的比例在逐渐减少,据预测,在1995—2020年中,其旅游业的年均增长率为3.1%,低于世界旅游业平均增长率4.3%,占世界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从59%降为45%。

但世界头号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仍将不可动摇。

3.3美洲地区旅游业概况分析

美洲(全称亚美利加洲),陆地面积4472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30%。

居民大都是英、法等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其次是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人种。

全美洲包括51个国家和地区,在旅游地理上习惯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两大旅游区。

美洲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北美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拉丁美洲为发展中地区。

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经济发展较快,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等国,已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或工业基础。

美洲旅游业起步较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迅速。

目前,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规模仅次于欧洲,为世界第二大旅游发达地区。

美洲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极不平衡,旅游业较发达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秘鲁、加勒比海各国。

这些国家又由于其经济发达程度、资源特色各不相同,旅游业发展也有很大区别。

美国、加拿大土地辽阔,具有多处壮丽的自然景观,经济、文化、科技发达,因而这两国有众多的国家公园、现代化的游乐场及博物馆。

两国旅游业发达,美国号称世界头号旅游大国。

墨西哥、秘鲁历史上曾长期为印第安文化遗址为主要吸引物,供旅游者参观浏览。

加勒比海各国利用热带海岸的优势,发展海滨浴场、游航俱乐部、避暑别墅、矿泉疗养、旅游业自20世纪80年代采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3.4亚太地区旅游业概况分析

本地区包括东亚的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南亚地区的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等国,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

东亚太地区旅游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是因为有着强有力的推动因素。

首先是经济的高速发展。

东亚太地区除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为经济发达国家,新加坡、韩国为新兴工业国家,其余大多为发展中国家。

近20年来,东亚太地区一直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等等,这都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东亚太地区各国经济的多样性和互补性,使该地区的经济合作潜力巨大,现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和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地区合作组织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东亚太地区的旅游资源也极具特色。

本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景色多姿多彩,是世界上山水风光最为壮美的旅游区之一。

自然景观差异非常明显,许多生物资源表现出古老性、独特性、稀有性。

另外,在东亚太地区包价旅游价格偏低,即使是东亚太地区旅游消费较高的新加坡,饭店客房的出租价格也低于同样标准的欧洲一些国家,因此在旅游价值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东亚太旅游区虽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但是许多政府都能意识到旅游宣传促销的重要性,意识到自身远离世界主要客源市场的弱势,积极在旅游宣传促销上下功夫,注重促销方式的多样化,摘差异性促销。

东亚太地区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开放,引入外国技术设备时都要花费大量的外汇,各国政府都希望通过发展入境旅游来弥补贸易差,因此各国都比较重视旅游业。

1974年以前.入境旅游的市场份额基本上被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和泰国瓜分,70年代后期以来,则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开始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如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甚至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等,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均为“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

4.亚太地区旅游优势分析

4.1三大地区旅游现状对比分析

旅游业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从最初的欧洲旅游一家独大,发展到现在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可以说世界旅游业是在不断地发展,各大旅游区之间也在相互竞争。

我们会从“世界各地区国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情况”(表二)和“世界各地区国际旅游收入情况”(表三)入手,对现今世界三大旅游地区加以比较和分析。

如(表二)所示,世界旅游市场在总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在格局分布上也重新洗牌。

旅游目的地重心东移,欧美市场中经济发达国家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已被打破。

目前他们虽然还是世界旅游市场的主题,但所占和美国的份额却逐步下降。

1950年欧洲相加,占世界旅游市场96%;2000年,这一比重下降到75%,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

2004年欧洲的市场份额下降到55%。

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地区正迎头赶上,市场份额逐步增加,其中最突出就是亚太地区,从1950年0.8%的市场份额上升到了2004年的近20%。

自20世纪50年代起,亚太地区每一个十年的平均增长率都高于欧美,处于世界第一,第二位。

同时2004年亚太地区接待旅游人数达1.45亿人次,在世界各大区中增长速度最快,占世界国际旅游人数份额由1990年的13%猛增到2004年接近20%。

【4】

(表二)

从国际旅游收入上看,欧美仍占居世界第一、第二,但亚太后来居上,出现赶超美洲,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二的趋势。

欧洲(主要是西欧工业化国际)和美洲(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既是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同时又是有购买力的旅游客源地。

1950年美洲的国际旅游收入为11亿美元。

亚太地区仅为4000万美元,与欧美相差20多倍。

20世纪60年代起,欧洲超过了美洲成为世界第一,并一直保持1倍以上的优势。

但随着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越洋旅游成本高居不下。

上述两种因素的此消彼长,使得国际旅游竞争中,欧洲地位越来越强势,美洲地位逐渐衰落;另一方面亚太地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和追赶趋势,1950年-2000年期间,亚太地区国际旅游收入年增长率达到13.2%,是世界六大区中增长最高的。

随着亚太经济的不断增长,使得亚太地区的旅游业继续保持着大大高于欧美地区的发展速度。

1950-2004年世界各地区国际旅游收入情况

(单位:

十亿美元)

美洲

亚太

欧洲

1950

1.1

0.04

0.9

1960

2.5

0.2

3.9

1998

115.2

76.6

234.1

1999

120.0

83.7

233.1

2000

131.0

90.4

231.6

2001

119.8

93.5

226.7

2002

113.7

99.1

241.2

2003

114.2

98.4

283.4

2004

132.0

129.5

328.5

(表三)

4.1.1欧美地区旅游徘徊不前

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早,欧美是世界上国际旅游最集中、国际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区域,1986年以前共接待全球国际旅游客总人次的72%,但是欧美地区的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是区内客源,即各国、地区互为客源。

这也就限制了欧美旅游业的发展。

以前是因为自身旅游业发展较早,各个基础设施都很完善,经验也较足。

所以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但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并且全球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德国居民的出国旅游市场规模已接近“封顶”程度。

因此各国、特别是德国出境旅游人次规模和增长速度已达到满载负荷,很难提高。

同时因为欧美旅游业发展已趋于成熟,发展空间不会太大。

对于周边的客源国吸引力也在逐渐减退。

同时由于亚太地区旅游业正在快速发展,所以亚太地区各旅游目的地得此契机,在国际旅游的市场上大显身手。

4.1.2美国次贷危机影响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波及,经济也不稳定,所以全球范围内旅游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尤其以经济较为发展的地区受影响最为严重。

对于亚太地区来说次贷危机也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那么明显。

因为中国近几年来一直都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人,同时中国对这次次贷危机事件处理是非常好,把这次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

也正是中国的作为使亚太地区经济没有受到严重波及。

所以亚太地区的旅游业相对于其他旅游大区来说受到的影响是最低的。

也正是因为亚太地区受到影响较小,所以相对于其他旅游区来说亚太地区的旅游人数接待并没有下降太多。

有的地方更是因祸得福。

因为次贷危机的影响,欧美地区的旅游业受到了严重影响,欧美各地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对本地区的旅游业都做了相对调整,各国政府都鼓励游客来该国游玩,其中曾经很难批签证的美国现在也采取这种措施,在价格方面更是大打折扣,所以国内更多的有钱人愿意出国旅游,自然带动了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

4.1.3亚太地区具有“比较优势”

亚太地区旅游业相对于其他旅游区,比较起来有一定的优势。

如前所述,欧洲旅游业已接近成熟,不会再有更大的发展,接待游客的总量难以提高。

同时欧洲区内旅游者对该区各主要旅游目的地在旺季时人满为患和拥挤感到不满和失望,再加上他们对新旅游胜地向往,使得大量的国际游客流失,而亚太旅游区作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既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又是由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的混和体,既有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又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

因此,欧洲流失的本土客源将可能选择远距离旅游,前赴亚太地区。

近几年欧洲赴亚太出国远程旅游呈增长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就证实了这一点。

就北美而言,由于美元对欧洲主要货币持续疲软,美国游客在欧洲的购买力下降,美国客源对欧洲旅游目的地需求受到抑制,必须寻找转移地区,相反,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的货币汇率都同美元直接挂钩,美元的价值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相对而言又较为坚挺和稳妥,因此,美游客选择亚太地区为旅游目的地的人逐年上升。

以中国大陆为例,1990年赴华美国游客为233193人次,仅两年时间,1992年就达到346303人次【5】。

正是由于旅游季节的分布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使得亚太地区得到了大量的欧美游客。

4.2亚太地区旅游优势

4.2.1政策上的优势

现在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各国都把旅游你做事朝阳产业来大力发展。

同时各国政府在对旅游业的发展上都持鼓励态度。

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特别是旅游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使得各国都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从国际层面来说,联合国把世界旅游组织纳入其专门机构,为旅游业发展提升了更高的平台。

从亚洲各国看,都把旅游这一新兴产业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决策中。

比如日本,日本以汽车和电子产品制造基地闻名于世,而近年来该国进行了明显的政策调整,提出了旅游立国的战略,其中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日本欢迎您”宣传攻势。

来自业内消息说,为此日本政府的旅游促销经费提高了近10倍。

韩国也把振兴旅游作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国前任总统可能是第一位在电视上为旅游和世界杯做宣传的国家元首。

韩国重视旅游业还表现在积极开展社会文化活动,促进旅游发展。

在世界旅游组织“可持续旅游--旅游扶贫”项目中,韩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项目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活动。

最具创举的要说韩国出台的以旅游功能为主的城市建设新模式,这就是被称作“旅游休闲城市”(TLC)的新理念。

它是以商业功能为引导,中心区以旅游、科研和居民区功能为主的城市开发理念,致力于房产、教育、保健和文化建设,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模式。

就象是一座工业园,所不同的是,TLC是以旅游功能为主体。

【6】

    中国已经成为领先于亚洲的旅游目的地,也是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

这一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于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减少,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发展,加入WTO更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上升,而这种种重大决策决定了中国日后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基础的稳固使得中国的旅游业快速发展。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出的宣传口号“北京欢迎您”使得世界知道了中国,知道了北京。

奥运会期间旅游业为中国回收了大量的资金。

也使得北京奥运会成为了一届最成功的、收益最大了奥运会。

还有就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这次盛会又会使中国旅游业再一次在世界大发异彩。

正是由于国家的决策才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正是因为国家的决策促进了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

  总之,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对旅游业都采取了积极发展战略,鼓励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以马尔代夫为例,上世纪70年代的马尔代夫曾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而如今,由于大力发展旅游业,马尔代夫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名列南亚前茅。

2004年该国人均GDP8229美元,位居南亚第二。

正是因为亚太地区各国对旅游业都持以支持态度,亚太地区旅游才有了长远的进步,逐步缩小与欧美之间的差距。

 

4.2.2经济优势

过去20多年时间里,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球其它任何地区,亚洲“四小龙”更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世界旅游组织指出,1980年至1991年10年时间内,亚洲整体经济增长率为5.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2.2%的两倍半多,90年代以来增长率也一直维持在4%的水平上。

【7】除去各种自然灾害,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中国的GDP产值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更是连年增长。

在中国的影响下亚太各国在经济技术方面都有所增长。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不断发展,一方面,人们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加,将有更多的区内国际客源产生;另一方面,亚太地区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各种旅游基础设施也加以完善。

也会吸引更多的区外旅游者来访。

2010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在中国和印度的带领下,预计增长幅度将达7%。

中国经济增幅有望达9.5%,印度预计达8.3%。

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候,得益于亚太地区最大经济体的财政刺激方案,该地区仍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2009年占世界总人口62%的亚太地区总体经济增幅为4%。

另外亚太各国之间也加强了经济合作。

通过区域化合作可以给亚太各国提供广大的市场,巨额的流动资金以及给宽松的外部环境,让各国更加大胆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

通过各种工各样的区域合作,不断扩大亚洲各国的合作范围,加强经济交流。

同时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有利于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扩大亚太各国经济开放,使亚太更加顺利的融入世界的金融体系里。

同时还可以共享全球知识、技术。

4.2.3交通优势

廉价航空对于欧美地区旅游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于亚太地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