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概论》学习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7266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9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童庆炳《文学概论》学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童庆炳《文学概论》学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童庆炳《文学概论》学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童庆炳《文学概论》学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童庆炳《文学概论》学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童庆炳《文学概论》学习重点.docx

《童庆炳《文学概论》学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庆炳《文学概论》学习重点.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童庆炳《文学概论》学习重点.docx

童庆炳《文学概论》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理论的任务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我们对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有了一个总的概念: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文学理论的任务

  第一,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那么文学发展的根由是什么呢?

我们今天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发展又有何规律呢?

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第二,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必然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同,在性质上必然有其独特之处,而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第三,“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作论。

  第四,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像题材、形象、语言、结构、类型、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第五,作家笔下的文字作为文本如果被束之高阁,不与读者见面,那还是死的东西,还不是活的审美对象,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

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活动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恰好是与文学四要素构成的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相对应的。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一)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

先有文学活动的实践,然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关于文学活动的本质、文学创作、作品构成、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无一不是从文学活动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二)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就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而言,它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就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即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就现在而言,我们的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

首先它的价值取向必须是民主的,即以提倡广大人民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为依归,而不能以少数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为依归。

一切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文学理论,只考虑少数人的利益和趣味,完全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趣味,这是不民主的,这种文学理论我们必须抛弃。

其次,我们的文学理论必须是科学的,科学形态的文学理论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揭示文学活动的规律,总结出文学创作和欣赏的经验,具有深厚的学理性,不是一味迎合某种政治的需要。

过去在文学理论上面一味提倡“文学为政治服务”,铸成了偏差和错误,耽误了许多时间,这个教训必须吸取。

第三,我们的文学理论必须是现代的,在当代中国,发展文学理论,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向现代化迈进,我们的文学理论也必须实现现代性的创新。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一)文学哲学

  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即作家作为主体反映作为客体的生活,作品论、接受论中也有不少哲学层面的问题,这样,反映论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角,成为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因此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哲学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文学哲学,以其科学性超越了以前的文学哲学,成为文学理论的基石。

(二)文学心理学

  创作—作品—接受过程,这是一个心理转换过程,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接受,都是特殊的心理行为,因此采用心理学的视角,建立起文学心理学,才能切入这些特殊的心理行为进行研究,文学心理学是文学理论的又一重要形态。

(三)文学符号学

  创作—作品—接受的过程,又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因为文学创作旨在向人们传递特殊的审美信息,创作必须运用语言符号,作品则是语言符号的结晶,文学接受则首先要破译语言符号,这样符号学的视角对文学理论来说就变得极为重要,而文学符号学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基本形态。

(四)文学社会学

  现在再从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这个流动的系统来看,首先,从文学创造到文学消费是一个组织起来的社会文化过程,这一过程不能不受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而浸润着社会思潮,反映着社会风貌,直接或间接地回答社会问题,即或文学创造和消费的是一些空灵的、超脱的、虚玄的、恬淡的产品,也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纯净”而不带社会性。

因此,社会学的视角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文学社会学无疑是文学理论一种重要的形态,而且在所有的形态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五)文学价值学

  文学创造到文学消费的过程,又是文学的艺术价值产生、确立和确证的过程。

所谓价值是指某事物对人所具有的意义。

文学作品显然对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它具有价值;这种价值一般不是指实用价值,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价值;这种艺术价值在文学创造中产生,在文学作品中得以确立,在文学消费中得以确证。

(六)文学文化学

  面对创作—作品—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艺术消费这统一的文学活动系统,还有一种把各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论,这就是文学文化学。

这种形态的文学理论以“泛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文学理论,中国先秦到魏晋以前的文学理论基本上属于这一形态,西方从古希腊到18世纪以前也基本上属于这一形态。

但是随时代的变化和各门科学中综合倾向的发展,人们又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实现对文学活动的多视角的协同和综合研究,如西方的文化批评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是又回归到文学文化学的路子上去了。

因此文学文化学又可以说是一种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

(七)文学信息学

  创作—作品—接受系统又是特殊的信息系统,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特殊信息的传播,文学接受则是特殊信息的接收,从文学接受再到文学创作则是信息的反馈。

这样一来,从信息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学活动必然要形成一个新的学科——文学信息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文学活动论

文学反映论  

艺术生产论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艺术交往论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实际上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活动,即人的生活活动。

“人的生活活动”在马克思的学说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旨在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

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才展现和外化出来。

文学反映论

 

  文学是人的一种活动,那么这种活动就具体性质来说究竟是一种什么活动呢?

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

艺术生产论

  文学活动作为人的活动之一,一旦进入现代资本运行的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就随着时代的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这是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后,主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文学艺术活动的结果。

当然,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概念具有多种意义:

  第一种意义,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

  第二种意义,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第三种意义,专指在资本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是为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术品都具有商品的属性。

本书主要从第一种和第三种意义来理解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因为这种理论强调了文学艺术不是孤立存在,它的发展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我们必须归根到底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中,才可能获得对文学艺术最终的解释,这样就为我们揭示文学发展变化的奥秘寻找到一个更宽阔的视野。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马克思、恩格斯把文学艺术纳入到他的整个社会结构理论中,明确指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一种基本看法。

  当然,他们并没有直接提出“审美意识形态”这个完整的概念,这个概念是20世纪西方和东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提出来的,是对于马克思文学思想的发展。

  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艺术交往论

  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交往的思想就被突出地提出来了。

特别是在论述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的相互关系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二篇文学活动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活动与文学活动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文学活动的地位

文学活动的构成

文学活动的发生

文学活动的发展

活动与文学活动

  文学作为一种活动(activity),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

马克思主义则认为,人必须首先满足吃、喝、住、穿的基本需要,然后才能从事科学、艺术等高级活动,这实际上也指明了人的存在具有动物性的一面。

动物的活动完全是一种无意识的、对自然的被动的适应过程。

反之,人的活动是不能仅以生命活动来说明的。

人的活动是一种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从认识论层面看,既然人是从一定生活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那么也理应从生活活动出发来认识人的特性。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

  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2.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文学活动的地位

  文学活动基本上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而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则可称为审美性或情感性的精神活动,如各种门类的艺术,文学属于审美精神活动的范围。

文学活动的构成

1.世界

  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世界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以及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由此形成了模仿论(包括再现论、反映论)的立论依据。

2.作品

  文学反映的世界并不等于世界本身,同时,文学表达的情感也多不同于作者内心的实际感受,这两种不同终究要在作品中显现出来。

因此,作品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3.读者

  文学活动不只是作者创作的活动,它还应包括文学读者进行阅读鉴赏的活动。

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

因此,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因此,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其中,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是他们能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至于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而作品,作为显示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

因此,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文学活动的发生

1.巫术发生说

  所谓巫术,就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有目的和意义的行为方式系统,也可以说是一套前文明的世界观。

其特点是总要采用一定仪式,使巫师由人过渡为神或具有神性的人的表征。

  巫术说倒还不是说文学直接来源于巫术,而是认为巫术意义的生产过程对文学创作有某种启发意义,甚至,巫术活动的仪式化还为某些文学类型提供了直接的借鉴,比如在金枝传说中,杀“国王”的仪式就已经有了戏剧艺术的胚芽。

2.宗教发生说

  宗教与巫术都相信超自然的力量,二者也常常混杂,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

从产生时间看,巫术在史前社会就有了,宗教则是人类已进入文明阶段才产生;从世界观上看,巫术认为人能控制自然,具体手段是采用相应仪式,宗教则多认为这种控制是不行的;从表现形态看,巫术包含了许多技术操作问题,宗教更多地包含的是人生价值探讨和道德训诫问题。

在历史上,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点集中表现在欧洲中世纪。

3.游戏发生说

  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

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席勒在康德基础上更进一步,认为“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在席勒看来,动物有时一些无谓的嘶吼就是为了发泄身体多余的精力,这是动物的游戏。

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在于,动物的游戏还局限在身体运动的方式,而人还有想象力的游戏,艺术活动就是这类游戏。

4.劳动说

  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第二篇文学活动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的通行含义

文学与非文学

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文学与话语

文学与话语蕴藉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文学的文化含义

  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并不是指今天所谓“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而是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

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正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这正是文学的审美含义。

  这是从文学的广泛的文化含义中分离、独立出来的狭义文学观念。

  文学不再指代用语言或文字传输的所有文化现象,而仅仅是指其中富有审美属性的那一部分。

  这样,文学就成为与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不同的特殊审美形态了。

文学的通行含义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与此含义不相符的哲学、历史学、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其他文化形态,当然就不属于文学范畴,而成为非文学了。

文学与非文学

  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

  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

  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意识的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对于文学的情形归根到底要由经济基础来说明;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

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无功利与功利

  在文学活动中,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

  文学的无功利性“背后”又总是存在着某种功利。

文学直接地是无功利的,但间接地或内在地却又隐伏着某种功利性。

  这一点可从文学作为作家和读者的社会话语活动,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两方面来看。

  1.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间接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

这种功利性诚然不同于商人对森林财富的占有欲和科学家对森林科研价值的探究欲,但却显现为审美地掌握世界这一深层目的。

这就是说,审美地掌握世界这一功利深深地隐伏于无功利性内部。

  2.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作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如此看来,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又间接地指向某种功利。

确切地说,无功利性是直接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

这一点正从目的层面显示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形象与理性

  形象,这里是指艺术形象,即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

  与人们认识活动中的感性形象不同,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其次,与科学活动中的理性概念不同,文学中的审美形象总是假定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而概念则是抽象的,要求确证、确定或明晰。

文学是以形象或称艺术形象这一形态存在的。

  由于以形象形态存在,文学必然地表现为直觉方式。

因为,形象往往只在直觉的瞬间才真正活现出来。

  简单说来,直觉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不依赖概念而获得的瞬间领悟,在这里特指审美直觉。

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

情感与认识

  文学是情感的。

情感,这里指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如好恶、喜怒、肯定与否定、斥责与赞美、欢乐与痛苦等。

  审美情感往往是一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

  文学也是认识的。

因为,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必然包含认识因素。

认识在这里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

  在文学中,审美情感与理智认识的关系表现在: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

  直接的审美情感在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

文学与话语

  人们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当然没有错,因为文学正是由语言来构成的;不过,严格说来,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文学却是以话语的方式存在的。

  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话语则是其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

  文学作为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话语行为或话语实践。

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如下五个要素:

  

(1)说话人,是体现在文本中的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和作家因素,这是话语活动的主体之一;

  

(2)受话人,是阅读文本的接受者角色和读者因素,这是话语活动的另一主体;

  (3)文本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言语系统(有时也称话语系统),这是话语活动的符号形式;

  (4)沟通,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通过文本阅读而达到的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这是话语活动的目的;

  (5)语境(context,又译上下文),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社会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文学与话语蕴藉

  1.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2.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1.含蓄

  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2.含混

  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第二篇文学活动

第三篇文学创造

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文学创造的客体

文学创造的主体

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按照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客观过程的分析,人类生活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领域,人类为了满足自身这两种生活的需要,必然要从事物质的和精神的生产,这就构成了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内涵和关系

  物质生产指的是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等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

  精神生产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不同历史形态下精神生产的不同性质和特征,从根本上说是被物质生产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它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

这种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精神生产的繁荣发展并非与物质生产绝对同步。

  精神生产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它一旦从物质生产中独立出来,就反过来对物质生产发生作用。

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

  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

  从精神生产领域看,文学创造、其他各种艺术创造和科学、道德、宗教等精神生产活动,都是人对于世界的意识活动。

  但是,它们都有各自的特殊规律。

  以文学和科学两者相比较,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以满足人的理性需要。

  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人的情绪、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