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7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全章课时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6965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7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全章课时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7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全章课时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7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全章课时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7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全章课时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7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全章课时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7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全章课时训练.docx

《人教版7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全章课时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7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全章课时训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7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全章课时训练.docx

人教版7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全章课时训练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1课时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的增长

1.下列能正确反映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是( A )

2.(2017贺州)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2016年,某地出生率为1.01%,死亡率为0.71%,则2016年度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 )

A.0.3%B.0.03%C.1.72%D.3.0%

3.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 D )

A.表示该地区不出生婴儿

B.表示该地区出生率等于零

C.表示该地区死亡率等于零

D.表示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4.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 )

A.非洲、欧洲B.亚洲、北美洲

C.拉丁美洲、亚洲D.拉丁美洲、北美洲

世界人口的分布

5.湖南省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人口约7000万,该省的平均人口密度约为( B )

A.33人/平方千米B.330人/平方千米

C.50人/平方千米D.500人/平方千米

6.(2017龙东)下列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 C )

A.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B.热带雨林

C.温带沿海平原D.两极地区

7.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稀疏地区的是( C )

A.亚洲东部B.印度半岛

C.青藏高原D.欧洲西部

1.下列叙述可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分析得出的是( A )

A.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

B.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C.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均匀

D.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因素无关

2.右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该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时段是( A )

A.①—②和②—③B.①—②和③—④

C.①—②和④—⑤D.②—③和④—⑤

4.读“世界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散点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数量最多

B.人口数量最少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C.自然增长率低的大洲,人口密度均较小

D.七大洲中,面积居第六位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5.读图获取信息,图中数码表示的区域,人口稠密的是( B )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6.如图是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纬度的关系统计图,关于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纬度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

B.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增多

C.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20°N~60°N

D.世界人口分布随纬度升高而减少

7.下列平原,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A )

A.西西伯利亚平原B.华北平原

C.恒河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2017长沙)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A )

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9.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是( D )

A.冬冷夏热B.冬雨夏干

C.终年高温多雨D.终年温和多雨

10.某同学编写了一段顺口溜——“高纬高山 ① ,沙漠内陆 ② ,雨林湿又 ③ ,人们定居难。

”以下选项最能反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是( B ) 

A.①旱、②寒、③热B.①寒、②旱、③热

C.①热、②旱、③寒D.①寒、②热、③旱

11.【核心素养·区域认知】某探险队于6月至7月,经图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途经①、②、③、④四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有 ① 。

 

(2)②地区人口 稀疏 ,主要原因是 海拔高,环境恶劣 。

 

(3)④地区人口 稀疏 ,主要原因是 纬度高,气候严寒 。

 

(4)③地区降水 少 ,是造成这里人口 稀疏 的主要原因。

 

(5)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① 。

 

第2课时 人口问题与不同的人种

人口问题

1.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快越好

B.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C.人口问题只是在少数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

D.一个国家或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7济宁)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回答2~3题:

2.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B )

A.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

B.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C.环境污染严重

D.社会抚养老人负担重

3.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大洲( C )

①亚洲 ②欧洲 ③非洲 ④北美洲 ⑤南美洲 ⑥大洋洲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4.据德国统计局推测,2050年德国人口数量将从现在的8200万下降到7080万,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由此产生的后果是( A )

A.劳动力短缺B.自然资源短缺

C.社会养老负担减小D.环境质量下降

不同的人种

5.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A )

A.人体体貌特征B.语言文字

C.风俗习惯D.经济生活文化程度

6.观察下图三个人的头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A.a为黄色人种,鼻梁高,嘴唇厚

B.b为白色人种,头发直,面庞扁平

C.c为黑色人种,头发直,嘴唇薄

D.不同人种虽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7.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主要分布着( A )

A.白色人种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D.棕色人种

  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D )

A.非洲B.北美洲C.亚洲D.欧洲

2.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A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 ②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③劳动力短缺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2017兰州)下表是2016年世界某两个国家的人口资料统计表。

据此回答3~4题:

年龄结构(%)

出生率

(%)

死亡率

(%)

0~14岁

15~60岁

60岁以上

36.7

58.1

5.2

2.81

0.44

13.5

64.3

22.2

0.76

0.96

3.据统计表判断乙国可能是( B )

A.印度B.德国C.埃及D.菲律宾

4.有关甲、乙两国目前人口状况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D )

A.甲国劳动力后备资源不足

B.甲国老龄化问题严重

C.乙国人口增长过快

D.乙国人口受教育水平较高

5.漫画《撑不住了》说明了( A )

①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②人口数量少问题突出 ③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过时了 ④国家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④B.①③

C.②③D.②④

6.下列关于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正确的是( D )

A.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应采取经济鼓励、教育普及等方法控制人口的增长

B.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应该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

C.法国、俄罗斯等国家鼓励生育,不利于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

D.不同国家可以根据自己国情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

7.在观看世界体育节目时,经常可以看见黑人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泰森等,他们都是美国人,但他们的祖先来自( D )

A.南美洲B.大洋洲

C.欧洲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8.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非洲只有黑种人分布

B.白种人是“高等”人种,黑种人是“低等”人种

C.黄种人都分布在亚洲

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9.春节期间,贝贝家来了一位肤色浅,头发波状,鼻子高,嘴唇薄,体毛较多的外国客人,这位客人是( A )

A.白种人B.黑种人

C.黄种人D.印第安人

10.【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人种的分布都是小范围的集中分布

B.黄色人种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

C.黑色人种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D.白色人种分布在温带地区

11.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的主要人种是 白 种人。

 

(2)除亚洲外,还有 北美 洲和 南美 洲的黄种人较多。

 

(3)黑种人主要分布在 非 洲,美洲也有一部分黑种人,他们是欧洲殖民者从 非 洲贩卖去的黑种人的后代。

 

(4)欧洲、北美洲的主要人种是 白 种人。

 

(5)阿拉伯人属于 白 种人,因纽特人属于 黄 种人。

 

(6)非洲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 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 。

(两条即可) 

 

周末作业5 

(建议用时:

15分钟)

  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 )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人口总量最大的是( B )

A.①B.②C.③D.④

3.当一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②→③这种变化时,会产生的问题是( C )

A.劳动力过剩B.教育资源紧缺

C.国防兵源不足D.加剧环境污染

  (2017无锡)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但又有一定的规律。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4~5题:

4.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形类型是( C )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

5.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B )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6.(2017德州)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热带雨林地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人口稠密

D.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7.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西欧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是长期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的结果( D )

A.湿热B.高寒缺氧C.炎热干燥D.寒冷

8.不同人种外表特征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据此推测黑色人种的故乡位于( A )

A.非洲B.美洲C.欧洲D.亚洲

9.(探究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人口/亿)。

材料二 三幅关于人口问题的漫画。

探究主题: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及带来的问题。

探究方法:

通过相关资料,分析得出结论。

探究过程:

(1)根据材料一,从1830年开始,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 短 ,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 快 。

 

(2)世界人口增长曲线的斜率表示了人口增长速度:

斜率越大,人口增长速度越 快 。

 

(3)材料二中三幅漫画揭示的问题:

①漫画一:

人们为了满足生存的需求,要消耗更多的 资源 ,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②漫画二:

如果短时间内增加的人口太多,会产生 交通拥挤(堵塞) 现象。

除此之外,还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等社会问题。

 

③漫画三:

如果人口增长过缓, 老龄化 现象会严重。

除此之外,还会有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等现象加重。

 

归纳总结: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以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拓展延伸:

(4)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过缓的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

1.如果联合国邀请你去联合国大会上发言,下列哪种语言你不能使用( D )

A.西班牙语B.阿拉伯语

C.俄语D.葡萄牙语

2.图中人物所说的语言是( B )

A.汉语B.阿拉伯语

C.英语D.俄语

3.拉丁美洲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B )

A.英语和法语

B.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C.英语和西班牙语

D.法语和葡萄牙语

世界三大宗教

4.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 B )

A.犹太教B.基督教

C.伊斯兰教D.佛教

5.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B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道教

6.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的故事发生在泰国,该国的国教是( C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犹太教

1.小雪想去美国留学,她首先要过的语言关是( C )

A.阿拉伯语B.法语

C.英语D.西班牙语

2.既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又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的是( D )

A.俄语B.英语

C.法语D.汉语

  (2017海南)2017年6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沙特阿拉伯。

据此回答3~4题:

3.随行翻译除了母语外,还应精通的语言是( D )

A.英语B.法语

C.西班牙语D.阿拉伯语

4.随行人员看到最多的宗教建筑物是( B )

A.教堂B.清真寺C.寺庙D.佛塔

5.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欧洲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

C.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

D.世界只有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三大宗教

6.以下现象与佛教有关的是( B )

A.玛丽上个星期随妈妈去教堂做了一次礼拜

B.走到丰山亭,只见大雄宝殿前人山人海,香烟缭绕

C.学校附近有家清真面馆,专卖牛肉面

D.清真寺门口今天聚集了很多戴着白帽子的人

  (2017岳阳改编)新年伊始,美国签署了“禁穆令”,暂停图中所注国名的七国公民入境,抵制和抨击之声不绝于耳。

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七国公民,大多信仰( B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原始宗教

8.这七国公民,用本国语言抨击该禁令时,大多使用( D )

A.法语B.英语C.俄语D.阿拉伯语

9.下列关于世界人种、语言与宗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汉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B.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分布最多的是北美洲

D.佛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

10.下列哪个国家的人口既是黄色人种又信仰佛教( B )

A.印度人B.泰国人

C.巴西人D.墨西哥人

11.【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F处所代表的主要语言:

A 汉语 ,B 阿拉伯语 ,C 俄语 ,D 西班牙语 ,E 法语 ,F 英语 。

 

(2)图中A处所在的国家是 中国 ,B处常见的宗教建筑是 清真寺 ,C处主要为 白色 人种。

 

(3)D、E、F三处语言都起源于 欧 洲,这些语言为什么起源于该洲却分布在其他大洲?

 

答案:

殖民地扩张。

(4)下图人物主要生活在图中 B (字母代号)地区,其对应的语言和宗教正确的是( D ) 

A.英语、基督教

B.法语、基督教

C.俄语、伊斯兰教

D.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聚落与环境

  读“聚落景观图片”,回答1~2题:

1.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C )

A.甲B.乙C.丙D.丁

2.与丁聚落比较,乙聚落( B )

A.居民全部从事海洋渔业

B.房屋更集中密集

C.交通经常堵塞

D.大气污染非常严重

3.(2017金昌)下列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 C )

A.空气清新的高原B.风景怡人的山区

C.气候湿润的平原D.群山环抱的盆地

4.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下面的地区与民居的搭配正确的是( B )

A.内蒙古地区——竹楼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西双版纳地区——冰屋

D.北极地区——蒙古包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5.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A )

A.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规定

C.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

D.它们美观漂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6.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与其所在地搭配正确的是( D )

A.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

B.丽江古城—我国湖南省

C.水上城市威尼斯—法国

D.平遥古城—我国山西省

1.乡村聚落类型不同,人们从事的主要农业生产方式也不相同,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 )

A.平原乡村——耕作B.草原牧村——海产养殖

C.山区林场——放牧D.沿海渔村——伐木

2.下列条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D )

A.地形平坦B.交通便利

C.自然资源丰富D.水源短缺

3.造成下图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A.河流B.人口C.气候D.工业

4.一般来说,山区的聚落比平原地区的聚落( D )

①规模大 ②规模小 ③平面形态“团块状”明显 ④平面形态“条带状”明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下面是中纬度的某地区图,仅从图中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地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 A )

A.①B.②C.③D.④

6.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大多数房屋墙壁厚、窗户小、色浅,这是因为( B )

A.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缘故

B.为了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

C.受宗教影响的缘故

D.防冬季的寒冷

7.(2017连云港)下列民居景观图中,反映当地湿热环境的是( B )

  (2017桐城)诗人海子说:

“建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下图为福建沿海某岛屿依山傍海而建、错落有致的石厝(石厝就是当地传统民居)。

当地“盛产”石头和台风。

读图,回答8~9题:

8.当地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B )

A.高大、顶尖、窗小B.低矮、顶缓、窗小

C.低矮、顶尖、窗大D.高大、顶缓、窗大

9.当地传统民居设计,主要是为了( A )

A.防风B.排水C.保湿D.除湿

10.对于聚落的发展,应持的观点是( C )

A.改善居住环境,发展新聚落,代替所有老聚落

B.城市里年代久远的民居,一律拆除,农村的则相反

C.在发展新聚落的同时,保护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D.传统民居代表特定时期的经济、文化等特点,一律保护

11.【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划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图甲所示的为 城市 聚落,图乙所示的为 乡村 聚落。

 

(2)按照聚落的划分,图丙中A、B、C三处聚落均属于 乡村 聚落,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点是 地形平坦,沿河分布 。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B ,理由是 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

 

(4)聚落C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一造纸厂是否合理?

为什么?

答案:

不合理。

C处位于河流上游,建造纸厂会对下游造成水污染。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地域发展差异

1.以大西洋为中心的世界部分地区灯光夜景图的亮暗差异,可以直观反映出( D )

A.国家大小的差异

B.人种类型的差异

C.社会制度的差异

D.发展水平的差异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D )

A.国家面积的大小B.国家人口的多少

C.人口受教育的水平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3.“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的发展与周边国家和亚欧大陆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捆绑在一起,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以大国相互制衡,小国依附大国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进程。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共赢”属于( B )

A.“南北对话”B.“南南合作”

C.“南北差异”D.“北北合作”

4.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A )

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B.亚洲、非洲、欧洲

C.欧洲、北美洲、大洋洲D.大洋洲、欧洲、非洲

5.(2017怀化)下列亚投行成员中全属于发达国家的一组是( D )

A.巴西、法国B.印度、中国

C.埃及、俄罗斯D.意大利、新西兰

6.(2017龙东改编)下列国家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C )

A.美国B.英国C.中国D.法国

国际经济合作

7.海尔洗衣机品牌全球销量第一,张裕葡萄酒是融合中、美、意、葡多国资本与技术共同打造的,日本地震使美国汽车商面临零件短缺之苦,这些实例说明( A )

A.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B.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C.国家之间和平共处

D.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独成一体

8.现代经济正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将部分企业迁往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主要是考虑利用当地( A )

A.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和土地

B.雄厚的科技力量

C.洁净的环境

D.便捷的交通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国家中属于A类的国家是( C )

A.美国B.日本C.中国D.澳大利亚

2.A、B两类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称为( B )

A.“南南合作”B.“南北对话”

C.“欧盟内部合作”D.“南北差距”

3.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来看,不属于同一类国家的是( A )

A.英国B.巴西C.中国D.泰国

4.下列所描述的情形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D )

①菲特家里很穷,经常帮助父母干活 ②澳大利亚的医疗设备先进,病房宽敞 ③非洲肯尼亚在H7N9传播期间,很多病人得不到有效的救治 ④法国中学生艾米莉每年都要和父母一起去地中海度假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差异,对这些差异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发达国家第一、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三产业,发展中国家相反

B.发达国家国民受教育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慢于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发展中国家相反

6.下列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都位于北半球

C.发展中国家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

D.发展中国家都位于南半球

7.下列组织最不能体现“南南合作”的是( C )

A.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

B.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亚四国)

C.欧盟(欧洲主要国家联盟的简称)

D.金砖国家(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之间的合作)

8.(2017苏州)2017年5月5日14时,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起飞。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安全落地,首飞成功!

下图为C919客机部分供应商示意图,这说明( B )

A.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日益密切

C.国际矛盾和冲突不断

D.国与国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9.(2017泰安)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下列描述符合国际经济合作的是( C )

A.许多发展中国家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资源密集型产业

B.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科技优势,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C.“一带一路”连接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推进了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D.某品牌飞机的零配件全部来自本国,实现了产权自主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