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0667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江苏省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江苏省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江苏省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江苏省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

《届江苏省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省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

届江苏省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

江苏省2018届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

(一)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选考历史的考生另有30分钟40分的加试卷。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收讫/迄无音信拮据/奇货可居堤坝/提心吊胆

B.赝品/义愤填膺栅栏/春意阑珊纤毫/阡陌纵横

C.箴言/缄默无语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

D.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社会蓝皮书描绘了2013年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问题,涵盖了社会发展中的居民收入、人口、就业、教育、民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

B.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它的应用常常握在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那些人手中,犹如不经过教育和训练而去驾驶一辆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

C.《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这本书,选配了十几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人们说2013是爱你一生,2018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

”这是央视2018年第一期《新闻联播》温馨的结束语。

3.请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旨(15个字以内)。

(4分)

为充分利用运力资源,引导旅客增强购票计划性,方便更多旅客购票出行,铁路部门决定:

自2013年9月1日起,旅客退票和改签可在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到任意一个车站办理;退票时按票面乘车站开车前48小时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开车前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收取票价10%的退票费;开车前不足24小时的,收取票价20%的退票费。

4.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5分)

手机是科技时代的进步,却成了教育教学的“阻碍”;它是学生心中的“宠儿”,却也是教师眼中的“敌人”。

一个小小的手机,却在校园里引发了轩然大波。

手机到底该不该进校园?

请针对“手机到底该不该进校园”这一问题,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

要观点鲜明,写出理由,语言简明、连贯,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蜀伐楚,取兹方。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

“其才可将五百乘。

”公曰:

“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子思曰:

“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公再拜曰:

“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子思曰:

“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

”公丘懿子曰:

“何乃若是?

”子思曰:

“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

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

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

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

“君之国事将日非矣!

”公曰:

“何故?

”对曰:

“有由然焉。

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

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

《诗》曰:

‘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二卵弃干城之将干:

动词,守卫

B.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于:

介词,对

C.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却:

动词,排斥

D.抑亦似君之君臣乎乎:

表揣度语气,吧

6.下列对文中有关语句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意谓选材要看主流,不可以偏概全。

B.“和非以长恶乎!

”意谓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的话必定会助长歪风邪气。

C.“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意谓如果这样做是不得已,国也就不像国了。

D.“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意谓都自称是圣贤,乌鸦的雌雄也没人能分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思以工匠选用木材的标准作比,形象地阐发了人才任用应全面考察扬长避短的基本原则。

B.身为一国之君的卫侯,他的想法和谋略得到了手下大臣们的一致赞同,也就自以为是起来。

C.子思认为国君不能明察是非,就会被属下的阿谀和谄媚所迷惑,并会给歪风邪气推波助澜。

D.为言明事理说服君王,子思多以引用、类比的手法来剖析因果,体现出他高超的论辩水平。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

▲▲

(2)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

▲▲

(3)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①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注]①迟日:

指和煦的春日。

(1)“幽径无人独自芳”一句中,“独自芳”指的是什么?

(2分)

▲▲

(2)“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蕴含着词人什么样的情怀?

(4分)

▲▲

(3)请赏析结句“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的精妙之处?

(4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2)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

(3)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4)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5)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韩愈《师说》)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春雨

梁遇春

①整天的春雨,接着是整天的春阴,这真是世上最愉快的事情了。

②我向来厌恶晴朗的日子,而在阴霾四布或者急雨滂沱的时候,就是最沾沾自喜的财主也会感到苦闷,因此也略带了一些人的气味,不像好天气时候那样望着阳光,盛气凌人地大踏步走着。

至于懂得人世哀怨的人们,黯淡的日子可说是他们唯一光荣的时光。

他们觉到四周都是同情的空气,仿佛一个堕落的女子躺在母亲怀中,看见慈母一滴滴的热泪溅到自己的泪痕,真是润遍了枯萎的心田。

斗室中默坐着,忆念十载相违的密友,已经走去的情人,想起生平种种的坎坷,一身经历的苦楚,倾听窗外檐前凄清的滴沥,仰观波涛浪涌,似无止期的雨云,这时一切的荆棘都化做洁净的白莲花了。

“最难风雨故人来,”阴森森的天气使我们更感到人世温情的可爱,替从苦雨凄风中来的朋友倒上一杯热茶时候,我们很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子的心境。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很可以象征我们孑立人间,尝尽辛酸,远望来日大难的气概,真好像思乡的客子拍着栏干,看到郭外的牛羊,想起故里的田园,怀念着宿草新坟里当年的竹马之交,泪眼里仿佛模糊辨出龙钟的父老蹒跚走着,或者只瞧见几根靠在破壁上的拐杖的影子。

所谓生活术恐怕就在于怎么样当这么一个临风的征人吧。

无论是风雨横来,无论是澄江一练,始终好像惦记着一个花一般的家乡,那可说就是生平理想的结晶,蕴在心头的诗情;可是同时还能够认清眼底的江山,把住自己的步骤,能够忍受,却没有麻木,能够多情,却不流于感伤,仿佛楼前的春雨,悄悄下着,遮住耀目的阳光,却滋润了百草同千花。

③可是春雨有时也很凶猛,风驰电掣,从高山倾泻下来似的,万紫千红,都付诸流水,看起来好像是煞风景的,也许是别有怀抱吧。

生平性急,一二知交常常焦急万分地苦口劝我,可是暗室扪心,自信绝不是迫逐事功的人,不过对于纷纷扰扰的劳生却常感到厌倦,所谓性急无非是疲累的反响吧。

有时我却极有耐心,好像废殿上的琉璃瓦,一任它风吹雨打,霜蚀日晒,总是那样子痴痴地望着空旷的青天。

我虽然还没有,而且绝不会跳出人海的波澜,但是拳拳之意自己也略知一二,大概摆动于焦躁与倦怠之间,总以无可奈何天为中心吧。

所以我虽然爱濛濛茸茸的细雨,我也爱大刀阔斧的急雨,它们洗去阳光,同时也洗去云雾,将人世哀乐的踪迹都漂到大海里去了。

焦躁同倦怠的心境在此都得到了涅槃。

④可是最妙的境界恐怕是尺牍里面那句烂调,所谓“春雨缠绵”吧。

一连下了十几天的霉雨,好像再也不会晴了,可是时时刻刻都有晴朗的可能。

有时天上现出一大片的澄蓝,雨脚也慢慢收束了,忽然间又重新点滴凄清起来,那种捉摸不到,万分别扭的神情真可以做这个哑谜一般的人生的象征。

记得十几年前每当连朝春雨的时候,常常剪纸作和尚形状,把他倒贴在水缸旁边,意思是叫老天不要再下雨了;可是那时我对于春雨的情趣是不知不觉之间领略到的,并没有凝神去寻找,等到知道怎么样去欣赏恬适的雨声时候,我却老在干燥的此地做客。

因此“小楼一夜听春雨”的快乐当面错过,从我指尖上滑走了。

盛年时候好梦无多,到现在彩云已散,生活不着边际,对于春雨的怅惘只好算做内中的一小节吧,可是仿佛这一点很可以代表我整个的悲哀情绪。

但是我始终喜欢冥想春雨,也许因为我对于自己的愁绪很有顾惜爱抚的意思;我常常把陶诗改过来,向自己说道:

“衣沾不足惜,但愿恨无违。

”我会爱凝恨似的缠绵春雨,大概也因为自己有这种的心境吧。

(选自《梁遇春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11.文章开头说:

“整天的春雨,接着是整天的春阴,这真是世上最愉快的事情了。

”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分)

▲▲

12.文中第②节说“所谓生活术恐怕就在于怎么样当这么一个临风的征人吧”,请简析作者心目中真正“临风的征人”的特点。

(6分)

▲▲

13.请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

(4分)

▲▲

14.请联系全文探究作者笔下“春雨”的意义。

(6分)

▲▲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生活出一种古今相融的新文明

中华书局修订出版的台湾国文教材《中华文化基础教材》,将在大陆30所高中试用。

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终于相互“说上了话”。

究竟如何对待传统?

百年来,思想者、政治家们分歧巨大。

激烈的反传统者说,故纸堆里讲的要么是男尊女卑,愚孝蠢忠;要么是独裁专制,灭绝师太……不但不讲人权与法治、民主和科学,反倒处处与这些“现代价值”截然相反。

传统的中国人,仿佛不是傻瓜,便是奴才。

也有认为传统伦理多数还是好的,做个好人总没错。

至于传统的政治思想资源,早已枯竭。

到康有为搞今文经学、托古改制那套为止,路已走到尽头。

而捍卫者也不绝如缕,既有对传统表达“温情与敬意”,也有意图通过良知坎陷,从德性主体下降为知性主体,形成权利与权力的对列之局,开出民主和科学,更有认为经历过欧战的西方文明崇拜物质与强权,基督教信仰衰退,惟有推崇德性的中华文明堪任拯救者。

当下,我们不妨抛开理论的百年聚讼,回到自己的生存体验,回到现代人的基本认同,回到文本。

《论语》里说:

“厩焚。

子退朝,曰:

‘伤人乎?

’不问马。

”或有动物保护主义者说,不问马也不对!

且看接下来选的一章: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说的,便是恻隐之心及于兽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和颜回,是乐学乐活的典型。

在诸多反传统者眼中,宋明理学是“灭人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