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特性》教学设计秦皇岛市抚宁县梁秀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6280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特性》教学设计秦皇岛市抚宁县梁秀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声音特性》教学设计秦皇岛市抚宁县梁秀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声音特性》教学设计秦皇岛市抚宁县梁秀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声音特性》教学设计秦皇岛市抚宁县梁秀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声音特性》教学设计秦皇岛市抚宁县梁秀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声音特性》教学设计秦皇岛市抚宁县梁秀锋.docx

《《声音特性》教学设计秦皇岛市抚宁县梁秀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特性》教学设计秦皇岛市抚宁县梁秀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声音特性》教学设计秦皇岛市抚宁县梁秀锋.docx

《声音特性》教学设计秦皇岛市抚宁县梁秀锋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秦皇岛市抚宁县榆关学区初级中学

 

梁秀锋

2013.9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秦皇岛市抚宁县榆关学区初级中学+梁秀锋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活动为主线,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探究体验熟悉声音的三种不同特征,二是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声音的特征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为合理分化难度,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本课设计都特别突出几个环节:

丰富感性认识→形成抽象概念→物理情景识别→深化概念理解→应用、交流与想象→矫正认识偏差→小结知识要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实验、观察、比较、探究、讨论、想象、练习、归纳、演绎等多种方法,积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快乐,从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琴弦的振动太快,现象不易观察,如何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并能清晰观察到弦的振动快慢,成为本节课实验中的难点。

五、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小学阶段、音乐课上或多或少已了解到声音有不同特性,也听说过超声波、次声波,见过不同乐器,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缺乏更深一层的较为理性的认识。

他们有进一步探究声音特性的欲望,渴望了解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原理,但由于基本概念的不足和探究方法缺乏,迫切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点。

六、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听、看、想、做等活动,来感知声音的特性。

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

基于此,结合教材要求和学生特点,本节课在探究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时,采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性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创设合适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帮助学生归纳、理解,使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既发挥自主性又避免盲目性。

对概念理解和辨析采用实验和多媒体结合的手段。

此外,学生可通过讨论、阅读、实验等手段来主动学习,体验过程,解决基本问题,并能简单应用。

在此过程中,以知识为载体、以探究为主线,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七、教学资源

器材:

二胡、竖笛、琵琶、吉他等,多媒体资源:

Powerpoint软件、Realplay播放器、虚拟示波器软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

八、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揭示课题

 

声音的特性

1、活动:

今天我要通过“请你猜猜我是谁”小游戏来检查一下我们班同学们的熟悉程度。

请同学们都闭上眼睛,当教师拍到你的肩膀时,就请你大声说出:

“请你猜猜我是谁”。

看看大家能不能快速的指出来?

教师指明提问:

咱们班谁最坏?

请你悄悄地告诉我一个人。

教师问:

“同学们听到了吗?

为什么这位同学说的话同学们听不到,而猜猜我是谁说的,不但听到而且还准确判断出是哪位同学了呢?

教师:

还想知道其中的道理,我们首先要了解声音的特性:

 

1、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作出判断。

 

2学生思考:

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每个人的声音都各有特色

 

 

1、同学们置身于活动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音调定义

1、教师: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真是千差万别:

下面请听一组绝美声音的组合:

(海豚音和男低音歌曲组合)

2、教师:

刚才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这两种绝美得声音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同学们说说这两个声音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3、教师: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3、教师:

在音乐的乐谱中我们用1、2、3、4、5、6、7、来表示音调的高低,的3比2音调高;我们常说这首曲子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指的也是音调。

提问;你知道哪些词语形容的是音调的高低?

二、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演示:

两个长短不同的钢条发声。

提出问题:

音调的高低有什么因素有关呢?

(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1、教师引导:

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是否与物体的震动情况有关呢?

(三)设计并进行实验

1、教师:

两个钢条发出不同的音调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进行研究,请同学们想办法让他们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并找到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2、教师总结:

回放视频。

物体震动的快音调高,震动的慢音调低,可见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个很重要的物理量,他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四)得出结论

1、频率:

在物理学中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简称“赫”

2、教师演示:

用示波器演示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声的波形。

教师总结:

物体震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超声波次声波

1、学生:

倾听感受声音带来的震撼

 

2、谈谈对声音的感受。

学生:

一种是高昂、一种是低沉

 

思考回答:

尖叫,刺耳,低沉等

 

学生观察思考:

长度、长短、振动的快慢等

也可能没想到什么因素

学生:

小组合作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并完成学案的相关问题

学生:

利用桌面上器材动手实验:

1.拨动刻度尺使其振动;

2.在琴弦上涂白色涂改液,增加可见度。

3、利用小梳子震动发声。

学生:

交流实验成果

 

学生利用学案小组学习

1、以喜闻乐见的音乐,创设课堂情景,使学生不仅感受到声音的丰富多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因为学生刚开始接触探究,很难直接猜想与物体震动的频率有关,所以教师要进行逐步引导)

 

培养学生学会探究的初步环节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

 

 

 

 

 

 

一、响度:

教师:

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强弱的对比,引出响度的概念。

响度:

在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例如:

我们常说震耳欲聋指的就是声音的响度。

提问: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词语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二、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

响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二)假设与猜想:

1、引导学生思考:

1.鼓声是怎样产生的?

2.怎样能显示出鼓面的振动?

3.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

4.鼓声的强弱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5.怎样做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三)设计并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实验:

(四)交流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教师:

多媒体课件放映并解说:

示波器显示声音的强弱与振幅的关系。

教师:

用实例说明响度与距声源远近的关系(例如离说话人越远感觉声音越小

教师:

巡视并了解学生的探究活动,适时给以点拨、指导。

(四)分析论证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得出结论。

情景识别:

播放录音:

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

讨论:

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

哪个响度大?

学生边听将边感受声音的不同

 

学生:

思考回答

(轻声细语,窃窃私语、响彻长空等)

 

学生:

思考进行猜想

 

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发声的物体完成探究,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

操作、讨论、对比、总结、表述

 

 

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一、响度:

 

学生边欣赏边思考。

 

回答:

声音的大小或强弱

 

 

通过学生现场感受,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

 

物理情景识别,深化概念理解

二、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

声音的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思考回答:

响度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源的远近有关……

 

创设问题,引发表现欲和求知欲

 

 

)。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动手与交流合作的探究精神

 

 

 

 

 

 

一、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利用转换法放大实验现象,突破不易观察琴弦振动快慢这一难点,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极大地发挥。

较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知识

拓展

 

超声波、次声波:

教师由人耳听到的声音范围,引出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

让学生对超声波和次声波进一步地了解。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自学频率的概念、单位、超声波、次声波等知识。

 

学生阅读书本思考:

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嗡嗡”的声音?

并进行展示与交流。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社会的理念。

 

练习

 

 

 

课堂练习:

 1、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

 

(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

(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

  (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

  2、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

 

学生独立完成

 

 

在具体情境中辨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是

3、用小木槌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音调、响度、音色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4、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

 

A.说话声的响度B.说话声的音调

 C.说话声的音色D.敲门声音的不同

5、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

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

 

 

 

 

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三个维度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交流收获

信息反馈

自主回顾,感受成功

1.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

4.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5.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音调、音色。

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作业

1.课后习题

2.参考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和水瓶琴

将探究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九、板书设计

音色:

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指声音的强弱(大小)

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

影响因素:

物体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

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

影响因素:

物体振动的频率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和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成功之处有如下几点:

 

 以听声音为主线,通过音乐的播放,和学生自己现场演奏乐器,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声音的三个特性。

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交流、阅读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理论联系实际、物理结合生活的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学生自己在琴弦上涂白色的涂改液和通过改变琴弦松紧程度来直观感知琴弦振动的快慢与音调的关系。

不仅现象明显,直观,说服力强,更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是学生在实践中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部分发言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强,一方面是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是很准确,更重要的是平时缺少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有的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感性,也就是对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薄弱。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

十一、教学流程图

情境引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反馈练习

超声波、次声波

影响因素

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声音的强弱

音色

影响因素

响度

声音的高低

音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