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国际经济学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5950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大国际经济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川大国际经济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川大国际经济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川大国际经济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川大国际经济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川大国际经济学重点.docx

《川大国际经济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大国际经济学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川大国际经济学重点.docx

川大国际经济学重点

国际经济学重点

一、什么是绝对优势(利益)学说和比较优势(利益)学说?

答:

(一)绝对优势(利益)学说

1.绝对优势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存在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2.绝对优势(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二)比较优势(利益)学说

1.比较优势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存在相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虽然都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但程度存在差别。

2.比较优势(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

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止生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参与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贸易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比较优势(利益)学说是对绝对优势(利益)学说的发展。

比较优势(利益)学说证明了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而非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而非成本绝对高)的产品就可以实现贸易互利,世界总的福利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这比绝对优势(利益)学说更符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展了国际贸易理论。

二、什么是贸易条件和出口的贫困增长?

答:

(一)贸易条件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之比。

此比值上升意味着贸易条件改善,此比值下降意味着贸易条件恶化。

(二)出口的贫困增长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国生产规模的扩大,即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推移,沿着原有优势推进,即如果该国原有优势在于生产某种产品,现在进一步扩大该种产品的生产,但由于原有的贸易比较优势不变,贸易出口的扩大不仅没有使得该国的福利有所提高,反而因为出口增加而有所下降的情形。

三、简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内容

答:

(一)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本内容

1.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如果以自己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从事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2.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贸易关系。

3.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结果,往往是使各个国家之间的要素报酬差异趋于减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结论:

各个国家应该在要素方面发挥自己所具有的优势,从事自己存量相对丰富的要素密集型产品的生产。

这样各国的资源会更为有效配置,福利水平将会得到提高。

四、什么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答: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指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的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均等化。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导致要素价格的直接均等化,商品的国际流动导致要素价格的间接均等化。

(二)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是指自由贸易中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得在生产中使用的要素的报酬以及不同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情况发生变化。

即自由贸易会使得产品价格上升的出口行业中使用的要素的价格上升,而价格下降的进口替代部门中使用的要素的价格下降。

这意味着国际贸易尽管会提高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由于要素所有者收入分配格局会产生变化,因此这一福利水平的增长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同水平地分享。

五、什么是里昂惕夫反论?

答:

里昂惕夫反论是指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检验美国的对外贸易情况,其结果恰好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理论推断给人们的印象之间存在矛盾的现象。

即资本充裕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多于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

六、什么是产业内(间)贸易和内(外)部规模经济?

答:

(一)产业内(间)贸易

1.产业内贸易是指同类的可替代的产品之间的贸易。

它以生产不完全性为基础,发生在要素禀赋或需求结构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

2.产业间贸易是指不同行业部门生产的产品之间的贸易。

它以比较优势为基础,通常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

(二)(外)部规模经济

1.内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由于内部原因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收益不断增加的现象。

2.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产量增加使行业内单个企业产品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收益增加的现象。

七、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与规模经济学说各是如何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

答: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发生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着差距,技术差距的产生与缩小会改变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从而使国际贸易中所谓比较利益从静态发展成为动态,即比较利益从一个或一类国家转移(传导)到另一个或一类国家,一类产品的生产的优势因而从一国转移到另外的国家,国际贸易的格局也因而发生变化。

(二)重叠需求理论认为在一些情况下,国际贸易不同参与者的需求偏好相似是说明这类产业内贸易发生的一种可能动因。

1.国际贸易可以被看成是一国国内贸易跨越国界的延伸,因为一国的厂商进行生产首先总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的。

2.实践中,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即人均收入高者,具有高收入的需求结构,低收入者具有另外的需求结构,而需求又被人们更细地分为日常需求与投资需求两类,在日常需求方面,如果经济体之间人均收入差距较小,人们的消费需求类似,两国间便容易产生共同的消费群体,他们共同消费的商品也就容易由于共同的需求而在两国间流动。

3.不同禀赋国家之间产生的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可以予以解释,因此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释一定的国际贸易现象,但禀赋类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则需要用新的理论,更多地从需求的角度来进行说明。

(三)规模经济学说认为,产业内贸易的利益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的可选择性。

具有相似禀赋的国家,其中若有一国因规模经济而使某种产品的成本降低,它便会因此产生新的比较优势,而在贸易中受益。

因此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原因。

八、比较关税、进口配额与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

答:

(一)关税的福利效应(以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为例)

上图中,在供给水平与需求偏好不变的情况下,Pe与Qe是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价格和生产、消费量。

Pw、Pt是自由贸易条件下和征收关税后的价格,Pw小于Pe,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出现Q1Q2的供给缺口,这一数量在自由贸易下则为进口,通过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

该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以维持国内生产,决定征收进口关税,使图中Pw上升到Pt,这是进口因为价格的上升而下降,本国生产却因为征收关税有所保护而上升,图中Q3Q4为征收进口关税后价格下的进口量。

在征收关税后,该国对外贸易量发生变化,进口下降,国内生产上升,关税的各种经济效应为:

1.保护效应。

其数量为Q1Q3,是在关税保护下国内生产的增加量,也叫进口替代效应或生产效应,即以国内生产替代的那部分进口商品因为征收进口关税后国内价格上升,原来在世界价格下因成本太高而退出生产的厂商这时在较高价格下又重新进入生产,国内供给增加。

2.消费效应。

其数量为Q2Q4,表示消费的减少,它是由于价格上升造成需求下降,人们消费水平收缩,从而这部分消费消失的结果。

3.贸易效应。

它是保护、消费效应之和,即替代进口的部分加上消费的减少造成的进口的下降,为Q1Q3与Q2Q4之和。

4.税收效应。

税收总量为图中标3的部分(矩形ACFE2),它是政府对于进口征收关税的财政收入。

5.国际收支效应。

它是因进口下降引起的对外支付降低,即外汇的节约,其数量为(Q1Q3+Q2Q4)×OPw。

综上所述,对进口征收关税的总福利变化为:

生产者剩余增加图中标1的部分,消费者剩余下降图中标1、2、3和4的部分之和。

损失的消费者剩余中,标1的部分为生产者获得,标3的部分为政府税收,剩下标2和4的部分为征收关税后的净损失,它是保护国内生产与市场、限制进口的生产和消费的代价。

其中,标2的部分是原有消费Q1Q3从进口低价转为消费本国生产的高价产品的福利损失。

标4的部分是由于征收进口关税后原有消费Q2Q4消失而造成的福利损失。

(二)进口配额的福利效应(以小国进口配额的局部均衡分析为例)

上图中,Pw小于Pe,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该国存在进口,Q1Q2为Pw价格自由贸易下的进口。

为限制进口,该国设置了Q3Q4的进口配额,而价格Pt是设置Q3Q4进口数量限制而形成的消费者的新价格,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做法可以看成等同于设置Pt的进口税,国内需求为OQ4。

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福利效应有以下不同。

1.在进口数量上的区别。

在国内需求发生变化,消费量增加时,若进口国采取等额关税而非配额的措施,则进口关税税率不变,此时需求曲线从D1上升为D2,但价格仍为Pt,国内生产并未因需求上升而改变,但国内消费增为OQ7,增长了Q4Q7,进口量也增长了Q4Q7。

而在实行进口配额的情况下,为保持配额量不变,价格只能上升至P的水平(图中Q3Q4等于Q5Q6)。

此时国内消费增为OQ6,增长了Q4Q6,比等额关税的增加量少,且进口量不发生变化。

2.在政策含义上的区别。

在实行进口关税时,政府会得到相当于关税数量的财政收入。

而在实行进口配额下,进口许可证如果采用拍卖方法,拍卖收入归政府财政,则与等额关税一样。

但如果对配额进行无偿分配,则等于将这部分收入转让给了得到进口配额的进口商。

(三)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以小国出口补贴的局部均衡分析为例)

上图中,在政府未对出口商提供出口补贴时,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均为P1,国内需求量为OD1,总供给量为OS1,出口量为D1S1。

在政府对每单位出口商品给予P2—P1数量的补贴后,国际价格因不受小国影响而仍为P1,但在出口补贴的作用下,出口商相当于以P2的价格进行出口贸易。

此时,总供给增加到OS2,国内需求量下降到OD2,出口量增加到D2S2。

在这一过程中,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受到损失,消费者剩余减少了ACP1P2部分,生产者剩余增加了P1EFP2部分,国家支付的出口补贴为图中标1、2和3的部分之和。

因此,社会的净福利损失为标1和3的两个部分。

九、什么是倾销与反倾销?

答:

(一)倾销是指海外的货物(商品)以低于同样货物(商品)的销售价格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的出售,是低价抛售商品的一种不正当的贸易行为。

(二)反倾销是指一国反倾销调查机关实施与执行反倾销法规的行为与过程。

它包括征收反倾销税与出口商承诺。

十、什么是从量关税与从价关税?

答:

(一)从量关税是指对进口货物每个单位量征收的定量的关税税费。

(二)从价关税是指按进口货物的价值征收的一定百分比的关税税费。

十一、试分析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福利效应

答: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福利效应如下图所示:

设有A和B两国,坐标图中的横轴为两国劳动力的存量,纵轴为劳动的边际收益率,即在技术、资金状况不变时,每单位增量投入的劳动所增加的产量,左边为A国的劳动的代表性边际收益率,右边为B国的劳动的代表性边际收益率,可以看出,B国的劳动边际收益率高于A国,劳动将从边际收益率低的A国流向边际收益率高的B国,当两国劳动边际收益率一致时,劳动流动停止。

在劳动力未发生转移的情况下,A国的总产出为FOAG,其中OCGA为劳动的收入,CFG为其它要素收入。

B国总产出为O1JMA,其中O1HMA为劳动的收入,HJM为其它要素收入。

若劳动力自由流动,则会在E点达到均衡(此时两国劳动力边际收益率相等),A国总产出为OFEB,B国总产出为O1JEB。

两国的总产出之和比原来增加了EGM。

在新增的EGM中,ERG为劳动力流出国所得,MER为劳动力流入国所得,A国的总收入为OAREF,劳动的收益为ONRA,其它要素收入为NFE。

B国的总收入为O1JERA,劳动的收益为O1TRA,其他要素收入为TEJ,新增部分是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利益。

十二、简述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答:

(一)企业在国际经济中可以有至少三种方式活动,即出口、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而一个企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区位特定优势三者结合决定了该企业与其它企业比较是否具有对外投资的优势,或者可以通过出口、技术转移来开拓该优势。

1.所有权特定优势是指企业具有的特殊的组织管理能力、金融融资方面的优势、技术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企业的规模经济与其垄断地位及其它能力和获得产品异质差异的优势。

2.内部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以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由于市场不完整而不能保证供需正常交换的行为过程。

3.区位特定优势是指东道国的劳动成本状况、市场条件与需求状况、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东道国政府的各种政策,即国际投资的软硬条件。

(二)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市场内部化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必要条件,它们并不能决定一个公司一定要通过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而区位特定优势则是跨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二者的结合决定了直接投资的发生。

十三、简述经济一体化形式的发展阶段

答:

经济一体化形式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

(一)特惠关税区

(二)自由贸易区

(三)关税同盟

(四)共同市场

(五)经济同盟

(六)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十四、试分析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及经济福利效应

答:

(一)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是指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关税同盟中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

(二)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应是指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

(三)关税同盟的经济福利效应(以小国的局部均衡分析为例)

1.上图中,无关税时该国从成本低的A国进口,在P4的价格水平下进口Q1Q2,此时B国因为成本高被排除在贸易之外。

征收关税以后,价格水平上升为P2,进口量减为Q3Q4,若此时该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两国之间无关税,A国被排除出贸易,该国以P3的价格进口Q5Q6的商品。

2.与P2相比,由于消费者的价格降低到P3,消费者剩余增加了a+b+d+e,生产者剩余降低了d,e为税收转移,因此产生了面积为a与b的社会净福利。

3.若该国不与B国而与A国结成关税同盟,消费者剩余还会增加E2E3P4P3,此时该国只有贸易创造而没有贸易转移。

十五、简述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理论各自的基本观点

答: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

1.自由贸易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增加各国的社会福利,消除由资源配置不公平带来的贸易扭曲现象。

而关税和进口配额等贸易保护政策都会带来效率的损失。

2.自由贸易会带来额外的收益,例如产生规模收益,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优胜劣汰等。

3.自由贸易倡导的自由与平等思想更容易被民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贸易保护理论的基本观点

1.贸易条件改善论:

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可以提高国外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减弱国外进口商品的竞争力,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2.次优理论:

在其它市场都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时候,一个市场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才是有效的,所以在充满制度缺陷的市场中实行政府干预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一国的出口增加会带动其净出口的增加,进而带动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的增加拉动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而这又会使国民收入进一步增加。

因此国家应实施奖出限入的政策。

4.保护就业理论:

限制国外商品的进口可以保护国内该商品的生产,从而保护国内从事该商品生产的劳动者的就业。

5.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可以减少贸易赤字,平衡国际收支。

6.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可以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倾销行为,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十六、如何计算关税的有效保护率?

答:

(一)关税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公式:

EPR=(V1—V)/V

1.EPR为关税有效保护率;

2.V1为附加价值,即最终产品价格减去原料(或中间产品)的价格,包含关税;

3.V为新加入的价值,即在不征收关税时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

(二)关税有效保护率的计算举例:

假设某产品的国内生产价格为100万元,其中进口原料的价值为50万元,在生产中新增的价值为50万元,如果对最终产品征收20%的名义从价税,对于进口原料征收10%的名义从价税,试计算此时进口名义税率的有效保护率。

解:

由题可知,V1=100×(1+20%)—50×(1+10%)=120—55=65万元

V=50万元,所以EPR=(V1—V)/V=(65—50)/50=30%

因此,进口名义税率的有效保护率为30%。

十七、什么是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状况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一)国际收支是指国际经济实际交流中,各个国家、经济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包括贸易、金融、技术的交易、文化和艺术的交流、货币的汇入汇出)所形成的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国际货币收支、债权债务关系以及无债权债务的国际货币的单方面转移。

1.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间(一般为一年),同其它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

2.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在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它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经济交易包括货物、服务以及收入交易;金融资产和负债交易;无偿转让。

(二)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意义

1.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一国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2.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一国货币与汇率的变化方向。

3.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一国的融资能力和资信地位。

4.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着一国经济结构的情况和变化。

5.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影响着一国国内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十八、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方式

答: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1.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包括的项目有货物和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表示实际资源(货物、服务、收入)交易以及经常转移。

2.资本和金融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主要记载实际资源流通的融资的情况(通常是以金融工具进行的交易或资本转移)。

(1)资本账户包括资本的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等;

(2)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它投资和储备资产。

3.国际头寸。

国际头寸是一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的资产负债表,其数值等于一个经济体给予或从世界其它地方得到的那部分净值,由资产和负债两个部分组成。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方式:

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法,即每一笔交易都以两笔等值的记录来表示,同时按权责发生制来编制国际收支表,且所有交易都按市场价值(时价)记载,而记账的时间一定要按所有权发生变化的时刻进行。

十九、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弹性调节法与吸收调节法

答:

(一)弹性调节法

1.弹性调节法的概念:

弹性调节法主要研究本币贬值对进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影响,通过本币贬值刺激出口、限制进口从而调节中、短期国际收支失衡。

它的核心是价格需求的条件。

2.弹性法调节国际汇率的机制:

弹性调节法是利用本币对外汇率的贬值和升值,造成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或上升,从而增加和减少出口,同时促进进口货物的本币价格相对上升或相对下降,从而减少和增加进口,最终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

3.弹性调节法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1)贸易对手国对于上述流程这样的结果表示接受,不进行报复,即不会通过同样的贬值来进行对抗;

(2)本币的对外贬值速度必须快于对内贬值速度(通货膨胀速率);

(3)这一过程必须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必须大于1,也即商品进出口的变化对于价格调整的反应程度要大,一国变更本币对外汇率才能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

否则本币贬值,出口价格下降,但它国的进口却不会增加,结果是采用本币对外贬值的国家遭受损失。

4.本币贬值对贸易条件产生的影响

(1)如果出口与进口的需求弹性大于出口与进口的供给弹性,本币对外贬值可以促进出口、抑制进口,贸易条件会得到改善;

(2)如果出口与进口的需求弹性小于出口与进口的供给弹性,则贸易条件恶化;

(3)如果出口与进口的需求弹性等于出口与进口的供给弹性,则贸易条件不变。

5.弹性调节法的缺陷

(1)弹性分析是局部分析,与国民经济总体未能很好地联系;

(2)在实践中采用弹性调节法存在着对于商品弹性的实际估计,而这种测算并不容易;

(3)从现实来看,弹性调节法在假设前提中排除了货币的影响是不实际的。

(二)吸收调节法

1.吸收调节法的基本原理:

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从宏观经济关系的角度考察国际收支问题。

2.吸收调节法的理论模型:

根据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分析,从需求角度出发,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的基本关系式为:

Y=C+I+G+(X-M),即X-M=Y-(C+I+G)(其中Y为国民收入,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开支,X为出口,M为进口)。

我们可以粗略认为X-M为国际收支状况,令其为B,再令C+I+G为一国经济的总支出即总吸收,记为A。

则可得:

B=Y-A。

(1)当Y大于A时,B为正值,国际收支出现盈余;

(2)当Y小于A时,B为负值,国际收支出现赤字;

(3)当Y等于A时,B为零,国际收支平衡。

3.吸收调节法的经济含义

(1)当国民收入大于总支出时,国际收支将处于顺差状况;当国民收入小于总支出时,国际收支将处于逆差状况;而国民收入等于总支出时,国际收支将处于平衡状况;

(2)当国际收支失衡处于逆差时,采用财政措施调节的做法有两个方面:

或者是增加Y(即采用支出转换政策),或者减少总支出(总吸收)A(即采用吸收政策);

(3)总之,通过改变收入和吸收来调整失衡的国际收支,同时使总供给等于总需求,以达到内部和外部的共同平衡及经济的均衡发展。

4.对吸收调节法的评价

(1)吸收调节法将国际收支状况与国民经济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克服了局部均衡分析固有的局限性;

(2)调整国民收入是改善国际收支的较好办法,但这隐含着资源的重新配置或进一步提高总体生产能力;

(3)国民收入本身受资源总量和资源重新配置难度的限制,若资源已接近充分就业,短期内收入没有办法提高;

(4)减少吸收或提高收入,在经济实践中都有时滞效应的问题;

(5)吸收调节法侧重了商品市场的均衡,完全忽视了货币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作用,如果货币的需求远大于供给,在逆差时调整较为困难;

(6)吸收调节法忽视了资本项目的调节。

二十、什么是J曲线效应?

答:

J曲线效应是指在经济实践中使用货币贬值的方法调节国际收支,即使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在调整汇率后,国际收支状况也要经过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

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贬值后国际收支先恶化再改善,原因是出口增长需要投资增加生产,因此有时滞,而进口本身有惯性,找到进口货物的替代品与生产出替代品都需要时间。

二十一、简述汇率的决定理论(铸币平价说和购买力平价说)

答:

(一)铸币平价说:

两国的货币价值量之比表现为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它是汇率决定的基础。

它是金本位制度下的产物。

(二)购买力平价说

1.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

货币所具有的购买商品、劳务的能力决定了货币的价格,两国间货币的比率应该取决于它们之间购买力之比。

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前者为在每一个时点上,汇率取决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商,后者为当两国都存在通货膨胀时,名义汇率等于过去的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商。

(1)绝对购买力平价下的汇率E=Pa/Pb(Pa为A国的一般物价水平,Pb为B国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