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年考试数学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5906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年考试数学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年考试数学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年考试数学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年考试数学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年考试数学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年考试数学一.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年考试数学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年考试数学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年考试数学一.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年考试数学一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一>考试大纲考

考试科目: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高等数学

试卷结构

<一)题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内容比例

高等教案约60%

线性代数约2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

<三)题型比例

填空题与选择题约40%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约60%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有界和收敛的关系存在正数M使f(x>、单调性、周期性(注意周期函数的定积分性质>和奇偶性(奇偶性的前提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复合函数(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之间关系>、反函数(函数必须严格单调,则存在单调性相同的反函数且与其原函数关于y=x对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应用题>数列极限(转化为函数极限单调有界定积分夹逼定理>与函数极限(四则变换无穷小代换积分中值定理洛必塔法则泰勒公式-要齐次展开>的定义及其性质(局部保号性>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注意正负号>无穷小(以零为极限>和无穷大(大于任意正数>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性质(和性质积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求导定阶>极限的四则运算(要在各自极限存在的条件下>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

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点极限存在且等于函数值>函数间断点的类型(第一型(有定义>:

可去型,跳跃型第二型(无定义>:

无穷型,振荡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零点定理介值定理>b5E2RGbCAP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p1EanqFDPw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点可导与域可导的关系>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数学归纳法赖布妮子公式法>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闭区间连续开区间可导ζ不是常数>洛必达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利用导数>函数的极值(极值的判定:

定义一阶去心邻域可导且左右邻域导数异号二阶可导且该点一阶导为零>函数图形的凹凸性(证明>、拐点及渐近线(求解步骤:

垂直水平斜>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弧微分曲率的概念(有绝对值注意参数方程公式>曲率半径DXDiTa9E3d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RTCrpUDGiT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后面要加上dx>.5PCzVD7HxA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

4.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

5.理解并会用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泰勒定理(典型函数的展开>,了解并会用柯西中值定理.

6.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洛必达法则受阻时:

拆项积分中值中值定理>

7.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一阶导定点二阶导定性>,

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简单应用.

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9.了解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概念,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被积函数的要求连续只是原函数存在的充分条件>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线性和差与求导互逆>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求极限的应用>和基本性质(注意上下限的位置线性分区间上限大于下限时比大小估值定理>定积分中值定理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质心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一莱布尼茨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广义积分概定积分的应用jLBHrnAILg

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概念,理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常见代换:

倒代换三角换元万能代换不要跳步计算,以免出现毁灭性的低级失误>.xHAQX74J0X

3.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及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4.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会求它的导数(用处远非于此,常与罗尔定理结合解决零点问题>,掌握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LDAYtRyKfE

5.了解广义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广义积分(用极限的观点>.

6.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及侧面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功、引力、压力)及函数的平均值等.Zzz6ZB2Ltk

四、向量代数和空间解读几何

考试内容

向量的概念(自由移动>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是数可交换>和向量积(是向量交换后变号>向量的混合积(交换的性质与行列式性质相同几何意义用于求异面直线的距离>两向量垂直(数量积为零>、平行(向量积与零向量>的条件两向量的夹角(面面线线线面>向量的坐标表达式及其运算单位向量方向数与方向余弦曲面方程和空间曲线方程的概念平面方程(点法式截距式一般式平面束方程>、直线方程(对称式参数式一般式>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以及平行、垂直的条件(转化为向量之间的关系>点到平面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用平行四边形>球面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旋转轴为坐标轴的旋转曲面的方程常用的二次曲面方程及其图形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dvzfvkwMI1

考试要求

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求向量夹角判定垂直>、向量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及点到直线的距离>、混合积(求六面体体积及异面直线公垂线长判定三个向量是否共面>),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rqyn14ZNXI

3.理解单位向量、方向数与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掌握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

4.掌握平面方程(点法式混合积>和直线方程(点向失一般式>及其求法。

5.会求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絭<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

EmxvxOtOco

6.会求点到直线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

*7.了解曲面方程和空间曲线方程的概念。

*8.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会求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9.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空间曲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并会求其方程。

五、多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元函数的极限(极限存在的判定>和连续的概念有界闭区域上多元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值存在介值定理>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和全增量的区别>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连续偏导存在任意方向的方向导数存在>和充分条件(偏导存在且连续>多元复合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法二阶偏导数方向导数和梯度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参数方程—注意以x,y,z为参数方程组>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多元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其简单应用SixE2yXPq5

考试要求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3.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6ewMyirQFL

4.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5.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

6.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7.了解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的概念,会求它们的方程。

8.了解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

9.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解方程时要小心哦>,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kavU42VRUs

六、多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

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和应用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格林已知全微分求原函数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两类曲面积分的关系高斯公式散度、旋度的概念及计算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的应用y6v3ALoS89

考试要求

1.理解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了解重积分的性质,了解二重积分的中值定理。

2.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会计算三重积分<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

3.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性质及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

4.掌握计算两类曲线积分的方法。

5.掌握格林公式并会运用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元关的条件,会求全微分的原函数。

6.了解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性质及两类曲面积分的关系,掌握计算两类曲面积分的方法,会用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计算曲面、曲线积分。

M2ub6vSTnP

7.了解散度与旋度的概念,并会计算。

8.会用重积分、曲线积分及曲面积分求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体积、曲面面积、弧长、质量、重心、转动惯量、引力、功及流量等)。

0YujCfmUCw

七、无穷级数

考试内容

*常数项级数(级数是数列和的概念>的收敛与发散的概念收敛级数的和(和函数>的概念级数的基本性质与收敛的必要条件(一般项趋零>几何级数与p级数以及它们的收敛性正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别法(比较根值比值>交错级数与莱布尼茨定理(一般项趋零递减>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与和函数的概念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指开区间)和收敛域幂级数的和函数(有收敛域的要求>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阿贝尔定理及其推论连续性可积可导且收敛区间不变>简单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有收敛域的要求>初等幂级数展开式(有收敛域的要求>函数的傅里叶

考试要求

1.理解常数项级数收敛、发散以及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掌握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

2.掌握几何级数与p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条件。

3.掌握正项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会用根值判别法。

4.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判别法。

*5.了解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关系。

6.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

7.理解幂级数的收敛半径的概念、并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的求法。

8.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函数的连续性、逐项微分和逐项积分),会求一些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和函数,并会由此求出某些数项级数的和。

sQsAEJkW5T

9.了解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泰勒余项极限为零>。

10.掌握ex、sinx、cosx、ln(1+x>和(1+x>α的麦克劳林展开式,会用它们将一些简单函数间接展开成幂级数。

GMsIasNXkA

11.了解傅里叶级数的概念和狄利克雷收敛定理,会将定义在[-L,L]上的函数展开为傅里叶级数,会将定义在[0,L]上的函数展开为正弦级数与余弦级数,会写出傅里叶级数的和的表达式。

TIrRGchYzg

八、常微分方程

考试内容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伯努利

考试要求

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方程及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

3.会解齐次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全微分方程,会用简单的变量代换解某些微分方程

4.会用降阶法解下列方程:

y

5.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

6.掌握二队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并会解某些高于二阶的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7.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它们的和与积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lzq7IGf02E

8.会解欧拉方程.

9.会用微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线性代数

一、行列式

考试内容

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转置不变交换两行变号公因子成比例分行可加性一行乘数加另一行不变>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余子式代数余子式>行列式的计算(三角式反的猛数学归纳法>zvpgeqJ1hk

考试要求

1.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性质.

2.会应用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

二、矩阵

考试内容

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幂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矩阵的转置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伴随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求逆矩阵解方程组求行列式求向量组极大无关组>初等矩阵块之间也是同型矩阵>NrpoJac3v1

考试要求

矩阵的秩(对非零子式的理解>矩阵等价分块矩阵及其运算(相互的分

1.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和反对称矩阵,以及它们的性质.1nowfTG4KI

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了解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的性质

3.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fjnFLDa5Zo

4.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了解初等矩阵的性质和矩阵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的方法.tfnNhnE6e5

5.了解分块矩阵及其运算.

三、向量

考试内容

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组合和线性表示(不考虑系数是否为零>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考虑是否存在一组系数不为零>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等价向量组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关系向量空间以及相关概念n维向量空间的基变换和坐标变换过渡矩阵向量的内积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正交规范化方法规范正交基正交矩阵及其性质HbmVN777sL

考试要求

1.理解n维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的概念.

2.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掌握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

3.了解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和向量组的秩的概念,会求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及秩.

4.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了解向量组的秩与与其行<列)向量组的关系.

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与其行(列>向量组的秩之间的关系(矩阵的秩等于行向量组的秩也等于其列向量组的秩极其注意与最高非零子式的关系>V7l4jRB8Hs

5.了解n维向星空间、子空间(数乘封闭加法封闭>、基底(极大无关组中的向量>、维数(秩>、坐标(系数>等概念.83lcPA59W9

6.了解基变换和坐标变换公式,会求过渡矩阵.

7.了解内积(交换线形分配>的概念,掌握线性无关向量组标准规范化的施密特

8.了解标准正交基(不是对称阵的特权>、正交矩阵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

四、线性方程组

考试内容

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又译:

克拉默>和通解解空间(解向量的线形组合>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行变换最简型>mZkklkzaaP

考试要求

l.会用克莱姆法则.

2.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3.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通解及解空间的概念,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

4.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

5.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五、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考试内容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相似变换、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相似同秩,但同秩未必相似>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存在n个线形无关特征向量>及相似对角矩阵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相似对角矩阵AVktR43bpw

考试要求

1.理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会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掌握将矩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的方法。

3.掌握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n重特征值有n个线形无关的特征向量不同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必正交>。

ORjBnOwcEd

六、二次型

考试内容

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的标准形(只反映特征值的正负个数>和规范形(系数只能是1,-1,0>用正交变换(系数是特征值>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2MiJTy0dTT

考试要求

1.掌握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了解二次型秩的概念(与其矩阵表示同秩>,了解合同变化和合同矩阵的概念,了解二次型的标准形、规范形的概念以及惯性定理(涉及到正负惯性系数>.gIiSpiue7A

2.掌握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形的方法(仅此法能判定二次型形状>,会用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3.理解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并掌握其判别法(定义秩与E合同正惯性系数为零顺序主子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uEh0U1Yfmh

一、随机事件和概率

考试内容

随机事件(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与样本空间(包括所有的样本点>事件的关系(包含相等和积差互斥对立>与运算(交换分配结合德摸根对差事件文氏图>完全事件组(所有基本事件的集合>概率的概念概率的基本性质(非负性规范性可列可加性>古典型概率几何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实验IAg9qLsgBX

考试要求

1.了解样本空间(基本事件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2.理解概率、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会计算古典型概率和几何型概率(弄清几何意义>,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PAUB=PA+PB--PAB>、减法公式(P(A--B>=PA--PAB>、乘法公式(PAB=PA*PB|A>、全概率公式(关键是对S进行正确的划分>,以及贝叶斯公式.WwghWvVhPE

3.理解事件的独立性(PAB=PA*PB>的概念,掌握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理解独立重复实验的概念,掌握计算有关事件概率的方法.asfpsfpi4k

二、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考试内容

随机变量(事件结果数量化>及其概率分布(取某一个随机变量的概率>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F(x>=P{X<=x}>及其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ooeyYZTjj1

考试要求

1.理解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市的概念.理解分布函数F

2.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0-l分布、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

*3.了解泊松定理的结论和应用条件,会用泊松分布近似表示二项分布。

4.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掌握均匀分布、正态分布N(μ,σ2>、指数分布及其应用,其中参数为λ<λ>0)的指数分布的密度函数为3cdXwckm15

5.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离散型连续型(注意单调性>:

公式法分布函数法>.

三、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考试内容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二维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边缘概率密度和条件密度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判定>和相关性常用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h8c52WOngM

考试要求

1.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

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注意独立性的应用>的概率密度、边缘密度和条件密度.会求与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相关事件的概率.v4bdyGious

2.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及不相关性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

3.掌握二维均匀分布,了解二维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理解其中参数的概率意义.

4.会求两个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划分区域积分法公式法>,会求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卷积法>J0bm4qMpJ9

四、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考试内客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均值)、方差和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XVauA9grYP

考试要求

1.理解随机变量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