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5874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docx

《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docx

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

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

(注音、注释、译文、赏析)

文学常识必备

1[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3[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5[现代]毛泽东《七律·长征》

6[宋]朱熹

7[唐]刘禹锡《浪淘沙》

8[唐]杜牧《江南春》

9[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0[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11[唐]孟郊《游子吟.迎母漂上作》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yí移zhōu舟bó泊yān烟zhǔ渚,rì日mù暮kè客chóu愁xīn新。

yě野kuànɡ旷tiān天dī低shù树,jiānɡ江qīnɡ清yuè月jìn近rén人。

诗词注释:

1、建德江:

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

靠岸。

3、烟渚:

弥漫雾气的沙洲。

诗词译文: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

先写jī羁lǚ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ɡuǎnɡ广mào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客”是诗人自指。

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

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

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

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

所以沈德潜说:

“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

”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

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

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

试想,此刻那亲近的明月会在诗人的心中引起什么呢?

似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终究驱散不了团团新愁。

新愁知多少?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

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

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

“江清月近人”,这画面上让我们见到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上见不到而应该体味到的,则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

这一隐一现,一虚一实,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正构成一个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

是的,这“宿”而“未宿”,不正意味深长地表现出“日暮客愁新”吗?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五首其一

[宋] 苏轼

hēi黑yún云fān翻mò墨wèi未zhē遮shān山,bái白yǔ雨tiào跳zhū珠luàn乱rù入chuán船。

juàn卷dì地fēnɡ风lái来hū忽chuī吹sàn散,wànɡ望hú湖lóu楼xià下shuǐ水rú如tiān天。

诗词赏析:

第一首诗写的是坐船时所见。

诗人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

他那时是坐在船上。

船正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一片黑云,就像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

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

只见湖面上溅起无数水花,那雨点足有黄豆大小,纷纷打到船上来,就像天老爷把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

船上有人吓慌了,嚷着要靠岸。

可是诗人朝远处一看,却知道这不过是一场过眼云雨,转眼就收场了。

远处的群山依然映着阳光,全无半点雨意。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这片黑云,顺着风势吹来,也顺着风势移去。

还不到半盏茶工夫,雨过天晴,依旧是一片平静。

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又是一派温柔明媚的风光。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

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抓住几个要点,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写得非常鲜明,富于情趣,颇见功夫。

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

“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

“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

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

句中又用“白雨”和“黑云”映衬,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

这二十八个字,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示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着痕迹罢了。

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

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

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

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

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

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

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mínɡ明yuè月bié别zhī枝jīnɡ惊què鹊,qīnɡ清fēnɡ风bàn半yè夜mínɡ鸣chán蝉。

dào稻huā花xiānɡ香lǐ里shuō说fēnɡ丰nián年,tīnɡ听qǔ取wā蛙shēnɡ声yì一piàn片。

qī七bā八ɡè个xīnɡ星tiān天wài外,liǎnɡ两sān三diǎn点yǔ雨shān山qián前。

jiù旧shí时máo茅diàn店shè社lín林biān边,lù路zhuǎn转xī溪qiáo桥hū忽jiàn见。

诗词赏析:

  ①作于闲居带湖期间。

黄沙:

即黄沙岭。

此夏夜小唱,深具艺术魅力。

上片夜景,意在写静,却出之以动。

鹊啼、蝉鸣、蛙喧,愈闹而愈静,是为动中见静法。

下片时转景移,山雨欲来,心绪由安闲而焦躁。

结韵妙语:

就急欲避雨而言,先推出茅店,后补以“忽见”,则恍惚惊喜之态,跃然纸上;就全篇而言,至此点出夜行者,返照全词,则无一不是作者“夜行黄沙道中”的见闻和感受,词脉由是畅通一体。

  ②“明月”两句:

月光惊飞枝上乌鹊,清风送来夜半蝉声。

按:

曹操《短歌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苏轼《次周令韵送赴阙》:

“月明惊鹊未安枝。

”周邦彦《蝶恋花》:

“月皎惊乌栖不定。

”辛词“明月别枝惊鹊”句与以上诗句景象仿佛。

别枝:

远枝。

方干《寓民郝氏亭》:

“蝉曳残声过别枝。

”或作“离别树枝”讲,意亦通,但与下文“半夜”失偶。

  ③“稻花”两句:

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似在歌唱丰年。

或谓“说丰年”者,守夜农人。

似太实,且欠韵味。

  ④“七八个星”两句:

天外星稀,山前欲雨。

卢延让《松寺》:

“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以数词对偶,骈文中屡见,如庾信《小园赋》: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⑤“旧时”两句:

转过溪桥,忽见记忆中的茅店就在眼前。

两句用倒装句法。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

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

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情景交融,优美如画。

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唐ɡuī圭zhānɡ璋等《唐宋词选注》:

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

一路行来,有清风、明月、疏星、微雨,也有鹊声、蝉声,还闻到了稻花香。

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识的小店,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

这是一首笔调灵活,不假雕琢,不事堆砌,语浅味永,摹写逼真的佳作,是一幅颇有审美价值的淡墨画——充满着农村生活气息的夏夜素描。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

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

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

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

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

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

《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本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

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

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我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

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

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

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

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

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

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

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ɡù故rén人jù具jī鸡shǔ黍,yāo邀wǒ我zhì至tián田jiā家。

lǜ绿shù树cūn村biān边hé合,qīnɡ青shān山ɡuō郭wài外xié斜。

kāi开xuān轩miàn面chánɡ场pǔ圃,bǎ把jiǔ酒huà话sānɡ桑má麻。

dài待dào到chónɡ重yánɡ阳rì日,hái还lái来jiù就jú菊huā花。

诗词注释:

1、过:

拜访。

2、具:

准备。

3、场圃:

农家的小院。

4、就:

赴。

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诗词译文: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

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

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

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诗词赏析:

这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

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

也就是说,读孟诗,应该透过它淡淡的外表,去体会内在的韵味。

《过故人庄》在孟诗中虽不算是最淡的,但它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也已经可算是“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

它的诗味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

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

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

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

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

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

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

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

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田园居》),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

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

话桑麻,就更让你感到是田园。

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

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

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

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

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似乎不难想见,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

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似乎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

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这不禁又使人联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杜诗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诗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

杜之郁结与孟之恬淡之别,从这里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消息吧。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

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

你只觉得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

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

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

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

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

这是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

“不鉤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记》)。

他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

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

譬如一位美人,她的美是通体上下,整个儿的,不是由于某一部位特别动人。

她并不靠搔首弄姿,而是由于一种天然的颜色和气韵使人惊叹。

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七律·长征

[现代] 毛泽东

hónɡ红jūn军bú不pà怕yuǎn远zhēnɡ征nán难,

wàn万shuǐ水qiān千shān山zhǐ只děnɡ等xián闲。

wǔ五lǐnɡ岭wēi逶yí迤ténɡ腾xì细lànɡ浪,

wū乌ménɡ蒙pánɡ磅bó礴zǒu走ní泥wán丸。

jīn金shā沙shuǐ水pāi拍yún云yá崖nuǎn暖,

dà大dù渡qiáo桥hénɡ横tiě铁suǒ索hán寒。

ɡènɡ更xǐ喜mín岷shān山qiān千lǐ里xuě雪,

sān三jūn军ɡuò过hòu后jìn尽kāi开yán颜。

诗词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

“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

“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尤为不同的是:

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

“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

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是写山,却将其戏称为“泥丸”这也是写红军万里远征,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也是毛主席常用的豪气拟物的手法。

前两句是全诗的总纲,由三、四句开始是分述,也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

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

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五岭山脉弯弯曲曲,高高矮矮,绵延千里,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

高大的乌蒙山脉也不过是往后滚动的小泥球。

这是多么新颖的比喻!

把起伏绵延的五岭山脉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为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把那样高大的乌蒙山脉比作在脚下滚动的小泥球。

想象奇特,夸张已极。

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

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

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

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国军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

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

“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是对首联的回应。

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

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

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