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5799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docx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docx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

试论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

——基于《成语源流通释大辞典》

邓明

(晋中学院,山西榆次030600)

摘要:

本文是在笔者编写成语词典收集大量资料并与此前出版的同类词典参合比较的基础上而写的,认为在成语释义中应抓好四个环节:

词义的揭示,词性的把握,语义的阐发,语用的提示。

词义的揭示、词性的把握是释义的重要基础,语义的阐发是释义的关键所在,语用的提示是释义的必要补充。

关键词:

词义词性语义语用

二十多年前的1989年,我有幸参加了向光忠先生主编的《成语源流通释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①的编撰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感到,要编写一部好的成语词典,理清源头流变诚属不易,准确解词释义似乎更难。

本文拟结合笔者撰写条目的具体实例,谈谈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

一、词义的揭示

成语的语义是由构成该成语的词所承载的,所以要圆通地阐发语义,必须先准确地解释词义。

可见,解词是释义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

(一)在古义与今义的辨正中揭示古义。

成语是在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源自古代的成语是由古代汉语的基本元素构成的,因此在成语中沉积了大量的古义。

努力挖掘这些古义,才有可能在解词中最大限度地避免望文生训、以今律古的错误。

偷梁换柱多数成语词典

不释“偷”,有的成语词典串译为“偷下”[10][11]或“偷换”[8][9],显系以今律古。

《大辞典》:

“偷:

取。

”尚明“偷”之古义。

《诗·唐风·山有枢》:

“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汉·郑玄笺:

“愉读曰偷,偷,取也。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狗彘不择甂瓯而食,偷肥其体。

”汉·高诱注:

“偷,取也。

”唐·孟郊《喜符郎诗有天纵》:

“偷笔作文章,乞墨潜磨揩。

”“偷笔”与“乞墨”相对,“偷”、“乞”皆训取。

“偷梁换柱”变体或作“抽梁换柱”(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一回

)、“移梁换柱”(清·李渔《蜃中楼·乘龙》),“偷”与“抽”、“移”异文而同义,均强调抽取的动作,与公开或暗中无涉。

“偷梁换柱”本谓“取掉房梁,换上房柱”[15],“比喻玩弄欺骗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15]。

比喻义中“暗中改变”的义素是整个成语的寓意赋予的,而不是“偷”之词义生成的。

销魂夺魄多数成语词典不释“夺”,有的成语词典释为“夺去”。

[9]按:

“魂”与“魄”相对而义近,“销”与“夺”相对也当义近,“销”、“夺”均为失去之义。

《大辞典》:

“销、夺:

失去。

”《说文》:

“夺,手持隹失之也。

”是“夺”本义为失去,《素问·通评虚实论》: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王冰注:

“夺,谓精气减少如夺去也。

”《孟子·梁惠王上》: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无失其时”与“勿夺其时”义同,“夺”即“失”也。

南朝·宋·谢惠连《雪赋》:

“皓鹤夺鲜,白鹇失素。

”“夺”与“失”对文而同义。

同一件东西,对甲方来说是失去,而对乙方来说就是夺取,故“夺”又引申为夺取,今则夺取义行而失去义废。

《大辞典》揭示古义者甚多,下面再举“X”部之数例:

象齿焚身,“焚:

《说文》:

‘烧田(畋)也。

’即用焚烧草木的办法围猎。

”相见恨晚,“恨:

遗憾。

枭鸾并集,“集:

群鸟停在树上。

小受大走,“走:

逃跑。

效死弗去,“去:

离开。

挟山超海,“超:

跳越,跨越。

心广体胖,“胖:

安详舒坦。

新发于硎,“发:

磨。

兴师动众,“众:

军队。

臭味相投,“臭味:

气味。

朽木粪土,“粪土:

秽土。

衒玉自售,“售:

卖出去。

学优而仕,“优:

有余力。

(二)在常用义与冷僻义的探寻中揭示冷僻义。

词义有常用和冷僻之别,相对来说,常用义容易理解,而冷僻义则较难把握,所以探寻冷僻义就成为解词的重要内容。

项背相望多数成语词典不释“望”,有的成语词典注为:

“相望,相互看得见。

”[9]注与不注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都认为“望”是常用义看见,实则不然。

《大辞典》:

“相望:

相对,相接。

”常用义“看见”和冷僻义“对着”看似互不相干,实乃相应而生,看见必然对着,对着方能看见。

就“望”而言,主语能发生“望”之动作者,“望”是看见之义,如“望其项背”;主语不能发生“望”之动作者,“望”是对着之义,如“项背相望”。

《中华大字典》:

“望,对也。

”《老子》: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邻国相望”意谓邻国相对;《尚书·禹贡》:

“终南、惇物以至鸟鼠。

”汉·孔安国传:

“三山名,言相望。

”注文之“相望”亦谓相对;《资治通鉴·唐纪》:

“人马冻死者相望。

”指人马冻死者相对,甚言死者之众。

成语有“望衡对宇”,“望”与“对”相对成文,更可见得“望”有对着之义。

养痈成患多数成语词典不注释“养”,但按常用义养活来理解又扞格不通。

按:

“痈”为毒疮,应该切除,留下终为祸害,“养痈成患”意即留下毒疮不及早医治而形成祸患。

《大辞典》:

“养:

蓄,留。

”揭示了“养”的冷僻义。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养,按犹畜也。

”《逸周书·时训》:

“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朱右曾校释:

“养羞者,畜食以备冬,如藏珍羞。

”《后汉书·乌桓传》:

“妇人至嫁时乃养发,分为髻。

”“养发”犹蓄发、留发。

“养”可训“蓄”,故“养”与“蓄”可对举,成语“养痈蓄疽”,“养”与“蓄”对文而同义。

寻行数墨多数成语词典不注释“寻”,有的成语词典把“寻行”释为“一行一行地读”。

[3]如此注释,实在看不出“寻”之义训。

《大辞典》:

“寻,依循。

”“寻行数墨”谓顺着行间数字句,形容专在辞句上下功夫。

《汉语大词典》:

“寻,依循。

”唐·白居易《琵琶行》: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寻声”谓循着声音。

宋·林逋《汴岸晓行》诗:

“驴仆剑装轻,寻河早早行。

”“寻河”谓顺着河流。

还有,“寻行数墨”变体或作“循行数墨”(明·李祯《剪灯余话·青城舞剑录》),“循”与“寻”异文而同义。

(三)在泛指义和特指义的甄别中揭示特指义。

词有泛指和特指的不同。

词在储备状态下具有泛指义和特指义,但进入具体的言语交际时却只能用其中的一个意义。

因此,在解词时必须辨明究竟是泛指义还是特指义。

乌合之众多数成语词典把“乌合之众”释为“临时凑集起来的没有组织纪律的一群人”,以“众”为泛指义。

《大辞典》:

“众:

军队。

”“乌合之众:

像乌鸦那样临时凑合的军队,也泛指临时杂凑、没有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以“众”为特指义。

两说孰是,考察一下“乌合之众”的雏形、早期用例以及变体即可辨明。

“乌合之众”始见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雏形“纠合之众”,《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作“瓦合之卒”,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人事部·辩上》引作“乌合之众”,《史记》之文意和雏形之异文(“众”或作“卒”)均可证明“众”本指军队。

其后之早期用例((《东观汉记·公孙述传》、[6]三国·魏·曹冏《六代论》、《后汉书·耿弇传》、[15]《魏书·薛安都传》[2])“众”也指军队,就是定型以后出现的变体也与军队相关。

“乌合之众”变体或作“乌合之卒”(晋·陈寿《三国志·桓阶传》),又作“乌合之师”(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变体之“卒”与“师”指军队,则正体之“众”也应指军队。

有眼无珠多数成语词典释为“有眼睛却不长着眼珠子”,此着眼于泛指义。

《大辞典》:

“眼:

眼球。

珠:

瞳孔。

”此着眼于特指义。

“眼”、“珠”有泛指义自不待言,其有特指义也信而有征。

宋·戴侗《六书故》:

“眼是珠子。

”王力先生也曾多次强调“眼”本义是眼珠子。

《庄子·盗跖》:

“比干剖心,子胥抉眼。

”“抉眼”指抠出眼珠子。

《史记·吕太后本纪》: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

”“去眼”谓挖去眼珠子。

《玉篇》:

“瞳,目珠子。

”又“睛,目珠子也。

”《广雅·释亲》:

“珠子谓之眸。

”可见,瞳人单言曰“瞳”曰“睛”曰“眸”曰“珠”(成语由于四字格的特殊要求,“珠子”可省称“珠”),复言则曰“瞳子”、“眸子”、“珠子”。

“眼”和“珠”既能泛指,也可特指,那又该如何取舍呢?

(一)从事理上来看,眼睛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光线通过瞳孔映入眼内的结果,只有把“有眼无珠”释为“有眼珠却没有长着瞳孔”[15],才合乎眼睛观察事物的科学原理。

(二)从源流变体来看,“有眼无珠”或作“有眼无瞳”(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又作“有眼无睛”(明·冯惟敏《纪笑》词之三),“珠”与“瞳”、“睛”皆异文而同义,足证“珠”当指瞳人。

咬牙切齿多数成语词典不注释“牙”和“齿”,似以“牙”、“齿”为泛指义。

“牙”和“齿”的确可以泛指牙齿,但其对举时,“牙”特指大牙,“齿”特指门牙。

《大辞典》:

“牙:

大牙,槽牙。

齿:

门牙。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

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先用“齿”把食物切割下来,然后再用“牙”咬碎。

牙的作用是咬,故曰“咬牙”,齿的作用是切,故曰“切齿”。

所谓“咬牙切齿”意即“咬紧大牙,切摩门牙”,[15]以此来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四)在语言义和言语义的区分中揭示言语义。

所谓语言义是指词作为语言系统中的一个符号所具有的意义。

当某个词用于具体的言语交际时,受一定语境的制约和影响,词义难免发生某种变异。

所谓解词就是要准确地揭示这种切合具体语境的言语义,形诸文字一般用“指……”来表示。

天下归心《大辞典》:

“天下:

旧指整个中国,此指天下百姓。

”先指出语言义,后说明言语义。

唯言语义“天下百姓”,方能与“归心”构成主谓关系。

惺惺作态《大辞典》:

“惺惺:

此指‘假惺惺’,即虚情假意的样子。

”“惺惺”之诸义均为褒义,与贬义词“作态”搭配后也带有贬义,相当于“假惺惺”。

追奔逐北《大辞典》:

“奔、北:

指败逃的敌人。

”“奔”、“北”本为动词,在这里用作名词。

二、词性的把握

词性是词的语法属性的体现,词性不同,意义有别,词的用法不同,也影响意义的准确表达,因此,在解词时不能不关注词性和用法。

(一)词性的确定。

词义和词性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了解词义,有利于确定词性;确定了词性,也有助于了解词义。

尽管成语词典没有必要为每一个词标注词性,但在解词时选用能够体现其词性的恰当词语还是值得注意的。

信赏必罚不少成语词典不释“必”,有些成语词典[9][12]释为“一定”。

不错,“必”的确可做副词,表示一定,但在“信赏必罚”中,“必”与“信”相对,当为形容词。

《大辞典》:

“必:

坚决,坚定。

”《战国策·燕策二》:

“齐王四与寡人约,四欺寡人,必率天下以攻寡人者三。

”鲍彪注:

“必,言攻之决。

”王延栋《战国策词典》则径直释为“坚决”。

《荀子·强国》:

“其刑罚重而信,其诛杀猛而必。

”《韩非子·五蠹》: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以上两例皆言赏罚之事,而且“重”(厚)与“信”、“猛”(重)与“必”均由“而”连接,“必”为形容词显而易见。

又“信赏必罚”变体或作“赏信罚必”(元·脱脱等《宋史·鱼周询传》),“必”移位于“罚”后,乃形容词做谓语无疑。

鲜有其比有的成语词典释“鲜有其比”为“很少有能够与之相比的”,[8][11]用“相比”来对译“比”,以“比”为动词。

按:

“比”作为动词“有”的宾语,应该是名词。

《大辞典》:

“比:

类,辈。

”《广雅·释诂》:

“比,辈也。

”《玉篇》:

“比,类也。

”《汉书·叙传上》:

“班侍中本大将军所举,宜宠异之,益求其比,以辅圣德。

”师古注:

“比,类也。

”《后汉书·杨赐传》:

“蜺之比,无德以色亲。

”李贤注:

“比,类也。

”“鲜有其比”谓“很少有他的同类。

形容超群绝伦”。

[15]

一张一弛多数成语词典不注释“一”,而以“一时……一时……”[6]“有时……有时……”[9]“时而……时而……”[7]串译“一张一弛”,虽说文意大体不误,但却看不出“一”的词性和意义。

“一V1一V2”(V代表动词)作为一种句式可以包含多种语义关系,

当“V1”和“V2”表示选择关系时,它们前面的“一”不是数词,而是连词,意思是或者。

《大辞典》:

“一:

或。

”《庄子·应帝王》:

“一以已为马,一以已为牛。

”“成玄英疏”:

“或马或牛,随人呼召。

”《经传释词》:

“一犹或也。

”举“一动一静”、“一臧一否”、“一有一无”等例为证。

《古书虚字集释》、《经词衍释》、《词诠》、《古汉语虚词》对此也有阐释。

“一张一弛”意即“或者绷紧弓弦,或者放松弓弦。

比喻治国时宽时严,刚柔相济,也比喻工作和生活时紧时松,劳逸结合。

”[15]

新硎初试有的成语词典把“硎”释为“磨刀石”[1][5][8],把“新硎”释为“新磨出的刀刃”[3][8][9],均以“硎”为名词,然以“磨刀石”释“硎”有悖成语结构,而以“刀刃”对译“硎”又缺乏文献依据。

按:

“新”与“初”对文而同义,均为副词,而“硎”与“试”则为动词。

《大辞典》:

“硎:

磨刀石,此用作动词,指磨。

”《汉语大字典》:

“硎,磨。

”引例是唐·刘禹锡《天论上》:

“斩材窾坚,液矿硎铓。

”“新硎初试”意即“刀刚磨好,初次使用。

比喻初次施展才能,初露锋芒”。

[15]

(二)用法的暗示。

不同的词性有不同的用法,同样的词性也有可能因为语境的不同而有细微的变化。

揭示这些细微的变化,也是在解词释义中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宜室宜家“宜”,一些成语词典或不注,或释为“合适、和顺”[2]。

“宜室宜家”,或释为“指夫妻和谐,家庭和顺”,[2]或释为“形容夫妻和睦,家庭和顺”[4][5][3]。

此无大谬,然非尽善。

《大辞典》:

“宜:

使和顺。

”“宜室宜家:

使夫妇和睦,使家庭和乐。

”《大辞典》在解词和释义这两个环节都暗示了“宜”的使动用法。

叹凤泣麟不少成语词典失收,有的成语词典笼统地释为“比喻慨叹生不逢时”[6]。

《大辞典》则释为:

“为凤凰而叹息,为麒麟而哭泣。

用以慨叹生不逢时。

”通过串译字面意义,不仅为寓意“慨叹生不逢时”做了铺垫,而且也凸显了“叹”、“泣”的为动用法。

义无反顾各本成语词典解释不一:

(1)“义:

正义。

为正义而勇往直前,不犹豫回顾。

”[4]

(2)“义:

正义的事情。

在道义上只许勇往直前,绝对不能徘徊退缩。

”[9][3](3)“义:

正当。

做正当的事只有向前,决不后退。

”[1](4)“义:

宜,应该做的事。

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绝不回头。

”[5]之所以异说纷呈,主要是对“义”有不同理解,更确切地说是对“义”的语法作用有不同看法。

按:

“反顾”是中心语,“无”(用法同“不”)是否定副词做状语,“义”是普通名词做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依据,与“义不帝秦”、“义不食周粟”、“义不容辞”同例。

《大辞典》:

“义:

根据道义。

根据道义不能回头观望。

指遇事只能奋勇向前,不容退缩。

”较为准确地说明了“义”的意义和用法。

三、语义的阐发

语义的阐发是释义的关键环节,因为语义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成语的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因此,一定要在语义的阐发上下功夫。

(一)整体语义的阐发。

成语作为固定词组,其意义具有整体性和约定性,因此,在解释成语时要善于根据成语的结构特点和成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从整体上把握语义。

天冠地屦不少成语词典视为动词性词组。

有的先串译后释义:

“天是帽子,地是鞋。

比喻相去甚远。

”[1]有的则径直释为:

“谓有天涯之别,相去甚远。

”[7]“形容相去极远,差别很大。

”[4]“比喻双方相差极大”[5]按:

“天冠地屦”语出《史记·日者列传》:

“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

”“天冠地屦”做动词“犹”的宾语,当为名词性联合词组。

《大辞典》:

“帝王戴的冠冕与一般人穿的麻葛等制成的鞋。

形容很大的差距。

”清楚地说明了“天冠地屦”的结构和语义。

无米之炊有的成语词典把“炊”释为“做饭”[3][4]或“烧火做饭”[8];把“无米之炊”释为“比喻缺乏最基本、最起码的条件因而不可能办成事情”,[8][3]或“比喻没有必要的条件,不可能出成果”。

[4]视“无米之炊”为谓词性词组。

这不是在解释“无米之炊”,而是在解释“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大辞典》:

“[解词]炊:

煮熟的饭食。

[释义]没有米面做成的熟食。

比喻缺乏必要的条件而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首先,在解词环节,确定了中心词“炊”的名词身份;其次,在释义环节,无论是字面义还是比喻义,都显示了名词性偏正词组的语义特点。

真知灼见多数成语词典释为:

“正确而透彻的认识和见解”,以“真知灼见”为名词性联合词组。

按:

“真知灼见”本是动词性联合词组。

明·冯梦龙《醒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真知灼见者”是一个者字结构,“者”只有与谓词性成分结合才能构成者字结构,“真知灼见者”意即真正知道确实看见的人。

明·陆采《怀香记·鞠询香情》:

“你今日之论,皆虚涉空谈,非真知灼见之实。

”“真知灼见”与“虚涉空谈”相对,“非真知灼见之实”意即不是真正知道、确实看见的实情。

《大辞典》:

“本谓真正知道,确实看见。

后转指正确而透辟的认识和见解。

”较为清晰地反映了“真知灼见”语义变化的过程。

(二)多重语义的阐发。

多义成语多数是因为成语的整体意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少数则是由于某个词的多义性所造成的。

成语整体意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多义成语,由于本义与引申义之间有某种联系,所以掌握起来不太困难;词的多义性所造成的多义成语,如果不说明词的多重意义,就很难知晓多义成语形成的原委,因而也就很难准确而又深入地理解这些成语。

此前出版的成语词典除了对“一路福星”、“心广体胖”、“铸成大错”等明显地由于一词多义而形成的多义成语予以解释外,其它同类多义成语几乎被忽略。

《大辞典》则特别重视多义成语多重语义的阐发。

无所不通“[解词]通:

贯通;通晓。

[释义]①没有什么不贯通的。

谓各个方面都通畅而无阻滞。

②没有什么不通晓的。

谓多见识广,什么都知道。

谈何容易“[解词]何:

哪里;多么。

[释义]原指臣下向君王进言哪里容易啊。

表示臣下向君王进言很不容易。

后指谈一谈多么容易啊。

表示事情做起来并不像嘴上说的那样容易。

同恶相求“[解词]恶:

本读wù,憎恶;后读è,指恶人。

求:

本指需求;后指求助。

[释义]①本谓有共同的憎恶而互相需求。

②转指坏人相互勾结,共同作恶。

哓哓不休“[解词]哓哓:

争辩声;唠叨声。

[释义]①形容争辩不止。

②形容唠叨不止。

以上四例都是在解词和释义中相互照应,先在解词环节说明某个词的多重意义,然后在释义环节根据这些词的多重意义分立义项:

或在串译的基础上说明语义,如“无所不通”、“谈何容易”;或根据某个词的多重意义直接说明语义,如“同恶相求”、“哓哓不休”。

(三)隐含语义的阐发。

成语是高度凝练的语言,由于四字格的特殊要求,有些成语在凝缩定型的过程中在语形上略去了一些成分,释义时要善于透过语形领悟并获取隐去的信息。

对此,多数成语词典关注不够,《大辞典》则索隐钩沉,努力发掘语形背后所隐含的语义,使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以石投水“[释义]①把石头扔到水里。

(水面会激起层层浪花)比喻想把隐密之事掩盖起来,却难以消灭形迹。

②把石头扔到水里。

(水能容受石头)比喻宽容大度,互相投合。

③把石头扔到水里。

(石头就不见了)比喻事过以后便隐秘不闻。

”按:

“以水投石”表意上类似谜语,谜面(以水投石)表示动作,谜底(以石投水之结果)隐而不言,而实际所要表达的意思正是由隐去的谜底生发出来的。

着眼于“石”,石头扔到水里就不见了,于是就产生比喻义③;着眼于“投”,投的结果是在水里激起浪花,于是就产生比喻义①;着眼于“水”,水能容受石头,于是就产生比喻义②。

释义时如果不把隐去的谜底补出来,三个比喻义便无所依傍。

同类例子还如:

以莛叩钟“[释义]用草茎去敲钟。

(没有声响)比喻学识浅陋的人向学识渊博的人请教,问不到点子上,得不到回答。

朝梁暮晋“[释义]①早晨事奉后梁,晚上后梁灭亡了,又去事奉后晋。

形容随时变节,反复无常。

②早晨还是后梁统治,晚上就成了后晋的天下。

形容世道纷乱,朝代更迭很快。

”按:

“朝梁暮晋”语出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梁书·王彦章传》:

“岂有为臣为将,朝事梁而暮事晋乎!

得死幸矣。

”“朝事梁而暮事晋”在凝缩的过程中省去了动词“事”。

串译字面意义时只有补出隐去的动词,才能真正理解“朝梁暮晋”所承载的实际意义,才能解释清楚“朝梁暮晋”为什么用名词性的语形表示动词性的语义。

同类例子还如:

朝秦暮楚“[释义]

早晨在秦地,晚上在楚地。

形容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早晨事奉秦国,晚上事奉楚国。

形容人没有立场,反复无常。

四、语用的提示

成语词典可以帮助读者准确地理解成语,也可以指导读者正确地运用成语。

出于运用的需要,《大辞典》比别的成语词典更注意语用的提示,使之成为解词释义的必要补充。

(一)适用范围的提示

天诛地灭:

“为上天杀戮,为大地灭绝。

指为天地所不容。

多用于发誓或诅咒。

顽皮赖骨:

“指人倔强刁顽,不肯服罪认输。

常用作詈辞。

洗耳恭听:

“形容恭敬地专心地听别人讲话。

多用作敬辞。

以附骥尾:

“比喻凭借他人而成名。

多用作自谦之辞。

有眼不识泰山:

“比喻浅陋无知,认不出地位高或能耐大的人。

常用作对对方赔礼道歉的客套话。

音容苑在:

“声音容貌好像还在眼前。

常用作悼念死者之辞。

至矣尽矣:

“形容事物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多用作盛赞之辞。

(二)褒贬色彩的提示

舞文弄墨:

“玩弄文字技巧。

含贬义。

无以复加:

“不能再增加什么了。

指已达到极点。

多含贬义。

(三)搭配习惯的提示

兔死狐悲:

“比喻因同类的不幸而悲伤。

多与‘物伤其类’连用。

望其项背:

“比喻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四)规范使用的提示

图穷匕现:

“[正误]‘见’,不能误念为jiàn。

文采风流:

“[正误]‘采’,不能误写为彩。

我见犹怜:

“[正误]‘怜’,不能误解为可怜。

参考文献:

[1]颜毓书主编.万条成语词典[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2]朱祖延主编.汉语成语大词典[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3]编写组编著.古今汉语成语词典[M].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4]王涛等编著.中国成语大辞典[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

[5]韩省之主编.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M].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1989年.

[6]刘洁修编著.汉语成语考释大词典[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9年.

[7]胡汝章主编.成语辞海[M].北京:

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

[8]毛学河,倪文杰主编.现代成语巨典[M].大连:

大连出版社,1993年.

[9]向光忠等主编.中华成语大辞典[M].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

[10]编委会编著.成语大词典[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年.

[11]刘家丰主编.中华成语词典[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

[12]王兴国编著.汉语成语大词典[M].北京:

华语教学出版社,2010年.

[13]郑宣沐编.古今成语词典[M].北京:

中华书局,1983年.

[14]刘万国,侯文富主编.中华成语辞海[M].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

[15]向光忠主编.成语源流通释大辞典[M].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

附注:

见参考文献之[15]。

指参考文献中所列的前14部成语词典中的多数词典,下同。

《集韵·迄韵》:

“乞,取也。

”南朝·陈·徐陵《出自蕲北门行》:

“乞土泥函谷,接绳缚凉州。

”“乞土”犹取土。

变体的相关材料详见《成语源流通释大辞典》的相关页码,此不赘列,下同。

见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序》,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5月;又见王力《古代汉语字典·序》,《语文研究》,1986年第2期。

V1V2是同时或交叉进行的两个动作,如“一觞一咏”;V1V2是前后相承的两个动作,如“一唱一和”;V1V2是供人选择的两个动作,如“一上一下”。

作者简介

邓明(1956-)男,山西平遥人,晋中学院教授,山西省语言学会会长,主要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

联系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