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 含详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5754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丽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 含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东丽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 含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东丽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 含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东丽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 含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东丽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 含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丽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 含详解.docx

《东丽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 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丽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 含详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丽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 含详解.docx

东丽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含详解

东丽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7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涂到答题卡上。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腈纶(qínɡ)缄默(jiān)戛然而止(ɡā)

B.斡旋(wō)拾级(shí)怒不可遏(è)

C.龟裂(jūn)翌日(lì)挑拨离间(tiāo)

D.归省(xǐnɡ)襁褓(qiǎnɡ)销声匿迹(nì)

【答案】D

【解析】

【详解】A.腈纶(jīng)戛然而止(jiá);

B

斡旋(wò)拾级(shè);

C.翌日(yì)挑拨离间(tiǎo);

故选D。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②22-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到一千年以前。

③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

A.优雅追溯一气呵成B.优雅追述一鼓作气

C.幽雅追述一气呵成D.幽雅追溯一鼓作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平时应多积累,选择时先了解词语的意思,再从词语的适用范围、搭配、色彩等方面辨析。

第①句中的主语是“演奏”,应选“优雅”,“优雅”意思是优美雅致,而“幽雅”的意思是幽静雅致,与前面的主语不搭配。

第②句应选“追溯”,“追溯”指回首往事、探寻渊源,符合句意;“追述”的意思是述说已经过去的事情,追忆叙述不合语境。

第③句应选“一气呵成”,“一气呵成”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连贯,也比喻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符合语境;“一鼓作气”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不合语义。

“优雅动听、追溯历史、一气呵成作品”搭配恰当。

故选A。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业务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B.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

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C.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D.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成分残缺。

把“通过”或“使”去掉一个;

C.两面对一面。

在“有关部门”后加“是否”或把“能否”去掉;

D.搭配不当,将后面语句改为“小雅那优美的舞姿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那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故选B。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

“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与辨析能力。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读书或是写作,除了领会文章的立意,理解布局谋篇,品读词句外,还要重视标点符号,把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全面提高读写能力。

5.下面对《关雎》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开篇以雎鸠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描绘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爱情场景,打开了爱情故事的开端。

B.“寤寐思服”写出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已到了长夜难眠的程度,两个“悠”字表现了君子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两句借用乐器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男子与淑女相会相处时的愉悦和结婚时的热闹场面。

D.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起到了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C.“现实生活中”有误。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想象中的场景。

故选C。

阅读《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

》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

①有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瓶装水消费的第三大国,且消费数额每年都以近30%的速度递增。

国人喜欢喝瓶装水,主要是认为它“干净、健康”,因为普遍存在的水污染,让人们对从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不太放心,便转向喝瓶装水。

然而,瓶装水真的就那么“干净、健康”吗?

②先说瓶装之中的水。

去年下半年,一家以做方便面起家的大牌企业坦率承认,所谓的“优质水源”就是从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只不过是添加了“矿化液”。

某饮料协会的权威人士也承认,在自来水水源中添加矿化液,已是业内人尽皆知的。

据有关部门对销售瓶装水的监测,瓶装饮用水的合格率仅为34.8%。

瓶装水的安全程度实在令人担忧。

③再说瓶装水的瓶子,多采用PET塑料。

这种塑料质轻、透明、不易破碎,但有学者认为该材质会产生一种潜在致癌物“锑”。

有研究人员对当地的15种热销瓶装水进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天然地下水中的锑含量是万亿分之一,而刚出厂的瓶装水的锑含量平均为万亿分之一百六十。

时间越长,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出厂3个月后,瓶装水中的锑元素的含量竟然增加了一倍。

然而,现在市场上瓶装水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大多是24个月。

④瓶装水瓶子的生产和消费,还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

因为制瓶塑料提炼自石油,在人口仅3亿多的美国,每年用于瓶装水制瓶的原油就超过150万桶,相当于10万辆车一年的用油量,还不算包装,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

这样算下来,有人说喝4瓶瓶装水就相当于喝掉了一瓶石油。

⑤另外,由于装水瓶的回收率很低,大部分空瓶子都成为污染环境的垃圾。

若焚化,则产生诸如氯气、含有重金属的残留物等有毒副产品;若掩埋,这些塑料瓶属于非生物降解材料,需要1000年才能降解。

⑥中国历来有喝开水的传统,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但烧开了再饮用,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只要是在家或办公室等有条件的地方,都应提倡喝开水,这样既安全,又节省开支,于国于家于已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6.下面对瓶装水的危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瓶装水所谓“优质水源”的安全程度实在令人担忧。

B.瓶装水的瓶子材质会产生一种潜在致癌物“锑”。

C.瓶装水的生产消费会造成能源浪费,产生污染环境的垃圾。

D.瓶装水不利于保护我国稀缺的优质水资源。

7.对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作比较B.下定义作比较C.列数字打比方D.下定义打比方

8.下面对上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针对目前国人喜欢喝瓶装水的现状提出问题,引发阅读兴趣。

B.随着时间的增加,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会越来越大。

C.大部分的塑料水瓶最后都变成了垃圾,需要200至1000年才能降解。

D.第③段加点的“竟然”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又不乏生动的特点。

【答案】6.D7.A8.C

【解析】

6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关于瓶装水的危害,文章中没有涉及到本项内容,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D。

【7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

A.第③段中画线句子从“15种”“万亿分之一”“万亿分之一百六十”可以判断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热销瓶装水”“刚出厂的瓶装水”可以判断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故选A。

【8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原文是“需要1000年才能降解”。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俨然:

整齐的样子

B.阡陌交通交通:

运输事业

C.咸来问讯咸:

D.欣然规往规:

计划

10.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答案】9.B10.A11.C

【解析】

【9题详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B句“交通”是古今异义词,“交错相通”的意思。

【10题详解】

常见文言句式有:

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

文言文句式,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

B句省略了“村里的人”;C句省略“他”;D句省略“桃花源里的人”;A句没有省略。

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

根据具体内容分析。

C.有误,“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这句话不对。

参考译文: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

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

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

村里的人告诉他:

“(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

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

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3题,共93分。

二、(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2.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

(《虽有嘉肴》)

③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⑤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⑥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⑦白居易《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惨境遇和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海内存知己

(2).②教然后知困(3).③安得广厦千万间(4).④落日故人情(5).⑤禅房花木深(6).⑥蒙络摇缀(7).⑦可怜身上衣正单(8).心忧炭贱愿天寒。

【解析】

【详解】注意以下词语容易写错别字:

知己、广厦、禅、蒙络摇缀、炭贱、愿等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甘戊使于齐,渡河。

船人曰:

“河水间①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②乎?

”甘戊曰:

“不然,汝不知也。

物各有短长,骐骥③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④;干将⑤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⑥斧。

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⑦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有删改)

【注释】①间:

缝隙,此指河面狭窄。

②说:

说客。

③骐骥:

良马。

④狸:

狸子,也叫山猫。

⑤干将:

古代利剑的名称,这里泛指利剑。

⑥斤:

斧子一类的工具。

⑦说:

说服。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骐骥足及千里②曾不如小狸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15.甘戊的一番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13.①到达②竟然,居然

14.干将非常锋利,天下闻名,匠人用它来砍削木头,不如斧子。

15.无论是人还是物,各有所长。

(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或:

物各有短长。

)(意思对即可。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骐骥足及千里”的意思是“骐骥马这样的良马,(可以)日行千里”,“及”的意思是“到达”;“曾不如小狸”的意思是“竟然还不如野猫”,“曾”的意思是“居然,竟然”。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利(锋利)”“以(用)”“斤斧(斧子)”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甘戊运用对比手法,举出骐骥长于远行,干将短于伐木的事例驳斥船夫的观点,说明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物各有短长,人也各有长处和短处,应该谦虚谨慎,正视自身的不足和欣赏别人的长处,用人所长,尽其才,不可求全责备。

【点睛】参考译文:

甘戊出使齐国,要(乘船)渡过一条大河。

船夫说:

“河水就像条小山涧,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还能做君王的说客吗?

”甘戊说:

“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骐骥马这样的良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竟然还不如野猫;干将可以算是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可是工匠用它劈削木头,还不如斧子。

现在用桨划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说服有千辆战车的君王、有万辆战车的霸主,你就不如我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散文《童年读书》,完成下面小题。

童年读书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

在当时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

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

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

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

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

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

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

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

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

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

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

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

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

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

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

“活该!

”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

“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

”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

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

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

“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

”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了。

我好恼怒!

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⑦后来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16.本文主要通过借阅的四本书讲述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

①为读《封神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读《青春之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读《破晓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读《三家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的原因有哪两点?

18.文中第④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

有什么表达作用?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题目“童年读书”是全文的叙事线索。

B.父母怕我中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所以我读“闲书”的样子,他们总看不顺眼。

C.文章用了很多篇幅写“我二哥也是个书迷”,这是为了突出二哥对我喜爱读书有很深的影响。

D.第③自然段结尾说“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这个“幸福”来自于母亲对我的宽容,更来自于我读书的快乐。

E.文章描写了“我”为了读书受过很多的磨难,这些都从正面衬托出“我”对读书的喜爱。

【答案】16.

(1).①给人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有被人家监督着在磨道里看半天书的资格;

(2).②扎在草垛里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疙瘩,耽误了喂羊;(3).③去猪窝里找书,被几十只马蜂蛰肿了脸,还挨了哥哥打;(4).④钻到牛棚里看书,正入迷时被哥哥抢走。

(意思对即可。

17.①文化生活单调;②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

18.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书对我的吸引力,也描写出“我”不由自主地偷看二哥的书的窘态,体现了童年时的“我”的确迷恋读书。

19.CE

【解析】

【16题详解】

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

首先通读选文,了解主要内容和段落层次,确定答题区间,找到关键语句提炼概括。

第②段“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结合这句话提炼,为读《封神演义》,给人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有被人家监督着在磨道里看一下午的资格;第③段“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结合以上语句提炼,为了读《青春之歌》,一头钻到草垛,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还耽误了给羊割草;第⑤段,“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

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

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结合以上语句提炼,为了读《破晓记》,去猪窝里找书,被几十只马蜂蛰肿了头和脸,还挨了哥哥的痛打;第⑥段“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结合这个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