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5211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灵溪二高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段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时间:

120分钟总分:

100分

一、语言文字表达(2分)

夫对天说:

我总算盼到了出头之日。

比对北说:

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巾对币说:

儿啊,你戴了顶博士帽便身价百倍了。

抓住汉字的形意特点,运用拟人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句默写填空(任选3题,6分)

(1)《陈情表》第2段中作者以排比句“郡县逼迫,______________;州司临门,______________”描述官命催促,逼迫就任的急切情形,为下文作者表达进退两难之情作铺垫。

(2)《长亭送别》之《滚绣球》曲中作者以“听得道一声‘去也’,______________;遥望见十里长亭,______________:

此恨谁知?

”极度夸张来形容女主角别离前伤心憔悴的情态。

(3)三五之夜,_____________,桂影斑驳,,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

(4)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万户开。

,。

三、基础知识(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浩瀚(hàn)友谊(yǐ)乳媪(ǎo)贮藏(zhù)

B.泠泠作响(líng)醴酪(1uò)断壁颓垣(huán)谂(niǎn)知

C.瓤肉(ráng)玉醅(pēi)先妣(bǐ)龟裂(guī)

D.蛊(gǔ)惑挣揣(chuài)栏楯(shǔn)洗(xiǎn)马

2.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序列一经读出,它的质控、组装,以致于递交、分析都有赖于生物信息学。

B.据考证:

古代记述荔枝的古籍包括蔡襄的在内,共有13种,且以记载福建产的为最多,尚存8种,记载广东产的仅存一种。

C.曼妙的纹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厌的泡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D.它们也随水位的变化而出现高低错落的变化,都能接近水面和各种水生、湿生植物。

同时允许水流自由升落,人行走其上恰如飘游于水面或植物丛中。

3.下列各句中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又较比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

(2)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粘上去,是多么大的工夫!

(3)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上显能耐。

A.细致   细密  细微      B.细微   细致  细密

C.细致   细微  细密      D.细密   细致  细微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独立。

B.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辞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

C.这些方格绿网在切割直线道路后,增强了空间的进深感,与中国传统园林的障景法殊途同归

D.“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量和感冒诱发的。

B.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宗旨就是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核苷酸的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全部人类的遗传信息,揭开人类奥秘。

C.景观设计师的责任是通过对自然的设计向人们展示野草之美的特质。

D.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古代DNA、进化的研究,使人类将更了解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更好地建立符合人性人文,又与自然和谐的新的文明。

6.下列各项对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①长在树头,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说它是“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

②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明郭子章),“红云几万重”(宋邓肃)那样绚丽烂漫的动人景色了。

③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明陈辉)正是指的七月。

④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

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A.①句:

分类别B.②句:

举例子C.③句:

引资料D.④句:

作比较

7.下面对专题一课文内容形式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种起源>绪论》:

主要阐述作者提前发表《物种起源》的原因和《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这两方面内容。

在表达上,以说明、议论为主,较为严谨。

B.《南州六月荔枝丹》:

先写荔枝的生产情况,再写其生态结构,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采取这样的安排符合我们对荔枝这种水果认识了解的一般规律。

C.《景泰蓝的制作》:

文章以手工艺品制作的程序为说明顺序,条理清楚,在同类说明文中具有典型意义。

同时,几道工序的说明又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详有略,采用的说明方法也多种多样,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事物说清楚。

D.《斑纹》:

从动物的皮毛写起,主要介绍动物皮毛的纹样,同时也涉及人类社会许多现象。

文体特征不是非常明显,说它是散文随笔可以,说它是科学小品也不无道理,它反映了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

8.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李密在向晋武帝上奏的《陈情表》中,既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诉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B.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白朴、王实甫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C.归有光,明代散文大家,后人将他和唐顺之、王慎中等人称为“唐宋派”。

《项脊轩志》借项脊轩之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的主要成绩就是戏剧,如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9.下面对《长亭送别》中《叨叨令》一曲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这支曲子以红娘的问话为引题,通过莺莺作答,揭示了女主人公送别前后以及设想张生走后的心境。

  

B. 这首曲词以心理刻画为主,揭示莺莺赴长亭路上思前想后的情景,眼前的离愁别恨,今后的孤独恓惶,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C. 这首曲子运用了儿化、叠词、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形象生动,声情并茂,营造出一种浓重的抒情氛围。

  

D. 本曲运用了大量叠音词和儿化词,具有典型的民间口语风格,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戏曲创造上属于“本色”派的写作风格。

10.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B、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C、日过午/已昏

D、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11.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12.与“圣朝以孝治天下”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具以表闻B.但以刘日薄西山

C.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D.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四、阅读下面一则文言语段(13—16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14分)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

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

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

屡辟公府,不起。

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

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

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

  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

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

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

临诀去,谓容曰:

“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

众怪,不知其故。

林宗曰:

“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

《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吾无德以堪之。

  灵帝初,欲蒲轮聘稚,会卒,时年七十二。

  子胤字季登,笃行孝悌,亦隐居不仕。

太守华歆礼请相见,固病不诣。

汉末寇贼从横,皆敬胤礼行,转相约敕,不犯其闾。

建安中卒。

选自《后汉书·卷五十三·徐稚列传》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举有道举:

被举荐。

B.去则县之县:

通“悬”。

C.会卒,时年七十二。

会:

恰逢

D.太守华歆礼请相见,固病不诣固:

痼疾

14.以下各组,全都表现徐稚“德高望重”的一组是()

A.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

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

B.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

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

C.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

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

D.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

转相约敕,不犯其闾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稚家里很穷,平日自己耕种稼穑,为人恭俭谦让,周围的人都佩服他

的品德。

朝廷多次想重用他,但他都不肯就任。

B.陈蕃从不接待宾客,只为徐稚特意摆设了一副坐榻。

这就是王勃《滕王阁序》中“徐孺下陈蕃之塌”典故的来源。

C.黄琼去世,徐稚赶来祭奠,走时也不告诉自己的姓名。

会葬的四方之士知道此事之后,便派一名擅于辞令,名叫茅容的生员骑上快马前去感谢。

D.林宗的母亲去世了,徐稚又亲往吊唁,将一把野草放到老人家墓前就走了。

众人奇怪,不知这是什么意思,林宗认为自己称不上有这样的品德。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

(2分)

(2)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3分)

五、现代文语段阅读(9分)

约会白桦

张波

好几年前,一位北方朋友问我,你看过冬季里的白桦林么?

我摇头。

他说,那你一定要看看,否则你算不上真正的北方人。

我问他,你看了是什么感觉?

他沉默良久后对我说:

“当时,我想哭……”

这句话让我无法忘怀。

现在,我终于踏上了黑河的土地。

我明白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和白桦在此时此刻约会。

没错,是约会——一次企盼已久的约会。

果然,在一片纤尘不染的雪原上,我看到了梦中的白桦林。

蓝得纯净无比的天空下面,一大片白桦默默地立在雪地上。

用白璧无暇之类的语言来形容这片雪地是不够的,因为这雪地尚无一行人和兽的脚印,真的是令人不忍落脚。

雪野无言,静谧得令人感到听觉功能的存在已毫无必要。

我沉默地注视着面前的她们。

我在心里一千遍地说着:

你好……我的眼角渐渐地潮湿。

我开始相信,那位北方朋友的话言之不虚。

她们有一种特殊奇异、难以言说的美。

她们身处严寒,立足冰雪,躯干纤细却又永远笔挺,枝杈柔弱却从不倒垂。

虽叶片全无仍傲然于世,经霜侵雪欺却纯洁如斯。

她们经历过无数次与风雪的抗争搏斗,这可以从她们身上爆起的树皮和深深的裂口看出来。

但她们在严寒中生长得如此从容,如此平静,看不出有任何一点痛苦的表情。

她们的全部生命力永远向着蓝天和太阳。

我缓缓地向她们走去。

此时,我已经不敢随便向她们道一声“你好”了,因为我知道,现在的我没有资格同她们平等对话。

与饱经风雪的她们相比,我不过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小毛头。

我走进她们当中。

我能感觉到她们的呼吸、窃笑、私语。

我知道,她们正在打量着我这个远道而来、冒冒失失的赴约者。

从单纯精神意义上说,我和她们前生有缘,今世有约。

我定定神,看到了她们身上无数只眼睛。

这些眼睛美丽而有神,多呈鱼形,如那远古的图腾。

片刻之后,我心痛地发现,她们的每一只眼睛都是一次苦难的证明,都是某一次断裂和夭折的记号。

想想吧,这是何等的壮烈和悲怆啊一一每经历一次摧残,她们,便睁开一只眼睛!

然而,这些眼睛里没有泪,只有情。

你会感觉到白桦林没有恨,只有爱。

最苦的是她们,最美的也是她们;最纤弱的是她们,最有生命力的也是她们;最令人怜爱的是她们,最让人肃然起敬的还是她们。

白桦林啊白桦林。

面对这雪中的白桦,好男人不能不流泪。

走出白桦林,我回首看去,白桦无语,林梢微动。

我已经无法看到她们的眼睛了。

但我知道,她们的每一只眼睛都将永不闭合,她们的目光会永远注视我,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这目光,传达出的一切都与我同在。

我的身后,是两行深深的足迹,那是我前来赴约的证明,更是我朝圣的记录。

尽管待到春来雪融,这足印将消失殆尽:

尽管此刻告别白桦,这一别也许就是永远!

但有一点是无疑的,那就是,这样的一次约会已足够我受用终生。

(略有删节)

17.作者为什么将去看白桦林看作是一次约会。

(3分)

18.作者说,“她们有一种特殊奇异、难以言说的美”。

请从文中找出这种美的具体表现并分点进行表述。

(3分)

19.统观全文,简要分析为什么文章结尾说“这样的一次约会已足够我受用终生”。

(3分)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0~21题。

(5分)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20.本诗从什么时候写到什么时候?

(2分)

21.前四句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环境?

有什么作用?

(3分)

七、作文(40分)

慢呼吸,慢游戏,慢爱情,慢慢聆听;慢努力,慢慢着急,愈慢愈美丽;慢开心,慢忧郁,慢慢计算星星,慢慢看,日出的轨迹……

蔡依林歌曲《愈慢愈美丽》已被选为台湾校园下课铃声。

请以“慢”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得分:

………………………………………………………………密…………………………………封…………………………………线…………………………………………………

灵溪二高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段第一次月考

语文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表达(2分)

二、名句默写填空(任选3题,6分)

(1)

(2)

(3)

(4)

三、基础知识(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四、阅读下面一则文言语段(13—16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14分)

 

题号

13

14

15

答案

16、翻译(5分)

(1)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

(2分)

(2)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3分)

五、现代文语段阅读(9分)

17、(3分)

18、(3分)

19、(3分)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0~21题。

(5分)

20、(2分)

21、(3分)

七、作文(40分)

 

灵溪二高2011学年高二上语文月考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表达(2分)

范例

尺对尽说:

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

占对点说:

你买小轿车了?

茜对西说:

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日对曰说:

你需要减肥。

评分标准:

注意有否使用拟人手法。

二、(6分)

(1)催臣上道急于星火

(2)松了金钏减了玉肌

(3)明月半墙风移影动(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评分标准:

多选按错处扣分

三、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4分)

1、D2、B3、B4、B5、C6、B

7、B8、B9、D10、C11、C12、A

四、文言语段阅读(共14分)(13—16题,选择题每题3分)

13.D

14.B(A项“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只能说明他品德高洁;C项“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说明徐稚重情义;D项“转相约敕,不犯其闾”说明其儿子的品行)

15.C(茅容追赶的目的不只是感谢,更为了证实此人是否是徐稚)

16.

(1)徐稚曾经被太尉黄琼征召,但没有就职。

(2分)(尝,曾经;为……所,被动;就,就职。

要求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2)请替我向郭林宗致谢,大树要倒了,不是一根绳子所能维系,为什么要忙碌不停、四处奔波呢?

(3分)(谢,感谢;维,维系;何为,为什么。

各1分。

要求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五、现代文语段阅读(9分)

17、“约会”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桦人格化了(要点一,1分)这表明

“我”认为“我”与白桦树有着心灵的沟通(要点:

2分,答作“对白桦的崇敬”,

“对白桦的敬重”“对白桦充满敬意”亦应给分)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白桦向

往已久(要点三,1分)

要点一考查学生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要点二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文章倒数第二段前几句话,此题意在借揣摩语言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要点三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作者对白桦急切相见之情。

18、

(每点1分,任选三点。

19.经过这次与冬日白桦的约会,作者感到,白桦树外表柔弱身处严寒却从容平静、充满生命力(2分)。

虽然历经重重艰难,却仍然充满深情(爱意)(2分)。

这种博大胸怀,给了我们深深的振撼,并深入到我内心,伴我终生。

(2分)

答题要点如下,第一,先写白桦林外表及体现的精神品质(2分);第二、再写作者在观察冬日白桦后领会的白桦的精神境界(2分)第三、然后写这种精神境界对自己的震撼和终生影响(此行意义非凡,终身受益)(2分)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0~21题。

(5分)

20、从黄昏写到月亮升起。

(2分)。

21、再现了秋天旅舍外寥廓、萧瑟、冷落的环境,(2分)衬托了诗人情怀的凄清冷寂(或“衬托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之情”)。

(1分)

【参考译文】

徐稚,字孺子,豫章郡南昌县人。

家里很穷,常常亲自耕种,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就不吃。

做人谦恭节俭仁义谦让,周围的人都佩服他的品德。

屡次被公府征召,他都不肯就任。

当时陈蕃任豫章郡太守,按照礼节请求徐稚暂时代理功曹一职,徐稚无法推辞,拜见陈蕃之后就退回去了,陈蕃在郡府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才特意摆设一副坐榻,徐稚离开后就把它悬挂起来。

后来徐稚因有德而被举荐,在家里被授予太原太守的职务,但他都没有就任。

……………

徐稚曾经被太尉黄琼征召,但没有就职。

等到黄琼去世,归葬家乡,徐稚却背着干粮徒步赶到江夏,在黄琼的墓旁摆设了鸡酒祭奠,痛哭完了,就离开了,也不告诉自己的姓名。

当时参加葬礼的四方知名之士有郭林宗等几十人,听说这件事,怀疑这个人就是徐稚,就选派了一位善于辞令名叫茅容的生员骑上快马去追他。

在路上赶上了徐稚,茅容为他摆上了饭莱,二人谈些农业劳动之事。

临别,徐稚对茅容说:

“请替我向郭林宗致谢,大树要倒了,不是一根绳子所能维系,为什么要忙碌不停、四处奔波呢?

”到后来,郭林宗的母亲去世了,徐稚又前往吊唁,将一把野草放到墓前就走了。

众人奇怪,不知这是什么意思。

林宗说:

“这一定是南州高士徐孺子了。

《诗经》不是说‘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吗。

”只是我没有这样的品德来胜任啊!

灵帝初年,朝廷想要用蒲轮车礼聘徐稚,适值徐稚去世,时年七十二。

徐稚的儿子徐胤,字季登,行为敦厚,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也隐居不出来做官。

豫章太守华歆以礼请求他相见,他一再称病不去。

东汉末年盗贼纵横,但他们都敬佩徐胤的礼让品行,互相约束,不去侵犯他的住所。

徐胤在建安年间去世。

七、作文请以“慢”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与800字。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类文

罗曼·罗兰的一首诗里曾经写到“爱我少一点,爱我久一点,不要来得太快,因为我怕失去的太快。

爱我少一点,爱我久一点,让我们慢慢相爱。

”傅雷先生评价这首诗说:

罗兰是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人,一些不成熟的爱如炫丽的烟花一般在天空中虽精彩,但只是一会就消逝了。

真正的爱需要慢慢地积累,慢慢地渗透,慢慢的爱。

这样爱虽然不似烟花精彩,但却有一种百般不厌的感觉。

股神巴菲特说:

“股票这种东西不似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说的一样需要快、准、狠,在我看来就一个字,慢。

”在我看来,股神指的慢是一种态度,是耐心,是慢慢观察,慢慢分析,不焦躁,不心急,等到最后再出击,定能笑到最后。

细心生活的人会发现骑自行车要骑得快很简单,只要拼命踩脚踏板就可以了。

但要慢慢骑,慢到一定境界,我想非那些技术超常之人才可以做到吧。

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竞争激烈,大家你追我赶的,整天以一种快节奏的姿态是很累很痛苦的。

但无奈被名利所驱使,想停也停不下来。

这时我们需要有一种敢于拥有慢的生活态度,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要学会放弃,要学会慢慢体味人生。

有一天,你慢慢地走过公园发现里面的花开的真美丽。

其实你也许每天都经过这个公园,只是平时生活的快节奏逼得你连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

所以,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

著名的登山家乔治说:

“一群青年人去爬山,那些一开始就显得兴奋,并快速向山上冲的人往往到不了山顶。

而那些从头到尾都面色沉静且慢慢攀登的人往往能到达山顶,欣赏到那些无法登顶的人所未能见的美景。

”登一座山好比一个人的一生。

是长远的,是要经过慢慢规划和调整的,否则无头无脑地一味向前冲只会倒在半路,被慢慢而行的后来者超越。

后来者之所以能超越前者,是因为他的慢中包含了智慧,耐心与毅力。

慢其实是一种智慧:

不焦躁,不盲从;是淡定,是耐心。

慢其实是一种态度:

不急功近利,不你追我赶;是淡泊名利,逍遥自在。

慢其实是一种勇气:

不感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勇于舍弃,才有所获得。

一类文

霓虹闪耀点亮一个城市的繁华,车水马龙轧过一个城市的喧嚣,当生活遭遇快进,错综复杂的烦琐以无法控制的快节奏蔓延,是否想过慢下脚步,让时间停滞,让快乐定格;慢下脚步,看一眼湛蓝的天,赏一片盛开的花?

慢慢地,欣赏山清水秀的精致。

自然的造化永远矗立在人类无法企及的高度。

触摸那深沉的土地,看群山和麦田交错绵延,凝视那澄澈的流水,听小溪和大湖婉转歌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所以慢慢走,让小雨打在脸上,让轻风拂过衣襟。

所以慢慢走,让碧青的草色映到心里,让莺歌燕舞诠释最完美的一幕演出。

所以慢慢走,看山一颦一笑逶迤连绵的“眉峰聚”,看水忽明忽暗幽雅流转的“眼波横”。

所以慢慢走,走出城市的浮华,推开通往恬然心境的门。

慢慢品,咀嚼文学艺术的华丽。

文人墨客在历史的长空高歌,留下不朽的篇章,稳健、飘逸、灵动、悲慨,无不是世界的瑰宝。

却唯独最爱安徒生不老的童话。

用玫瑰和月光构建的城堡,用鸟鸣和花语填成的乐谱,用甜蜜和温馨诉说的结局,用深沉和内敛注解的哲理。

安徒生用最朴素却最温存动人的言语营造一个在黑暗社会里遮风挡雨的港湾,庇护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心。

用成人的眼光看童话,更读出其中万千韵味。

所以慢慢品,让爱在生命里闪光,情在血脉里传承。

所以慢慢品,让真善美不仅在故事里战胜假恶丑。

所以慢慢品,让智慧的灵光抚平时间的脉络,用真诚的心打动每一熟悉的或是陌生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