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排污系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4676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产排污系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产排污系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产排污系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产排污系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产排污系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产排污系数.docx

《1产排污系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产排污系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产排污系数.docx

1产排污系数

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应用培训

(参考资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

1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作用

产排污系数是准确测定各类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以及环境统计的基本技术方法之一。

“七五”、“八五”期间,我国开展了若干产排污系数的研究工作,为开展环境规划、环境统计、环境监测和监督、排污收费和排污申报登记以及污染过程控制等各项工作提供了支持。

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是在综合考虑影响行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的各种主要因素,包括产品、工艺、规模、原材料,以及末端治理技术设备等,通过这些因素的组合,在现场实测、历史数据收集的基础上使用一定的核算方法而获得的。

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直接服务于污染源普查工作。

在普查过程中,普查员可采用产排污系数直接核算工业污染源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

(2)为完善我国环境统计体系,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科学决策水平提供基础性数据。

我国在现行环境统计中,只对规模以上的重点污染源进行监控和统计,而数量多、污染治理设施落后甚至无任何污染治理设施的中、小规模污染源由于各种原因并未纳入统计范围,导致环境统计数据不能全面、真实反映环境状况。

2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相关术语、定义

(1)四同

指在某一行业中,产品、原材料、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四种因素的组合。

一个四同组合(条件)代表生产相同(或类同)产品时、使用相同(类同)原材料、采用相同(相近)生产工艺、具有相同(相近)生产规模。

不同行业需根据本行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特点,识别影响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一般因素等进行四同的划分和组合。

对于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无显著影响的因素,不需要进行类别的划分。

以表1为例,对四同进行说明。

表1炼钢行业四同因素组合表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普通碳钢

炼钢生铁水

铁合金、造渣剂

转炉法

大(>160t)

从表1可以看出:

由产品(普通碳钢)、原料(炼钢生铁水、铁合金和造渣剂)、生产工艺(转炉法)、以及大规模(>160t)四个要素形成一个四同组合。

(2)产污系数

指在某一四同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使用单位原料)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见表2)。

特定四同组合条件下,产污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G产=O/P

(1)

式中:

G:

产污系数;

O:

污染物产生量;

P:

产品(或原料)总量;根据不同行业生产特征或习惯表达方式。

一般按产品,也可按原料;计量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和习惯用法,可以是长度、质量、体积、面积、台(套)等,但不能是产值。

(3)排污系数

指在某一四同以及相同(类似)末端治理设施的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使用单位原料)所排放的污染物量。

特定四同组合条件下,排污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G排=O/P

(2)

式中:

G:

排污系数;

O:

污染物排放量;

P:

产品(或原料)总量;根据不同行业生产特征或习惯表达方式。

一般按产品,也可按原料;计量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和习惯用法,可以是长度、质量、体积、面积、台(套)等,但不能是产值。

表2炼钢行业不同因素组合下产排污系数表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

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单位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

技术名称

排污系数

普通碳钢

炼钢生铁水

铁合金、造渣剂

转炉法

大(>160t)

烟尘

kg/t

47.55

湿法+过滤

0.49

结合表1分析,由产品(普通碳钢)、原料(炼钢生铁水、铁合金和造渣剂)、生产工艺(转炉法)、以及大规模(>160t)四个要素形成的四同组合下,对应有一个产污系数47.55,在末端治理技术(湿法+过滤)下对应的排污系数为0.49。

3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的应用范围

本次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主要应用行业有如下30个大类行业中的253个小类。

4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在污染源普查表中的应用

4.1需使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的普查表

(1)全国污染源普查表(详表)中与产排污系数相关的表格:

G101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表;

G102主要产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费情况普查表;

G103工业用水、排水情况普查表;

G105废水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普查表;

G105-1废水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法测算表;

G106锅炉及废气治理设施普查表;

G107窑炉及废气治理设施普查表;

G108生产工艺废气治理设施普查表;

G109废气及其污染物排放量普查表;

G109-1废气及其污染物排放量普查表(产排污系数法);

G110工业固体废物普查表

(2)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简表)中与产排污系数相关的表格:

G201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表;

G202主要产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费情况普查表

G203用水及废水治理、排放普查表

G204废气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普查表

G205工业固体废物普查表

4.2工业污染源产排量的核算方法(产排污系数法)

使用产排污系数核算工业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

O=PG(3)

式中:

O:

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

G:

产(排)污系数;

P:

产品(或原料)总量;

式中:

(1)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

指的是符合某一四同条件的一个工业污染源产生或排放的污染物量。

相关普查表:

表G103、表G105、表G105-1、表G106、表G107、表G108、表G109、表G109-1、表G203、表G204、表G205

(2)产(排)污系数:

指某一四同条件下的个体产污系数或个体排污系数。

数据来源: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使用手册

相关普查表:

表G101、表G102、表G105-1、表G109-1、表G202、表G203、表G204。

(3)产品(或原料)总量:

指某一个四同条件下的一个工业污染源生产的产品或原料总量,不同行业可根据其特征或惯用表达方式来表示。

单位可根据行业特点来决定,可以是长度、质量、体积、面积、台(套)等,但不能用产值。

数据来源:

企业调查

相关普查表:

表G105-1、表G109-1、表G202。

4.3填表流程(详表)

(1)水污染物

相关普查表:

表G101、表G103、表G105和表G105-1。

如图1所示,使用产排污系数法填写全国污染源普查表(详表)时,工业污染源废水产生量、废水排放量、各种水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核算流程是:

在表G101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污染源所属的行业;

注意:

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查找明确该行业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产品还是原料。

在表G105-1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污染源的各主要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

注意:

工艺因素主要考虑行业的主导生产工艺;生产能力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主要有两种划分依据,一种是根据年生产能力划分,另一种是根据工艺设备单体的生产能力。

如,3220炼钢行业,生产规模根据设备设计能力(转炉或电炉)划分;3230钢压延加工业,则根据主要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划分。

对于生产多产品、使用多种原料、多种工艺的企业,应分别对各种主要产品、原料和工艺进行核算。

在表G105-1填报的基础上确定该四同条件下对应的废水处理工艺名称。

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查找符合①、②条件的废水和各种水污染物的产污系数,再结合

,查找相应的排污系数。

在表G105-1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某污染源的各种主要产品生产量或原材料消耗量。

注意:

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产品,即填报产品生产量;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原料,即填报原料使用量;

按照计算公式(3),计算得到污染源废水及各种水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填报表G105-1。

⑦对表G105-1填报的数据,根据不同的排放去向将各水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进行汇总,将汇总结果填入表G105,数据来源项填写“产排污系数”;废水产生量和排放量汇总填入表G103。

(2)大气污染物

相关普查表:

表G101、表G102、表G106、表G107、表G108、表G109和表G109-1。

如图2所示,使用产排污系数法填写全国污染源普查表(详表)时,工业污染源废气排放量及各大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核算流程是:

在表G101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污染源所属的行业;

注意:

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查找明确该行业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产品还是原料。

在表G109-1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污染源的各主要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

注意:

工艺因素主要考虑行业的主导生产工艺;生产能力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主要有两种划分依据,一种是根据年生产能力划分,另一种是根据工艺设备单体的生产能力。

如,3220炼钢行业,生产规模根据设备设计能力(转炉或电炉)划分;3230钢压延加工业,则根据主要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划分。

对于生产多产品、使用多种原料、多种工艺的企业,应分别对各种主要产品、原料和工艺进行核算。

在表G109-1填报的基础上确定该四同条件下对应的废气类型和废气处理工艺名称。

注意:

废气类型填报工业锅炉、工业窑炉或生产工艺。

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查找符合①、②条件的废气和各种大气污染物的产污系数,再结合

,查找相应的排污系数。

注意:

如果该污染源有工业锅炉,工业锅炉的废气排放量及大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核算方法如下:

a.表G109-1中产品名称填写工业锅炉,原料名称填写锅炉的燃料名称,生产工艺填写锅炉的燃烧方式,生产能力填写锅炉的额定出力,废气处理工艺名称填写每天锅炉相应的废气处理工艺名称,废气类型填写工业锅炉,生产/使用量填写锅炉的燃料消耗量。

b.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包括工业锅炉)”部分查找符合a.中四同条件的废气排放量和各大气污染物的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

注意:

锅炉烟尘和SO2的产排污系数分别是燃料的灰分和硫分的函数。

燃料的灰分和硫分可在表G102能源部分填报结果得到。

在表G109-1中,填报污染源的各种主要产品量或原材料消耗量。

注意:

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产品,即填报主要产品量;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原料,即填报原料使用量;

按照计算公式(3),计算得到该污染源工业锅炉、工业窑炉和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及各大气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填报表G109-1;

⑦对表G109-1填报的数据,按废气类型对废气排放量及各大气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进行汇总,工业锅炉与工业窑炉各大气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汇总结果填入表G109中燃烧过程部分,生产工艺各大气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汇总结果填入工艺过程部分,其数据来源均填写“产排污系数”。

工业锅炉废气排放量填入表G106,工业窑炉废气排放量填入表G107,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填入表G108。

(3)工业固体废物

相关普查表:

表G101、表G105-1、表G110。

注意:

若填表时,企业已有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估算数据,则以企业数据为准填报;否则利用产排污系数法计算后填报。

如图3所示,使用产排污系数法填写工业污染源普查表(详表)时,工业污染源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核算流程是:

在表G101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污染源所属的行业。

注意:

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查找明确该行业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产品还是原料。

参照表G109-1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污染源的各主要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

注意:

工艺因素主要考虑行业的主导生产工艺;生产能力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主要有两种划分依据,一种是根据年生产能力划分,另一种是根据工艺设备单体的生产能力。

如,3220炼钢行业,生产规模根据设备设计能力(转炉或电炉)划分;3230钢压延加工业,则根据主要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划分。

对于生产多产品、使用多种原料、多种工艺的企业,应分别对各种主要产品、原料和工艺进行核算。

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查找符合①、②条件的各种工业固体废物的产污系数。

参照表G109-1中,确定污染源的各种主要产品量或原材料消耗量。

按照计算公式(3),计算得到污染源各种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填报表G110。

注意:

产排污系数法只能用于核算工业污染源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4.4填表流程(简表)

(1)水污染物

相关普查表:

表G201、表G202、表G203。

如图4所示,使用产排污系数法填写工业污染源普查表(简表)时,工业污染源废水产生量、排放量及各水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核算流程是:

在表G201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污染源所属的行业;

注意:

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查找明确该行业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产品还是原料。

在表G202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污染源的确定污染源的主要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以及产品生产量或原料使用量。

注意:

工艺因素主要考虑行业的主导生产工艺;生产规模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主要有两种划分依据,一种是根据生产能力划分,另一种是根据工艺设备规模。

如,3220炼钢行业,生产规模根据设备设计能力(转炉或电炉)划分;3230钢压延加工业,则根据主要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划分。

在表G202填报的基础上,确定产品生产量或原料使用量。

注意:

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产品,即需要产品生产量;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原料,即需要原料使用量。

在表G203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污染源的主要废水治理设施。

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查找符合①、②、③、

条件,废水和各种水污染物的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

按照计算公式(3),计算得到污染源废水产生量和排放量及各水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填报表G203。

(2)大气污染物

相关普查表:

表G201、表G202、表G204。

如图5所示,使用产排污系数法填写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简表)时,工业污染源废气排放量及各大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核算流程是:

在表G201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污染源所属的行业。

注意:

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查找明确该行业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产品还是原料。

在表G202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污染源的确定污染源的主要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以及产品生产量或原料使用量。

注意:

工艺因素主要考虑行业的主导生产工艺;生产规模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主要有两种划分依据,一种是根据生产能力划分,另一种是根据工艺设备规模。

如,3220炼钢行业,生产规模根据设备设计能力(转炉或电炉)划分;3230钢压延加工业,则根据主要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划分。

在表G202填报的基础上,确定产品生产量或原料使用量。

注意:

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产品,即需要产品生产量;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原料,即需要原料使用量。

在表G204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污染源的主要废气治理设施。

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查找符合①、②、③、

条件,工业锅炉、工业窑炉和生产工艺废气及各种大气污染物的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

按照计算公式(3),计算得到该污染源工业锅炉、工业窑炉和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气排放量和各大气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汇总后填报表G204。

注意:

如果该工业污染源有工业锅炉,工业锅炉的废气排放量及大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核算方法如下:

a.通过企业调查确定锅炉的燃料类别、燃烧方式、额定出力、相应的废气治理设施以及燃料消耗量。

b.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包括工业锅炉)”部分查找符合上述条件,针对不同的污染物种类,查找相应的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

注意:

锅炉烟尘和SO2的产排污系数分别是燃料的灰分和硫分的函数。

燃料的灰分和硫分可在表G202能源部分填报结果得到。

按照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该污染源工业锅炉的废气排放量和各大气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3)工业固体废物

相关表格:

表G201、表G202、表G205。

注:

若填表时,企业已有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估算数据,则以企业数据为准填报;否则利用产排污系数法计算后填报。

如图6所示,使用产排污系数法填写工业污染源普查表(简表)时,工业污染源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核算方法为:

在表G201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污染源所属的行业。

注意:

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查找明确该行业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产品还是原料。

在表G202填报的基础上确定污染源的确定污染源的主要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以及产品生产量或原料使用量。

注意:

工艺因素主要考虑行业的主导生产工艺;生产规模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主要有两种划分依据,一种是根据生产能力划分,另一种是根据工艺设备规模。

如,3220炼钢行业,生产规模根据设备设计能力(转炉或电炉)划分;3230钢压延加工业,则根据主要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划分。

在表G202填报的基础上,确定产品生产量或原料使用量。

注意:

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产品,即需要产品生产量;与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量单位相关的是原料,即需要原料使用量。

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查找符合①、②、

条件的各种工业固体废物的产污系数。

按照计算公式(3),计算得到该污染源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填报表G205;

注意:

产排污系数法只能用于核算工业污染源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4.5举例说明

某磷肥厂有一条磷肥生产线,采用料浆法工艺,生产磷铵肥料,年生产能力35万t,实际年产量30万t,其工业废水的末端治理技术为中和法+循环利用,同时该厂使用25MW以烟煤为原料的层燃型工业锅炉1台,年耗煤量为4万t,烟煤硫份和灰份分别是1%和5%,颗粒物采用单筒旋风除尘法,SO2采用简易脱硫,脱硫率为70%,用产排污系数法核算该企业工业废水、工业废水中的COD、废气中颗粒物和SO2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的年产生量和排放量。

具体方法是:

4.5.1水污染物核算

(1)根据调查结果,从表G101中可得到该企业属于2622磷肥制造行业。

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该行业产排污系数是以产品计算。

(2)从表G105-1中可知该厂污染源的主要产品是磷铵,主要原料是磷矿、硫酸、合成氨,生产工艺为料浆法,生产能力为35万t/年,其对应的末端治理工艺为中和法+循环利用。

(3)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使用手册》(简称《系数手册》)中查找相关系数,从表4(摘录于《系数手册》)中可以查出,对应的工业废水产污系数为1.810m3/t、排污系数为0.1668m3/t;化学需氧量产污系数为106.2g/t,排污系数为9.045g/t。

氨氮产污系数为30.64g/t,排污系数为2.418g/t,

(4)在表G105-1中可知该厂产品实际产量为30万t/年,可计算该企业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年产生量和年排放量:

工业废水年产生量=产污系数×生产量

=1.810m3/t×30万t=54.3万m3

工业废水年排放量=排污系数×生产量

=0.1668m3/t×30万t=5.004万m3

化学需氧量年产生量=产污系数×生产量=106.2g/t×30万t=31.86t

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排污系数×生产量=9.045g/t×30万t=2.7135t

氨氮年产生量=产污系数×生产量=30.64g/t×30万t=9.192t

氨氮年排放量=排污系数×生产量=2.418g/t×30万t=0.7254t

(5)上述结果可填入表G105,数据来源填写“产排污系数”,同时废水产生量和排放量54.3万m3和5.004万m3填入表G103。

4.5.2大气污染物核算

该厂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生产过程产生的工业废气和工业粉尘以及工业锅炉产生的烟尘和SO2。

(1)根据调查结果,从表G101中可得到该企业属于2622磷肥制造行业;

(2)从表G109-1中确定该厂污染源的主要产品是磷铵,主要原料是磷矿、硫酸、合成氨,生产工艺为料浆法,生产能力为35万t/年。

(3)从表G109-1中确定锅炉的燃料类别为原煤中的烟煤、燃烧方式为层燃式、额定出力为25MW,相应的废气治理设施为单筒旋风除尘法和简易脱硫法;

(4)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622磷肥制造个体产排污系数表”中查找工业废气和工业粉尘的产污系数分别为3217.4Nm3/t和0.8745kg/t,排污染系数分别是3217.4Nm3/t和0.3299kg/t。

(5)在表G109-1中可查找该厂产品实际产量为30万t/年。

可以计算该厂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和各大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工业废气产生量=工业废气排放量=产(排)污系数×生产量

=3217.4m3/t×30万t=96522万m3

工业粉尘产生量=产污系数×生产量=0.8745kg/t×30万t=262.35t

工业粉尘排放量=排污系数×生产量=0.3299kg/t×30万t=98.97t

(6)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包括工业锅炉)”部分查找上述四同下的烟尘和SO2产污系数分别是1.43A和18S,排污系数分别是0.5A和5.4S。

通过查表G102中硫份S和灰份A分别为1%和5%,计算得出该厂工业锅炉的SO2和烟尘的产污系数分别为0.18kg/t煤和0.0715kg/t煤,排污系数分别为0.054kg/t煤和0.025kg/t煤。

(7)通过查表G102中能源消耗为4万t,则可计算工业锅炉年耗煤量为4万t,由此可以计算由工业锅炉产生大气污染物分别为:

烟尘年产生量=工业锅炉年耗煤量×产污系数

=4万t×0.0715kg/t煤=2.86t;

烟尘年排放量=工业锅炉年耗煤量×排污系数

=4万t×0.025kg/t煤=1t;

SO2年产生量=工业锅炉年耗煤量×产污系数

=4万t×0.18kg/t煤=7.2t;

SO2年排放量=工业锅炉年耗煤量×排污系数

=4万t×0.054kg/t煤=2.16t

(8)该厂大气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总量

大气污染物产生总量分别为:

工业废气产生量96522万m3;

工业粉尘产生量=生产过程工业粉尘产生量=262.35t;

烟尘产生量=工业锅炉烟尘产生量=2.86t;

SO2产生量=工业锅炉SO2产生量=7.2t。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

工业废气排放量96522万m3;

工业粉尘排放量=生产过程工业粉尘排放量=98.97t;

烟尘排放量=工业锅炉烟尘排放量=1t;

SO2排放量=工业锅炉SO2排放量=2.16t。

(9)将上述核算数据填入表G109。

4.5.3工业固体废物核算

该厂的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是工业锅炉产生的粉煤灰和炉渣,其统计核算方法如下:

(1)根据调查结果,从表G101中可得到该企业属于2622磷肥制造行业。

(2)从表G109-1中确定该厂污染源的主要产品是磷铵,主要原料是磷矿、硫酸、合成氨,生产工艺为料浆法,生产规模为35万t/年。

(3)G107调查确定锅炉的燃料类别为原煤中的烟煤、燃烧方式为层燃式、额定出力为25MW,相应的废气治理设施为单筒旋风除尘法和简易脱硫法;

(4)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包括工业锅炉)”部分查找上述四同下的粉煤灰和炉渣的产污系数分别是250kg/t煤和300kg/t煤。

(5)通过查表G109-1中工业锅炉年耗煤量为4万t,由此可以计算由工业锅炉产生粉煤灰和炉渣量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