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之欧阳术创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603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之欧阳术创编.docx

《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之欧阳术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之欧阳术创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之欧阳术创编.docx

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之欧阳术创编

一、安装模板

时间:

2021.02.02

创作:

欧阳术

  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弯道等非标准部位以及小型工程也可采用木模板。

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大于3mm,振捣时模板横向最大挠曲应小于4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2mm,纵缝模板平缝的拉杆穿孔眼位应准确,企口缝则其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误差为钢模板±1mm,木模板±2mm。

二、安设传为杆

  当侧模安装完毕后,即在需要安装传力杆位置上安装传为杆。

  当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钢筋支架法安设传力杆。

即在嵌缝板上预留圆孔,以便传力杆穿过,嵌缝板上面设木制或铁制压缝板条,按传力杆位置和间距,在接缝模板下部做成倒U形槽,使传力杆由此通过,传力杆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脚插入基层内。

  当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法安设传为杆。

即在端模板外侧增加一块定位模板,板上按照传为杆的间距及杆径、钻孔眼,将传力杆穿过端模板孔眼,并直至外侧定位模板孔眼。

两模板之间可用传力杆一半长度的横木固定。

继续浇筑邻板混凝土时,拆除挡板、横木及定位模板,设置接缝板、木制压缝板条和传力杆套管。

三、摊铺和振捣

  对于半干硬性现场拌制的混凝土一次摊铺容许达到的混凝土路面板最大板厚度为22~24cm;塑性的商品混凝土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为26cm。

超过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时,应分两次摊铺和振捣,两层铺筑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Omin,下层厚度约大于上层,且下层厚度为3/5。

每次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整平、抹面应连续施工,如需中断,应设施工缝,其位置应在设计规定的接缝位置。

振捣时,可用平板式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

  施工时,可采用真空吸水法施工。

其特点是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比常用的增大5%~10%,可易于摊铺、振捣,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混凝土抹面工序,改善混凝土的抗干缩性、抗渗性和抗冻性。

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真空吸水深度不可超过30cm。

  2)真空吸水时间宜为混凝土路面板厚度的1.5倍(吸水时间以min计,板厚以cm计)。

  3)吸垫铺设,特别是周边应紧贴密致。

开泵吸水一般控制真空表lmin内逐步升高到400~500mmHg,最高值不宜大于650~700mgHg,计量出水量达到要求。

关泵时,亦逐渐减少真空度,并略提起吸垫四角,继续抽吸10~15s,以脱尽作业表面及管路中残余水。

  4)真空吸水后,可用滚杠或振动梁以及抹石机进行复平,以保证表面平整和进一步增强板面强度的均匀性。

四、接缝施工

  纵缝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一般纵缝为纵向施工缝。

拉杆在立模后浇筑混凝土之前安设,纵向施工缝的拉杆则穿过模板的拉杆孔安设,纵缝槽宜在混凝土硬化后用锯缝机锯切;也可以在浇筑过程中埋人接缝板,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即形成缝槽。

  锯缝时,混凝土应达到5~10Mpa强度后方可进行,也可由现场试锯确定。

  横缩缝宜在混凝土硬结后锯成,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可在新浇混凝土中压缝而成。

锯缝必须及时,在夏季施工时,宜每隔3~4块板先锯一条,然后补齐;也允许每隔3~4块板先压一条缩缝,以防止混凝土板未锯先裂。

  横胀缝应与路中心线成90°,缝壁必须竖直,缝隙宽度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封缝料。

胀缝板应事先预制,常用的有油浸纤维板(或软木板)、海绵橡胶泡沫板等。

预制胀缝板嵌大前,应使缝壁洁净干燥,胀缝板与经壁紧密结合。

五、表面修整和防滑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混凝土浇筑后,当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人工或机械将其表面抹平。

当采用人工抹光时,其劳动强度大,还会把水分、水泥和细砂带到混凝土表面,以致表面比下部混凝土或砂浆有较高的干缩性和较低的强度。

当采用机械抹光时,其机械上安装圆盘,即可进行粗光;安装细抹叶片,即可进行精光。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混凝土表面应具有粗糙抗滑的表面。

而抗滑标准,据国际道路会议路面防滑委员会建议,新铺混凝土路面当车速为45km/h时,摩擦系数最低值为0.45;车速为50km/h时,摩擦系数最低值为0.40。

其施工时,可用棕刷顺横向在抹平后的表面轻轻刷毛,也可用金属丝梳子梳成深1~2mm的横槽;目前,常用在已硬结的路面上,用锯槽机将路面锯成深5~6mm、宽2~3mm、间距2Omm的小横槽。

六、养护和填缝

  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应及时进行养护,使混凝土中拌合料有良好的水化、水解强度发育条件以及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

养护时间一般约为14~2ld。

混凝土宜达到设计要求,且在养护期间和封缝前,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说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

其养护方法一般有两种方法:

  湿治养生法,这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养护方法。

即是在混凝土抹面2h后,表面有一定强度,用湿麻袋或草垫,或者20~3Omm厚的湿砂覆盖于混凝土表面以及混凝土板边侧。

覆盖物还兼有隔温作用,保证混凝土少受剧烈的天气变化影响。

在规定的养生期间,每天应均匀洒水数次,使其保持潮湿状态。

  塑料薄膜养生法,即在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后,均匀喷洒过氯乙烯等成胰液(由过氯乙烯树脂、溶剂油和苯二甲酸二丁脂,按10%、88%和3%的重量比配制而成),使形成不透气的薄膜保持膜内混凝土的水分,保湿养生。

但注意过氯乙烯树脂是有毒、易燃品,应妥善防护。

  封(填)缝工作宜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封缝时,应先清除干净缝隙内泥砂等杂物。

如封缝为胀缝时,应在缝壁内涂一薄层冷底子油,封填料要填充实,夏天应与混凝土板表面齐平,冬天宜稍低于板面。

常用的封缝料有两大类,即:

  加热施工式封缝料常用的是沥青橡胶封缝料,也可采用聚氯乙烯胶泥和沥青玛蹄脂等。

  常温施工式封缝料主要有聚氨脂封缝胶、聚硫脂封缝胶以及氯丁橡胶类、乳化沥青橡胶类等常温施工式封缝料。

目前已广泛使用滑动模板摊辅机施工混凝土路面。

这种机械尾部两侧装有模板随机前进,能兼做摊铺、振捣、压人杆件、切缝、整面和刻划防滑小槽等作业,可铺筑不同厚度和宽度的混凝土路面,对无筋或配筋的混凝土路面均可使用。

这种机械工序紧凑、施工质量高,行驶速度一般为1.2~3.0m/min,每天能铺筑1600m双车道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控制

摘要:

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介绍了各个施工控制环节,对模板的制作及安装作了简述,阐述了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施工方法,探讨了路面的关键施工技术,保证路面面层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

模板;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合料。

随着高等级道路的不断建设发展,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强度高、养护费用低、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造价低,而且可采用中小型机械施工等优点,所以其所为各级道路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

文中结合多年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实践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控制。

其工艺流程为:

基层验收→安装模板→原材料控制→混合料拌和、运输→人工摊铺、振捣→三轴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提浆整平→真空吸水→人工刮尺整平→人工二次做面、机械抹面→养护→切缝→灌缝、养护→割槽→开放交通。

1、安装模板

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弯道等非标准部位以及小型工程也可采用木模板。

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大于3mm,振捣进模板横向最大挠曲应小于4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2mm,纵横模板平缝的拉杆穿孔眼位准确,企口缝及其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误差为钢模板±1mm,木模板±2mm。

模板安装好以后,如果局部不平或模板底部有空隙,应用贫混凝土填塞并坐实。

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泥混凝土浇筑时“漏浆”,另一方面可以减小机械在上面行走振动时产生的挠度。

整个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是否稳固,防止出现松动、变形、下沉等现象,应及时修复、纠正。

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碎石等,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优质的材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先决条件。

2.1水泥的质量控制

道路水泥按国标(GB13693-92)规定,各项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强度应符合表2规定:

道路水泥技术指标表表1(略)。

2.2砂的质量控制

砂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含泥量(冲洗法)≤3%,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O3)≤1%。

道路水泥各龄期强度表表2(略)。

2.3碎石的质量控制

碎石采用当地产石灰岩,符合规定级配,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强度等级>3级,压碎值为13%,针、片状颗粒含量<15%,含泥量<1%,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2.3.1配合比设计、确定配制强度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Fe=kjfcm

式中:

fcm——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为5.0MPa:

kj——提高系数,其值为1.10~1.15,根据施工的技术水平和工程的重要程度确定,取1.13.

故fc=1.13×5.0=5.65MPa

2.3.2确定材料用量

采用以抗弯拉强度为指标的设计方法,根据配制强度的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定材料用量如下:

水泥用量:

340kg/m3

碎石用量:

1365kg/m3

碎率:

30%

水灰比:

0.44

2.3.3根据现场材料,对理论配比进行换算,得出施工配合比。

3、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运输

混合料拌合质量向来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最重要的一关,要控制好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首先要从混合料拌和的均匀性、和易性入手,重点是控制水灰比。

若掺入外加剂的话,则在控制水灰比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以拌合物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为度,掺入外加剂后,搅拌时间必须适当延长20s~30s,保证外加剂在混合料中均匀分布。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行车平稳,防止混凝土离析,运输距离不宜超过5km。

如遇下雨、烈日等气候,混合料表面须加覆盖物以防雨水的渗透和水分蒸发,从而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

4、摊铺和振捣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经人工初步整平以后,分别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式振动器振捣,再用三轴式水泥混凝土整平机整平。

然后用三轴混凝土整平机振动提浆,由于该设备较大的自重和偏心激振力,局部高低不平的地方在振动液化过程中可以自动挤平。

振动提浆过后仍有小范围不平整的地方,则采用人工找平。

找平后再振动提浆,但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次,以免表面砂浆过厚而流失。

振动提浆过后,再静滚1遍~2遍,以消除偏心轴振动后形成的浆条。

作业单元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m左右。

5、真空吸水法施工

其特点是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常用的增大5%~10%,易于摊铺、振捣、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混凝土抹面工序的时间,改善混凝土的抗干缩性、抗渗性和抗冻性。

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真空吸水深度不超过30cm。

2)真空吸水时间宜为混凝土路面板厚度的1.5倍(吸水时间以min计,板厚以cm计)。

3)吸垫铺设,特别是周边应紧贴密致。

4)真空吸水后,可用滚杠或振动梁以及抹石机进行复平,以保证表面平整和进一步增强板面强度的均匀性。

6、人工刮尺、机械抹面

人工刮尺操作工艺是提高水泥混凝土平整度的关键。

所谓“尺”是指一把4cm长自制的铝合金直尺。

刮尺前先用尺找出水泥混凝土表面的不平整之处,然后用尺来回刮动水泥混凝土表面的砂浆层进行找平。

刮尺时应采用两把尺同时交错重叠进行,两把尺应重叠1m左右,以保证平整度的连续性,刮尺的同时应随时检查平整度,确保最大间隙在2mm以内。

人工刮尺整平作业后,进行两次人工做面,等到水泥混凝土表面稍干以后就可以采用机械抹面。

机械抹面速度快,可以避免高温季节气温过高、水泥混凝土来不及抹面的情况。

另外,用机械抹面时凹陷不平的地方可以找出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从而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

设置抗滑槽,可用棕刷顺横向在抹平后的表面轻轻刷毛,也可用金属丝梳子梳成深1mm~2mm的横槽。

目前,常用在已硬结的路面上,用锯槽机将路面锯成深5mm~6mm、宽2mm~3mm、间距20mm的小横槽。

7、接缝施工

纵缝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

一般纵缝为纵向施工缝。

拉杆在立模后浇筑混凝土之前安设,纵向施工缝的拉杆则穿过模板的拉杆孔安设,纵缝槽宜在混凝土硬化后用锯缝机锯切;也可以在浇筑过程中埋入接缝板,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即形成缝槽。

横缩缝宜在混凝土硬结后锯成,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可在新浇混凝土中压缝而成。

锯缝必须及时,在夏季施工时,混凝土应达到5Mpa~10Mpa强度后方可进行,也可由现场试锯确定。

宜每隔3块~4块板先锯一条,然后补齐;也允许每隔3块~4块板先压一条缩缝,以防止混凝土板未锯先裂。

横胀缝应与路中心线成90°,缝壁必须竖直,缝隙宽度一致,缝中不得两浆,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封缝料。

胀缝板应事先预制,常用的有油浸纤维板(或软木板)、海绵橡胶沫板等。

8、养护和填缝

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应及时进行养护,使混凝土中拌合料有良好的水化、水解强度发育条件以及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

养护时间一般约为14d~21d。

混凝土宜达到设计要求,且在养护期间和封缝前,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

湿治养生法,这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养护方法。

即在混凝土抹面2h后,表面有一定强度,用湿麻袋草垫,或者用20mm~30mm厚的湿土覆盖于混凝土表面以及混凝土板边侧。

覆盖物还兼有隔温作用,保证混凝土少受剧烈的天气变化影响。

在规定的养生期间,每天应均匀洒水数次,使其保持潮湿状态。

封(填)缝工作宜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封缝时,应先清除干净缝隙内泥砂等杂物。

如缝为胀缝时,应在缝壁内涂一薄层冷底子油,封填料要填充实,夏天应与混凝土板表面齐平,冬天宜稍低于板面。

常用的加热施工式封缝料是沥青橡胶封缝料,也可采用聚氯乙烯胶泥。

9、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关键要预防混凝土路面断板,这就要求切实把好施工质量关。

预防断板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混合料必须达到上述组成配合比,使施工配合比与设计配合比相符合,在施工中要经常检查骨料的级配和杂质,发现所购进的骨料级配与原试验级配不符合时,必须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同时还要检查含泥量,使其不能超标。

而在施工中最应注意的是水灰比的控制,如果水灰比忽大忽小,在摊铺时又不注意摊铺的均匀性,就会造成水灰比的不同片块,在其交界结合部,由于凝固收缩率或受热膨胀率不同,在结合部位形成裂缝和断板的情况;如果水灰比过大,混合料便偏稀,在其凝固成型时,收缩率就大,一旦缩缝设置和施工仍按正常进行,就会造成缩缝间距相对过长,从而易在较大的收缩应变作用下形成裂缝,如果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形成贯通的混凝土路面断板。

2)  施工中严把材料关,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材料是构成混凝土路面的主体,如果材料质量低劣,那么这样的材料组成的混凝土路面面板弯拉应力就达不到设计要求,很容易在施工期间产生不规则断裂,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更多的病害。

3)  在施工中水泥混凝土必须振捣均匀密实。

如果水泥混凝土振捣不均匀,将造成水泥混凝土的密实度不均匀。

4)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施工作业的连续性,一旦出现间断作业,必须设置一道施工缝,并布置传力杆,以防止因不设施工缝而出现断板的现象。

5)  施工中及时正确地切缝是预防断板的有力措施。

如果能够及时准确的切缝,就能引导混凝土面板凝固收缩力在切缝处规则拉断面板,从而避免在其他位置产生断板。

切缝深度约为板厚的1/3~1/4,抹面后约3h左右,就可以进行切缝,它可以比较有效地引导裂缝在预定的切缝位置上断裂,故避免了不规则的断板。

6)  在基层施工中,使基层表面平整,也是预防混凝土路面断板的一个措施。

基层表面凹凸不平,不仅会使面板与基层间的摩擦力增大,而且使面板下面的摩阻力形成不均匀的片状区,这样在不均匀片状区的边缘部位和摩阻力集中的区域最容易形成断板;另外,当基层标高低时,浇筑的混凝土面板就偏厚,而切缝深度又是按正常板厚实施的,这样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的作用下,就会在面板相对比较薄弱的部位产生不规则裂缝。

7)  在施工中尽量避免产生较大的温差效应。

温差效应过大或突变,容易造成混凝土面板强度形成的不同步,容易出现翘曲变形,一旦有不规则裂缝发生就会使强度较低部位拉断开裂,形成不规则断板,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采用遮阳、洒水、喷撒养护剂等措施,使混凝土的表面始终保持潮湿,确保昼夜温差不至太大,以预防面板断裂。

只要采取科学的工艺方法,严格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质量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时间:

2021.02.02

创作:

欧阳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