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修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405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节日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传统节日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传统节日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传统节日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传统节日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节日修改.docx

《传统节日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节日修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节日修改.docx

传统节日修改

明晓传统节日,体悟传统文化

【总体阐述】

传统节日是中国民族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节日久经沧桑,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流传着,并深深嵌入各个时代的生产生活当中,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从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习俗、文化意蕴等方面对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做简要介绍。

1.春节(正月初一)。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三元、三朝、三正、正旦等。

【起源】

“春节”“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

古时候,人们把谷物的成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

“年,谷熟也。

”);夏商时期产生夏历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为“月”,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农历每月的初一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为“岁首”(汉太初元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

不过古时的正月初一叫“元旦”,到了辛亥革命结束,公历的元月一日被称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被称为“春节”。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春节,民间一般从上年的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来年的正月十五结束。

【传说】

古时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它身居深海,每年除夕就现身人间,吞食牲畜、伤人性命。

这天,每一个村庄的人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有一个乞讨的老人到村中,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催促老人上山躲避“年”兽。

那老人说:

“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院内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狼狈逃窜。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

于是,人们知道了驱赶“年”兽的方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习俗】

祭灶。

民谣的“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

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扫尘。

“二十四,扫房子。

”按民间的说法:

“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就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贴春联。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把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

贴年画。

年画的形式有中画、屏条、挂签、斗方、窗顶、桌围、灶画、喜幅等,题材有山水花鸟、戏曲人物、民间传说等。

倒贴“福”字。

“福”字指“福气”“福运”,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如寿星、寿桃、喜上眉梢、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除夕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一起,点蜡烛,吃年夜饭,围炉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病瘟疫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放鞭炮。

到夜里十二点新的一年的钟声敲响之时,家家户户都要开门出去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放爆竹为春节增添了十分热烈喜庆的气氛,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吉祥和乐趣。

吃饺子。

俗话说:

“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全家老小一起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热热闹闹、快快乐乐。

拜年。

大年初一,人们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拜年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向诸神、祖先拜年;二是向长辈、亲友拜年。

拜年次序是:

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再拜高堂尊长。

给压岁钱。

“岁”与“祟”谐音,给晚辈压岁钱是去除晚辈来年可能遭遇的灾祸。

【文化意蕴】

春节团聚的习俗,凸显了人们对家庭的依恋和责任,也表现了对故土、故乡的深厚情怀。

一到春节,人们不管在哪儿、不管离家多远,都要匆忙回家,举家团圆。

大年三十围坐一起,吃年夜饭、喝团圆酒,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对晚辈的呵护,大家共同回忆过去温馨的生活、展望美好的未来。

初一的拜年,巩固了亲情、友情,体现了崇本尊亲、敬老尚贤的思想;强化了家庭、家族的秩序,体现了长幼有序、尊崇人伦的理念,

春节祭祀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先人的追思之情。

整个春节,人们从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王爷开始,到年三十祭祀天地、神灵、祖先,以至山川、河流、草木、庄稼、用品、畜禽等,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体现了天一合一的理念,表现了人们趋吉避凶、追求平安、向往和谐、企盼幸福的美好愿望;除夕、初一上坟扫墓,祭祀去世的先人,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体现了敬天法祖、慎终追远、不忘根本的思想。

春节祈福的习俗,表现人们对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春节人们祈福、讨口彩的方式很多,比如祭灶、贴春联、守岁、吃水饺等等。

祭灶,就是为灶王爷设祭饯行,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临近年根的时候,到集市上再请灶神像,迎接他“回宫保平安”。

贴春联和各种吉祥话,主要为祈福讨彩,以耕读世家、万象更新、新春欢乐、福寿康宁、繁荣昌盛等为主,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招财进宝”“连年有余”“出门见喜”等;还有把花生、枣、栗子、钱币、糖块等包入饺子,祈求人丁兴旺、生活幸福等。

这些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还表达了人们真挚深厚的祈福求吉的精神文化追求。

春节的禁忌习俗,表现了人们对规矩的重视。

春节有很多禁忌,比如请神祭天,人与物必须齐全,取人团圆、财完整之意;家长逝世不满三年,过年时门上不准挂红;三十到初一,要讲吉利话,禁止喋喋不休、呵斥孩子等;劳作时要小心谨慎,不得打碎锅碗瓢盆,如果打碎的话要赶紧说“岁岁平安”。

2.元宵节(正月十五日)。

古称上元节。

【起源】

1.佛事活动。

东汉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2.道教活动。

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

“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于是,人们在正月十五用燃灯来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

3.“火把节”。

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最终“火把节”演变为元宵节。

【传说】

1.传说,汉武帝时有个宫女叫元宵,因思念父母不得相见,欲寻死。

足智多谋的东方朔对元宵十分同情,为了使元宵有机会同父母见面团圆,他传布火神将要在正月十五日烧毁京都长安。

见全城百姓恐慌不已,东方朔便劝汉武帝,在正月十五日让宫廷里的人全部外出避火灾,再让全城百姓挂红灯、放焰火,骗过天上察看火情的火神,以保证正月十五日长安太平无事。

在东方朔的帮助下,宫女元宵得以出宫与父母团圆。

从此,正月十五日夜各地要挂红灯,放焰火。

2.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

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降落人间,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

“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焰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焰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习俗】

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赏花灯。

元宵节又叫灯节,是四时八节中最富诗情、最为热闹的节日,是春节的句号。

每年的元宵之夜,大街、公园等会摆出千姿百态的花灯。

于是,大家一起观赏花灯。

猜灯谜。

灯谜是由谜语发展来的,元宵节里,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上,做成“灯谜”,供人猜测助兴。

舞龙灯。

亦称龙舞。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

“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

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

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

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像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

走百病。

妇女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等,祈求驱病除灾。

祭门(户)。

把杨树枝条插在门户上方或者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等来避灾祛病。

【文化意蕴】

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表现了阖家团圆的快乐、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期盼。

元宵节又叫灯节,是四时八节中最富诗情、最为热闹的节日。

人们在元宵之夜,一家人一起观赏花灯。

灯,各式各样,象征万类皆备、圆满成就;人,结伴而行,象征幸福美满、快乐无边。

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博学智慧的追求。

猜灯谜需要丰富的知识、体现了游戏的对抗性等,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才能、文化素养等。

元宵节吃元宵,体现人们对团团圆圆的追求、对新的一年的期盼。

自古以来,人们把吃元宵看作是吉祥、如意、太平的象征,体现了人们生活的团圆和谐、幸福完美。

总之,元宵节让人产生家园之感。

春灯、社火、饮食、歌舞、交游融铸于迎神、娱神、祭拜、送神的仪式和庆典中,体现了天人共舞、万物祥和的情境中,让人们感知了宇宙一体、幸福快乐的情怀。

3.清明节(夏历春分后十五日,现国家固定为阳历四月五日)。

【起源】

清明节的得名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

清明节气共有15天。

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

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晴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寒食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传说】

晋公子重耳未继位之前,遭到晋献公的追杀,颠沛流离19年。

介之推与狐偃、赵衰等一批老臣,与重耳患难与共、忠贞不贰,吃尽苦头。

在最艰难的时候,介之推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让重耳充饥。

后来,重耳当了君王,就是晋文公。

为了报恩要封赏介之推,但介之推拒绝了晋文公,并且与母亲一起隐居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介之推出山而放火烧山,意外烧死介之推和他的母亲。

晋文公十分懊悔,便下令厚葬介之推,还改绵山为介山,以示追悼,并亲自为介之推扫墓。

晋国百姓为了纪念介之推,把每年冬至后的第105天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吃三天寒食来纪念介子推。

【习俗】

扫墓。

俗称上坟,祭祀先人的一种活动。

荡秋千。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讳,改为秋千。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放风筝。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插柳、戴柳。

清明插柳戴柳,在一些地方有纪年华之义,这种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时值春季妇女戴柳,则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文化意蕴】

清明节的扫墓习俗,体现了对先人的缅怀之情,表现了对生命的终极思考。

清明节扫墓,在情感上是缅怀先人,在价值上是提升生命的意义,在文化上是凝聚族群、和谐天人。

祭奠亲人的扫墓活动、祭祀祖先和民族始祖的祭祖活动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饮水思源、凝聚族群、感恩心理、天人观念等。

清明节是一个今人与古人、生者与逝者、现在与过去、人与人之间进行多重沟通与交流的特殊时刻,饱含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等。

清明节踏青的习俗,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踏青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家族团聚、朋友接伴的机会,让人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知自然的美好。

4.端午节(五月初五)。

又称夏节、五月节、女儿节、浴兰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

【起源】

端午的“端”与“初”意思相同,“端午”如说“初五”;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传说】

1.纪念屈原说。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于水中,以驱蛟龙。

这是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这是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

2.纪念伍子胥说。

相传,春秋末年的吴越之战中,设计建造了苏州城的伍子胥冤死,投尸于胥江之中,吴地百姓哀怜伍子胥的不幸,为他立祠于江边。

后来,民间信仰中逐步把伍子胥奉为江神、潮神、涛神等。

3.纪念孝女曹娥说。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习俗】

端午节在各地习俗不尽相同,其主要习俗有:

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文化意蕴】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体现了爱国情怀。

中国传统的节日大多是求吉、纳祥、辟邪,而端午节有关屈原的传说,体现了民众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因此端午节从最初民族情感的寄托,到最终形式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和爱戴的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情怀。

端午节悬蒲艾、游百病、佩香囊、饮雄黄酒等习俗,体现了国人适应节令、驱疫避害的诉求。

端午正是仲夏时节,气温骤然上升,蛇虫繁殖,疾病瘟疫容易流行,人们从生理与心理上都强烈地感受到外在的威胁,古人把这个疾病高发期的五月称之为“恶月”,而这些习俗,就是防疫病、祛瘟毒的方式方法。

端午节女儿会娘家、躲午等习俗,体现了对年轻女子的关怀。

明代北京的端午期间,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石榴花,称为“女儿节”。

明人沈榜《宛署杂记》记载:

“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

出嫁女亦各归宁。

因呼为女儿节。

总的来说,端午节的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方面,人们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提倡科学,但是依然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大步前进。

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端午节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一种端午节文化,人们充分利用这一文化,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

③体现人对理想的追求。

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等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的美好追求。

5.七夕节(七月七日)。

又称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等。

【起源】

据史料记载,七夕习俗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南北朝时期,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

“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菜于庭中以乞巧。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

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传说】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只有一头老牛相伴。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织女做了牛郎的妻子。

二人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生了一男一女。

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告诉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

牛郎织女结婚的消息很快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把织女强行带回天上。

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带上两个孩子向天庭追去。

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划,一道银河出现了,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天长地久,永不离去。

后来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被他们的真情感动,准许他们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相传,每逢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就要飞上天庭,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让他们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

【习俗】

乞巧。

形式上有穿针乞巧、观影乞巧、蜘蛛乞巧、漂针试巧等,表达对心灵手巧的祈求。

拜织女。

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在案前焚香礼拜,祈求未来的幸福生活。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

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文化意蕴】

七夕节拜织女的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牛郎织女传说中,牛郎是质朴、勤劳、坚韧的象征,织女是智慧、忠贞、善良的象征,人们借助七夕节拜织女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的祝福,对自己幸福生活的期望,对家人的美好祝愿,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牛郎织女相隔银河,但爱情不变,人们拜织女更多的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忠贞。

七夕节乞巧的习俗,表现了女子对心灵手巧的期盼。

织女智慧与善良兼备,又心灵手巧,是中国古代女性尊崇的偶像,七夕节拜织女、乞巧成为女子寄托情思和美好愿望的载体。

总之,七夕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美好、团圆、幸福、和谐的心理特征。

6.中秋节(八月十五日)。

又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

【起源】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中秋又叫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同时,我国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高燃红烛,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分吃月饼。

【传说】

1.嫦娥奔月:

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

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

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

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2.吴刚伐桂:

据说汉朝人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因犯错误,被贬谪到月宫,罚到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以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习俗】

拜月。

人们在院子里摆上大香案,放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果品,点上红烛,之后全家人依次跪拜,祈求月神保佑一家人健康平安,团团圆圆。

吃月饼。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文化意蕴】

中秋节拜月、吃月饼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中秋之夜,天上高挂一轮圆月,人们在此时拜月、吃月饼,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共同体味温暖的亲情、享受幸福的生活,表达对祖先和身处远方的亲人们的思念,感念天地对丰收的恩典、对生命的养育之情等。

7.重阳节(九月初九日)。

又称重九节、踏秋。

【起源】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汉朝时期,民间已广泛流行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习俗。

唐朝时期,重阳节作为“三令节”之一被官方正式确定下来。

明朝时期,每逢九九重阳,皇帝也开始加入登高览胜的行列。

到了清代,重阳节的习俗更为丰富多彩:

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传说】

相传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横行,百姓苦不堪言。

有个名叫桓景的人,历经艰险入山,拜仙人费长房为师,学习法术消灾救人。

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

“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害人了,你快回家搭救父老乡亲。

”临走时,恩师嘱托桓景:

“九月九日那天,把茱萸装入红布袋,系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挫败瘟魔、消除灾殃。

”桓景回乡后,遍告父老乡亲。

九月九日那天,瘟魔来到山前,闻到乡亲们身上菊花酒的酒气和茱萸的香气,不敢再靠近一步。

桓景挥剑与瘟魔激战三天三夜,终于将其斩杀,使家乡的父老免受灾殃。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习俗】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也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阳糕。

“糕”和“高”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用来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赏菊。

菊花象征长寿。

重阳节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也俗称菊月。

菊花大会一般都会在重阳节这一天举办,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饮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佩茱萸。

茱萸入药,可以制成药酒来养身祛病。

民间认为农历的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来辟邪求吉。

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文化意蕴】

重阳登高、吃重阳糕的习俗,表现了步步升高、高寿的意愿。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这里的“高(糕)”有步步高升、高寿的意味;同时,重阳时节,天气转寒,容易感染疾病,所以登高野游,祈求祛除病灾等。

重阳节簪菊、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体现了人们对菊花高洁品格的向往。

九月份,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人们簪菊、赏菊、饮菊花酒等,以此歌颂傲霜的菊花,表达对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菊花品格的赞美。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传统节日外,还有一些恐怕我们不太熟悉的传统节日,比如:

1.财神节(正月初五)。

常见的习俗有:

挂灯笼、放鞭炮等。

2.人胜节(正月初七)。

又称人日、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

常见的习俗有:

戴人胜、赠花胜、吃七宝羹、出游登高等。

3.中和节(二月初二)。

又名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等。

常见的习俗有:

熏虫、理发、敲炕沿、撒灰、不动针线等。

4.花朝节(二月十五)。

又称花神诞、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等。

常见的习俗有:

踏青、赏红、种花挑菜、游春扑蝶、晒种祈丰等。

5.上已节(三月初三)。

常见的习俗有:

祓禊(fúxì,在水边河边沐浴,用兰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点头身)、畔浴、修禊(沐浴前斋戒祭祀祭祖)、互赠香草、曲水流觞等。

6.寒衣节(十月初一)。

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等。

常见的习俗是扫墓、祭祖等。

【备考指南】

高考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考查,从内容上看,主要考查对各种传统节日相关习俗的理解;从形式上看,有语言的实际运用、诗歌鉴赏、论述文阅读等。

比如2015年高考,江苏卷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